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史話:倫敦空氣啟示錄
時間:1952年12月4日。
地點:英國首都倫敦。
漫無邊際的黃色煙塵,籠罩著這座歷史悠久的城市。一座劇院里正在上演的歌劇《茶花女》,因為觀眾看不見舞台,中途停了下來。觀眾們走出歌劇院時發現,雖然未到夜晚,伸手不見五指,水陸交通癱瘓。
濃煙持續了5天,然後散去。據史料記載,煙塵最高濃度達4460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日平均濃度達到3830微克/立方米。
枯燥的數字帶來了疾病與死亡。肺炎、肺癌、流行性感冒等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病率顯著增加。
那一周內,倫敦市死亡人數就高達4000。因支氣管炎死亡704人,冠心病死亡281人,心臟衰竭死亡244人,結核病死亡77人,其中,48歲以上人群死亡率為平時的3倍;1歲以下人群的死亡率為平時的2倍。在接下來的兩個月中,這起事件總共造成12000人死亡。
這就是震驚世界的「倫敦大煙霧事件」。
還有人發現,倫敦的空氣污染不僅損害人體健康,而且嚴重地腐蝕了建築物,還使土壤貧瘠水質惡化,植物枯萎死亡,鳥類成群逃離。
煙塵中挺了一百多年,再也挺不下去了
英國是世界上最早實現工業化的國家。於是,倫敦成了最早出現空氣污染危機的城市。有人說,倫敦的污染故事很長,綿延了一個多世紀。
最早的記錄,可以追溯到1813年。作為工業革命發源地和工業中心的倫敦進入工業急速發展期,煤炭消耗量不斷增加,工廠產生大量廢氣,形成了灰黃色煙霧。到了19世紀後期的一些年份,比如1873年、1880年、1882年、1891年、1892年,倫敦都發生過空氣污染事件。
骯髒的不僅有空氣,還有河水。早在1850年代,英國下議院有一場會議被迫取消,因為議員們無法忍受泰晤士河死魚的惡臭。到了1950年代,人們宣布泰晤士河已經在生物學意義上「死亡」,不再適合生物生存。它經過治理後起死回生,還是近些年的事情。
一般來說,治理空氣污染的難度,遠遠難於水污染的治理,但倫敦已經到了不得不治理的程度。
形成倫敦煙霧事件的直接原因,是燃煤產生的二氧化硫和粉塵污染。
有資料說,倫敦大煙霧事件發生的時候,英國的能源結構中將近90%是煤炭。當年的倫敦,每天都有1000噸的濃煙從煙囪中飄出來,此外還要排放2000噸二氧化碳、140噸鹽酸、14噸氟化物,更嚴重的是超過800噸的硫酸。
由於戰後經濟困難,政府將優質煤出口國外,而倫敦人只能燒一些劣質煤。在集中供暖時代之前,寒冬的倫敦,數以萬計的家庭只能燒煤取暖。當空氣不流通的時候,這些污染嚴重的黃煙就被「困在倫敦上空」。
到了1950年代,倫敦人認識到,再這樣下去,人的健康沒了,生命沒了,即便工業發展得再好,也完全失去了意義。這時的倫敦,在煙塵中挺了一百多年的倫敦,再也挺不下去了。
治理黃色煙霧,需要有效率的倫敦政府
1952年的嚴重創傷,促使英國民眾開始深刻反思,也促使倫敦政府開始重典治霾,並且取得了很有效率的治理結果。
自1953年以來,倫敦實施了對煙霧的國家治理。
第一階段為準備階段(1953-1960年)。英國於1953年成立了由比佛爵士領導的比佛委員會,專門調查煙霧事件的成因並制定應對方案。在比佛委員會的推動下,1956年英國出台專門針對空氣污染的《清潔空氣法》。該法提出禁止黑煙排放、升高煙囪高度、建立無煙區等措施,並且調整了能源結構。
這一階段,由政府出錢承擔家庭壁爐改造至少70%的費用,改造家用壁爐,更換燃料,消除黑煙排放。但懲罰同樣嚴格,拒絕壁爐改造的居民,依照情節,處以最高100英鎊的罰款,甚至最高3個月的監禁。到了1960年,倫敦的二氧化硫和黑煙濃度分別下降20.9%、43.6%,取得了初步成效。
第二階段是顯著削減階段(1960-1980年)。1968年,英國政府對《清潔空氣法》進行了修訂和擴充,負責控制大氣污染的政府部門獲得了更多許可權,可以對鍋爐顆粒物和煙塵排放限值,也可以強制要求地方政府設立新的煙塵控制區。
到1975年,倫敦的霧霾天數已經從每年幾十天減少到15天。
而1976年,煙塵控制區的覆蓋率在大倫敦地區已達到90%。整個城市的空氣質量便有了顯著改觀,二氧化硫和黑煙的濃度在10年中降幅超過80%。
1980年,倫敦的霧霾天數已經下降到5天。
清除了空氣污染,也促進了經濟進步
面對越來越重的空氣污染,世界上大部分地區的政府都顧慮重重,擔心治理空氣污染會影響經濟發展。
這種擔心是正確的嗎?倫敦早已提供了良好的示範,對此,我們很難視而不見,充耳不聞。
治理英國的霧霾,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不僅要將幾個燃煤發電廠和大企業從市內遷出去,還需要關停很多煤礦和燃煤的工廠,而那裡曾經有上百萬人就業。在任何年代,這都不是一件小事,需要政府出錢資助他們的生活,直到他們找到新的職業。
1952年煙霧事件發生後的20年里,石油替代了20%以上的煤炭,天然氣替代了30%以上的煤炭,煤炭在整個國家能源結構中從90%下降到30%。
關停了那些煤礦和燃煤的工廠,英國重工業佔GDP的比例下降10%。但是,從1960年到1970年,英國大刀闊斧治理工業污染的前10年,經濟不但沒有倒退,GDP反而增加了一倍;其後的1970年到1980年,英國進入了油氣時代,他們的經濟總量翻了4倍。
英國人的治污還在繼續。
到了1998年,煤炭佔總能源消耗的比例下降到17%,天然氣的佔比上升到了36%。
2009年,英國政府撥款32億英鎊,再次用於住房的節能改造,對那些主動在房屋中安裝清潔能源設備的家庭進行補償,有700萬家庭因此受益。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推薦閱讀:
※霧霾天必喝的清肺潤燥湯
※北京霧霾耐葯基因引恐慌事件的5個關鍵誤讀#UC訂閱號#
※老鐵們,聽我一句勸,霧霾天,光顧戴口罩,不夠的
※霧霾是導致肺癌的元兇嗎?
※養生需知:霧霾來襲我們應該吃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