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之家》——全球五大天才都有精神病?

瘋狂是導致天才產生的秘密因素嗎?雖然我們不能對那些已經入古很久的天才們進行科學的心理測試,但這絲毫不能阻礙研究者們對他們精神狀態的推測和研究。通過閱讀這些天才的私人信件,研究他們的作品,對他們的以往的行為進行解讀,研究者發現:世界上一些最偉大的天才都有一個相同的特點,那就是:他們的行為十分瘋狂。事實上,一些科學家聲稱,在那些極具創造性的人群(詩人、畫家、音樂家等等)當中,他們中的很大一部分,與普通人群相比,更普遍被躁鬱症所困擾,這使得他們的行為表現得更加瘋狂和另類,同時也促成了他們的偉大成就。   世界上最具創造性思維而著名的的人包括:作家瑪麗·雪萊、弗吉尼亞-伍爾芙和歐內斯特-海明威;作曲家艾文-伯林和謝爾蓋-拉赫瑪尼諾夫;畫家保羅-高更和傑克遜-波洛克。這些人都曾患有躁鬱症。  儘管有證據表明天才和瘋狂之間在在著某種聯繫,但是至今仍然無人能夠證明它們是如何發揮作用的。然而,研究者發現:創造性人士或多或少都患有某種程度的低危抑鬱症,也叫潛在抑制症(Low Latent Inhibition),該成果是2003年由多倫多大學和哈佛大學的心理學研究專家共同發現的,論文發表於該年九月份《性格和社會心理學》雜誌上。有些人天生就對環境刺激特別敏感,能產生更廣闊的思維,並比普通人容易在更短的時間內接收並處理更多更綜合的信息。如果一個低智商的人得了低危抑鬱症,會引起精神疾病;但對於一個高智商的人,就會產生一個有創造力的天才。  研究聲稱,創造性人士的腦似乎對周圍環境的刺激更為敏感。其他人的腦通過一種叫做「潛在抑制」的過程則可能將一些刺激屏蔽在外。「潛在抑制」指的是動物無意識的將經驗中與其需求無關的刺激忽略的能力。研究者通過心理測試證明創造性個體更可能擁有較低的潛在抑制。「這意味著創造性個體和環境中的額外信息流始終保持聯繫,」來自多倫多大學的作者皮若丹(Jordan Peterson)說:「普通人對物體分類後就把它忘了,即使該物體比他/她想的更複雜,更有趣相反的,創造力人士總是對新的可能性更為敏感。」此前,科學家曾將無法屏蔽刺激與精神病聯繫起來。然而,皮若丹和他的合作研究者——哈佛大學文理學院心理學講師卡雪莉(Shelly Carson),以及哈佛大學博士生席旦尼(Daniel Higgins)——推測這對原創思考亦有貢獻,尤其是與高智商綜合起來時表現得更為明顯。他們對哈佛的本科生進行了潛在抑制測試。被列為有突出創造力的測試者——年齡在21歲以下,在某個創造性領域有不尋常的高分,得到潛在抑制低分的可能性是普通學生的七倍。並且推測這樣的潛在抑制與高智力和良好的「工作記憶」(即同時思考多件事情的能力)結合可能是積極的,反之則是消極的。皮若說:「如果你對新信息、新想法更敏感,你最好能聰明地、謹慎地整理選擇。如果你有50個想法,可能只有兩三個是好的。你必須能夠區別對待,否則你就讓它們給淹沒了。科學家長久以來都對瘋狂與創造之間看上去存在聯繫感到好奇。」卡雪莉說:「現在看來,很可能是較低的潛在抑制和非凡的靈活性在某些情況下可能讓人更易患精神疾病,在另一些情況下讓人更易取得創造性成果。」例如,在像是精神分裂症等疾病的早期,通常伴有深刻洞察的感覺、神秘知識與宗教體驗,這時發生的化學變化使潛在抑制消失。「我們對這些研究的結果非常興奮。」皮若丹稱:「我們似乎不僅確認了創造力的一個生物學基礎,更在破解由來已久的天才、瘋狂與感知之門的秘密聯繫的道路上前進了一大步。」  現在,就讓我們來剖析這五大極具創造性的瘋狂天才,他們都是著名的思想家、藝術家或者科學家,都曾經歷過精神疾病方面的折磨。NO.4 約翰·納什(1928- )

 好萊塢大製作《美麗的心靈》講述的就是一個患精神分裂症的數學家的故事,他就是納什。納什是20世紀最有才華的數學家之一,他在22歲的時候所寫的一篇只有20多頁的論文奠定了博弈論的基礎,而博弈論幾乎改寫了現代經濟學的各個領域。博弈論又被稱為對策論(Games Theory),是研究具有鬥爭或競爭性質現象的理論和方法,它既是現代數學的一個新分支,也是運籌學的一個重要學科。博弈論是指某一個人或是組織,面對一定的環境條件,在一定的規則約束下,依靠所掌握的信息,從各自選擇的行為或是策略進行選擇並加以實施,並從各自取得相應結果或收益的過程,在經濟學上博弈論是個非常重要的理論概念。在冷戰時期,美國軍方甚至也曾經應用過這一理論戰術。  1959年,他患上了上了嚴重的精神分裂症。納什被精神病醫生診斷為「妄想性精神分裂」,不得不辭去麻省理工學院的教職,在麥克里安醫院「觀察」50天後,到了歐洲,以後還在非自願的情況下在新澤西的醫院住過幾個月。這時學界開始出現了一大堆以納什命名的術語,什麼納什均衡、納什程序、納什談判解、納什嵌入等,可是這時的納什已經從學界消失,所以引用他文章的青年數學家、經濟學家都以為他已經死了。  他當然沒有死,他只是得了精神分裂,醫院在長期「觀察」之後最終否定了原先對他的診斷,他又獲得自由,重新回去做數學研究。他整天在普林斯頓閑逛,在黑板上寫一些奇怪的符號,偶爾也會露一露天才的本相,或者發布他收到的外星智慧發給他的最新密碼。在這些遭強制的日子裡,納什仍進行著令他著迷的數學研究。例如對「普通液體微分方程的柯西問題」的研究,這被稱為「納什爆炸變換」的思想以及對「奇點的弧結構」和「有分析數據的隱含函數問題的解析性」的研究。  後來,在納什夫人的愛心的呵護下,他的病情終於逐漸逐漸好轉。納什在剛滿30歲的時候就被《財富》雜誌評為美國最耀眼的科學新星。納什在三十歲之前就已經成為數學界響噹噹的人物。最後於1994年獲得諾貝爾獎,以表彰他對博弈論作出了奠基性貢獻。納什的妄想傾向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末曾有反覆。對於他的「妄想」思考問題的方式,人們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這方程式是他作為天才學者的一個不可分割的特質,若使理性代替了他所特有的妄想,也許天才也就不復存在。NO.3埃德加-愛倫-坡(1809 - 1849)

愛倫-坡是現代作家中最偉大的技巧創新家之一。他是一位思想深刻、觀察敏銳、多才多藝、知識淵博的文學家。他在詩歌,小說,文學理論以及文學批評方面,也都取得了傑出甚至是開拓性的成就。不論於詩歌、小說、文學理論與批評,他都以原創性的文字給讀者帶來強烈的心靈撼動。1841年,他開始了偵探小說的天才創作,儘管他的一生僅寫了六篇偵探小說,但他已確立了偵探小說發展的經典模式,成為世界偵探小說範式的開創者。  他以詩歌作品《烏鴉》而最為人知。  他酗酒成性,相當沉迷杯中之物,並且不止一次地因此丟掉了工作。他寫的信件揭示,他經常有自殺的念頭。他在40歲的時候死亡的原因雖然不得而知,或者是由於飲酒或者心臟衰竭而亡。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精神病學系教授凱-傑米森(Kay Redfield Jamison)在對他的詩歌進行分析後認為,愛倫-坡本人患有躁鬱病。在她《瘋狂天才》一書中,她認為詩人的創造性來自於愛倫-坡的狂熱。天才似乎是具有魔力的神賦者,他們才智超群,卻又往往怪僻癲狂。正是由於這種狂熱,才使得愛倫-坡具有「宇宙」角度的視角,創造性源源不斷。埃德加-愛倫-坡自己後來也意識到到自己的創造力和精神疾病有著某種聯繫。NO.2貝多芬(1770 - 1827)

貝多芬對的音樂的貢獻是不朽的。他的熱情和輝煌的設計把器樂提升到了一個高度。然而,這個著名的作曲家卻過著一種艱苦的生活。從小他的父親嗜酒如命,揮霍無度,毫不顧家,兩個弟弟年齡又小,照料家庭的重擔又落在了貝多芬的身上。因此,在他18歲之前,他一邊掙錢養家,一邊要同嗜酒揮霍的父親作鬥爭。除此之外,強烈的求知慾又促使他多方面地對音樂進行求索。  在他30歲人生最黑暗的時刻來臨,他的聽力逐漸下降,到49歲的時候失聰,這可能是由於被他父親長期毆打造成的。  更令人稱奇的是,在完全失聰之後,貝多芬的作品風格變得更加自由和充滿想像力。 他的一些偉大的作品就是在失聰後完成的。具有有代表性的兩部巨作是《莊嚴彌撒》和第九交響曲。最能表現這一時期特徵的是最後的三首鋼琴奏鳴曲和晚年的弦樂四重奏曲。這些作品已不存在類似熱情或鬥爭的內容,而變為充滿冥想和詩意的音詩。  但貝多芬最後的晚年是他一生最悲慘、最痛苦的年月,孤寂和貧困的威脅使他窮愁潦倒,孑然一身,1827 年3月26日病逝於維也納。據說在他臨終的一刻,暴雨雷電交加,貝多芬舉起乾枯的手臂向天空作最後的奮擊。這種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的精神,全部貫注在他那些不朽的巨作中。  貝多芬的內心在其一生中都承受著極大的鬥爭,這可以從貝多芬寫給新兄弟的信件上看出來,他們曾經討論過自殺的問題。賈柏洛-賀許曼(D. Jablow Hershman)和朱利安-李柏(Julian Lieb, M. D.)所著的《躁鬱奇才 — 不凡創造力的背後 》指出,貝多芬可能患有躁鬱症。儘管他有沮喪的傾向,但是躁鬱症卻帶給了他周期性的活力。研究人員曾經對貝多芬遺留下來的頭髮進行進行化驗後發現,頭髮中的鉛含量均超過正常人的平均值,鉛含量是健康人的100多倍。這不僅可以引發精神疾病,還可以解釋他為什麼經常被消化系統疾病所困擾的原因。NO.1、牛頓(1642-1727)

 牛頓是世界著名的近代科學家、力學奠基人,並在數學、光學、天文學諸領域作出過卓越貢獻。牛頓在科學上的主要貢獻是:在力學上提出三大運動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在光學上作出了白光是由七色光組成的判決實驗,發現並解釋「牛頓環」的干涉現象,創製了反射望遠鏡並提出光的微粒說;在數學上發現了微積分運算方法和無限級數理論,等等。  據《大英百科全書》透露,儘管牛頓取得了很多成就,他卻有精神病的傾向,情緒波動大(包括狂野的熱情間歇),而且他很難與人相處。  賈柏洛-賀許曼和朱利安-李柏的《躁鬱奇才—不凡創造力的背後 》一書中指出,牛頓也可能患有躁鬱症。研究者從它充滿狂想的信件中推測他患有精神分裂症患者。牛頓在出生之前,他的父親就去世了。在他2歲到11歲的時候,他又不得不與他的母親分開生活。他的精神障礙可能是由於這段持久的有創傷童年經歷造成的。搜狐科學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人生的精神、人生的美妙、人生的價值,不在相同,而在於不同處
共建「共有精神家園」
世衛組織發話了,玩網遊成癮是種病!精神疾病!
梅州,客家人的精神家園
10分鐘讀完獻給自由精神的書《人性的、太人性的》

TAG:精神 | 天才 | 精神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