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法:【三歸依】 已求歸依,以法為證。歸命經典,勿求余歸。

正法:【三歸依】 已求歸依,以法為證。歸命經典,勿求余歸。

1 人贊了文章

難度係數:              <返回目錄>

學習目的:佛弟子當明白佛是天人師、調御丈夫。既歸依佛、歸依法,須始終以佛說為準則,行無放逸,以正法為證。不得歸依諸魔說、外道說、非法之說。

對象讀者:學佛0至15年的佛弟子。

前提基礎:【三歸依】

建議讀誦思惟觀察次數:不小於1000遍。

相關閱讀:【法次法向】 若離四法得涅槃者無有是處 歸依佛 當歸依法身 【四念處】

進階閱讀:念佛


阿難白佛。

唯然世尊。舍利弗比丘奉戒真諦。有妙辯才。講法無厭。其四部眾。聽之不惓。說之不懈。多所勸助。開化未解。令心欣豫。莫不奉命。知節止足。常志精進。志常定止。有大聖智無極之慧。卒問之。言辭應機發遣。博達能了。尋音答報。一切能通。智慧為寶。眾德具足。舍利弗比丘。巍巍如是。以故我見舍利弗比丘取滅度去。愁憂悲哀。心懷感戚。不能自勝。

佛告阿難。

生者在世。安可久存有諸思想 緣起之法。必當歸盡。壞敗永沒。法當崩敗。法應當壞。欲使不爾 終不可得

佛告阿難。

佛本自說。一切恩愛。皆當別離夫生有終。物成有敗。合則有散。應當滅盡壞敗。欲使不爾。安得如意。應當終沒 歸於無常。離別之法。欲使不散。安得可獲乎。

佛語阿難。

舍利弗所游之處。佛心則安。不以為慮。應當別離。壞敗無常。欲使不至。安可獲乎。法起有滅。物成有敗。人生有終。興盛必衰。應當無常。別離之法。欲使不至。未可獲也。譬如大寶之山。嵩高之頂。一旦崩摧。如是阿難。舍利弗比丘 在眾僧中。今取滅度。如寶山崩。無常壞敗。別離之法。欲使不至。安得如意。

佛告阿難。

猶大寶樹。根芽莖節。枝葉華實。具足茂好。大觚卒墮。則現缺減。視之無威。如是阿難。舍利弗比丘 存在眾僧。今取滅度。眾僧威減。應當滅盡。無常衰耗。欲使不至。豈可得乎。

是故阿難。從今日往。自修身行。已求歸依。以法為證。歸命經典。勿求余歸

云何比丘作是行乎。於是比丘。自觀身行。內外非我。當自觀察。調御其心。觀諸世間。皆由無黠內觀痛癢。觀外痛癢。內外非我。入於善哉。調御其心。察世無明內觀其心。亦觀外心。不得內外。入於善哉。自調其心。觀世無黠觀上日月。亦觀外法。不猗內外。入於善哉。調御其心。觀世無黠

佛告阿難。

是為修其身行。自求歸依。處於法地。歸命於法。不處他地。不歸餘人

佛告阿難。

其比丘。比丘尼。清信士。清信女。從我受教。自修其身。自求歸依。處於法地。歸於法地。歸命於法。不處他地。不歸餘人。出家比丘 為佛弟子。順此教者則順佛教


推薦閱讀:

人類起源說在佛教「創世說」與基督教《創世紀》中的比較研究
佛教的未來觀
大乘入楞伽經(2)
動物:傳統—哲學—宗教 佛教倫理學:悲憫眾生
<P>素食媽媽怎麼坐月子 </P><P>大話素食 佛教網 般若文海 佛學文章 佛緣網站 </P>

TAG:佛教 | 正法 | 佛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