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雜談】一個被時代淘汰的人

【雜談】一個被時代淘汰的人

來自專欄 Trains · Cars · Bikes10 人贊了文章

最近因為工作繁忙,很少有時間將心中的想法寫下來。本來計劃在 E3 之前發布一篇關於 CD Project Red 大作 Cyberpunk 2077 的文章,但是拖拖拉拉直到 E3 還沒有寫完兩行。或許文章寫好,早已經失去熱度了。

不過我寫文章從來不是為了趕熱度,而是將心中喜歡的或者不喜歡的事情記錄下來,僅此而已。Cyberpunk 2077 以 Cyberpunk 2020 為基礎,其背景知識需要幾本 resource book 才能完整描述,而將這一切整理在一篇文章中,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這也是為什麼文章耗時如此之長(才不是咧,就是因為我拖延症而已)。不過這篇文章,我們用 5 分鐘時間聊一個輕鬆的汽車話題。

題圖中的照片是 17 年全新上市的起亞 Stinger,攝於 LA 車展。這款車作為 GT 車型,擁有不錯的動力(3.3 升 V6,雙渦輪 365 馬力),運動的底子(精準的底盤調校,後驅/四驅,選裝鍛造輪轂和 Brembo 卡鉗),但同時不失舒適性(非運動模式下調校以舒適為主)。僅 1800 kg 的凈重這一項,就註定這台車不會是一台硬核跑車,但是作為動力儲備豐富而又不失運動性的 GT 車型,Stinger 則是一名優秀的選手。如果讓我選,我會選擇後驅版本的 V6 車型,售價 38,350 美元,堪稱 GT 市場上的性價比王者。然而,有一點卻讓我難以對其投以 100% 的好感。

不,這次我要說的不是「不提供手動擋」。作為 GT 車型而不是硬核跑車,沒有手動擋是可以理解的。而讓我難以接受的,是其電動尾門。在車展上當我要關閉尾門時,感覺有一股強大的阻力,鬆開手尾門又自動升起,到達最高點後再自行緩緩落下。我一臉懵逼地在旁邊花了 5 分鐘時間等尾門合上,才意識到其電動尾門不允許手動升降。如果讓我選擇電動和手動的尾門,我一定會選手動,因為像我這樣沒有耐心的人沒心情多等那 10 秒鐘。然而,我理解為什麼人們喜歡電動尾門,當我抱著朋友的紅酒走出 Napa 的酒庄,看到他將腳在保險杠下隨意晃動兩下,隨後路虎攬勝的電動尾門優雅地徐徐升起的時候,我深刻感受到電動尾門的便利。如果是我的 06 年老馬 6,實際的操作流程絕不會像「打開後備箱-把紅酒放進去-合上後備箱」這麼簡單,首先能不能買得起整箱的紅酒就是個問題。回到重點,在 Stinger 這樣一款偏舒適配置的 GT 車型上,採用電動尾門更是理所應當。

然而,「智能化」、「舒適化」不是車廠懶惰的借口。電動尾門雖然便捷,但不適合所有人,或者說不適合所有情況。我希望在採用電動尾門的車型上,同時允許手動關閉尾門,而不是傻傻的站在一邊看著尾門自己升起來落下去以為自己是不是弄壞了展車。為什麼廠商不願意這樣做?成本。當你按下遙控器那一瞬間,汽車無法知道你是要電動還是手動。電機運轉到一半,突然由於手動的介入,負荷發生變化,就需要切斷電機,切換成傳統的液壓輔助。這樣下來,增加了一套控制裝置,一套液壓裝置,電機與尾門的機械連接也需要修改。雖然不是什麼尖端科技,我相信車企都能做到,但是帶來的便捷性和成本相比較,是否划得來就很難說了。

話雖如此,站在消費者的角度,我還是希望汽車能給駕駛員更多的選擇,而不是替駕駛員決定去做什麼。然而,在一切都在智能化的今天,像我這樣的消費者,終究會被車廠淘汰吧。

推薦閱讀:

口述:與迷人「小妖精」在汽車內迷情
宿命對決,奧迪A6L、寶馬5系和賓士E級
傳統車企:世界是你們造新勢力的?歸根結底還是我們的
外觀怪異內飾復古,這款荷蘭超跑可能是你見過的車頭最長的車了!
暴雨來襲,我們應該怎樣判斷車輛的涉水深度?

TAG:汽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