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越幫,我越忙 | 人際交往排雷指南

你越幫,我越忙 | 人際交往排雷指南

29 人贊了文章

周末有個朋友來找我大吐苦水,因為被一個同事幫倒忙,他差點丟了飯碗

上周三,大同的老婆從國外回來,他要去機場接,沒想到他手頭上還有一些工作沒有完成,同組的傑瑞知道了以後,自告奮勇地對他說:「你回去吧,剩餘的工作我來做,你早點回去接老婆要緊!」

大同有一絲絲不放心,畢竟傑瑞剛剛調到這個組,對工作不是很熟悉。

但傑瑞幾乎是連推帶趕地把他送出了辦公室,大同帶著謝意離開了工作現場。

沒想到,半夜裡大同便接到了組長火冒三丈的問話:「怎麼搞的,人家明天就要開業,到現在主機都不能正常運行!客戶說合作這麼久了你們怎麼變成這個樣子!」

大同百口莫辯,立馬爬起來,心急如焚地趕到工作現場,調試運行了很久,幾乎是從頭來過,才發現是因為傑瑞把參數設置錯誤了。

那一刻,他突然有種胸口被堵住的感覺,良久無法散去。

第二天總結會上,上級領導也狠狠地批評了大同,」作為一個老員工,這種低級幼稚的錯誤是無法被容忍的!」大同想要辯解卻說不出口,畢竟傑瑞只是一片好心,只好下班找了幾個朋友喝悶酒吐吐苦水……

生活中,你是不是也經常會遭遇到這種很想吐槽的瞬間?

  • 孩子爸爸說讓你歇一會,他來帶娃,一轉頭,他給還在吃奶的娃灌了一大杯大紅袍,害孩子一夜哼哼唧唧,你整夜無法入睡;
  • 被上司虐了一天,回家對丈夫吐吐槽,結果他劈頭蓋臉地訓斥你一頓,然後給你提出「一二三四」的解決辦法,你氣得嘴都張不開,tmd動不動就給我講道理?

有的人幫忙,是雪中送炭;有的人幫忙,是雪中埋坑。

為什麼有一些幫助

會讓我們心裡感到不舒服?

1. 靠拯救別人來拯救自己的心 | 投射心理需求

無論是「愛心泛濫型」還是「自我證明型」的人,他們都表現得過於熱心。在他人還沒發出求助的時候,就急匆匆地想來幫忙。他們熱心地伸出援手,很多時候僅僅是因為他們覺得對方「需要被幫助」。

那些看起來善意無私的幫助,卻不知為何,讓人感覺到哪裡不舒適。

心理學家羅斯曾做過這樣的「投射效應」實驗:在80名參加實驗的大學生中徵求意見,問他們是否願意背著一塊大牌子在校園裡走動。結果,48名大學生同意背牌子在校園內走動,並且認為大部分學生都會樂意背,而拒絕背牌的學生則普遍認為,只有少數學生願意背。

可見,很多學生都將自己的想法和態度,投射到其他人的身上了。

從「推己」到「助人」這件事情上,有時候會存在一個問題:過分將自己的需求投射到他人的身上,助人之人更多是為了滿足自身需求。

電影《復仇者聯盟》中的滅霸,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在經歷自己家園被毀的重大打擊後,產生了扭曲的價值觀情結。每次去到一個星球殺掉一半的人後,他都會向活下來的另一半人宣稱,這是自己無上的「善舉」。事實上,他可能沒有覺察到,這是為了彌補當年的遺憾,拯救當時那個孤獨而悲愴的自己而已。

這種「投射式幫助」在生活中也是處處可見的,比如當你享受著一個人吃飯的清靜時,別人覺得你很可憐於是來加入你,是因為他自己內心的投射;最經典的還有你媽逼你穿秋褲是因為她覺得冷,等等。

記得曾經看過的一個說法,大意是你應該充分感謝那個給你提供助人機會的人。因為這次機會,你滿足了自己「想幫助他人」的需求。從這個角度看,被幫助的人反而是「施」者,助人者則變成了「受」者。

為什麼明明是被幫助我卻感到不舒服?可能因為,對方只是靠拯救你,來拯救他自己罷了。

2. 證明自己是個「好人」 | 自戀心理需求

文章開頭的Jack,就是一個典型的「好心辦壞事」類型,還讓人有苦說不出。他們和「自我證明」型的人一樣,助人的動機往往是出於想證明某些東西。

我有一位來訪者,是單位里出名的熱心腸,無論誰遇到點困難的事情,只要她知道了,她一定會去幫忙,但結果往往不如人意。大家有時候也會躲著她,生怕她又來幫倒忙。這件事情一直很困擾她,最近,她被查出來患有嚴重的乳腺疾病。醫生了解她的情況後,建議她需要調整情緒,並推薦她來接受心理諮詢。

在諮詢中,我發現,她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做人好累」。

原來,她父母都是老師,從小對她家教很嚴,要求她處處為他人著想,那些話幾乎是刻進了自己骨子裡:

「我們家的人都是好人,你要當好榜樣。」「你要多為別人考慮,不要老想著自己。」

一路成長,她也的確是這麼做的,只是很多時候,她覺得這樣幫人很累,對方也常常並不感激,最終她的身體便出了問題。

其實,生活中像這位來訪者那樣「吃力不討好」的人並不少。

  • 一方面,他們助人的動機與道德感相關:他們需要向自己或者別人證明自己是個好人、好的家庭成員、或者好的伴侶。
  • 另一方面,在他們的潛意識中,可能同時埋藏著「自戀」的心理需求:通過幫助別人,他們會獲得一種「我比對方更強、更優越」的自我價值感。

這兩種動機都可能讓他們不願意退出自以為的「幫助」。但事實上,你一定能夠感受到他們在這個過程中的「自我滿足」:他們的行為更多是為了自己,而不是為了你。於是,助人者累,被助者往往也顯得並不感恩。

3. 剝奪他人體驗經歷 | 控制心理需求

「經驗說教型」、「喧賓奪主型」、「急於給策略型」的三種類型的共同點在於:不信任。比如家人不相信你可以獨立辦好一件事情,並企圖以代勞來阻止他們不希望的結果發生。

我的另一個來訪者,是一個初二的學生,是學校的班幹部,平時寄宿在學校,大部分事情都能夠獨立完成,跟父母也不存在衝突。每逢周末回家,爸爸媽媽因為心疼他,什麼都不讓他干,連內褲襪子都幫他洗,然而他卻總是因為小事跟爸媽衝突很大。

「他們總是把我當小孩子,屁大點事情都幫我做。要不然就提醒我該幹嘛幹嘛,我就不知道為什麼特別生氣,我也知道頂撞父母不好,可每次媽媽提醒我幹什麼的時候,我就特別煩。」

不知父母們是否發現,面對青春期的孩子,你越是想幫助他,越是容易招致反感和對抗。因為這些「幫助」背後暗藏的潛台詞是:

「我認為你沒有能力干好這些事情」「我不相信你可以靠自己做到」「還是乖乖聽我的,接受你的無能和我的控制吧」

在這樣的信息傳遞當中,換作是你,你也會生氣吧?

龍應台說過,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功課需要完成,做不完,Ta永遠都無法成長。

如果你越俎代庖,在我們還未尋求幫助的時候就介入其中,或許對我們反而是一種傷害。到了下一次,我們就可能需要付出更大的人生代價,來完成這一關了。

什麼才是我們需要的幫助方式?

說到底,幫助他人,最根本的一點在於起心動念,如果純粹是為對方利益考慮,對方大多能心領神會。

那麼,什麼才是我們需要的幫助方式呢?

1. 請尊重我的個人意願

我希望你無論多麼心疼我、想幫助我,都也尊重我的個人意願。

最近看到上海發生了小學生被砍事件,遇難者媽媽的朋友圈讓我感觸很深。媽媽說:「不用問,不要慰問。只要記住這個好孩子,我們愛他,他也愛這個世界。」

我很認同她。我認為在這樣的時刻,也許一般意義上的慰問不再是幫助,而會成為打擾。所以,如果提供不了切實的幫助,那麼按照對方的要求,悄悄祭奠,把孩子記在心裡,就是對方最需要的了。

2. 請尊重我的個人邊界

我希望你在幫助我的時候,尊重我的個人邊界,有些事情不是幫的越多就越好的。

就像一個上小學的孩子,如果還替他喂飯穿衣,一個已經成年的男人,媽媽還替他做決定,只會弱化他的能力;這不是幫了他,而是害了他。

如果你越界幫助我,可能會讓我失去無數個成長的機會。

3. 我只需要那些你力所能及的幫助

我希望你決定幫忙的時候,是在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而不是超出自己的能力範圍。不然的話,你可能會做不好這件事情,並給我帶來更大的困擾;或者你委屈了自己,付出太多,內心無法平衡。

4. 請用我能接受的方式來幫助我

我希望你用我能接受的方式來幫助我,根據我的需求來提供適宜的幫助,這才是真正的幫忙。因為有時候我要的只是陪伴、宣洩情緒,而不是提供解決辦法。

希望世界上有更多的人,真正懂得怎麼去幫助別人;而不是打著「幫助你」的名號,來成全自己。

更多有趣的心理學知識,請關注壹心理官微【心理公開課(ID:yixinligongkaike)】,每周聽心理大咖用心理學解讀生活。

推薦閱讀:

如何培養孩子交際能力
人際能力題怎麼答
幼兒自信心的培養_合作交際能力的培養_3edu教育網

TAG:人際交往 | 交際能力 | 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