標籤:

轉:擦身而過的拼多多和千萬美金

轉:擦身而過的拼多多和千萬美金

擦身而過的拼多多和千萬美金

原創: TigerCoin 泰閣志 昨天

話說兩年多前,我在北京第一次創業,當時團隊四處融資, 見了不少一流的機構和商業大佬,拼多多的黃崢就是其中之一。

2016年1月某天,我們創始團隊三個人去望京SOHO去見黃崢,老大之前和他就認識,這次見面主題是聊投資和合作。大體的溝通內容我忘記了,無非是聽聽黃崢對我們創業方向的建議,以及是否有興趣投點錢(他很早就做投資,這個估計現在大家都知道了)

當然,老大在互聯網圈子中職場履歷和人脈實在太出彩(老阿里,早期中供鐵軍里的佼佼者),黃崢也很看重,雖然沒直接說要投資,但肯定表達出合作的意圖,說白了就是讓我們團隊考慮一起去拼好貨(拼多多的前身)跟他干。

結果,我們當然是沒有去了,當時是一股心氣要自己做成10億美金的公司。

而錯失這次機遇,其機會成本按照拼多多千分之一的市值來算,我們團隊可拿到的利益,今天起碼能值個上億人民幣吧。

今天復盤這件事,並不是為了炫耀或者證明什麼。恰恰相反,錯就是錯。

但溫故而知新,最起碼能給自己提個醒,在未來的關鍵選擇上,多一分深度思考,多一分審時度勢,少一分不必要的傲氣。

昨天下午和老大聊天,還提到了這個梗:

我們團隊之所以錯過拼多多這個如今看來全身金光閃閃的新物種,其原因很簡單:在那個時間點,互聯網領域有足夠積累的人,都會選擇自己另起爐灶。

而在創業早期,團隊就改弦易撤去一個還沒有完全驗證的商業模式和團隊中甘為人下?要做出這個選擇,對有著光鮮職場履歷的我們團隊而言,其實相當難。需要絕對的冷靜、剋制,有一等一的商業洞察力,以及真正的空杯心態(包括放下身段)。

如今想來,那真是2016年北京最冷的一天。

算下來,老大這兩年錯過的機會,如果折算成現金流,說有9位數一點都不誇張。他的影響力,在互聯網圈子裡不說萬分之一,也起碼是千分之一,可即便是他也偶爾存在特定的認知盲區,更不用說我了。

而反觀拼多多(精準的購物場景+很low但很接地氣的裂變式營銷+巨頭的戰略需求和生態扶持)的成功,先拋開情懷不談,在商業價值上而言,我不認為他一定就比大數據和人工智慧要低等。

這說明了什麼呢?

在今天這個遍地機會的時代中,無論個體和團隊的背景如何,只要能保持一流認知,但凡抓住一次機會(超強的執行力和一點運氣),就足以改頭換面。

進一步地,創業這件事,看似千頭萬緒,看似無比艱辛,但就本質而言,無非是兩個要素的互相作用:人和事。

創業要有所成,就是人和事的匹配和靠譜程度。做個二分法,大致來說就這四種情況:

  • 人不靠譜,事不靠譜:這種合作結果不用想,對吧,各種花式狗血結局都會發生,隨便翻翻創業圈媒體,全是這樣的案例;
  • 人不靠譜,事靠譜: 這種合作,要麼最後散夥傷痕纍纍,要麼有一方出局,剩下一方或有所成;
  • 人靠譜,事不靠譜:這種創業沒做成,但信任還在,好歹再會也是朋友,比如我上面提到的這次創業,有機緣沒準還能湊一起成事;
  • 人靠譜,事也靠譜:這種團隊,就看大成和小成了。

請注意,這裡的人和事是相對比較抽象的,有比較豐富的內涵,不能太機械地理解和對應。

比如,「人」可以理解成整個團隊,也可以理解成團隊內部的不同個體,或者不同派系。

再比如,這裡的「事」,也包括了時機合不合適。你這幾年做拼多多是 ok 的,但是你要在2005年做的話,恐怕除了掛還是掛。

再比如,2010年暑假從美國回來,和幾個朋友聊起craiglist的模式,我就有了做二手車電商的念頭,但是就算在那個階段真的做起來,也大概率難以活到2014年。瓜子、優信、人人車就是在2014這個時間點前後正式切入二手車電商業務的,此時市場明顯更成熟,國內汽車的生產製造能力和供應鏈越發成熟,製造成本不斷降低,不少車主有了換車的訴求,且足夠多的有消費能力的二手車買家正在養成。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

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文章已於2018-08-01修改


推薦閱讀:

拼多多可以開幾個店鋪?
拼多多網店怎麼開?在拼多多開店要注意什麼

TAG:美元 | 拼多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