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城客家調查研究

石 城 客 家 調 查 研 究

閩西、粵東、贛南這塊三省相連的地區是客家人的聚居地,又被稱為客家大本營。在塊神奇的土地上,在贛南、閩西交界的地方,有一個純客家縣叫石城。它的土地面積約為960平方公里,人口約有30餘萬,共轄1鎮14鄉。2004年10月,第19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結束後,石城縣政協主席黃光慶同志竭誠邀請我們一行造訪石城。同行者為鄭州大學的崔璨教授、安國樓教授,湛江師範學院的劉佐泉教授,共四人。石城豐富的客家人文很值得我們探索、研究。

一、石城人文概況

江西石城位於江西省東南部、贛州市東北部,地處閩、贛兩省交界處的武夷山脈中段的西麓。它東鄰福建寧化,南抵福建長汀及本省瑞金,西毗寧都,北靠廣昌。石城地屬丘陵山區,全境地形呈兩頭大、中間小的啞鈴形,四周群山環繞、峰巒重疊,琴江自北而南貫穿境內,支流遍布全縣。石城95%左右的人為客家人,屬「純客家縣(客家人超過90%)」。它是贛南的邊緣,是贛南連接閩西的重要關隘。它既是贛南客家與閩西客家的連接,又是贛南客家與非客家的廣昌的連接。

石城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期就有人類活動,先秦時是古越人生息繁衍之地。周武王時為吳王封地,後楚滅越又屬楚地;秦末時就有南移的中原人進入,兩漢之後人口漸多。石城漢時屬今之於都地界,隋入寧都縣,南唐時由「石城場」升為石城縣。唐末五代,大量中原人徙居境內。自宋以來,因避亂而南遷的中原漢人不斷流入境內,縣誌載:南宋淳熙年間就有人口9萬左右,清咸豐元年(1851)人口約22.8萬,比1985年石城的總人口還多1000多人。今天全縣有233姓,有100餘姓是清末以前在石城定居的;僅自秦末至唐末就有54姓遷入(此54姓現還留在境內的有13姓,其中41姓今縣內已無其後裔)。

石城文化底蘊深厚。石城人文的輝煌時期在宋明時期。宋代有進士14人、清代9人;明代貢生137人,清代89人。歷代有貞烈女460多個,但多為清代時人。今年還是北宋時期的大教育家溫革誕辰1000年。溫革盡捐家資興辦義學,門生遍及贛閩粵名噪江南聞於朝野,從而被宋仁宗敕封為「大儒」並恩賜進士,至今仍存「雅儒堂」以祀溫革。石城還有享譽天下的白蓮,因此被譽為「中國白蓮之鄉」。號稱「第五名硯」的石城龍硯,以其硯石中有花紋圖案而著稱於世。宋代就有的「橫江重紙」古已享譽中外,它以抗蟲蝕、耐水性好、保質期長而著稱天下,故「石城不出名,橫江傳千里」。石城燈彩約有幾十種,配以各色音樂與舞蹈,故石城被江西省文化廳命名為「燈彩之鄉」;1985年,石城大型客家燈彩劇《花燈仙子》應國家文化部邀請晉京演出,一時之間京城為之轟動。在2004年10月贛州舉行世界客屬第十九屆懇親大會期間,贛州出版的《贛州客家》32開的大本宣傳資料中,贛州18個縣市區中只有若干縣份上有版面,而石城自己就佔據了8個版。

石城古迹文化眾多。舊時有大成殿、社稷壇、先農壇、山川壇、關帝廟、文昌廟、城隍廟、東獄行宮、北斗祠、觀音堂、太極觀、白衣庵、永福寺、寶福塔等類似建築170多處,僅自唐迄清道光年間所建的寺、觀就有125座;坊表130餘座,橋樑140多架,亭90多座,渡30多個。今現存古迹主要有: 明代鎮武樓與「閩粵通衢」。鎮武樓舊稱元帝閣,位於城北興隆街入口處,也稱「敵樓」、「箭樓」,最高達13米、長為12米。該樓上建樓閣、下跨通往福建、廣東的孔道,凡過往客商無不憩息於此。始建於明萬曆庚戌年(1610),清康熙丙辰知事李德明重修,並署其門曰「閩粵通衢」;乾隆甲申知事孫緒煌復修,並加勒其名於門額。 宋代后稷廟。鎮武樓右側附近是宋代后稷廟,后稷廟裡供著農師后稷。后稷是黃帝第四世孫,幼時喜種菽麻,長成後好農事,能相地之宜。其異母兄長帝堯在位時,被舉為農師,官號「后稷」,賜姬姓;帝舜時封於邰(今之陝西武功境內);再後,被周文王姬發追封為「周先王」。后稷廟供奉著后稷,固然與當地百姓希望「五穀豐登」有關,但,后稷是周朝的祖先,由此或許可以追溯客家源流:三代遺民之周代。后稷神像下方有大紅橫幅,上書:國泰民安,下書:有求必應。自古以來,南來北往的客家人都要進去做一番祭拜。我們去時,作揖畢,環視四周,卻在廟之一側看到一艘高高托起的大木船,據說是作每年的端午節的龍舟比賽之用。 宋代古街:廓頭街。穿過鎮武樓樓道,迤邐而來的是一條古街。迎面而來的廓頭街約有3000米長,它一式的鵝卵石鋪地,兩邊一字排開了林林總總的店鋪與民宅。一般是,外間是為店鋪,裡間為住家。店鋪的檔口,下截是青磚壘砌的檯面,上截為活動的木質欄板。可以想像,古時,黎明即起,那每家每戶掀動鋪板開張時的響動,一定是如交響樂般的雄偉動聽。而今的街,雖不是家家做買賣,但仍有商家存在,我們不時停下來探訪著一些古迹遺蹤。行止半街處,有一較為開闊的處所,街下側是一口水井,寬闊的井台、方形的井口,井裡清水靜謐,但我們卻彷彿看到了:當年的井邊取水大桶小桶的交雜聲、人們忙忙碌碌地上上下下往返運水的身影,以及街道上方、另一側燒水沏茶的繁忙景象。陪同我們一行參觀考察的石城縣政協主席黃光慶同志說,當年這口井可是立了大功嘞,有多少顧客在此飲茶歇腳吶,茶樓的買賣可是熱鬧非凡哪。再行,見路裡頭有一處建築,挺俊朗的門樓吸引了我們,只見門楣上鐫刻「旭錦」兩字,端莊大方,只可惜一扇門牆已經頹塌,裡面可見空地自無住家。後來,我們實實在在進入了一處老宅,宅中廳堂正中牆面設壇供奉著祖宗的神位牌,宅里還有一架經久不用的風車,我們在老宅的昏暗氛圍中欣賞了老宅的滄桑與久遠。 宋代寶福塔。唐天寶年間,境內已建白玉觀與西華山仙殿。珠坑集賢寺與秋溪羅雲祥寺亦傳為唐所建。至宋代,佛教大興,遠近聞名的內宮禪院、永福寺、海藏寺、寶福院、清禪院等均系北宋大中祥符年間所肇建。而最精美的建築莫過於寶福院塔,為宋高僧應可、道符主持募資合建。1102年(崇寧元年)始建,1110年(大觀四年)落成。 它高達57.68米,為七級六面、竹節鋼鞭形。塔的基座,對邊直徑10米、對角直徑12米,屬江南樓閣式佛塔。該塔自下而上逐級微收,所以高而不危。塔頂還有10米高的鐵剎。該塔各層皆有樓檻,上復飛檐,雕刻繪畫,壯觀華麗;檐角懸掛銅鈴,風吹鈴響,聲播江城。該塔的奧妙所在是:塔之北牆較直,而塔之南則較斜,重心自然北移成15度夾角,這也許就是該塔歷經千年而仍然巍巍聳立的緣故吧。該塔構思獨特、結構精巧、工藝精湛、氣勢非凡,既保存了盛唐遺風、又有典型的宋代風格。1957年被列為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是現今全國僅存不多的北宋古塔之一,號稱「江南第一塔」。 清代桂花屋。位於縣城的桂花屋曾是太平天國最後5個天王囚禁之處。1861年太平天國幼天王洪天貴率干王洪仁玕、尊王劉慶漢、昭王黃文英、恤王洪仁政轉戰到石城,因寡不敵眾全部落到清兵手中,被關押在該民居。此五個王都是客家人。幼天王洪天貴在囚處牆上揮毫抒發其壯志未酬的悲壯情懷:「有志攘夷願未酬,七旬苗格得難謀;足跟踏開雲山路,眼底空懸海月秋。」 後5王被押送到南昌遇害。據說桂花屋在太平天國起事那年動工,太平天國兵敗那年落成;桂花屋有5進,而被囚之王恰恰為「5」。真是無巧不成書呵。 清代永寧橋,位於岩嶺鄉上栢昌水口,為閣式瓦橋。橋身用麻石砌成,寬5.3米、跨度10.6米,橋身始建於清乾隆三年(1738),同治五年(1866)於橋上增建亭閣,祀關羽像。跨過這座橋可到達福建寧化縣,因此,被譽為「通往福建第一橋」。 楊村坊式亭。建於清光緒元年(1875),該亭實為亭式牌坊,是極為罕見的集牌坊與茶亭於一身的建築,它是為「旌表太學生許清漣之妻」李氏而立。坊式亭內外處處石雕,不僅有空城計、八仙過海、三英戰呂布、郭子儀上壽等群雕,還有牡丹(寓意「福」)、荷花(寓意「高潔」)、麒麟(寓意「貴」)、蝙蝠(寓意「福」)等單組雕塑,讓人美不勝收。 此外,石城現存的還有李臘石的古代狩獵場,西晉時期的建築——鄭氏祠堂、宋代古城牆以及古城門等等古迹。

石城山川秀麗。 贛江是長江的一級支流,贛江的源頭在哪裡?贛江的源頭在石城。這裡有:贛江源頭第一村——七嶺村,贛江源頭第一橋——石寮橋。桃花源、露天糧倉、古驛道、禮地木屋。當你穿越古老的廊橋式的永寧橋時,展示在你眼前的是一處桃花源般的山鄉村落。這裡是岩嶺鄉上栢昌村,它山林育翠、小橋流水,古驛道從此逶迤而向遠去;道路旁邊,一處處正方形的木板搭蓋、上面復瓦的、「人」字形建構的露天糧倉,這裡那裡地點綴著,宛如綠色叢林中永遠綻開的花朵。潺潺流水不知在何時消失了,但道路突然寬闊了,眼前是一處空曠的所在,觸目所在,竟是一簇簇飛檐翹角的風火山牆翹望藍天。同行的同志們如散入林間的萬點霞光,星星點點地隱遁了。我與陪同參觀的政協主席黃光慶同志,在這一神奇的地方徘徊徜徉揣測著,黃主席經一番思考,說:「這過去很有可能是古驛道的一處墟市(集市)。」我們再行深入到道路一側的村子時,見此地人煙並不密集,似乎沒見著什麼人。突地,我們被一幢荒廢的建築吸引住了,它的門樓深深打動了我們。門額上寫著「畊讀處」。「畊」即今天所用的「耕」;「讀」是繁體字的書寫;「處」的寫法非常之特別,上半部象「半」但又少了左半撇,且「半」字的一豎很短;下半部象草書的「多」字;三個字書寫得給人以 古樸、典雅、厚重、但又有些奇崛詭異的感覺。由此可見,屋主人文化底蘊的深厚。我們里里外外的探詢著,彷彿在閱讀當年此處「耕以度日、讀以修身」人家的雍庸與樸實。客家人「耕讀傳家」的生涯在這裡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印證。黃光慶同志還告訴我,當年,上栢昌住有1000多人,全都姓熊,唯有一戶姓溫,但,大家都不會欺負此單姓人。可見其民風之淳樸。黃主席還說,清咸豐年間,清兵圍剿太平天國戰士時,曾放水浸淹上栢昌。我們繼續在古驛道旁行進。道路蜿蜒著,或上或下或平坦,這裡道路兩旁都是一些木屋,木的門窗、木的牆壁、木的板棚,唯有地板竟是泥的。這就是傳說中聞名已久的禮地木屋,這些醬褐色的木屋負載著沉重的歷史,向我們昭示:在那客家先民由贛南去往閩西寧化的古代時光,林木茫茫路途遙遠,誰也不知前途究竟,走累了,於是,就在此伐木搭寮歇息。有的人歇息後走了,有的人滿足了留下了,把木寮改為久住的處所,於是,這裡就有了詩情畫意般的古典的禮地木屋。我們只在禮地木屋的邊緣遛了遛,聽說越往裡越精彩,因為我們時間較緊只能忍痛割愛。繼而我們又匆匆深入到另一側村居,仍是很少很少的人。有一處高大的建築,門楣上書寫著「謝氏宗祠」,我匆匆拍了一張照即離開了。但,桃花源的魅力在我心裡恆久盤旋,成為我心靈放逐的永遠天堂。

二、石城客家民俗事像

首先我們來看石城的客家建築藝術。石城的建築古典高雅又樸素大方,不管是房舍廟宇還是寺院祠堂莫不如此。邑內至今保存較好的土樓有木蘭土樓、大由河背土樓及小姑高嶺土樓。它是早期客家圍屋的體現,上承中原建築遺風,下啟閩西土樓、粵東圍龍屋之端。因為,石城鄉間的山寨和土樓建築,外型不一、大小不拘,大都可容納數百上千人;外端設垛口為瞭望孔,還有射擊孔。而閩西土樓則多以方樓、圓樓為主,粵東客家圍屋則以圍龍屋為主,後兩者顯示出客家圍屋已臻成熟。而石城是閩粵客民遷徙的主要中轉站,所以,石城的客家民居有可能肇啟兩地客家圍屋之先。石城客家特色建築最主要的有:

石城木蘭圍屋,始建於清道光十八年。當我們一行人抵達木蘭鄉陳聯村時,坦呈在我們面前的是一面寬闊的黃泥牆面,牆面上用白灰書寫著「大辦農業,為普及大寨縣而奮鬥!」的大幅標語,稍下,並列書寫「把學習毛主席著作放在一切的首位」另一大幅標語,這是20世紀60年代留下的印記。我們近前,看到黃泥牆的左側有一精緻的高大的門樓,門額上塑著「鳳梧」兩字,可能寓意「鳳棲梧桐」。這就是遠近聞名的溫氏圍屋嗎?我們懷著疑惑進入大門,大門的右側有一間小小的屋子,約有五、六平方米,這就是那99.5間房的半間屋子吧。當我們抬眼審視這幢大屋時,發現它還真是別有洞天。這是一幢融中原府第式、蘇州園林式、客家天井式於一體的客家圍屋,它長49米、寬49米,共有99.5間房子、約2501平方米。這幢「回」 字形房屋的基腳全是大塊青石所砌,整幢房子用了一千多塊石條;並用大理石砌成拱形門樓、大理石磨製成廳堂石柱(高4~5米)、大理石鋪墊曲折迴環通道;圍屋裡凡是有屋檐的地方都用凹凸造型的斗拱造就一種立體感,凸起的面上全都雕塑了一尊半身觀音塑像;圍屋的窗戶造型各異,有扇形、菱形、圓形,還有花籃、花瓶的各種造型,給人美不勝收的感覺。最具特色的是,它既是圍屋、又是圍樓,即,集圍屋與走馬樓於一體。我們中的幾個人登上二樓。二樓全是木的地板。我們進屋一看,見厚厚的塵土掩著昔日的遺棄物。在一杠橫屋通往另一處所的通道上,兩側皆設有護欄的美人靠,我特意墊上紙坐一坐感覺一下,俯瞰這幢180多年歷史的老屋,體驗它飽經滄桑的內涵。筆者見識過贛南圍屋、閩西土樓、粵東圍龍屋的各具特色的客家民居,但,象這樣的大型的集圍屋與走馬樓於一體的客家民居卻是唯一的。然而,據說因為風水的問題,這幢曾經住過200多口人的大屋,在近幾十年卻無人居住,成了擱置雜物的處所。真是太可惜了!筆者覺得非常可惜,對陪同參觀的縣政協主席黃光慶先生建議,儘可能的恢復它的雄姿並把它利用起來,如,設立客家博物館之類;此後還向該縣扶貧辦主任溫湧泉建議,發動全世界的有能力的溫姓族人捐資維修,使這一珍貴的客家民居得以繼續留存下去。至於它的風水問題,如果人居不合適,恰恰用作別的用圖可能很為合適。在此,筆者也寄語全球溫姓人氏,有機會時前往考察並獻策出力,讓古老的民居煥發出奪目的光彩。 「南廬屋」又稱「黃家屋」。它位於大畲村古驛道邊上,佔地約2畝,是建於清乾隆年間、至今保存完好的典型客家「天井式」民居。該民居共分五井,井井相連,全屋共九十九間半,走完這該九十九間半房可以不見天日,可見其建築藝術之高超。在一處房屋前,上個世紀60年代描繪的美術字對聯迄今仍很清晰。左聯是:金猴奮起千鈞棒,右聯是:玉宇澄清萬里埃,橫披是:毛主席萬歲,其上並繪有毛主席在文化大革命中戴著軍帽拍攝的那張相。「南廬屋」 還有三奇。一是大香爐。中廳前、天井邊,有一座罕見的、高約一米多、用整塊花崗岩琢成的、清朝年間的三足大香爐,香爐周邊鐫刻著若干文字,大致記敘的是家族的簡況。筆者基本走遍全國,各地文物見過多多,但,此特大型石香爐卻是頭一回見到。二是銅錢花窗。「南廬屋」外側牆上的花窗為銅錢造型,孔洞為外圓內方,此又是一大奇觀。三是青石圍牆。「南廬屋」前、橢圓的空場地外,即,從東大門至西大門的間距從左到右設一圈圍牆,圍牆高約三米,下半截全用大塊石條壘砌,上半截則間以大塊青磚與中等石條壘砌。人在圍牆下,會強烈感到彼之強大而自身之弱小。「南廬屋」後是一座漸次高聳的山,山上有號稱「活化石」的紅豆杉。沿著屋邊的鵝卵石小路,這是又一處古驛道,也可通達福建寧化石壁。不遠處則是通天寨昂首朝天的「石筍乾宵」竣峰。 石城客家古寨堡與通天寨。在石城的青山綠水間點綴著一座座被專家譽為「江南古堡」的古寨堡。據史料記載,從中原遷徙到石城的客家先民,為避戰亂和匪患,自元代就開始就建築山寨,至清代咸豐年間更出現修寨高潮,致縣境內有大小山寨近百座。目前,尚存通天寨、石馬寨、紅石寨等近20座古寨堡。這些依山而建的古寨堡,外圍險峻處砌有石寨牆,寨牆上建有寨門、寨堡、射孔等,形成完備的防禦體系。寨堡內有完備的生活設施,除建有足夠的堡壘式民房外,生活所需和防禦必備的水井、馬坊、糧倉、炮台、葯庫等一應俱全。有的大寨堡面積達五、六平方公里,還有水田、藕池、菜地、果園、寺廟,能進生盛產與長期固守,古寨堡一般獨立成寨,也有的寨寨相連,還有寨中寨,形成相對獨立又遙相呼應的防禦體系。通天寨,舊縣誌稱「一泉一石,無不旖旎」。它除山勢險峻風景秀美外,還有很多客家人文景觀,如有宋代的摩崖石刻、明代的玉盂寺、元明清時期的古戰場;此外,山寨上的「通天茶」更是歷朝貢品,吸引無數遊客在此觀光、品茶、潑墨揮毫。

其次我們來看石城的祠堂宗族文化。先看石城的祠堂文化。石城的祠堂很多且分布相當密集,僅就堂下村的前山來看。該地僅有20幾戶500餘人,祠堂竟然有7座,既有總祠又有分祠;且分布非常密集,如前山公祠、溫氏宗祠等,彼此就在附近且挨著不遠。且其建築年代有的是唐、有的是宋、有的是清,近幾十年新蓋的沒有。 祠堂建築魁偉壯觀。祠堂不但多且座座都建築得異常雄偉高大。首先是門樓的壯觀,「千斤門樓二兩屋」在這裡得到真正的體現。其門框、門楣、門檻皆為整塊大青石構建,真不愧是石城,其石條之大、色澤之青亮恐怕天下難尋。不僅石材美麗,進到祠堂裡頭,木料也是絕頂的。碩大的圓木豎立在大塊圓石柱礎上,大廳里,上是高曠的屋樑、下擺長長的寬木凳(約有5米長),一切都凸現出高與大,給人以壯觀的感覺。我們參觀了5處,處處皆如此。溫氏宗祠的門樓頂端,還塑著一對鰲魚。這對鰲魚成游水狀,兩隻鰲魚之頭部中間塑成弧形帶狀使其呼應連連,而各自的尾鰭則呈半空搖曳狀,真箇是栩栩如生活靈活現。該地的祠堂多而又高大雄偉,就此,陪同考察的黃光慶同志斷言,石城當年的經濟曾經是非常之發達,因為沒有強大的經濟支撐是無法築就這樣壯觀的建築的。不僅祠堂的建築是如此的堂皇,且其祠堂文化也頗為豐厚。 同姓祖宗牌位。在王氏宗祠內,碩大的「太原堂」牌匾下,密密麻麻地排列著從一世到三十幾世的祖宗牌位。其中,第二十九世的牌位上共九列(即有9個弟兄),其打頭的寫到(豎排):「文卿字九珍公妣曹伊老孺人」,從中可知,該先人的名、字,以及妻室的姓氏與多少,該公是有兩房妻室的。每一塊神位牌皆漆成黑色並嵌在大紅木架上,其上的文字皆為金色。神位牌的製作也很講究。它是長方形又接近正方,其下部為直邊,上部兩側則成圓弧,是否寓意「天圓地方」呢?這有深厚的文化意蘊在裡面。家庭祖宗牌位。石城客家幾乎每家都設有祖宗牌位。在一個小鎮上,我們品嘗了主人經過三道工序製作的擂茶後,我看到,廳堂正面牆上有一凹進去的所在,四周用大紅瓷磚貼面,正面是金色之字,正中間書寫著:「江夏堂上歷代考妣高祖一脈宗親之神位」;該行字左側書寫「左昭」,右側書寫「右穆」;再往外,其左書寫「金爐永旺千年火」,其右書寫「玉盞常明萬載燈」。這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家庭,但,其敬祖崇先的熱忱卻讓人不能不由衷的感動。

又從宗族文化看。圖式族譜。石城舊時修族譜很是講究。我們在堂下村一戶農家中,注意到主人捧給我們的溫氏十二修族譜(每50年一修,今正在十三修),兩本中一本是文字資料,另一本則是圖譜,其上全是筆繪的陰宅穴點陣圖,上面有各種式樣的墳山朝向的龍穴,幾乎無一雷同。這也是考察了很多族譜的我之頭一回所見。 結婚取字。在另一處宅院里,我觀察到牆上的幾張小塊紅紙,其上寫著:名「標榮」,「xx年xx月xx日xx時」生人,「xx年xx月xx日xx時」婚配,現取「志華」為字。此即石城民俗,男青年成人結婚時要給其取個「字」,即名字的字。這張種習俗恐怕在全國範圍是屬稀罕,即使在其它客家地亦屬罕見。可見,石城客家對中原文化的深刻保留。 墓碑文化。石城墓碑的造型與我們一般常見的有所區別。其墓碑是長方形制,這與多數墓碑相同,其區別就在於墓碑上端,即,其頂端兩側皆打磨成圓弧狀,而一般的墓碑皆為長方形、上端與下端是一樣的皆為直角。相比之下,石城的喪葬文化就顯得更為講究。它同上面所述的神位牌、功名石(石板式的那種)的形制是一摸一樣的。於是,其文化意蘊也就更為豐厚,應該是「天圓地方」的傳統意蘊的表達。

其它傳統文化的體現。周易的具體運用。一為太極圖的使用。在「南廬屋」旁有一「丹山祠」(可能是居住該屋的黃氏族人的分祠)二進門的門楣上,突兀出兩根半截圓木,截面上繪著兩幅陰陽魚不同方位的太極圖,一為陽魚在左陽魚在右、一為陰魚在左陽魚在右,其意可能是取陰陽平衡之意吧。二為忌諱中的周易爻卦的使用。石城(別的客家地也可能是)人生活中的忌諱很多,其中有「逢七不外出、逢八不回家」的習俗。在周易中,乾、兌、離、震、巽、坎、艮、坤8卦,各自變化而成8組「家族卦」(最終演為64卦),每一族中的第七卦名「遊魂卦」,第八卦為「歸魂卦」,「逢七不外出、逢八不回家」的寓意即是:生活在陽間的人不能與陰間(假設有陰間的話)的魂相提並論,從而「七不外出、八不回家」。由此可見,客家人把周易文化深深融入自己的生活裡面,此也不妨看作是「客家人是三代遺民之周代遺民」的見證。兩樣功名石。一為長條石式樣。溫氏祠堂旁,豎立著8塊長條功名石,其上鐫刻著「……舉人溫成理..」 「雍正乙卯科……」「…」「……」「石城縣知縣……」「康熙丙子科恩拔二月示溫…立」「……布政使司加工…」等。可見當年溫氏族人的榮耀。一為長方形石板樣式。在黃氏族人「南廬屋」旁的4塊功名石,則是另一種式樣。其功名石為大塊長方形石板,在一側面鐫刻功名事迹;石板中部有一方形孔洞,可能是作為拴馬或其它牲口所用;石板頂端則象上述王氏神位牌一樣,琢成非直角的圓弧形。 日曆稱「古歷」。中國常用的陰曆,在河南叫「夏曆」,在客家稱「農曆」,而在石城卻叫「古歷」,究竟誰的叫法更加傳統,石城的叫法有什麼奧秘可探,提請各位深入探討。 紅與白的運用。石城的特色客家菜中有一「棋子塊」,其用料為連皮三層五花肉,製作時切成棋子般大小、一寸見方的塊塊,帶皮的那面則要在其上劃拉橫豎道的棋盤樣;每一塊切成亦方亦圓的形狀,寓意「方正團圓」。烹調時,若逢紅喜事,則加醬油製作;若逢白喜事,則不能加入醬油製作。吃喜酒時,每人分得3塊(肉丸,包括魚肉丸,則每人分得4塊);參與者將所分得的「棋子塊」或丸子帶回家中大家吃或用來待客,寓意「闔家團圓、人丁興旺,做人做事方方正正、生活安定又祥和」。「棋子塊」是做好事時的必備菜肴,如無,則會被人笑話「寒磣」。還有,做好事一般吃三頓:頭天晚上一頓、次日中午一頓、第三天一早那頓是為「謝客飯」;白喜事要在露天辦理,而紅喜事則不能露天辦理。這種講究,也是傳統文化的一份現代寫實。 年初一頭道菜:豐菜。大年三十,石城人要製作「豐菜」(又名「禾石菜」),這是一種莖葉長長的青菜,必須在大年三十製作完備,年初一時首先呈上,寓意「新年豐收」。 婚俗中還有「暗裡投光」的規矩,即,新人出閣的時辰多在下半夜,一般是清晨就要趕到男家,這叫做「暗裡投光」;逢橋過缺或經房前屋後,迎親隊伍中還有專人放大鞭炮,過橋時還要插蠟燭,祈求路神保佑。凡此種種,都是石城習俗的特別所在。

再次我們來看石城的語言,石城的方言保留了古代語音特點。石城人使用的是獨特的贛南客家方言——石城方言。石城方言與鄰縣寧都、瑞金比更接近梅州口音(梅州客家話是標準的客家話)。石城方言聲母23個,中古全濁塞音,塞擦音不論平仄一般都變為送氣清音,濁擦音變為清擦音;普通話中的不少「輕唇音」字(古「非敷奉」),在石城方言中念為「重唇音」(古「幫滂並」),保留了「古無輕唇音」這一上古語音特點。石城方言有61個韻母、其中舒聲韻38個、促聲韻19個、自成章節2個、無母音音節1個。韻母中只有開口、合口、齊齒三呼,無撮口呼;方言中收—m、—n、—η尾及收—p、—t、—k尾的字,與中古音系大致相同,陽聲韻與入聲韻的配合十分整齊。石城方言有五個聲調,即陰平y53、陽平y24、上聲y31、去聲y32、入聲y21。中古平聲依聲母清濁分為陰平、陽平;入聲不分陰陽。在詞語方面,石城方言中的單音詞比普通話更多,這也是古代漢語的遺留表現;它還喜歡在外國傳入的物品名稱前加「番」或「洋」等字樣;另,忌諱語也較多。石城方言還保留了較多古代漢語辭彙。如稱太陽為「日頭」,白天為「日晝辰」,「睡」為「歇」,砍柴為「斫樵」,吃為「食」,「喝酒」為「啜酒」,「黑」為「烏」,站立為「企」,臉為「面」,稻子為「禾」,「嚼」為「噍」等。石城還有一些較為獨特的辭彙,如,稱「火種」為「過火」,稱「花生」為「番石」,稱「四」為「紅」等等。

此外,石城與石壁雖說是隔山的鄰居,但石城人對石壁客家話也只是聽懂幾成,石城人自己評價:石城客家話七成近梅州、三成近石壁。因此,他們對石壁話聽不太懂,而與梅州客家話較為接近從而有親近之感。石城人出差外地,竟被以為是廣東人。

總之,由於地理環境上的封閉性,使石城方言受外來語言的衝擊比較少,石城的客家話保留了比較純正的客家方言。

三、石城在客家民系形成中的重要地位

客家民系的形成是一個長期歷史過程。客家民系的形成區是贛、閩、粵三省交界地區,但是自孕育到定型有個發展過程,在不同的時期中各自均發揮了不同作用,因此近年興起了客家民系形成階段論。經學者專家的研究論證,客家民系肇始發祥在贛南、發展形成在閩西、定型成熟在粵東。廣東梅州客家聯誼會曾先後三次組織各方學者對客家歷史文化進行實地考察,最後對客家民系的形成時間、地域作出結論:認為,從五代到北宋期間是客家民系初步形成的時期,其地域就在今贛閩粵三省地區,中心在贛閩二省結合部,即贛南寧都、石城、瑞金等縣和閩西南的寧化、清流、明溪、長汀、邵武等縣。而石城恰恰地處閩、贛交界地,因此石城在客家民系形成的肇始發祥階段具有重要的地位與作用。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

首先從地理環境看,石城是南遷漢民的天然棲息地。新民系的產生離不開特定的地理環境。石城位於江西省東南部、贛州東北部,地處閩贛交界處武夷山脈中段西麓,與閩省長汀、寧化兩縣毗鄰。石城地處偏僻且近乎閉塞,四周崇山峻岭往來不便,宛如世外桃源。它距寧都州治140里,距贛州府治450里,山路崎嶇逶迤難行,對於統治者來說是鞭長莫及「望洋興嘆」,對於移民們來說則是避亂首選之地。

石城境內3/4土地、1/10是耕地、1/30是水域,四周高山,境內河流交錯,貫穿著許許多多的谷底小盆地,低矮丘陵地、緩坡地多,適於墾殖,且土地肥沃,又有水利條件,從自然條件來說是宜於農耕之地。由於四周崇山峻岭,往來不便,歷史上未有兵馬大道,從地理環境來說是屬於封閉型農耕地區,有如「世外桃園」宜於棲息。

先秦以前石城居住著古山越人或稱古瑤民。故石城許多古地名中都帶有畲字,如溫家畲、楊畲、下畲、大畲等, 這些帶「畲」字的地點有一共同之處即是一律毗連著高山大嶺,並有畲民居住。自秦末至晉末,有少量的南遷漢民於邑境居住。至隋唐五代,成批的中原漢人遷入,辟山造田聚族而居,他們大都以同姓宗族為核心聚集而居,數姓混居的少,有的數百上千人的大村莊幾無雜姓。至宋代,南下移民又大量遷入。 贛南師範學院的羅勇教授在《略論明末清初閩粵客家的倒遷入贛》文中說:「寧都,南北朝至宋末遷入的姓氏40多個,後來發展分布到全縣80%的村莊,成為寧都的基本居民。石城這時期遷入的姓氏60個,其後代也散布到全縣各地,成為全縣的主要姓氏,而其他地方則較為稀疏……」這說明東部、尤其石城是客家的最早發祥地。

其次從其交通環境說,它又是移民的優越中轉站。從水路看,石城為贛江之源,琴江貫穿於南北,支流遍布,經水路乘舟楫可達贛州、南昌、九江等地;陸路則有數十條古道與閩省長汀、寧化,本省廣昌、瑞金、寧都相通,雖閉塞但還能流通。石城地處閩贛交界,在邑境長達百里的邊界線上有數十條大大小小的道路相通。從九江南下至撫州經南豐、廣昌進入福建必經石城,從吉安往東經興國、寧都去福建也必經石城,自古以來,石城就是進入閩西北直至粵東的主道,堪稱咽喉之地。明萬曆年間石城鎮武樓門額勒石「閩粵通衢」四個大字,至今仍清晰可見。歷代避亂南遷的中原漢人千里跋涉是為了尋求更理想的棲生之處,遇到合適之地就住下,不中意就繼續往前走。到了石城再往前就是福建了,必須停靠一下再作最後抉擇,石城就自然成為移民的天然中轉站。

石城既為理想的停靠中轉之地,因此,每臨亂世移民高峰則蜂擁而進,亂平世治則外遷新址。據不完全統計之資料,唐末前遷入石城居住過的移民姓氏在54姓 ,但真正留下定居至今的只有13姓;宋代遷入的有70多姓,真正留下的也只有30多姓,進者多,留者少,來石城多是中轉而已。

從石城遷出主要遷往何處呢?從地理位置上說,翻過武夷山半天功夫就可到達寧化石壁。從學者的調查看,從石城遷出後,多數經往寧化石壁,復遷廣東。如《溫氏族譜》載:「五胡亂華之際,溫氏族人隨中原士族南遷,部分後裔遷居江西石城。唐僖宗時,溫鋼寶避黃巢亂,自石城移居福建省寧化縣石壁鄉。」還有廣東族譜遷徙記載。興寧《曾氏族譜》載:「宋末政和二年(1112年),由江西南豐,初遷寧化石壁,後徙廣東五華,經廣昌、石城、至寧化、長汀、上杭、廣東平遠、興寧而達五華。」陳氏《崇正同人系譜》載:「宋末,由安徽阜陽出發,上潁川渡長江至江西湖口,溯贛江,折東於寧都、石城,入福建寧化,經長汀、上杭至廣東梅縣、大埔、興寧、五華、龍川。」

再次,石城在整個客家民系的千年遷徙過程中具有特殊的紐帶作用。閩粵贛客家三角地帶這一客家大本營,贛南有「客家搖籃」之稱,閩西被譽為「客家祖地」,梅州則享譽「世界客都」。石城在此三者之間起了很好的紐帶作用。古人遷徙多沿水路進行。南遷的客家先民渡黃河、跨長江、入鄱陽湖、抵贛江之沿,在此溯贛江而上、衝破十八灘的險阻,來到贛江的章水、貢水匯合處,棄舟登岸,定居贛南大地,繼而往東或往西,或沿章江往大余,或沿貢水去石城、寧都。有官郵為證,古時贛閩官郵路線是:南昌——贛州——石城——石壁——禾口——寧化縣城。

在客家民系的形成過程中,南遷的客家先民由贛南——閩西——粵東不斷地遷徙,由石城去往石壁的通道多達有20多處,筆者此行就到了3處至今猶存的古驛道。黃光慶同志說,古驛道一般寬約1米,可供人們挑柴行走;有的斜坡一擋高約一丈,全用石子鋪砌。攀登這些古磴道,他深深地體會了客家先民長途跋涉風雨兼程的艱辛遷徙。

由於地理位置上的原因,石城在唐宋以前是漢人南遷閩、粵的最大中轉站之一;迄明清時期客家民系形成後,在客家的第五次遷徙中,它又是粵東客家返遷贛南的中轉站之一。這就使石城不僅成為早期客家民系形成的發祥地之一,同時在後期的客民返遷時期也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上述三方面表明了石城在客家民系的重要地位與特殊作用。

主要參考文獻

1、 《石城縣誌》,清·道光四年(甲申)編纂。

2、 《石城縣誌》,江西省石城縣誌編纂委員會,1998年書目文獻出版社。

3、 《石城客家姓氏》,朱祖振編撰,石城縣檔案史志館,1993年。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客家回禮俗
幾百萬客家人收藏的小吃——豆粄
客家茶文化
客家年怎麼過?看過來,走過去!
「客家民居博物館」橋溪村去來

TAG:客家 | 調查 |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