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現性時間藝術的美學特徵

再現性時間藝術的美學特徵

通常綜合藝術是指戲劇、戲曲、電影、電視等藝術。這類藝術以再現客觀生活為主,同時也包含有表現的成分,例如有音樂、舞蹈的成分。這類藝術基本屬於動的時間性藝術,但也包含有靜的、空間藝術的成分,如有建築、繪畫、舞台美術的成分等等。我們把它們歸於再現性的時間藝術一類,是就其主要藝術特徵而言的。

綜合藝術吸取了文學、繪畫、音樂、舞蹈等各門藝術的長處,獲得了多種手段和方式的藝術表現力,從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審美特徵,將時間藝術與空間藝術、視覺藝術與聽覺藝術、再現藝術與表現藝術、造型藝術與表演藝術的特點融匯到一起,具有更加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戲劇與戲曲的美學特徵

戲劇,繁體字戱劇二字,左旁從「虎」,右旁一為「戈」、一為「刀」、左右合之,即為「披虎皮持一利器一副威武非凡」的氣概。據字義,可以認為戲劇乃是系古代模擬行動的一種原始表演的字義、表義。另外,前人也多認為戲劇是「專為登場」表演,「要搬出來」,「要各個角色派得勻妥。」這裡都強調了戲劇的演出性、觀賞性。戲劇的真正價值,在於上演。

廣義戲劇,是包括祭祀、酒神、歌舞在內的。我們這裡用的「戲劇」概念指現當代的話劇、歌劇、舞劇、戲曲、啞劇、木偶、皮影等。一般說,戲劇指舞台劇說的,電影屬銀幕劇,電視屬屏幕劇,二者簡稱「影視藝術」。

從狹義上講,戲劇主要是指話劇。戲劇是在舞台上由演員以對話和動作為主要表現手段,為觀眾當場表演故事情節的一門綜合藝術。

什麼是戲劇呢?概括起來說,就是以作家的文學劇本為依據,以演員的表演藝術為主體,綜合時間和空間的各種藝術手段,經導演統一構思的集體勞動,並與觀眾的合作過程中,再創造出來的、舞台演出形象的藝術。

戲曲是我國傳統的戲劇形式,既具有戲劇的一般特點,又具有獨特的表現手段和審美特徵。戲曲將表現審美意境作為最高的藝術追求,唱、念、做、打是其主要的表現手段。程式化、虛擬性是戲曲的主要審美特徵,體現出高度的綜合性。

我國戲曲種類繁多,難以盡述。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劇種,主要有崑劇、京劇、豫劇、越劇、評劇、黃梅戲等。戲曲是中國傳統戲劇形式的總稱。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各地有三百多個劇種,其中包括全國性的戲劇種如京劇,也包括地方戲如川劇、秦腔、河北梆子等。

中國戲曲藝術,作為戲劇藝術的一個組成部分,既具有戲劇的共同特性,又因其獨特的表現手段和獨有的審美特徵,從而有別於其他戲劇形式。尤其是戲曲藝術深深根植於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充滿著一種「似與不似」的寫意性,將表現審美意境作為最高的藝術追求,屬於一種表現性的綜合藝術,以其特有的藝術風格在世界戲劇藝術中獨樹一幟。

戲劇藝術的基本特徵

1、綜合與多樣是戲劇的表徵。綜合藝術首要的審美特徵就是綜合性,這種綜合性體現在兩個層次上:首先,從藝術學的層次上講,戲劇、戲曲等綜合藝術吸收了各門藝術中的多種元素,將它們有機融合在自己的表現手段之中,從而大大豐富了自己的藝術表現力。其次,從更高一層的美學層次上講,戲劇、戲曲的綜合性絕不僅限於各門藝術元素的有機融合,更加集中地體現在它們將時間藝術與空間藝術、視覺藝術與聽覺藝術、造型藝術與表演藝術綜合在一起,實現了美學層次的高度綜合性,使得它們能夠將視與聽、時與空、動與靜、再現與表現集於一身,從而具有了巨大的綜合表現能力,極大地擴展和豐富了觀眾的審美感受,使綜合藝術成為最具有群眾性的藝術門類。

綜合藝術既有綜合性,又有多樣性。雖然都是綜合藝術,但淵源於西方的話劇同植根於中國的戲曲之間的區別可以說是一目了然,十分明顯的。戲劇和戲曲之所以能把各門藝術的眾多元素綜合在一起,就是由於表演將各種藝術元素有機地融合在一起了。

所謂表演,就是指演員依據劇作家提供的劇本,按照劇本的規定情境和角色的思想感情,在導演指導下進行二度創作,運用語言、動作創造人物形象。優秀的表演藝術應當達到演員與角色的統一,生活與藝術的統一,體驗與體現的統一。表演藝術的核心,是解決演員與角色間的矛盾,這就需要演員努力克服自我與角色的距離,認真分析和理解角色,塑造出性格化的人物形象。表演藝術的關鍵,是掌握好「體驗角色」和「體現角色」這一對矛盾。所謂「體驗角色」就是演員設身處地地生活在角色的規定情境中,像角色那樣去愛、去恨、去思想、去行動,使自己和角色融為一體。所謂「體現角色」就是演員用自身的形體動作、言語動作和內心動作把體驗角色的結果表達出來。表演藝術中,體現與體驗是有機統一的關係。在所有的綜合藝術中,戲曲表演尤其具有程式化、歌舞化的特點。戲曲演員必須結合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和行動邏輯,藉助戲曲程式進行創造性地表演,才能塑造出活生生的舞台形象。相比之下,話劇表演、電影、電視表演三者之間,則既有共同性,又體現出多樣性。

中國戲曲更具有綜合性和多樣性,是一門歌、舞、劇高度綜合的藝術。戲曲表演的藝術手段是唱、念、做、打,其中唱功在戲曲表演中佔有重要地位,具有豐富的審美功能。這種高度的綜合性,可以說是戲曲藝術最基本的審美特徵。此外,戲曲藝術還有兩個鮮明的審美特徵,一個是程式化,另一個是虛擬性。

中國戲曲的程式化,是指戲曲演員在角色行當、表演動作和音樂唱腔等方面,都有一些特殊的固定規則。首先,戲曲演員的角色行當就具有程式性,根據角色不同的性別、年齡、身份、性格等特點,戲曲一般都劃分為生、旦、凈、丑等四種基本類型,每種類型又可以派生出許多更加細緻的角色。其次,戲曲演員的表演動作也具有程式性,戲曲的程式是從生活中提煉出來的規範化動作,是戲曲表演藝術最明顯的特點。所謂程式,就是指不同角色的戲曲演員在舞台上一舉一動、一招一式都有相對固定的格式、常用的程式性動作甚至還有固定的名稱。再次,戲曲音樂、唱腔和器樂伴奏也都有一些基本固定的曲牌或板式。顯然,戲曲唱腔和伴奏中的這些程式,既使戲曲具有了強烈的舞台節奏與鮮明的藝術表現力,又使得戲曲具有了一種獨特的形式美,培養觀眾對於戲曲特殊的審美習慣,體現齣戲曲特殊的藝術魅力。

中國戲曲的虛擬性,是指戲曲充分吸收了我國古典美學傳統注重寫意性的特點,通過「虛實相生」、「以形寫神」,使演員能夠更加充分地利用戲曲舞台有限的時空,更加廣闊地反映現實生活與表現思想感情。所謂虛擬性,首先是指戲曲演員表演時多用虛擬動作,不用實物或只用部分實物,如上下樓、開關門等,依靠一些特定的表演動作來暗示出舞台上並不存在的實物或情境。其次,戲曲舞台上的道具布置具有虛擬性,戲曲舞台大多不用布景,常常只用很少的桌椅等幾件道具,如用馬鞭代馬,用木槳代船。再次,戲曲舞台的時空也具有極大的虛擬性,人們常說戲曲是詩,主要不在它唱詞、念白的押韻,而在於情感的濃縮。這就要求戲曲表現生活必須突破自然狀態,因生活的狀態是非歌舞性的,但又是豐富的,所以戲曲常常用誇張、變形、象徵、示意等假定性手法,虛擬化動作,來解決生活與藝術這一對兒矛盾體。顯然,戲曲時間、空間的虛擬性處理,將戲曲舞台的局限性轉化為靈活性,為戲曲藝術表現的自由提供了條件。戲曲藝術的程式化和虛擬性,以鮮明的藝術特色在世界戲劇舞台上獨樹一幟,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和獨特的藝術魅力。

2、演員行動是戲劇的基礎。戲劇的中心應當是演員的行動及其表演。演員行動是話劇和戲曲需要演員在舞台上為觀眾多次進行現場表演,而電影和電視則是一次性演出,用膠片或錄像帶將這種表演固定下來,所以有人稱之為「遺憾藝術」(意思是製成膠片後再不能修改了)。因此,行動就構成戲劇藝術的基礎。人們常把劇本、演員和觀眾稱作戲劇藝術的三要素,其中最本質的要素自然是演員,因此,戲劇的中心應當是演員的行動及其表演,再加上是在劇場中為觀眾現場表演,因而每一次表演都是一次藝術創造。戲劇表演的過程就是創造的過程,也就是觀眾欣賞的過程。戲劇演員在進行二度創造時,首先要深刻挖掘劇本的內涵,掌握角色豐富的思想情感,通過情感體驗與藝術分析,克服自我與角色之間的距離,然後才能通過藝術化的表情、語言和形體動作,在舞台上塑造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演員扮演的角色,應當是真實感人的舞台形象,這就要求演員的表演既要形似,更要神似,傳達出角色獨特的性格氣質和內心世界。

正因為戲劇藝術對表演有著很高的要求,因而戲劇理論家們都十分重視對戲劇表演藝術的研究,其中,影響最大的是斯坦尼斯拉夫基體系和布萊希特戲劇體系。前者是由前蘇聯戲劇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創立的戲劇表演體系。他強調演員應當在劇本的規定情境中設身處地地體驗角色的生活、情感和思想,並且在演出時再體現於表演之中。德國戲劇家布萊希特則倡導一種「間離效果」的演劇方法,主張演員始終要用理智來控制自己的表演,始終清醒地意識到自己是在演戲,「他一刻也不能完全徹底地轉化為角色」,以便讓觀眾冷靜地去分析和判斷。戲劇藝術以演員表演作為中心環節,演員表演也使戲劇藝術具有了自己的特色。戲劇在演出時,劇場中演員與觀眾的感情可以直接交流,觀眾一方面欣賞舞台上演員的精彩表演,另一方面又以自己的情緒情感的反應直接影響著演員的表演,這種當堂反饋的現象構成了戲劇藝術的重要特點。

3、矛盾衝突是戲劇的核心。話劇和戲曲除了具有綜合藝術共同的審美特徵外,還有自身獨具的特徵。在話劇和戲曲的所有特徵中,戲劇性無疑佔有最重要的地位。所謂戲劇性,就是通過演員扮演的角色之間的矛盾衝突來展開劇情、刻畫人物,藉以吸引觀眾,實現其藝術效果和審美作用的特性。構成戲劇性的中心環節是情節展開和戲劇衝突,或者換句話說,構成戲劇內容的基本特徵就是行動中的人物的衝突。沒有衝突就沒有戲劇,戲劇必須通過人物之間的對話和動作,來展開激烈的衝突和交鋒,使戲劇情節得以進展,人物性格得以展現,在富於戲劇性的矛盾衝突和曲折起伏的情節中,在舞台上塑造出具有鮮明性格的人物形象。

丘山書屋75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
推薦閱讀:

中秋對月,喻言美學,意不在月也(外二十三首)
[轉]拈花微笑——寂靜的美學
論中國傳統美學的生生品格
** 黑格爾的美學思想
壯美至死境:文化危機中對意義的美學追求

TAG:藝術 | 美學 | 時間 | 特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