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為什麼理解工業化對當下我國建築學很重要?

淺談為什麼理解工業化對當下我國建築學很重要?

41 人贊了文章

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繁雜的課題,我只能稍微表達一下我淺薄的觀點,藉此拋磚引玉。

————————————————————————————————————

各位都是生活在一個現代社會的現代人,享受著大量的工業製成品,但是很少人去想這些是怎麼來的。如果是學習工科的人來說理解的會很深刻,但對於建築學背景的人來說就很陌生了。

至少進入互聯網時代以來,以我觀察發現了一個這樣的邏輯鏈:

中國的建築落後-->中國的建築設計落後-->中國的建築學落後-->中國的建築理論落後-->中國的建築教育落後-->最後肯定有人下這個結論:一定是體制有問題!

很多高人和前輩都是在這個邏輯鏈的各個環節貢獻著自己的觀點,但這話題討論了有多少年呢?自從建築學的同僚開始上網,這個問題的討論就沒停止過,討論快二十年多年,有些老師們還成了建築學網路紅人,然後還有越來越多玩弄話術的,很有魏晉之風。

這個邏輯鏈從直覺看,確實有道理,但是不完全對,首先就是:「中國的建築落後-->中國的建築設計落後」 這個邏輯鏈就不完全成立,因為大師來中國做設計也吃癟啊。但是肯定有人說:就是那群蓋房子的沒素質,不夠敬業,掏錢的甲方太摳門,不捨得的花錢,否則大師的東西怎麼能差呢?

其實蓋樓這件事吧,我認為關聯行業大概有四類:

建築設計,建築材料,建築(機電暖通)設備,建築工程。

而建築學負責的是建築設計這塊,其他三類則分屬其他學科。而建築設計的進步和發展是最容易的,而且投入成本相對於另外三者而言約等於沒有,因為它們的進步和發展需要整個工業化體系的建設和發展。

我們面臨現狀其實是這樣的:

引進一萬本最牛的建築理論和建築設計書容易,

但引進一套先進的生產流水線難啊!

挖走世界頂尖UCL Bartlett核心教學班底只要一百萬英鎊(Greenwich在2010年挖過),

但是一個億估計也就剛夠買下一個現代建材工廠的地皮。

雖然相對於國外而言,我們設計能力和觀念還是落後的,但是按照木桶理論,設計這塊板太長,而另外三個塊板太短,而且發展起來的難度和投入要比設計大得多。

現在最不缺的就是做設計的人,更不缺那些神神叨叨的藝術家和滿嘴跑火車的哲學家,缺什麼?

標準化具有先進性能的建築材料,

現代化建築設備供應和管理,

高度工業化和預製化的工程能力。

我來舉幾個例子:

「鳥巢」國家體育場,場館的大型鋼構件,當時全中國只有一家在浙江工廠能做鋼面板的自由曲面加工。所以鳥巢的這些鋼構件是在浙江加工完,不遠千里拖到北京去的。

Zaha廣州歌劇院,建材投標時某加工廠虛標加工能力,施工方案成型後再去找合格的石材加工廠,全中國都找不到符合設計標準的,最終妥協下的產物就是面臨著外立面石材脫落和爆裂的問題。

我建議有條件的朋友,去看一下貝聿銘在國內的蘇州博物館和在日本的美秀美術館,兩者都是完成度非常高的作品,但是具體去現場看,蘇博很多細節跟美秀相比,差距非常大。其他名家的作品也可以去看看,比較下在我國環境下作品和在發達國家的作品,究竟是設計水平問題還是工業水平問題。

發達國家建築工業化程度非常高,超過了60%,日本都接近80%了。通過大規模工業化生產能很好進行品質監控,但是目前住建部定下的政策是2020前新建成建築中工業化比例做到20~30%,落實到各省出台的具體政策,可能還不一樣。所以發達國家的設計方法和概念是適合他們的所在的產業結構的,對於中國而言則太過於先進了。

反過來日本的很多建築設計理論簡直是神婆嚷嚷,但是由於建築工業化程度高,工藝先進,所以沒有人會對這些屬於商業互吹性質的文案質疑過,因為最終的建築成品確實質量好,遠勝於我國。所以發達國家建築水平優秀,尤其是品質取勝的,這個優勢完全不在設計理論或者概念上,而是因為他們工業化程度高。有些人鼓吹中國建築師去學習他們的精神和情懷,這簡直是和義和團沖向機關槍一樣可笑,用精神就能讓手工業為主的中國建築超越以工業為基礎的發達國家嗎?

不僅建築如此,包括很多工業產品也面臨這個問題,不是設計水平不好,而是加工水平不好,工藝達不到設計標準。所以即使是設計先進,但是由於工業能力不足,輕則造價高昂,重則搞不好要出事故的。(您看看的印度三哥的國產戰鬥機和航母,典型的設計能力大於工業能力)

同時建築工業體系的發展,並不是花拳繡腿,不是您下載一個Rhino,做一個漂亮的圖紙就能提高的。需要投入嚇死人的資金,物力,人力,以及幾十年的時間,對產業進行政策引導。自從2008年之後,我國建築工業化的進步,跟自身相比其實很快的,尤其去看比如北京,上海,深圳的地標項目,跟發達國家的差距是在逐漸縮小的。但是您到了二三線城市依然很落後,不僅是因為技術的轉移和擴散需要時間,多少也有地方保護的原因。

從個人角度出發,尤其是很多海外名校的畢業生,他們習得的知識和技能,想在國內有所應用,在過去市場就很狹窄,現在更狹窄了。比如Rhino 的應用,最早能追溯到2005年是各大外資參與各地地標性建築時,應用於概念方案設計。雖然我國各地都挺喜歡搞地標的,但是對於整個市場而言佔比非常小。而絕大部分項目,用不上這些高級貨,也沒有必要用這些高級貨。(發達國家也一樣,真正應用Rhino這樣的公司,也是少數先鋒知名公司,大部分也是用Archicad,Revit,CAD, SU 還有Microstation這樣,看起來不時髦的軟體,但是不影響他們完成優質的建築產品(比如foster就是用Microstation,又土又難用))所以設計師沒有必要,把自己的創作理想去綁架市場和甲方,因為出錢的是他們。如果建築師自己出錢,賣地蓋樓,我不僅沒意見,我覺得特別好,比如日本的筱原一男,他就是這麼做,而且我覺得真心想搞學術和研究的朋友,就應該學會自己掏腰包搞研究搞實踐,前有拉瓦錫,後有沈志華,他們都是好榜樣好模範。

歷史學者沈志華:曾是中國第一號黃金販子

既然建築工業化進程發展,不是個人能左右的,而是整個產業一起慢慢前進的,建築師群體也不具備砸出幾個億出來開工廠搞建設的條件。那麼我眼裡的知名建築師有兩種,一種是為了自己的理想和創新,不顧客觀工業水平硬上的,另一個就充分了解現有工業條件,進而發展出自己的設計方法和理論的。前者名家很多,其中玩砸了還洗地的更多,後者名家很少,但是也有,比如劉家琨。

其實這也讓我想到建築學朋友創業:幾個建築師搞創業,大餅畫的特別好,設計非常先進非常有B格,他拿著商業計劃書找我,說這個事情就離融資只有一步之遙了,就差程序員和工程師了!

所以我想對建築學的相關人員,尤其是處於高校中教育工作者和設計工作者,提出一個問題:

在不斷提升設計理念和設計工具的時候,要不要關注下我國的建築材料,建築設備,建築工程的實際水平呢?

我國的建築學究竟是為了和西方比概念和創新,還是研究如何更好的整合我們現有的建築工業產業鏈?

我的看法肯定不全面,歡迎各位老師指導指導,最後推薦下毛主席的實踐論:

毛澤東選集第一卷--經典著作--中國共產黨新聞-人民網?

cpc.people.com.cn


推薦閱讀:

隨著中國工業化城市化推進,中國五千年傳承農耕文明會消失嗎?
粟海肉雞:工業化養殖的歧路
「君臨」東南亞轟轟烈烈的工業化浪潮
杉杉轉身:一個品牌躍離工業化的8年

TAG:建築學 | 工業化 | 建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