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大概的意義
08-12
人之生也,得大氣五行圓運動之全,故人為萬物之靈。物之生也,得大氣五行圓運動之 偏,故物為人身之葯。全者,五行調勻,不偏多,不偏少,圓而又圓之意。偏者五行圓運動 中,有一方偏多偏少之意。類如中醫之麻黃,偏於疏泄作用。芍藥,偏於收斂作用。半夏, 偏於下降作用。升麻,偏於上升作用。甘草,偏於補中作用。古中醫治病方法,汗閉惡寒之 病,是人身疏泄作用偏少,收斂作用偏多。用疏瀉作用偏多之麻黃,以增加疏泄減少收斂為 葯。汗多發熱之病,是人身收斂作用偏少,疏泄作用偏多。用收斂作用偏多之芍藥,以增加 收斂減少疏瀉為葯。嘔吐之病,是人身下降作用偏少。用下降作用偏多之半夏為葯。肛門重 墜之病,是人身上升作用偏少。用上升作用偏多之升麻為葯。收斂與疏洩慾調於平,上升與 下降欲調於平,必賴中氣之旋轉。故用以上諸葯,必兼用甘草以補中氣。反之汗閉惡寒而用 芍藥,汗多發熱而用麻黃,嘔吐而用升麻,下墜而用半夏,與用上升下降收斂疏瀉之葯而不 用中氣之葯。皆能將人身不圓的運動,偏上加偏,使圓運動的個體,成了直不運動的個體而 死。人身五行的作用,運動圓則為人之生,運動偏即是人之病。人身五行的作用,是人身的 病,即是人身的葯。葯的作用,所以幫助人身自己的作用,以治自己的病。倘人身的作用已 無,葯亦不發生作用的效力也。古中醫學,用物性圓運動之偏,以調和人身圓運動之偏之學 也。此其大概也。 漢代張仲景先師,著傷寒雜病論,為中醫內科方葯祖本。無一方不是整個五行圓運動的 治法。雖局部之病,治法仍是整個。自來醫書,雖為無有系統,無有原則,無有證實說明。 學者雖不知道五行圓運動的所以然。然總在五行圓運動里摸索。所以隨時隨地皆有良醫繼起。 使中醫學至今不衰。歷代皆有整理中醫之舉,規模之宏,用款之多,以前清乾隆年間詔修醫 宗金鑒為極盛。書成,除針灸正骨外科之外,徒亂人意,無有用處。因當事者不知陰陽五行 之所以然,敷衍成書故也。今何如者。 最早的生物學,分生氣說機械說。生氣說,無物質上的證據。機械說,有物質上的證據。 故生氣說不能存在,而機械說獨能盛行。生氣者大氣也。生氣是整個圓運動不能分析的,科 學是以分析為能事的,所以證明不出也。 中醫學自來認為人身是大氣所生,故仲景先師傷寒雜病論的病證方法,根於大氣。又申 其說曰:人秉五行以有五臟。字宙造化、生物生命、古中醫學,並非分析得開的三個,乃是 分析不開的一個。不知生物之生命,不見宇宙造化之成功。不知牢宙的造化。不知生物生命 的來源。古中醫學,乃宇宙生命的解剖與修理學也。 近代生理學,發明人身內分泌物,乃人身的刺激素,為人身無形的聯絡。刺激者,人身 的氣的整個圓運動的表現也。無形的氣的聯絡,死體剖解學中求之無有也。商務印書出版之 蔡翹生理學有云:細胞之生活作用如何,吾人不可得而知。若用化學方法去分析他,他的作 用,就會馬上停止,今天所講的,就是從生活作用停止後得來的云云。細胞生活作用停止後 的生理學中,無有中醫學也。 以後國民,皆科學青年。古中醫學,將來之或興或廢,全視科學青年之能徹底認識大氣 的物質能力運動與否。 科學方法改良中醫。科學雲者,有原理有系統有證實之謂。非死體剖解之謂。死體剖解 學,是分析的,是片段的,是直不運動的,是死的。大氣的古中醫學,是不能分析的,是整 個的,是圓運動著的,是活的。彼此立場,適成相反。由死體剖解來學中醫的醫家,未曾見 其能治大病者。 凡改良一事,必須確知此事本身的究竟,而後可言何者為良,何者為不良。向相反之立 場上去求改良,結果必更加不良而已。分析的死體剖解學,只可作外科手術的研究。 人是生物之一,生物是大氣生的,故人也是大氣生的。世界的人如都認識人是大氣生的, 豈止中醫得著改進的根本辦法而已哉。中醫不良,非中醫學本身不良,乃為中醫學本身說法 的書不良耳。不注意此點,乃曰取消五行,是無異坐井觀天者,嫌天小也。老子曰:執古之 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老子之言善夫。 漢儒董仲舒,謂大雪節,天氣上升,地氣下降,閉塞成冬。關於生物生命的宇宙大氣圓 運動,總是天氣下降地氣上升,從無一息是天氣上升地氣下降者。至於大雪之時,地下封藏 的陽氣特別之多,圓運動的力量特別之大,更不閉塞。董仲舒下幃讀書,目不窺園者三年。 研究宇宙,全要在事實上尋出實在憑據來。三年目不窺園,在布幃子裡面,憑空瞎造謠言。 後人尊之,未免太不實事求是了。荀子曰:六淫之氣,皆出於地。荀子乃從實地考研得來。 有科學家的眼光。中國的哲學史,有實地整理之必要矣。
推薦閱讀: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推薦閱讀:
※學中醫書館------20170718(2)
※特效秘方100條.doc.全國老中醫赴京交流會
※中醫理論述評(全)
※中醫中藥治療痤瘡驗方十二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