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迷茫時,最需要去經歷的一件事
212 人贊了文章
儘管有點孤獨,儘管帶著迷茫和無奈,但我依然勇敢地面對,因為這就是我的青春,不是別人的,只屬於我的。
01
最近上映的《我不是葯神》,被大家譽為一部難得一見的國產電影,讓人們看到了國產電影的希望。
這部電影,也讓演員王傳君得到了人們的再次關注。人們讚歎他的演技,更讚歎他的勇敢與不隨波逐流。
想當年《擺渡人》上映,口碑撲街。對此,王家衛在微博上發了一段話聲援《擺渡人》,得到了半個娛樂圈的「我也喜歡」式附和。
王傳君的一句「我不喜歡」,儼然成為娛樂圈中的一股清流。
在拍完《愛情公寓4》之後,王傳君推掉了所有影視邀約,整整11個月沒有工作。
在這幾年間,很多人不能接受他不再出演關穀神奇。也有不少的人認為,他離開了《愛情公寓》,沒了關穀神奇這個角色,就很難繼續下去了。
然而他為了擺脫這個角色,開始新的生活,開始一個人亂走,在旅途中思考。他去了很多地方,德國、紐約、印度,最後把腳落在了日本。
當時還理不清自己到底想要什麼的他,便直接留在日本學習表演、導演,甚至賣掉了車和房,專心思考屬於他自己的電影與生活。
而後《羅曼蒂克消亡史》里的角色,讓大家重新認識了一個不再貼著「關穀神奇」標籤的王傳君,也讓他更堅定了那段時間所感悟的,他說:我突然頓悟,自己其實只是個為電影打工的人。
於是在恰當的時間裡,他遇到了恰當的電影《我不是葯神》。
02
誰的人生不曾迷茫過呢?
就像王傳君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那段時間一樣,每個人大概都會經歷這樣一個階段。
《挪威的森林》里說,有時候身邊就像被濃霧緊緊包圍,那種迷茫和無助只有自己能懂。
因為只有自己能懂,所以就需要靠自己去撥開濃霧。
而最好的辦法,就是給予自己充分的時間,獨自思考。
獨處時,一個人只會感覺到自己的自身,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才可以完全成為自己。
這也是我們為什麼需要給自己一定的獨處時間的原因。
拉布葉說過:「我們承受所有不幸皆因我們無法獨處」。
所以,如果你想要知道自己該如何繼續自己的人生,不妨給自己一點時間,去發現自己的內心,思考自己的未來。
畢竟,一個人活在世上,必須要知道自己到底要什麼。
03
周國平說,想要得到「自己到底要什麼?」這個問題的答案,需要思考兩個方面:
一是應該要什麼,人生中最重要、寶貴的,真正值得爭取的。也就是正確的價值觀。
就像終身成長詞典《164:價值觀》說的:價值觀是我們的動力,堅定價值觀,我們更容易找到一生的志趣。
:如果不堅定自己的價值觀,而是隨波逐流,當揭開自欺的面紗時,很容易後悔莫及。
二是能夠要什麼,自己的興趣和能力在什麼地方,做什麼事情最適合自己的性情和稟賦。這就是準確的自我認識。
正如終身成長詞典《215:自我認知》說,自我覺察是21世紀生存最重要的技能之一。
對自己有更清晰、準確的認識的人,能夠做出更明智的決策,建立更高質的、滿意的親密關係和職業關係,有更好的職業發展,並且更加自信。
這兩者,是我們必須要思考的問題。
但是,在很多時候,我們對自己的志嚮往往是不清楚的。
如果你暫時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那你就可以先明確自己不想要什麼。
就像王傳君,一開始也並不明白自己所想要的,但他清楚地知道自己不想要的——他不想永遠困在關穀神奇這個角色里。
他後來的追索,也是從這個信念開始的。
因此我們也可以說,一個人越是知道自己不想要什麼,他就越有把握找到自己真正要的東西。
04
在一本叫《人在彌留之際的五大憾事》的記實錄中,排在第一位,也是被提及最多的遺憾就是:
我希望能夠有勇氣活出真正的自己,而不是按別人的期望生活。
茫茫宇宙間,每個人都只有一次生命,都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存在。
因此,在「我要如何活著」這個問題上,我們必須要自己做主,盲從是對自己最大的不負責任。
給自己可以充分思考這個問題的時間吧,別讓它成為你的遺憾。
共勉。
作者:何似
本文原創首發於微信公號:精讀(ID:jingdu999)。更多書單、導讀、微課,終身成長者共同學習,100天持續行動,請關注微信公號:精讀,微信小程序:終身成長詞典。
推薦閱讀:
※與其抱怨人情冷暖,不如努力提升自我
※鎖定目標,事半功倍
※讀書:最簡單有效的自我提升方法 [一點資訊]
※永遠別活在別人的情緒里
※當你覺得你很幸福的時候,請相信這只是你的錯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