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型社會正在形成
來自專欄財務自由1 人贊了文章
今天看了一篇文章,說中國目前的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一面是高鐵爆滿、五星級酒店客房入住率上升、境外人均購物消費額領先全球的消費升級;另一面是能在家做飯絕不去下館子、能騎自行車盡量不打車的消費降級。
以前看過一本日本經濟學家大前研一的一本書《M型社會》,說的就是社會分級的現象,中產階級被消滅,兩頭大,中間小的社會現象,富裕的人特別多,底層貧窮人口也會越來越多,中間的中產階級沒有。
在衡量居民收入差距時有一個國際通用的指標是基尼係數。
基尼係數的數值介於0~1之間,如果基尼係數為0,說明居民之間的收入分配為絕對平均即人與人之間收入完全平等;如果基尼係數為1則說明居民之間的收入分配為絕對不公平100%的收入被一個單位的人完全佔有了。
換而言之係數越小表示收入分配越平均,而基尼係數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均。國際上通常把0.4作為貧富差距的警戒線,倘若基尼係數大於這一數值便有出現社會問題的潛在風險。
根據Wind數據顯示我國居民收入的基尼係數自2000年首次超過警戒線0.4以來總體呈現出先攀升後穩定的態勢但值得注意的是2003年至今,基尼係數從未低於0.46,而最近三年,更是逐年增大,由2015年的0.462升至2017年的0.467。
在此基礎上,依據收入水平的不同,將全國居民人數進行五等份分組來進一步加以考察。從下圖可以清晰地看到:
我國收入水平最高的前20%數量的居民,2016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為59259.5元,遙遙領先其他80%的人群;
位於第二梯隊的中等偏上收入群體,2016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只有31990.4元,剛剛超過高收入群體的一半;
收入最低的20%人群,2016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僅僅為5528.7元,不到高收入人群的1/10。
收入差距,還體現在城鄉居民之間。
改革開放至今,我國無論是城鎮居民還是農村居民,收入水平都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然而不容忽視的一點是,城鄉居民的收入差距正在與日俱增。
從上圖3可以看到:
1978年,我國城鄉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343.4元和133.6元;到了2017年,城鄉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各自上漲至36396元和13432元,分別是1978年的106倍和100.5倍。
從城鄉居民歷年可支配收入的差距來看,1978年為209.8元,到2017年已經攀升至22964元。
推薦閱讀:
※[吾誠]同胞,請對號入座吧!
※羞恥心與社會化
※當下的選擇
※為什麼這麼強調道德的社會,卻造就了如此沒有道德的人?
※耳聞丨男朋友啊,為什麼你的地位還不如一隻十歲的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