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從容處家族之變,剴切規朋友之失」
08-12
原文:「處父兄骨肉之變,宜從容,不宜激烈;遇朋友交遊之失,宜剴切,不宜優遊。」 社會處在大自然環境的形態里,社會就是一個大家庭,而人類作為社會生態環境里的群體,相對於社會來說,就是擁有著許多小家庭。尤其是過去每一個家庭,都相當於一個大家族,因為那時候的家庭,不僅人口眾多,而且生活著好幾代人,比如說爺爺奶奶、曾祖父曾祖母、伯父伯母、叔叔嬸嬸等等,還有自己的兄弟姐妹,有的人家甚至達到了上百口人,少的也有幾十口人。而現在每個家庭,卻只有幾口人,如果不是適應計劃生育,恐怕比那時候人口還要多。 人類是自然形態的產物,人類和其他的動物有著本質的差別,這種差別就在於人類不僅有思維,而且還有思想,有動作有語言,人類還能搞發明創造,不僅能夠建築高樓大廈,而且還能發明宇宙飛船,不僅能登陸火星,而且還能夠到月球上去。所以在人們的思維里,就產生了人生這個辭彙。 其實,大自然並不是靜止不變的,雖然大自然是有規律的,但是它並不是靜態的。大自然不僅一年四季輪迴,日升日落,而且它的自然形態也會發生著變化,比如說有的石頭風化了,比如說最高的山脈,它的海拔高度卻降低了,有的山谷不知不覺地移動了地方,有的湖水變得乾枯了,如果到了秋季,樹木的葉子就落了,鮮花雖然美麗無比,但是過了一個季節就凋謝了。大自然由於某種人為的原因,會使自然生態失去平衡,那麼就會給人類帶來什麼災難,比如說有的人傷害一些動物,使有的動物越來越少了,這樣就不能夠保護生態平衡,如果生態不平衡,必然會使人類受到影響,比如說一些自然災害,地震、山洪爆發、森林火災等等,都是由於這個原因造成的。 所以說無論是什麼事物形態,都會發生一些變化,而且有的變化是人們無法預料到的,也就是說人們無法扭轉這種變化,這是自然形態存在的規律,人們自然無法改變。不過,人們對於大自然的形態,也並不是處於被動的地位,有的自然形態還是可以改變的,這是由於科學的進一步發展,人們的思維和眼界更開闊了,所以人們不僅有了科學思維活動,而且人們可以改造大自然。因為任何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這是哲學理論的觀點。 然而對於人類來說,人們什麼都可以改變,但是卻無法改變人生,這裡所說的人生,就是一個人無法把握自己的生命,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這是任何人都無法改變的,就是神仙也不能把一百歲的人,變成幾歲的兒童,或者是少年青年,人們面對這樣的人生和命運,卻無能為力,任何人也不可能超越這個界限,就是那些出家的僧人,到了生命終點的時候,也一樣會去極樂世界,也沒有聽說哪個人會活到幾百歲,所以人們才產生了人生無常這樣的感慨,多麼令人無可奈何。雖然社會發展到今天,科學是如此的發達,但是所有的科學家也攻克不了這個難關,這是每個人必須面對的現實。 所以說人生是無常的,我們作為社會人類的一員,每個人都不是獨立存在的,人們都有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同時還會有朋友,可是人生卻是變幻莫測的,不僅有天災人禍,而且更主要的是生老病死,尤其是在這樣的時刻,每個人都無法面對,可是自己又無能為力,毫無辦法,這是我們感到人生最悲哀的一面。 如果我們身邊的親人,比方說父母兄弟姐妹,如果遇到了什麼不測,這是任何人都無法改變的現實,我們只能夠去面對,即使過於悲傷,也挽不回親人的生命,這是任何人都毫無辦法,更是無能為力。記得那一年母親去世的時候,自己五天五夜不吃不喝,除了流淚,就是處於一種麻木的狀態,彷彿自己是一個沒有靈魂個人,整天就象夢遊一樣,更不知道自己是否還活著,就是到今天,自己仍然不相信母親真的不在了,可是自己的親人,終究還是離自己而去了……失去了親人,是人生最痛苦的事情,但是人們還要多想開一些吧,人生畢竟是有限的,這是任何人必須面對的,所以遇到什麼事情,還是應該冷靜一些的為好…… 人們除了自己的親人之外,還會有自己的朋友,但是對自己的朋友要真誠相待。從朋友的角度來說,如果朋友有了什麼過錯,我們看到了朋友的過失,就應當誠心規勸朋友,希望他們克服自己的缺點,而不是看著他們任意發展下去,這才是真心對待朋友,這也是一個正人君子的所為,也是我們做人的根本。
推薦閱讀: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推薦閱讀:
※鄧氏簡史:第八章 第四節 三國時鄧氏家族的遷移史
※這個家族被廢了王位,被地方官瞧不起,但是這位大員見了卻要磕頭
※家族興旺,句句名言!
※土家族婚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