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臣徐汝英隱居之地,馮督師合軍守杜嶴
來自專欄穎之星語
杜嶴,位於周公宅水庫大壩之下,是寧波市海曙區章水鎮的一個美麗村落。
杜嶴原本是寧波經密北線進入四明山的必經之地,但是因為2003年開始修建周公宅水庫,密北線改道為細北線,杜嶴村,成為外人少至的隱居村落。
從寧波出發,走荷梁線前往四明山,至章水鎮密岩村,左轉密北線,過細嶺、下嚴、黃泥弄,就到了杜嶴村。
杜嶴村裡沒有杜嶴人家,村民不姓杜,大多姓徐。
杜嶴,原名「肚嶴」。因為村莊的地形,狀如肚皮而名。
肚嶴之名似為不雅,故諧音為「杜嶴」。
杜嶴徐氏,南宋初年,遠道避亂而來。
北宋元符三年即1100年,18歲的趙佶(徽宗)被推上了皇帝寶座,徽宗治國無方,致使內憂外患,有個大臣名叫徐汝英,受到排擠。
1125年底,金軍直驅南下,徽宗急忙傳位於長子趙桓(欽宗),1127年3月,徽欽二宗被金人掠去,北宋傾亡。
受到排擠的重臣徐汝英,為避戰亂,攜家人從山東老家南下,來到杜嶴隱居,奉西周時徐國國君徐偃王為始祖。
徐氏人家隱居杜嶴,歷經近900年,繁衍生息,漸成大村落。
杜嶴村與下嚴村的地形極為相似,美麗的大皎溪環村而過,環境優美,空氣清新。
在修建皎口水庫前,沿大皎溪可駛舟或撐筏而上,經下嚴,至杜嶴。
《四明談助》載:「嶴中多姓徐,自大皎至杜嶴十里,尚可通舟;再西則舟不能上矣。」
上世紀,溪上多處修建水電站和水庫,築壩截流,水上交通被公路取代。
杜嶴村前的大皎溪,被築壩截流,水位抬高,經北岸水渠穿山而過,引入下游建成了東山電站,發電之後,水流重新回到大皎溪。
下游還有下嚴電站,細嶺電站,章水鎮利用豐富的水利資源,有小水電站近20座,被譽為「小水電之鄉」。
環村而過的大皎溪,清晨,溪上薄霧,如夢似幻。
夏季盛水期,上游周公庫水庫經常放水,水霧襲來,恍若仙境,清涼襲人。
由於杜嶴特殊的地理位置,歷史上曾發生過「馮督師合軍守杜嶴」的悲壯故事。
督師馮侍郎京第,字躋仲,號簞溪,浙江慈溪人。
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戰北京,崇禎帝殉國,明朝覆滅。
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引清軍入關,開啟了清治時代。
明朝滅亡後,在南方的朱室諸王紛紛組建了反清復明政權,其中有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組建的弘光政權;馮京第被唐王授以監察部御史,按浙東。
當時大勢已去,馮京第所部退守四明山,與王翊合軍守杜嶴。
公元1648年,清軍以團練兵攻破,王翊走天台,引來援軍,再合軍守杜嶴,堅持抗清。
清軍拘其家屬以招之,馮京第不屈,上演了悲壯的歷史故事。
杜嶴,清代著名詩人姚燮,為其留下了大量詩篇。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1841年,鎮海淪陷,姚燮為避戰亂,從鎮海遷居鄞江,和友人一起「遍探四明山二百八十峰之勝,搜奇剔幽」,屢過杜嶴,曾寫下《杜嶴徐氏二章》。
姚燮《杜嶴徐氏二章》之一:
資養得林澤,深居遂優閑。各盡筋骸力,自無荒饉年。
浮屋皆古翠,照門多晴川。客醉聊濯纓,我吟思撫弦。
姚燮《杜嶴徐氏二章》之二;
山鐮刈秋蘿,水碓舂暮雲。風來壑陰合,石立澗水分。
閎覽物自遠,靜挹氣多熏。束想泯外馳,隨往寄吾欣。
姚燮還為杜嶴寫下了《下廠寶松庵二章》、《松岩斗聽瀑》、《蜈蚣潭》等9首詩,可見其對杜嶴情有獨鍾。
姚燮在《還憩杜嶴作二章》詩中,有「來時丹藥已敷苗,去後蒼顏未改雕」之句,可見杜嶴人種貝母等藥材,由來已久。
在抗戰期間,杜嶴人民也做出了貢獻。
1945年初,浙東行政公署為加強經濟鬥爭,在杜嶴村的王家坪設立了「抗幣印刷廠」,在當時起到了重要作用,此事被列入寧波市志。
王家坪就在對岸山上,因地形隱蔽,現已荒蕪。
「抗幣印刷廠」,被歲月淹沒於密林荒草中。
杜嶴上游周公宅水庫,始建於2003年2月,2006年4月開始下閘蓄水,與下游皎口水庫一起,集防洪、灌溉、供水、發電、養魚等功能為一體,被譽為寧波人民的兩個大水缸。
高峽出平湖,澤被寧波人。
杜嶴村交通攻略:
自駕:導航杜嶴村即可。
公交:到達杜嶴村的公交車是617-1路,始發站鄞江公交站。到鄞江公交站的公交車有634、661、604、607、616-3等公交車,可以就近選乘。
推薦閱讀:
※北大博士學霸帶妻兒隱居深山27年,成「三無」人員
※隱居萁山的許由
※毛澤東隱居滴水洞的神秘十一天
※一對教師夫婦厭惡都市喧囂 甘願隱居深山住草屋27年 ——鳳凰房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