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鴻評論】人類文明發展之我見(7)絕天地通

(7)絕天地通

現在分析歷史,普遍把中國的歷史分為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社會主義社會五個階段,這樣劃分是從唯物主義的角度出發的,這種劃分方式對嗎?應該說,這是一種見物不見人性的劃分方式,由此導致了很多問題。

比如,奴隸社會是否存在一直是個問題。歷史書上都說中國以前有奴隸社會,中國的史書上有夏、商、周三朝存在大量奴隸的記載嗎?沒有。出土的十幾萬片甲骨文上有大量使用奴隸的文字記載嗎?也沒有。周朝的國運是八百年,這八百年里諸侯國之間為了搶地盤引發戰爭無數,可有奴隸起義的記載呢?還是沒有。對比一下2000年的封建社會,只要吃不上飯的人一多,肯定有造反的,奴隸主管飯能管飽嗎?吃好喝好還叫奴隸?中國的皇帝從三皇五帝開始就是輪流當的,「王候將相,寧有種乎?」中國人從來不認為改朝換代是大逆不道的事情,只有不好好乾活的皇帝才是無道昏君,如果周朝真有大量受剝削的奴隸的話,早就不知道被推翻過幾次了。對比一下,漢、唐、宋、明、清這種好一點的封建王朝只能維持兩三百年,最多的漢朝不過405年,夏、商、周三朝最短的都能維持400多年,長的800年,對老百姓最嚴厲的秦朝只維持了14年,不拿漢人當人看的元朝99年,為防老百姓造反元廷規定十家才允許有一把菜刀,照樣擋不住漢人造反。中國老百姓不好欺負的,如果不能讓他們過舒坦,你別想坐穩政權,秦朝的法律再嚴酷也比奴隸主對奴隸好吧,周朝如果真是奴隸社會能活800年?可能嗎?

其實,歷史的真相和中國的歷史書講的完全相反,周朝的老百姓特別自由,可以自由遷徙,想去哪個諸侯國就去哪個,去哪個國家都給地種,當時是井田制,土地公有,平均分配給老百姓,跟現在的聯產承包責任制差不多,沒有地主,商鞅把土地私有化了,允許土地買賣才有了地主,商鞅堪稱中國的「私有化之父」。土地是農業社會最重要的資源,被商鞅私有化了,老百姓怨氣極重,再加上商鞅的嚴刑峻法不得人心,秦惠王為了給秦人出氣只好把商鞅車裂了,但是,覆水難收,私有化的土地想收回來太難了,就象中國現在無法回到計劃經濟一樣。在周朝那個時候,人口就是國家的實力,各諸侯國為了增加實力都變著花的吸引別國的老百姓到自己國家來,但沒有一個諸侯國敢限制本國老百姓外遷,用戶籍制度限制老百姓流動是秦朝以後的事情,當時一點行政割據的影子都沒有,這一點今天都做不到的,不信你到北京上海落個戶試試?出身寒微的人想見諸候國的國君也非常容易,只要理念對了頭謀個高官很容易,比如毛遂、藺相如、蘇秦等人,現在想當公務員還得考試,當年也沒人扔給毛遂一把刀一個龜殼讓他刻甲骨文作文章呀?對比一下門閥林立的封建社會,社會底層的人才想爬上去何其難也。還有個好玩的事,醜女鍾離春硬闖齊宣王的王宮,要求宣王娶他為後,齊宣王聽她說的有道理就答應了婚事,並封她為無鹽君,不可思議吧?今天有沒有鍾離春式的女人?當然有,鳳姐就是,倆人一樣一樣的,不同的是,鳳姐是大家嘲笑的對象,誰敢嘲笑無鹽君啊?全都跪了,長成那樣都能當王后,絕對是中國歷史上最勵志的皇后了,羋月比不了的。

當時的社會開明不光反映在諸侯與百姓之間,人與神之間也是。孟老夫子有一段話是這樣描述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為諸侯,得乎諸侯為大夫。諸侯危社稷,則變置。犧牲既成,粢盛既潔,祭祀以時,然而旱乾水溢,則變置社稷。」社稷指的是土神和穀神,農業社會要用這兩個神保佑大家有飯吃,老百姓是最尊貴的,其次是土谷二神,國君只能排在最後面,所以,誰得了民心誰就可以做天子,得到天子的垂青只能成為諸侯,得到諸侯的賞識只能做士大夫,如果哪個諸侯對土穀神不敬,就把他撤掉,如果大家都按時祭祀,對土谷之神恭恭敬敬,卻還是水災旱災不斷,那就換一個土穀神祭祀,誰讓他光吃飯不幹活呢?孟子的這段話既反映了當時社會極為重視老百姓的態度,也講明了人與神之間相互扶助的關係,什麼是神呢?左丘明說了,「神,聰明正直而壹者也。」活著的時候聰明、智慧、品行方正、不耍手腕而又言行如一的人,死了就成了神,的確,活著有德行死了就可以成神,仙不行,必須得修。神是值得尊敬的,所以老百姓要真心敬神,神也要全力保護百姓,絕對不能光吃飯不幹活。對比一下基督徒,發生了災害就認為是上帝降罪,都是人的錯,我們的老祖宗不信那一套,敢給我找麻煩換了你!夠霸氣吧?

通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周朝是個精神自由、物慾淡薄、人心奉公的時代,哪有一點奴隸社會慘無人道的氣象?現在的中國人,要麼不信神,要麼迷信神,有幾個信神的人敢對著神喊不幹活就換了你的?中國的基督徒敢嗎?某些學者對這些情況視而不見,只是看到中國當時有過一些殉葬現象就說那是奴隸社會的標誌,開玩笑嘛,明朝也有殯葬現象,難道明朝也是奴隸社會?他們都說明朝有資本主義的萌芽呢,怎麼不說有奴隸社會的萌芽呢?如果非要說中國有奴隸社會的話,清朝可以算是,明朝那個萌芽長大了,包衣奴才就是奴隸,大清朝遍地都是。不僅如此,清朝的臣子在皇帝面全都是奴才,他們敢說「君為輕」嗎?對比一下,明朝的萬曆皇帝被臣子們氣得三十年不上朝也沒敢亂殺一個臣子,這才是「君為輕」。某些學者只不過看到西方國家那個時代有大量的奴隸,是奴隸社會,就說中國當年也是奴隸社會,人家還渾身長毛呢,這些學者為什麼不長?

1790年美國的第一次人口調查統計顯示,黑人奴隸有69.8萬,佔南部人口總數的40%,美國獨立以後,南部的奴隸制依然存在,華盛頓自己也有上百號的奴隸,1787年美國憲法又將奴隸制加以合法化,按道理說美國應該分成奴隸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兩個階段,但學者們都說它是資本主義社會,合理嗎?劃分奴隸社會的標準到底是是有大比例的奴隸存在,還是專家的嘴?美國南北戰爭以前明明就是奴隸社會,中國的專家們不說它是奴隸社會,沒有任何證據證明中國秦朝以前有大量的奴隸,他們卻說中國是奴隸社會,這不是有病嗎?人不能自輕自賤到這一步。

中國歷史上當然是有奴隸的,但有奴隸不代表就是奴隸社會,就象有妓女不代表就是妓女社會一樣。奴隸制的出現與社會生產力發展程度無關,只與人性善惡有關。只要人心惡了,什麼時候都可以有奴隸,2007年轟動中國的黑磚窯案里那幾百個被非法拘禁的農民工不就是奴隸嗎?中國古時候一向講究的是天人合一而不是剝削至上,當時的中國根本就沒有支撐奴隸社會存在的理念,怎麼可能出現奴隸社會?研究歷史的變遷要從當時社會的普遍追求出發,社會的普遍追求決定了當時的人性善惡和社會風氣,進而決定當時的國家治理原則,人性的變化才是歷史變遷的最大推動力,但是,唯物主義者們不考慮這些,才出了那麼多問題。

今天我要從人性變化的角度重新梳理最近五千多年的中國歷史,劃分的時間點來自引發時代追求變化重大歷史事件。中國最近的五千年按照社會追求的變化可以分成四個階段,最近的一個階段從1949年共和國建國開始算起,上一個階段從秦朝建立開始算,再早一個時代從顓頊開始,顓頊就是打敗了共工的那一位,顓頊以前是一個時代。

一個民族在一段歷史時期內的追求總體上是相對穩定的,比如兩千年的封建時期,受儒家思想的影響中國人都認為應該「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四樣不管幹得好不好所有人都會去努力,並以此作為個人價值實現的目標,但是經過兩千年以後,中國人的生存環境和整體的活動能力發生了重大變化,人們的價值目標也會發生重大變化,一場文革以後,儒家思想成了四舊,人們不再講什麼「三綱五常」,而是成了造反有理。現在中國人的思想很亂,特別是網路上,罵國家罵兔子的人特別多,有人認為這是外國勢力教唆的結果,其實這只是一部分人,另一部分是恨鐵不成鋼,中國人本來就有造反的傳統,毛主席再一鼓動「造反有理」,老百姓就把它當成了天經地義的事情,於是乎,兔子無論說什麼都是假的,無論做什麼都是錯的。既然有破,就應該有立,文革把舊的思想給破了,卻沒有立起新的主流價值觀來引導中國人的追求,一切向錢看的市場經濟體制卻驅使著中國人什麼道德敗壞的事情都做,社會就亂套了。現在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歷史關頭,必須給中國人樹立起一套正確的價值觀,它決定著中國人未來兩千年的整體價值取向,決定著中華民族的未來。

儒家思想能成為封建社會的主流思想靠的是前有秦始皇焚書坑儒,後有董仲舒獨尊儒術,從共和國建國開始劃一個時期是因為文化大革命徹底刷新了中國人的觀念,以前有幾個中國人不相信天上有神仙?現在有幾個人相信?這就是文革的力量。顓頊帝做了什麼事,以至於要從他開始劃一個時期?他也做了一件大事,叫做「絕天地通」。

這是一個傳說,帝顓頊時中國有個天梯,神仙能從天梯下到人間,人也能順天梯上達天庭。顓頊即帝位後,把這個天梯給弄斷了,從那時起天上的神仙偶爾可以來人間,地上的人卻沒有辦法上天了,只有巫師可以直接跟神仙溝通。這個故事乍一聽很離奇,背後卻是不簡單,應該有一件大事發生,什麼大事呢?再講一個故事,傳說黃帝升天的時候,有條巨龍下來接他,黃帝騎上龍背,七十多個大臣和後宮也都爬上了龍背跟著黃帝升了天。我們地球人的身體和神仙的身體不一樣,神仙生活的地方我們凡人自然也去不了,所以,七十多人跟著黃帝升天只是一種形象的說法,它的真實含義也許是這樣的,黃帝向廣成子求道以後,七十多個大臣也跟著修道成了仙,由此引發了太多的大臣修仙去了,顓頊帝執政以後發現無人可用了,於是定了個規矩,只有巫師這個職業的人才能修道,其他的人都要嚴格限制。或者,「天梯」是一種篩選修仙人才的制度,在那之前普通人通過了篩選就能修仙,絕天地通之後普通人就難有機會了,從那以後修仙的人也就越來越少了。

修有成就的人少了,小個子的智人,也就是我們的老祖宗,就鎮不住那些巨人了,往日累積的舊怨爆發,你死我活的鬥爭也就開始了。一直打到大唐盛世,這些巨人才被殺絕,但從此以後中華文明也開始走下坡路了。現在普遍認為,宋朝是中國最強盛的時代,其實唐朝才是,唐朝就象十二點中的太陽,光芒最盛,宋朝就象下午兩點的太陽,那時候天最熱,但太陽已經偏西了,表現在外交中,大唐是靠硬實力,戰無不勝,天可汗不是白叫的,大宋是靠巧實力,歲幣沒少送,中國的敵人也從巨人變成了白人,只是白人身上的毛比巨人要短很多。對立面總是存在的,前面剛剛送走一個,後面馬上來一個,也是合情合理的。中國先是被西方國家趕超,被人壓著打,現在已經追上了,並且開始轉守為攻,真不知道中國全面融合了西方世界以後還會出來什麼樣的對手把中華文明再打下去,現在網上整天喊「星辰大海」,要是一千年後引來了毛更短的外星人可不是鬧著玩的,不說了,嚇死寶寶了。

為什麼三皇五帝的時候會出現禪讓制?因為修道成仙比當皇帝強多了,當時社會上最精英的人才都想修仙,不願意當皇帝,你推我讓才有了禪讓制。前面說的內觸妙樂是初禪的境界,修佛法、修道術都能修到,想想吧,當了皇帝以後天天忙,整天折騰不完的煩心事,打坐呢,兩腿一盤,萬事不管,身心通泰,不比整天被國家大事纏得要死要活的強?而且,修仙修好了,臨命終時直接飛升,上天了,當皇帝呢,在位子上少不得算計人,萬一虧心事做多了死了以後還得下地獄受苦,哪個划算?

了解修道的人都知道,修鍊需要練精化氣,要節制性生活,這樣的話即使修不成仙壽命也會很長,所以,黃帝之前的帝王壽命普遍都長,一兩百歲甚至更多,但是,絕天地通以後的歷代皇帝壽命都不長,為什麼?不懂道法,女人太多了。

絕天地通以後,上古道家法術在社會上的傳播受到了限制,這就需要一個新的知識體系來代替它,這個知識體系是什麼呢?應該是易學,夏朝的《連山易》、商朝的《歸藏易》和周朝的《周易》都是易學體系下的學問,夏朝之前還有個虞朝,那個朝代也應該有一套易學的書,這幾套理論之間應該有繼承性,越早的理論裡面與道術、巫術有關的內容應該越多,我們現在能看到的《周易》內容基本上分為兩塊,一塊是講世間的道理,另一塊是預測未來,神仙氣息幾乎沒有了。到了春秋時期,上古的道家出現了大分裂,這才有了所謂的諸子百家。儒家思想是什麼?就是一套做人做事的行為準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你是什麼社會角色就要承擔什麼社會責任,要仁義禮智信,恭寬信敏惠,儒家其實沒有什麼學問的,學問都在道家那邊呢,修道的東西孔子沒學到,使役鬼神的那套東西他也不懂,只好敬鬼神而遠之。不僅如此,孔子連易學的精華都沒有學到手,道家的東西是講傳承的,孔子雖然自認是老子的徒弟,但老子不認,否則也就不會有儒家這一派了。孔子學習是很認真、很有悟性的,比如學易學,他能做到「韋編三絕」,絕大多數人學習做不到這一點,大家只會讀一兩遍,其實,好的東西讀一百遍能真正領會都是你的造化了,讀一遍能學到什麼?易學是預測未來的,象和數最關鍵,但孔子沒學會,於是自己搞了一套齊魯易,專門講道理,道理這個東西是可以自圓其說的,特別是玄學的東西,自圓其說就更容易了,但是玩起實戰來就不一樣,預測對了就是對了,錯了就是錯了,沒有任何可以含糊遮掩的地方,儒家用大衍筮法預測未來,一旦搞出了兩根以上的變爻用哪一句卦辭斷都成了問題,自然算不準了,只好用「善為易者不佔」來給自己打圓場,「不是我不會占卜,是不佔!」得了道家真傳的人算起事就不一樣了,比如邵雍,預測起來那叫一個不可思議。

儒家思想好不好呢?非常好,但是,儒家思想只能用來要求自己,不能用來要求別人,除非對方是你的孩子或者學生,為什麼呢?用儒家思想要求自己的是君子儒,人人都尊敬,用儒家思想要求別人的往往是小人儒,「滿嘴的道德仁義,一肚子的男盜女娼」,誰看誰討厭。子貢問孔子,哪個字可以一輩子始終遵守?孔子說:「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個「恕」不是寬恕的意思,無原則的寬恕是腦子進水的表現,恕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思考問題、替別人著想的意思,哪怕對方犯了罪,你也要先明白對方的犯罪動機再決定如何處理,將心比心,這才是處理人際關係最核心的原則,「仁義」首先是個「名」,如果不結合做事的動機是無法區分的,「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說的就是這種情況。君子儒嚴格要求自己是將心比心的行為,小人儒苛求於人哪有一點將心比心的影子?正因為仁義首先是個「名」,只有在要求自己的孩子或者學生的時候才更有可能轉化為「行」,如果要求外人,是很難轉化為「行」的,大家都覺得自己挺厲害,誰聽你的呀?

應該說,孔子是個慧眼獨俱的人,他看問題的眼光的確非常厲害,很有遠見,但他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就是能說不能做。比如他說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好不好呢?非常好,能不能做到呢?做不到,孔子自己修身沒什麼問題,嚴於律己,他能齊家嗎?齊不了,他把老婆休了,老婆死了還不準兒子哭,這叫什麼事?他能治國嗎?論工作能力問題不大,論政治手腕就差太多了,拿就他在魯國的從政經歷來說吧,太急於出成績了,想通過墮三都一步到位的解決三桓的問題,三桓在魯國已經用事多年哪能一招就搞掉?但孔子同時對著三桓下了刀子,打草驚蛇之後就被踢出了局,他應該一家一家的對付才有可能成功。有意思的是,孔子還教弟子從政應該「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這一點足以看出孔子地能說不能做,典型的眼高手低。平天下就更別指望了,他周遊列國一圈子沒有人用他已經說明一切了。孔子自己都做不好「修身齊治國平天下」這四條卻把要求弟子們做到,制定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是不懂管理的表現,因為都完不成,無法考核。還有一點就是,孔子那一套非常有迷惑性,比如孔子說「故用人之知去其詐,用人之勇去其怒,用人之仁去其貪。」智慧的人不奸詐,勇敢的人不亂髮脾氣,仁慈的人沒有執念,聽上去非常有道理,但是,人是有善有惡的,有好脾氣有壞脾氣的,怎麼可能你說改就改得了?如果人人都可以改變,那監獄就不用設了,對不對?孔子說,「魯一變,至於道」,好象懂得大道,但是,大道講究的是無為而治,強行改變別人的天性卻是有為而治,孔子顯然不懂大道,毛主席說「祖龍魂死秦猶在,孔學名高實秕糠」,批的就是孔子大言欺人這一點。

孔子被人捧了兩千年,「修身修家治國平天下」的標準也立了兩千年,無數的人為了達標而造假,做表面文章,「尚賢」還有尚出諸子百家來,「尚完人」怎麼辦?只能裝模作樣了,兩千年里儒家出過一個完人嗎?一個都沒有,僅「平天下」這一條就把所有的儒家弟子都刷出去了,因為儒家要求弟子忠於朝廷,他們天生就不是造反派,風雲際會的時候指望不上他們,儒家是天生的批評家,要不張儀說孟子你們儒家把諸子百家都罵遍了,別人都不行,都不對,就你們對?你們能做什麼?在兩千年的封建社會裡,儒家弟子遍布朝野,可孔子倡導的「大同世界」從來就沒能實現過,足以說明儒家弟子的能力了。儒生們雖然不能做事,依樣畫葫蘆的本事倒是不小,整天打著「仁義禮智信」的旗子批評別人,苛求於人的小人儒就遍地都是,儒家思想是好的,但儒家弟子是不能用的,現在很多地方開始搞國學教學,恢復儒家那一套,這樣做只能培養出一堆批評家,對社會一點好處都沒有。歷史有作為的封建帝王都是「內用黃老外示儒術」,他們用儒家的忠君守禮思想是為了維持家天下的政局穩定,他們也知道,做事靠不上儒家,還得靠道家思想。我們中國人非常有意思,過去兩千年信奉的是追求完美主義的儒家,現在呢,又在追求無法實現的共產主義,中國人怎麼這麼喜歡跟完美主義較勁呢?從實際出發,行嗎?

儒家徹底世俗化了,修真那一套一點也沒有繼承到,秦始皇是法家,焚書坑儒把古道家的書都燒了,之後又獨尊儒術,道家開始蒙上神話色彩,政治鬥爭越來越殘酷,很多對國家大功的道家人物下場都不好,有正宗傳承的道家弟子也就越來越低調了,三國以後巫師這個職業也消亡了,神仙術開始轉向地下,文革以後神仙術在國人眼裡變成了迷信,一些道家的門派都不為人知了。五千多年來的大體過程就是這樣,下面做一個總結:

1、顓頊以前,公天下的時代,求仙是世人的追求目標,神仙術、巫術盛行,君位實行禪讓制,君權是公有的,土地也是公有的,真正的世外高人都無心於政治,社會上最頂級的人才一樹榜樣,老百姓都不爭名奪利,人心純樸;

2、虞夏商周時期,私天下的時代,「大道」成了世人追求的目標,易學成為主流學術,王位世襲,君權私有,但土地是公有的,政治上開始明爭暗鬥,諸候國之間戰爭不斷,雖如此,有功之臣的結局還都不錯,比如輔佐商湯建立商朝的伊尹在相位上坐了50多年,死後被沃丁以天子之禮安葬,輔佐周武王的姜尚在周朝立國之後被封於齊地,成了一個諸侯國的國君,姜尚明顯不如伊尹待遇好,但比張良的下場強得多;

3、秦朝以後,家天下的時代,「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世人的追求目標,儒墨道和儒釋道先後成為社會的主流思想,君權私有,土地等重要的生產要素也是私有的,政治鬥爭極為血腥,無數開國功臣落得兔死狗烹的悲慘結局,小人儒遍地;

4、共和國建立以後,重回公天下的時代,唯物主義當家,中國人的敬畏心全失,錢成了世人追求的目標,主流價值觀缺失,為了爭名奪利什麼虧心事都敢幹,社會已經亂套了,求仙拜佛成了迷信,承認造反有理,君權公有,土地等重要的生產要素也以公有為主;中國歷史出現了一個從公天下到公天下的循環,以前的私天下和家天下時期各持續了兩千多年,社會主義的公天下制度也應該可以維持兩千年,不過應該不止一個朝代,可能有三五個吧?改朝換代的原因跟過去一樣,私有化嚴重引發過大貧富差距導致出現革命,「不患寡,患不均」,中國一向如此,現在無數不知死活的人在高喊私有化,你們就不怕老百姓將來造反時先殺你們?這種案例歷史上還不夠多?至於毛主席,未來兩千年里的地位就象秦始皇在封建社會的地位一樣獨一無二,反毛者可以跪安了,毛大神不是你們能扳得動的,這是歷史的大趨勢。

通過梳理可以發現,中國人的社會道德是一直在滑坡,最初的滑坡是從帝王爭權導致君權私有開始的,越爭奪越血腥,帝王們帶頭爭權以後,慢慢影響到了社會的下層,以前的老百姓都是純樸的,現在的老百姓道德滑坡嚴重,為了追名逐利不擇手段者大有人在,人心穩定的社會基礎都沒有了,中華民族遇上了前所未有的信仰危機,這是當前中國最大的問題。兔子想要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這是不可能的事情,物質和文化不可能同時得到滿足,只能滿足一樣,而且人的物慾是永遠都無法滿足的,比爾蓋茨也沒覺得自己錢掙夠了,你能滿足幾個人?該調整一下目標了,兔子。

現代人研究歷史犯下的最大的錯誤就是用唯物主義的態度來研究幾千年前信奉唯心主義的古人,人與人之間相互理解必須將心比心,你研究歷史卻不跟古人將心比心怎麼能讀懂古人呢?舉個例子,有個詞叫做「寓言」,指的是情節虛構的小故事。寓言在春秋以前就有了,指的是篇幅短小、簡潔有力的案例,用來支撐作者要論述的觀點,這些案例都是真實的,莊子的《南華經》中寓言佔了極大的篇幅。這個詞後來傳到了日本,日本人就用它來形容那些幻想杜撰的小故事,再後來這個詞又出口轉內銷重回中國,中國人又認可了寓言就是幻想的小故事這層含意,卻忘記了它的本意,有人就說了,寓言指的是虛幻的故事,所以莊子的《南華經》上的寓言都是假的,我真想打人啊,你們都別拉我呀?以前是爺爺姓什麼孫子就姓什麼,現在是孫子改了姓爺爺的姓也得跟著改,這就是唯物主義者們看待歷史的態度。我這篇文章從一開始就寫了不少修仙修佛的東西,很多人不理解,其實這是研究周朝以前歷史必須的基本功。周朝以前文字的東西非常少,如果不懂得當年的唯心主義思想的核心的東西,僅靠從地下挖出來的那點文物來推測,什麼有價值的東西都推不出來的,明白不?

顓頊以前是「人神雜居」的,普通老百姓跟修仙的人住在一起,隨便就能蹭點道法修修,所以上古的人都是按大道行事的,「太上,不知有之」,當時的社會風氣多好啊,諸子百家的文章里都非常懷念上古社會的的好風氣,都承認從堯舜禹到夏商周三代是一代不如一代,越搞越亂套。我們今天的社會風氣呢,比春秋時候又差多了,但大家不關注這些,大家關注的是科技又進步了多少。不要認為科學給我們帶來的一定是好事,「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有多大的好處,就有多大的麻煩,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宗教是人類的第一需要[轉]
性是人類最強大的本能
外媒:印巴核戰將致中國大饑荒 人類文明終結
0比3!人類「輸了」

TAG:人類 | 發展 | 文明 | 文明發展 | 人類文明 | 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