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九大古都之一山西大同,這28個歷史人物你知道幾個?

1.趙武靈王(?—前295),戰國時趙國國君。名雍,趙肅侯子,曾先後助燕公子職立為燕昭王和秦公子稷立為秦昭王。武靈王十九年(前307),移風易俗,改革軍制,汲取北方游牧部落軍事上的優點,下令實行便事尚功的「胡服騎射」,建立起一支強大的騎兵以代替戰車。據《古本竹書紀年》載:後五年又「命吏大夫奴遷於九原(今內蒙古包頭西北),命將軍、大夫適於代(今河北蔚縣西北),吏皆貂服」。由此,趙國力大增,接連滅中山,敗林胡、樓煩,使北地均附庸趙國,「代道大通」,成為對抗秦、齊兩個強國的勁旅。在位27年。公元前299年,傳位於少子趙何(即趙惠文王),自號為主父。另封長子章為代安國君。後章不滿,起兵爭位,被公子成與李兌擊敗,後逃入主父所居沙丘寓(今河北廣宗西水)。公子成與李兌圍宮三月余,主父與章不得出,遂餓死。謚武靈。葬於靈丘縣故為縣名。

2.拓跋珪(371—409),字涉圭,代郡(今內蒙古涼城),徙居平城(今大同市)。北魏道武帝,北魏的建立者。鮮卑族,什翼犍孫,拓跋寔子。先世曾建代國,為符堅所滅,淝水戰後,乘機復國。初稱代王,後改稱魏王,改國號魏。立國後,實行多項改革,國立日漸強大。從登國三年(388)起,開始統一北方的戰爭。皇始二年(397),攻破後燕都城中山(今河北定縣),盡取黃河以北地區。天興元年(398)遷都平城(今大同市),進稱魏帝。晚年嗜殺,為次子拓跋紹殺死。

3.拓跋嗣(392—423),平城(今大同市)人。即北魏明元帝。鮮卑族,拓跋珪長子。北魏建立後封為齊王,拜相國,加車騎大將軍。天賜六年(409),殺弟拓跋紹,即皇位,改元永興。採取鮮卑貴族和漢族士大夫同加重視的方針,任賢使能,關心民間疾苦,審理民訟,講武教戰,使北魏進一步鞏固強盛。泰常七年(422),攻伐劉宋,先後佔據滑台、虎牢(今河南滑縣、滎陽),以及青、兗等黃河以南州鎮,確立了南北朝對立的局面。並修築東起赤城(今屬河北省),西至五原全長2000多里的長城,以防柔然南下。第二年病死。

4.拓跋燾(408—452),一名佛狸,北魏平城(今大同市)人。即北魏太武帝。鮮卑族,拓跋嗣長子。原封太平王。泰常八年(423),即皇帝位,任用崔浩等漢族士族地主,整頓內政,嚴格刑賞,屯田練兵,建立學校,實行漢化。同時,依靠鮮卑起兵,擊敗柔然,攻滅夏、北燕,統一北方。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大舉攻宋,軍至長江北岸瓜步(今江蘇六合東南)。因劉宋軍民猛烈抵抗,被迫撤退。在位時,嚴禁佛教,尊崇道教。晚年政趨嚴酷,被宦官宗愛所殺。

5.拓跋晃(428—451),北魏平城(今大同市)人。即北魏景穆帝。鮮卑族,拓跋燾長子。延和元年(432),立為皇太子。太延元年(435),為錄尚書事。及太武帝西征北涼,受命監國。太平真君四年(443),從太武帝討蠕蠕。次年,主國政,以穆壽、崔浩、張黎、古弼為輔,禁止棄農經商,鼓勵開墾田地,使墾田大增。曾上表陳說誅殺僧侶太濫,使不少僧侶和經書得到保護。未即位便於正平元年(451)病亡。謚景穆。

6.拓跋濬(440—465),北魏平城(今大同市)人。即北魏文成帝。鮮卑族,拓跋晃長子。興安元年(452),拓跋濬13歲即皇位,由陸麗、劉尼等輔政,剷除宦官勢力,重視發展農業生產,減除雜調,使民得以安業。外交上與宋通好。同時,又大力發展佛教,恢復被太武帝毀滅的佛寺,開鑿雲岡石窟。

7.拓跋弘(454—476),字萬民,北魏平城(今大同市)人。即北魏獻文帝。鮮卑族,拓跋濬長子。和平六年(465),12歲即皇位,由馮太后臨朝聽政。即位之初,車騎大將軍乙渾矯詔殺尚書楊保年等大臣,位居丞相,獨斷朝政,並圖謀篡逆。馮太后殺乙渾,臨朝聽政。天安二年(467),出兵南伐,克無鹽(今山東東平境),拔肥城,攻升城(今山東長清境),威振山東。即位以後,不理朝政,並懷厭世之心,想讓位於叔父兆王子推,受到群臣反對。於是,傳位於年僅5歲的兒子拓跋宏。後被其母馮太后害死。廟號顯祖。

8.拓跋宏(467—499),亦稱元宏,北魏平城(今大同市)人。即北魏孝文帝。鮮卑族,拓跋弘子。延興元年(471),5歲即皇位,由太皇太后馮氏輔政。太和十四年(490),馮太后去世,乃親政,進一步改革。十七年(493),遷都洛陽,又實行一系列政治改革。例如:改鮮卑姓氏為漢姓;變鮮卑風俗、服制、語言;獎勵鮮卑和漢族通婚等。由此加強鮮卑貴族與漢人士族的聯合統治。以太子恂為首的守舊貴族力圖反抗,被嚴厲制裁。這些改革對鞏固中國北方統一,加強民族融合和封建化過程,都有促進作用。

9.樊子鵠(?—534),北魏代郡平城(今大同市)人。初至并州,為爾朱榮都督府倉曹參軍,後為行台郎中。爾朱榮入洛陽,曾任平北將軍、晉州刺史兼尚書行台,西荊州大中正,兼右僕射。孝武帝永安三年(530),爾朱榮專權被殺,孝庄帝授以車騎大將軍,豫州刺史。大昌初(532),累官開府儀同三司,吏部尚書,驃騎大將軍。孝武帝入關,據城反叛,東魏孝靜帝遣婁昭率兵討伐,被左右斬首。

10.婁昭,字菩薩,北齊代郡平城(今大同市)人。鮮卑族,高歡後婁氏之母弟。高歡出任信都,授中軍大都督。後從高歡破爾朱兆於廣阿,封濮陽郡公,授領軍將軍。討伐兗州刺史樊子鵠,以功封安喜縣伯。值魏孝武帝西入關,還晉陽從高歡入洛陽。拜大司馬、司徒,出任定州刺史。卒於任。贈太師、太尉。齊受禪追封太原王。

11.婁定遠,北齊代郡平城(今大同市)人。鮮卑族,類昭次子。以勛戚為武成帝所器重,少歷顯職,封臨淮郡王。清河四年(565),武成帝臨終,與趙郡王同受顧命,位司空。趙郡王奏黜和士開,與其合謀,然其卻納和士開賄賂,成趙郡王之禍。任瀛洲刺史時,被誣陷與高思好同謀,後主信讒言,深為設防,令兵掩圍。又遣使至州,以贓貨定其罪。婁定遠疑懼自縊身亡。

12.張纂,生卒年不詳,字徽纂,北齊代郡平城(今大同市)人。初事爾朱榮,後歸高歡。高歡赴洛陽,授其為右丞,守晉陽。在邙山之役,大獲全勝,以功封武安縣伯。事高歡20餘載,甚見親賞。高洋建國後(550),張纂討侯景,攻東楚,拔廣陵、涇州數城。因功遷瀛洲刺史,儀同三司。

13.宇文丘(513—572),字胡奴,北周代(今大同東北)人。宇文盛弟。起家襄威將軍,曾為輔國將軍、大都督。揭發趙貴謀亂,拜車騎大將軍。後歷咸陽郡守,汾、延、涼諸州刺史。官至左宮伯、大將軍,加柱國。

14.李存信(862—902),本姓張,名污落,唐雲中(今大同市)人。回鶻李思忠部人。李克用養子,賜姓名。善騎射,懂兵法,精通多種少數民族語言。從李克用平黃巢起義軍,以功累遷至馬軍都指揮使、檢校司空。忌才爭功,饞殺李存孝。在華縣之戰,敗於汴軍;從討劉仁恭,又為燕軍所敗,李克用將殺之,李存信叩頭謝罪而免,遂失兵權。

15.李存璋(?—922),字德璜,五代雲中(今大同市)人。乾符五年(878),從李克用入關破黃巢,歷遷義兒軍使。光華二年(899),授澤州刺史,檢校司空。李克用疾篤,與張承業並受顧命,立李存勖為晉王。故擢河東馬步都虞候,兼領鹽鐵。在境內抑強扶弱,整頓紀綱,剿群盜,務耕稼,息幸門,時稱才幹。從攻夾城,戰柏鄉,破汴軍,皆有功,遷檢校司徒、汾州刺史。天祐十三年(916),梁將王檀乘虛襲擊晉陽,李存璋率汾州兵入城據守。以功進大同防禦使,應、蔚、朔等州都知兵馬使。又歷檢校太傅,大同軍節度使,應、蔚等州觀察使。

16.史彥超(?—954),五代雲州(今大同市)人。為人勁悍驍獷。後漢時,官至龍捷都指揮使,從郭威舉兵反叛。後周立,授虎捷右廂都指揮使,戍晉州,拒北漢、契丹聯兵月余。高平之戰,先登陷陣,以功拜感德軍節度使。圍攻北漢太原,與符彥卿拒契丹援軍,戰忻口,中埋伏而亡。

17.折從阮(891—955),本名從遠,字可久,五代雲中(今大同市)人。後唐時,為河東牙將,官至檢校工部尚書。後晉時,割雲中之地屬契丹,遂為契丹所屬。後晉與契丹絕好後,率兵深入邊界連拔十餘砦。加檢校太保,曆本州團練使,兼領朔州刺史,振武節度使,契丹西南面行營馬步都虞候。入後漢,授光祿大夫、永安軍節度使,賜功臣名號。仕後周,加同平章事,移鎮滑州。後周廣順二年(952),授靜難軍節度使。後以年老退位。

18.折德扆(917—964),宋雲州雲中(今大同市)人。世居雲中,為大族。折從阮之子。父從阮,自晉、漢以來,獨據府州,控扼西北,中國賴之。父鎮府州,署為馬步軍都校。廣順二年(952),世宗建府州為永安軍節度,以為節度使。顯德中,入朝,以弟德願權總州事;又率兵攻克北漢河市鎮。宋建隆二年(961)來朝,待遇有加,遣歸鎮,破北漢沙谷砦。又破北漢軍於府州城下。

19.折御卿(959—996),宋雲州雲中(今大同市)人。折德扆次子。幼補節院使,後為兵馬都校。其兄折御勛徙鎮永安軍留守時,召為閑廄副使、知府州。後隨太祖征河東,破岢嵐軍,下嵐州,以功遷崇儀使。淳化三年(992),先後四遷為府州觀察使。次年,拜永安軍節度使。敗遼兵於子河儀,斬獲甚眾。歲余,遼兵聞其病,復來攻。帶病出戰,卒于軍中。

20.折可行(約1043—1107),字遵道,宋雲州雲中(今大同市)人。折繼閔之子。初仕軍府,種諤使其率兵護糧道,與夏人戰於葭蘆川,斬獲甚眾,擢知府州。元豐四年(1081),從宦官王中正征夏,與夏人戰,毎出必勝。夏人畏之。戍邊30年,善撫士卒,戰功最多。羌人稱為「折家父」。官至秦州觀察使。

21.畢士安(938—1005),本名士元,字舜舉,又字仁叟,宋代州雲中(今大同市)人。乾德四年(966),中進士。初為邠州楊廷璋幕府,累自左拾遺兼王府記室參軍,翰林學士。真宗即位(998),由開封府知府,出知潞州。入為翰林侍讀學士,上奏陳選將、餉兵、理財之策,真宗甚以為是。後升吏部侍郎、參知政事,力薦寇準為宰相。一月後,與寇準同朝為相,兼監修國史。景德元年(1004)九月,契丹南侵,與寇準合議,請真宗親征。和議後,擇將守邊,許通互市,招集流亡,屯儲糧食,安定局面。卒於任。謚文簡。著有文集30卷。

22.曹文詔(?—1635),明大同人。在遼東從軍,隨熊廷弼、袁崇煥等抵抗後金(清)軍。崇禎三年(1630),任延綏東路副總兵。次年,執殺義軍首領王嘉胤,繼而在陝晉先後殺害義軍首領多人,擢臨洮總兵。八年(1635),奉洪承疇之命追擊李自成起義軍,從河南入漢中,越秦嶺,到真寧湫頭鎮(今甘肅正寧),被義軍包圍,戰敗自刎。

23.曹變蛟(?—1642),明大同人。曹文詔從子。少年隨父與農民起義軍作戰。曹文詔戰死後,收集潰卒復從洪承疇,被薦為副總兵。崇禎十一年(1638),隨洪承疇入川,以主力追剿李自成起義軍,因屢戰有功,進左都督。次年,又從洪承疇赴薊遼,屯於遵化,任東協總兵官。十四年(1641),隨洪承疇解錦州之圍,兵敗,困守松山。十五年(1642)二月城破,被清軍執殺。謚忠烈。

24.任舉(1703—1748),字漢沖,號東園,清大同人。雍正二年(1724)武進士,授陝西柏林堡守備。5年後,從平新疆巴里坤叛亂,以功擢寧夏營都司,又調寧夏固原游擊。乾隆十一年(1746),平定固原兵變。次年,又從平四川金川土司造反,升重慶鎮總捕。後在攻昔嶺(今懋功縣西北)之戰中陣亡。謚勇烈。

25.張朝龍(?—1789),清大同人。寄籍貴州。少年習武充軍,曾於乾隆三十二年(1767)從征緬甸。三十七年(1772),從討四川金川土司反叛,以功授四品都司,擢廣東撫標中軍參將。五十二年(1787),率軍鎮壓台灣林爽文組織領導的農民起義,屠殺大批義軍,並俘獲林爽文、庄大田。被清廷列為後30功臣之一,遂進福建南澳鎮總兵。五十三年(1788),征安南(越南)時戰死。謚壯果。

26.栗毓美(1778—1840),字含輝,號朴園,清渾源人。嘉慶時,曾任河南溫孟、安陽、河內、西華諸縣知縣。嘉慶二十年(1815),調寧凌後,即採取減沙壓地畝稅,飭植木棉、榆、棗,以工代賑等法,緩解了黃河決口所造之災害。道光元年(1821),遷為武渉知縣。遇沁河決口,遂組織夫役引導沁水由漫口歸故道,並重築新埝。後歷任光州知州,汝寧、開封知府。九年(1829),升河南糧鹽道,遷湖北按察使。十二年(1832),為河南布政使。中牟黑岡口黃河堤壩將潰,組織搶修,一晝夜即竣工。朝廷驚服。旋擢為河東河道總督,常駐河壩,防止水患。卒謚恭勤。

27.栗耀(1808—1862),字仲然,清渾源人。栗毓美之子。道光十五年(1835)中舉人,後以父功受賜進士。為內閣中書舍人。咸豐三年(1853),出任湖北漢陽府知府。因奪回北太平軍攻佔的漢陽城,並協助胡林翼攻奪安徽諸縣,以功擢荊宜施兵備道,兼掌鈔關事務。歷任湖北按察使、武昌鹽法道、湖廣按察使、湖廣布政使。因兵餉虧空,擔憂而死。

28.劉青藜(1840—1900),字乙觀,清大同人。同治十年(1871),中進士,以知縣用。曾任陝西洋縣、淳化、三原等縣知縣。在三原任內,督民鑿井,灌溉田地,種桑養蠶,深得當地百姓厚愛。著有《蠶桑備要》、《蠶桑全圖》、《井利圖說》、《蠶桑指誤》、《蠶桑歌示》。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八大古都
揭秘一代傳奇古都?
六大古都之七朝古都
中國「大古都」,誰說了算?丨深讀
陝西到底多少朝古都

TAG:中國 | 歷史 | 歷史人物 | 人物 | 山西 | 大同 | 古都 | 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