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老和尚扔了一隻大靴子

——【撥開迷霧·認知西藏】編外篇7

最近,關於轉世、還是不轉世的議論頗多。其實,不能僅從「教派內部事務」這個層面去觀察「轉世」與否。

要了解轉世制度的來龍去脈,及其對宗教組織的意義、對社會政治的考量,宣布停止轉世對當下未來的影響,需要逐次展開相關知識和話題。

前置:名詞說明

「藏傳佛教」的成分極為多元,相當於「大乘佛教+怛特羅密教+苯教」。因而,有一種判教觀點,把包括「藏傳佛教」在內的「密宗佛教」,都看作各種宗教的雜合體,而不是佛教的一個「分支」。

需要補充的是,苯教早期,也吸收了古波斯「瑣羅亞斯德教」(拜火教)、古印度婆羅門教、甚至古代中原道教等各種元素。苯教後期,則大量引入「藏傳佛教」的各種因素。

學術界比較公認的是:藏傳佛教,對於大乘佛教的教義,只繼承了其中一部分,對佛教教義少有突破性發展。藏傳佛教各派別之間的差異,主要還是「密修方法」的不同。

為免歧義,本文接下來用「藏密」稱呼「藏傳佛教」。

一、活佛轉世並非佛教「本有」,而是藏密後來的「發明」。

佛教自2500多年前,由釋迦牟尼創建以來,作為「有組織宗教」,根據出現的早晚,有兩大傳統、一個變異:

1、小乘:

佛祖寂滅之後不久,原始佛教發生根本分裂,進入部派佛教時期,主要是上座部和大眾部兩大陣營。

上座部發展形成了「小乘佛教」,其傳播途徑是古印度往南,目前主要集中在東南亞,故而也叫做「南傳佛教」。

「小乘」不是自稱,而是「大乘佛教」出現後,對之前部派佛教的貶稱。目前比較嚴謹的稱呼是「上座部佛教」。

該傳統,歷史最悠久,可以說是與佛教起源於同時。

2、大乘:

部派佛教時期的大眾部,經過進一步發展,於公元前1世紀左右,產生了「大乘佛教」。

其傳播途徑是從古印度往北、再往東,故而也叫做「北傳佛教」,其中最重要的代表,就是「漢傳佛教」。其他還有日本、朝鮮等支流。

大乘的核心理念是「普度眾生」,並突出了「菩薩」這一概念。

大乘佛教不僅創造性地發展了釋迦牟尼的宗教思想,而且以宗教思想核心,發育出了許多專項知識,比如邏輯學、文字學等,統稱「五明」。

大乘佛教傳到中原,發展出的禪宗等,對佛教思想也均有新的貢獻。

該傳統的歷史,至少也有2100年。

3、密宗:

到了佛教出現1000多年以後,大約距今1500年前,古印度本土的另外一支宗教「怛特羅教」(Tantra),與「大乘佛教」逐漸結合,同時揉入「印度教性力派」某些元素,產生了「密宗佛教」,也叫做「怛特羅佛教」、「金剛乘」、「密宗」等。

密宗佛教在古印度的階段,對佛教思想有所發展。但它在古印度很快衰落,其最主要繼承者則是「藏傳佛教」——歷史上,官方一直叫做「喇嘛教」。與密宗佛教其他支流的唐密、東密並稱,則叫做「藏密」。

「藏傳佛教」在形成過程中,前弘期(相當於唐朝)受到印度佛教、漢傳佛教禪宗的交互影響,並一直大量吸收西藏本土宗教「苯教」的成分。到後弘期開始(相當於北宋末年),「藏傳佛教」才具備組織、教義、儀軌、信眾等必要元素,基本定型。也就是說,藏傳佛教的歷史,最早不足1400年;按照完備成型為一支宗教「流派」來看,則只有1000年左右的歷史。

藏密作為佛教最後產生的一支,發明了「轉世活佛」(轉世朱古)這一類獨有的概念。

小乘、大乘,均無「轉世活佛」。

二、藏密宗教組織:從未免俗

至今還存在的古老宗教,沒有一個不是依靠「宗教組織」得以傳播的。而「宗教組織」本身也需要生存、發展。故而,「有組織宗教」必然涉入現實利益中。

所有宗教組織,都有權力的傳遞問題。如果這一宗教組織,與政治利益有關,則教權傳遞,必然涉及政治因素。差別只在於程度的大小和層次的高低。

南傳小乘的宗教組織,多而分散、最接地氣,沒有什麼大的教派,與政權結合的極少。東南亞很多國家的寺廟,還兼具社區中心的功能。

漢傳大乘的宗教組織,派系分明、全面分布。彼此間有教義爭論,基本沒有宗教內部的迫害,更沒有教派之間的戰爭。漢傳大乘,特別注重政權的支持。國家分裂時,各附強權求生存;國家統一時,向中央靠攏求發展。但漢傳佛教組織從未掌握過政權。

藏密的宗教組織,在前弘期,只為吐蕃王室和上層貴族服務,在普通民眾當中沒有基礎,基本上沒有形成嚴密的總體組織。與苯教的競爭,時有血腥事件。

公元10世紀末開始的後弘期,各教派紛紛出現,這也是西藏歷史上地方割據勢力分裂最嚴重的時期。

當時除了寧瑪派,僧侶組織基本上都採用自上而下、等級森嚴的金字塔式結構。

除了個別小的教派,絕大多數教派在形成時,都與地方割據勢力緊密結合、互為利用。

教派形成後,教派間競爭和割據勢力之間的爭戰,互為表裡、交互作用。

地方割據勢力在此消彼長的鬥爭中,總體力量逐漸弱化。

宗教組織反而從中不斷獲得土地、屬民、公共權力等資源,逐漸形成了幾個大的「教派+割據勢力」利益集團。比如,「薩迦派和昆氏家族」曾控制前後藏大部分地區,「帕竹噶舉派和帕木竹巴政權」曾是當時最強大的地方勢力,「噶瑪噶舉派和仁蚌巴-藏巴汗政權」利益集團幾乎獲得了大部分西藏的控治權,但最終勝出的是「格魯派和蒙古和碩特汗王」利益集團。

在這個階段後期,得益於清中央的扶持、蒙古武裝的階段性貢獻,出現教派勢力一方獨大的局面。並最終獲得清中央的授權,在駐藏大臣的監督下,由格魯派高層執掌西藏的政教大權,達200年。

可以說,自有藏密(藏傳佛教)以來,其宗教組織對政治權力的追求、對世俗利益的需求,就從來沒有中斷過。

三、轉世制度出現之前的教權傳遞方式。

藏密的幾乎每個教派、以及很多寺廟,都與當地的世俗權勢結合,教權傳遞就成了所有教派和世俗權勢的首要大事之一。

在轉世制度出現之前,藏密最早的教權傳遞方式,有三種:師徒傳遞,血緣傳遞,協商傳遞。

師徒傳遞,最為廣泛。

比如,後弘期藏密的第一個教派「噶當派」等大多數教派。

這種方式傳遞教權的缺點是:

1、徒弟在師父圓寂後獲得教權時,大多年事已高,生命力開始衰退,傳教的地理範圍受到制約。

2、這種方式,還容易引起內部的分化、甚至分裂——噶舉派的四大八小分支,就是這麼來的——不利於教派內部團結。

3、與世俗權勢的結合,不那麼直接。

血緣傳遞,主要是家族內傳承。

寧瑪派沒有金字塔型僧侶組織,家庭傳教是重要的方式,所以其血緣傳遞多為父子相傳。

而薩迦派的成立,完全是昆氏家族一手操辦的,其血緣傳遞則體現為昆氏家族內的叔侄兄弟掌握教派最高權力。

這種方式傳遞教權的缺點是:

1、教派的強弱,與某一個家族勢力完全捆綁,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風險係數大。

2、雖然可以吸引一些小的勢力,但其他同樣強勢的割據勢力,不會甘當某一家族的附庸,從而遠離了這個教派。

3、家族內部,也會因爭奪教權,產生分裂,從而削弱自身實力。

4、人才來源太單一。

14世紀中葉,強大的薩迦派先發生內訌,最後被帕木竹巴聯合若干地方勢力用武力徹底打敗,並且被剝奪了元朝賜予的「大寶法王」稱號。

協商傳遞,比較少見。格魯派「祖寺」甘丹寺的住持「甘丹赤巴」,就是協商推舉出來的,並且都有任期。這也是最接近民主的一種方式。

這種方式傳遞教權的缺點是:

1、比較適用於寺廟內、或小的教派,而不適用於大的教派,何況高原的交通本就不發達,多方協商的成本太高。

2、推舉出來的人選,基本上也都是老人,不利於外出傳教。

四、噶瑪噶舉派發明了轉世制度,各派引進借鑒。

在西藏歷史上,大小教派的領袖,帶著團隊出門傳教、廣結善緣,是各教派特別重要的發展手段。

早期的噶瑪噶舉派,也是師徒傳遞。創始人都松欽巴圓寂,傳給弟子噶瑪拔希(1204-1283)。

噶瑪拔希是藏密歷史上以神通而著名的法師,是薩迦派八思巴重要的競爭對手,二人不約而同分別尋找元朝上層的支持。

噶瑪拔希首先獲得元憲宗蒙哥的賞識,並獲賜一頂黑色法帽,噶瑪噶舉派的「黑帽系傳承」由此而來。元憲宗蒙哥死後的帝位爭奪之中,噶瑪拔希與阿里不哥有瓜葛,結果卻是八思巴依靠的忽必烈勝出。

八思巴帶領的薩迦派團隊,因此獲得了元世祖忽必烈的充分信任,授權該派和昆氏家族代表中央管理全藏事務,獲封「大寶法王」(噶瑪噶舉派的「大寶法王」稱號,是200年後明成祖賜封的)。噶瑪拔希帶領的噶瑪噶舉派團隊倍受打擊、處於劣勢。

噶瑪拔希圓寂之後,噶瑪噶舉派宣布「噶瑪拔希還會回來」,找到噶瑪拔希圓寂之後不久出生的一個孩子攘迥多吉,經過一段時間操作、聲明這就是「噶瑪拔希」的轉世化身。

公元13世紀末,藏密最神奇的宗教產品——「轉世活佛」誕生了!

噶瑪噶舉派以攘迥多吉為第三世噶瑪巴,追溯噶瑪拔希為二世、都松欽巴為一世。這一系,也叫做「黑帽系噶瑪巴」,是噶瑪噶舉派的最高宗教領袖,坐鎮拉薩西北的楚布寺。

噶瑪噶舉派很快推出了第二個系列的「轉世活佛」——「紅帽系夏瑪巴」,地位僅次於噶瑪巴,坐鎮農區和牧區之間的羊八井寺。

轉世制度要求靈童在18歲成年後,才能正式接掌教權。噶瑪噶舉派創造的兩大轉世系統,有助於解決噶瑪巴靈童未成年時,教權的代理人選問題。

黑帽系和紅帽系,在轉世階段,互為師徒。在政教事務上,也可分工。比如,該派歷史上最強盛的時期,和當時最強大的「仁蚌巴-藏巴汗」政權結合,與新興的「格魯派+蒙古和碩特汗王」交戰,宗教方面出面的是紅帽系夏瑪巴。

噶瑪噶舉派「發明」活佛轉世之後,又過了275年,新興的格魯派照搬了這套思路,先後創立了「達賴」(拉薩)、「班禪」(日喀則)兩大轉世活佛體系,主要影響在藏地。

之後,又在清中央和蒙古部落汗王的支持下,創立「哲布尊丹巴」(外蒙)、「章嘉活佛」(內蒙),形成格魯派最高的四個轉世活佛體系。

格魯派次一級的還有嘉木樣(青海)、帕巴拉(康區)、熱振(噶當傳承)、德木(波密工布)、策墨林、功德林等大的轉世活佛體系。形成縱橫交織的上層僧侶架構。

藏密各派,除了薩迦派一直堅持家族內的教權傳遞,有清一朝,格魯派、噶舉各支派、寧瑪派等,大量借鑒和採用了轉世方式。

客觀上,「轉世活佛」的大量湧現,為藏密整體的興旺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

五、轉世制度的作用,是解決「教權傳遞」

對於藏密的傳播而言,「轉世活佛」,是最有號召力、最能吸引信眾的一個概念。

相比前述三種教權傳遞方式,教權的「轉世」傳遞有以下幾大優點:

1、接班人選擇,不容易被某一個勢力壟斷。

2、利益各方共同培養接班人,有利於平衡各方利益,吸引更多有實力的勢力加入。

3、集一個、甚至多個教派的力量,從小培養一個接班人,成年接掌教權時,宗教知識、密修手段、威望名聲都有良好基礎,信眾更容易相信。

4、靈童到了18歲接掌教權,正是青春年華,利於廣泛遊走各地傳教。

5、尋訪、認定靈童的一系列故事,大大增加個人魅力和宗教神秘感,有助於宗教宣傳。

6、接班人本身,對自身教派更忠誠。

7、轉世制度下的朱古(活佛)終身任職,有利於教權的穩定。

轉世的缺點也有一些,比如:

1、容易被各大家族控制。

2、由於靈童成年之前,教權交由他人代理。如果代理人貪權,可能對接班人的生命安全有威脅。

自從四世達賴開始採用轉世制度以來,有好幾位年紀輕輕就去世了:九世達賴11歲、十世達賴22歲、十一世達賴18歲、十二世達賴20歲。

「轉世制度」的作用,是解決「權力傳遞」。

級別低的轉世,可能只涉及一個寺廟、一個扎倉的宗教權利;級別高的轉世,則不僅涉及一個教派的宗教權利,而且可能涉及到該教派信眾所在區域的社會政治;最高級別的轉世,向來都與政治利益緊密掛鉤。

轉世,從來不是純粹的宗教話題。

六、禁止轉世和轉世的定製。

歷史上,藏密與漢傳大乘、南傳小乘有許多不同。

藏密的寺院,有自己的寺院經濟,有土地、有屬民、有牛羊…不僅不需要向地方政府納稅,而且還可以壟斷茶葉、鹽巴、皮毛等大宗生意。有些寺院,甚至有自己的武裝。

藏密在意識形態上,不僅掌握著當地社會核心的價值取向,而且掌握著藏地積累的大部分文化知識。

藏密在組織形式上,特別注重等級差序,主寺、屬寺的關係嚴格而密切。

藏密對民眾生活的影響,不僅是精神層面的,更是經濟層面和生活細節層面的,可謂無微不至。

藏密的高層僧侶,有時可以左右一個地區的最高行政,或者影響地方勢力的此消彼長,甚至插足地區與地區、國與國之間的關係。這在歷史上,是有傳統的。

藏密歷史上,各教派廣泛採用轉世制度之後,出了很多問題。當時散布西藏、青海、四川、內蒙、外蒙等地的蒙古各部落,普遍信仰藏密。清朝中央出於安定蒙古各部落的需要,也出於治理西藏的需要,格外籠絡新興的格魯派,對其他教派也比較寬鬆。

藏密流行的各個地區,上層貴族紛紛插手大小活佛的轉世:不同教派的幾個活佛,轉世靈童都出現一個家族裡;一個活佛圓寂了,大貴族趕緊指定家族裡未出生的孩子,一陣折騰,結果生出來是個女兒,上上下下鬧出大笑話。乾隆御筆的《喇嘛說》一文,對此多有敘述。其實,清中央對藏密的態度,一直很清醒。

前面提及的紅帽系夏瑪巴,曾經在西藏歷史上闖過大禍,導致身死名裂、轉世被禁止。

噶瑪噶舉派紅帽系第十世夏瑪巴「卻珠嘉措」(1734-1791),他和格魯派的六世班禪、仲巴呼圖克圖大活佛是一個大家族中的同母異父兄弟——兄弟幾人娶一個妻子的「一妻多夫制」,至今仍有。

乾隆皇帝70大壽,六世班禪進京賀壽,圓寂於北京。清室上下為此饋贈了班禪一系金銀數十萬兩。

同為格魯派的仲巴呼圖克圖把持了所有饋贈,以紅帽系不是格魯派為由,分文不給。紅帽系十世夏瑪巴心中不滿,借藏尼之間的經濟政治矛盾,唆使當時新崛起的尼泊爾廓爾喀王兩次用兵後藏,還洗劫了扎什倫布寺!

此事震動清廷上下,乾隆派福康安領兵入藏,擊破廓爾喀兵,紅帽系十世畏罪自殺(一說得黃疸病而死)。

十世夏瑪巴的一系列舉動,使得西藏上下普遍反感。

清中央查明實情後,乾隆下旨抄沒紅帽系的所有寺院、及所屬土地、農牧場,勒令紅帽系下轄的噶瑪噶舉僧眾改宗格魯派,並特詔廢止紅帽系夏瑪巴活佛系統的轉世。

經此事件,清中央意識到,西藏政局中宗教組織的影響很大,轉世活佛的能量極大。若任由地方上的各種勢力把持活佛轉世,不僅會產生各種腐敗,而且會繼續影響西藏的局勢、甚至國家的政局。

因而,清中央出台了針對西藏治理的《欽定藏內善後章程二十九條》。同時對高級活佛,正式建立活佛靈童轉世的金瓶掣籤制度。

金瓶掣籤,主要是為了避免靈童認定過程中的徇私舞弊。對於高級別的大活佛,必須找到2個或以上的靈童,最後在佛像面前,通過金瓶掣籤「隨機」選出真正的人選。

如果有特殊情況,需要免予掣籤,則須報請中央特批。

這種制度在清朝,有39個轉世系統、70多名高級活佛採用過。

普通正規轉世活佛的轉世,要向清中央主管部門備案。

清中央的這些措施和制度,同時說明:「高級活佛轉世的管轄權」在中央,而不在地方。這屬於中央與地方關係的範疇,不論中央政府是否無神論,都不影響這個格局——除非中央政府願意放棄這項權力。

西藏從元朝納入中國版圖以來,元、明、清、民國、新中國的治理方式不盡相同,但其法律地位從來就沒有變過:西藏從來就是中國的一個區域。從未有任何一個權威的國際組織,公開承認過西藏的獨立地位。也從未有任何一個主權國家,與西藏建立過外交關係。

因而,作為格魯派最重要的活佛系統「達賴」一系的轉世能否終止,就不屬於教派內部自決的範疇了。

回顧歷史,我們愕然發現,達賴一系自從九世達賴開始採用金瓶掣籤,排除了人為干擾轉世靈童認證的可能,結果包括九世、十世、十一世、十二世在內,共有連續四位達賴喇嘛都沒有活過22歲。這是否反應了藏密內部爭奪「達賴」這一位置的殘酷性?這位最高級別的活佛,在藏密內部的「神聖性」有多高?你說呢…

七、宣布「停止轉世」,還會再轉世嗎?

這個問題,無法回答。

或許,我們可以看看歷史上發生過什麼。

上面所說的噶瑪噶舉派紅帽系十世夏瑪巴,因叛國被清中央禁止轉世,屬寺、僧眾也劃歸了格魯派,西藏僧俗各界同情他的,恐怕很少。

在十世夏瑪巴被禁止轉世的265年之後,1956年噶瑪噶舉派黑帽系十六世噶瑪巴,請求解除對夏瑪巴的禁令,準備給十四世夏瑪巴舉行升座禮。

也就是說,在公認的被禁止轉世的265年里,噶瑪噶舉派私下一直維持著「夏瑪巴」一系的轉世。

再說另外一段歷史。

五世達賴圓寂後,其總管桑結嘉措15年秘不發喪。同時,他暗地支持準噶爾部噶爾丹叛亂。康熙發現問題後,只針對準噶爾部予以打擊,對桑結嘉措採取嚴詞責問、然後懷柔的政策。桑結嘉措則聲稱秘不發喪是「五世達賴的遺囑」,並趁此推出他早已私下尋訪、確立的六世達賴「倉央嘉措」。

實際上五世達賴圓寂時,正值西藏與拉達克發生戰爭,為了不影響戰事,五世很可能做了這一秘不發喪的決定。但是,這場戰爭在五世達賴圓寂後的第二年,就結束了。而此後14年,桑結嘉措繼續藉此把持了西藏的政教大權。

再讓我們看看十四世達賴喇嘛轉世的不同版本敘述,以下引自《西藏文化談》——

十四世達賴的官方描述是這樣的:當熱振喇嘛帶領人找到這個男孩(拉木登珠)時,男孩要喇嘛手中的原屬十三世達賴的念珠。喇嘛問男孩:「你知道我們是什麼人嗎?」男孩用拉薩方言答道:「你們是色拉寺的喇嘛!」

而事實上男孩根本不會說藏語,他一家的日常用語是漢語方言。

德國藏學家Matthias Hermanns那時候正好在甘青地區,他認識十四世達賴的一家。他說,當他問那小男孩叫什麼名字時,男孩答道:「祁!」(男孩住的村子叫祁家川)

(參閱Matthias Hermanns:Mythen und Mysterien. Magie und Religion der Tibeter, Koeln 1956)

宗教組織的共同點是:很擅長編故事。宗教的封閉性、及其自我賦予的解釋權,完全可以任意編造各種傳奇故事。這些故事,不是為了讓不信教的人相信,而是說給信徒的。而對於信徒來說,宗教組織編的什麼故事,他們都樂於相信。

如果在十四世達賴喇嘛圓寂時,各方都根據他的表達、不做轉世安排,再過一些年,他身邊的人忽然推出一個私下尋訪的靈童,會有多少意外呢?

八、宣布「停止轉世」,可以有哪些作用?

今年80歲高齡的十四世達賴喇嘛,當年24歲時,半被動、半自覺地出逃國外,失去了政教權力的基礎。

當時正趕上東西方冷戰、中印關係緊張,他和身邊的僧團,獲得了不同的政治支持,有利於求存。

緊接著的六十年代、七十年代,正好是西方社會在文化上自我反省、向外部尋找智慧的大時代。從高原走來的神秘宗教「藏密」各派,在西方各國藉此獲得了史無前例的發展。

同時,各方大力宣揚「西藏被中國入侵」這種矇騙「歷史小白」的故事,進一步使藏密在國際社會獲得了相當的同情。

都說,十四世達賴喇嘛的「智慧」很高。

換個角度,任何一個智力正常的年輕人,從24歲開始就遊走世界各地,廣泛結交各國政要、各界知識文化精英,他能不智慧嗎?更何況,還有青少年時代紮實的宗教培養。

時勢造能人,但「能人」反過來改造時勢會怎樣?真不好說。

格魯派的十四世達賴一系,一直致力於把自己打造為「全體藏人的最高領袖」。

然而,藏密不僅格魯一派。對於藏密各派而言,拋開世俗權勢的差別,在宗教上是平等的。

過去格魯派掌控噶廈地方政府時期,其他教派確實比不過它,但失去了西藏政教基礎的十四世達賴一系,也確實面臨著更強烈的教派競爭。

由寧瑪派、薩迦派發起的藏密「利美運動」(不分教派運動,請搜索維基百科),已有一個多世紀歷史。利美運動的存在,至少向外界表明:「達賴並非藏密各個教派共同的領袖」。

近年來,利美運動的發展,使得格魯派內部也出現了分化。一部分堅持格魯派「修法」純潔性的僧人,團結在「多傑雄登」信仰(請搜索維基百科)下,與十四世達賴一系,產生了激烈衝突,出現「雄天宗」、「新噶當巴」(請搜索維基百科)等離心力量。

而十四世達賴一系在處理格魯派內部分裂的過程中,又向外界展露了藏密宗教組織少為人知的迷信、血腥的一面。

「藏密」組織神秘聖潔的外衣,漸次剝落。

從已經發生的歷史來看,對藏密各派而言:傳承下去,是每一代僧人的使命。

試著分析「宣布停止轉世」,也許有以下考慮:

單方面解除「中央對高級活佛轉世的管轄權」;同時,也杜絕藏密內部其他派別、本派其他勢力,染指其轉世的可能性。

進一步,達賴「停止轉世」,會不會弱化格魯派的力量?藏密各派未來的變數依然很多;停止轉世,也會給信眾帶來混亂,民間宗教情緒的變化,將趨於複雜。

另有朋友認為,大和尚的這項聲明,還可以解讀出兩重含義:

1、籍此結束政教合一的格局,不再過問政治事務,讓藏密融入現代社會。

2、催促中央談判,再不談,就不容易找到合適人選了。

——對此,筆者持保留意見。

也有人在想,將來會不會出現秘密的「政治遺囑」或「宗教遺囑」?然後再來一個「末法時代傳奇小活佛」的故事呢?

80歲的老和尚,扔了一隻大大的靴子,也許若干年以後,我們會聽到另一隻靴子的聲音。

九、彈指之間…

如果把佛教近2600年的歷史,濃縮為24小時的話,那麼:

子夜0:00,約公元前6世紀,釋迦牟尼誕生;

1點之前,釋迦牟尼創立了佛教;

2點半左右,約公元前3世紀開始,上座部佛教(小乘)發端;

凌晨4點左右,公元前1世紀,出現了大乘佛教;

拂曉5點多,公元前,佛教傳入漢地;

上午9點半,公元5世紀左右,怛特羅密教信仰開始在古印度流傳,並與婆羅門教、大乘佛教等古印度宗教融合;

與此同時,漢傳佛教發展出禪宗;

上午10點多,公元6世紀左右,怛特羅化的密宗佛教開始在古印度出現;

上午11點半,公元7世紀中後期,佛教第一次從漢地、印度、于闐分別傳入藏地,前弘期開始;

中午1點半,公元9世紀中,佛教在藏地遭遇滅法,前弘期結束;

下午2點左右,公元10世紀,佛教在古印度徹底怛特羅化,密宗佛教基本成型;

下午2點半,公元10世紀末,密宗佛教從古印度傳入藏地,後弘期開始;

下午3點,公元11世紀中,出現「藏密」第一個教派「噶當派」;

下午4點半,公元13世紀初,已經徹底怛特羅化的密宗佛教在印度基本消亡,藏密各教派基本出現,「藏密」作為一支獨特的宗教基本成型;

下午5點一刻,公元13世紀後期,噶瑪噶舉支派發明「活佛轉世」;

傍晚7點,公元15世紀初,藏密最後一個教派格魯派成立;

晚上8點20,公元16世紀中,格魯派第一次採用「活佛轉世」,第一個採取轉世的「四世達賴」不是藏族,是蒙古汗王的曾孫子;

晚上9點三刻,公元18世紀中,清中央頒旨授權「七世達賴」與駐藏大臣一起,管理西藏地方政權;

晚上11點20,公元1959年,十四世達賴喇嘛等出逃印度;

晚上11點59分,公元2015年,十四世達賴喇嘛宣布「停止轉世」。

子夜何時,會有另一隻靴子落地呢?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給小粗腿兒的選靴子秘籍
多圖:我要給第1次買工裝靴的人,挑一雙穿10年的靴子
它是腳上的維密,一雙你能穿十年以上的靴子
室內毛靴子、保暖鞋
這雙靴子不挑身材,不看臉,可謂是時尚的天階!

TAG:靴子 | 和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