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錄餘慶-《中醫名家談夏季養生》

夏季 養生

中醫學認為心主神志,其氣通於夏,也就是說,夏季與人的精神話動密切相關,故夏季的精神調養就顯得特別重要。夏季汗液外泄,而汗為心之液/暑氣最易耗傷,「暑易人心」,暑熱之病,住往產生許多精神方面的癥狀,如心煩、諺語、神昏等。許多有關的調查都發現,精神病的發病有春天增加,初夏最多,其後逐漸減少這一隨季節變化而變化的規律。全世界各地的趨勢基本一致。原因可能和春夏氣溫迅速升高有關。長夏的天氣以濕熱為主,表現為氣溫高、無風、早晚溫度變化不明顯,這種天氣易使人感到心胸憋悶,產生焦躁和厭煩情緒,易誘發精神病。

一、精神調節

清靜少欲,心神內守;適合琴棋、書畫,瑜伽等活動

二、夏季睡眠宜晚睡早起

三、飲食與夏季養生

夏天應多補充水分、鹽分,多唱白開水或含鹽礦泉水,多吃富含維生素C及纖維素的水果蔬菜。

(1)性味選擇,飲食應清淡

1.選擇苦味的食物

苦味食品所含生物鹼類物質具有消炎退熱、促進血液循環、舒張血管等藥理作用。按中藥理論,一般苦味的食品.如苦瓜、苦菜、馬蘭、茶等,既可清心除煩、醒腦提神、消炎祛暑,還能增進食慾,健脾燥濕,特別是夏至後一明生,即長夏之際,濕氣較重時,更應注意攝入一些苦昧的食品。當然,也不能毫無節制地濫服苦味食品,否則反而會損傷脾胃陽氣。中醫學根據五行五味與五髒的關係提出的夏季飲食調養原則,捉到夏季要增加辛昧食品的攝人,值得引起注意。因為辛人肺.辛味的食品可以補養肺氣,但辛昧的食品偏於熱性,顧忌夏天的炎熱,許多人不敢攝人,但實際上,夏天適當吃一些辛溫的食品反而會有利於散熱。

2.酸味食物能收、能澀。

夏季汗多,適當食酸能斂汗,以防汗多耗氣傷陰;在腸胃功能低下、易思腹瀉的夏季,適當食酸還能止瀉。另一方面,酸甘生津,即又酸又甜的食品,如西紅柿、楊梅、館子、山值等,具有生律止渴、健胃消食之功。

3.鹹味

夏季流汗多,故應該補充鈉鹽,少吃甜食,甜食易助濕生痰,妨礙脾胃的消化,減少食慾。脾胃功能不好的人一年四季都應減少甜食的攝入。

4.淡味

夏季濕氣重,加上飲水多,易水濕困脾,影響消化,淡味能利水排濕,如冬瓜、薏苡仁,空心菜等。

(2)夏季涼拌菜

涼拌菜清涼可口,是夏季頗受歡迎的菜看之一,如黃瓜、西紅柿、空心菜、白豆腐等,都可用米涼拌冷食。

製作涼拌菜比較正確的方法是:最好先將蔬菜入沸水鍋中燙一下,以消毒殺茵;如直接涼拌,則應特別注意菜的清洗和消毒,然後再用醋、大蒜、姜、食鹽、麻油等調味,攪拌均勻,即可食用。大蒜和醋能解毒,可以預防疾病,尤其是腸道傳染病的發生;姜可溫中祛寒,能促進消化。涼拌菜切忌用豬油,也不宜用荼子油和菜籽油。有的人喜歡先放鹽,使蔬菜內

部的水分滲出很多,然後棄去水分,這種做法會損失部分營養成分,應加以避免。另外,用來涼拌的蔬菜越新鮮越好。

(3)夏季粥食

古代醫家很推崇食粥,米粥既有滋補作用,又容易消化吸收,還能補充夏季炎熱失去的水分。若在粥內加一些綠豆、意薏苡仁、荷葉、獲苔等還可起到很好的消暑健脾、利尿祛濕的作用。《本草綱目》一書中說,用粳米、粟米、高梁加藥物煮粥,可淡滲下行,能通利小便、補脾益胃、滋補強身,治病甚多。《素問·玉機真藏淪》說「漿粥人胃,泄注止,則虛者活」。說明粥還可止腹瀉,並有利於病後體虛的恢復。夏季晚餐食粥,既有利於消化,又能消暑和清滌腸道之積滯,使腑氣通暢。煮粥以粳米為佳,拙米次之。新米甘香快胃,最為可取。用瓦罐砂鍋熬出來的粥,味道最好,營養價值最高。

●菊花粥 菊花10一15克,研末,粳米l00克,加水適量煮粥,待粥將成時調入菊花末,稍煮至沸即可食用,可作早晚餐食用。此粥清熱解暑,經常食用能使人肢體輕鬆,醒腦

提神。

●薄荷粥 鮮薄荷30克,或干薄荷15克,煎湯另放候冷。以粳米50克,加水煮粥,待粥將成時,加入薄荷湯及冰糖適量,再煮一二沸即成,可在夏季午後涼服。有解熱祛暑的

效果。

●白扁豆粥 白扁豆適量(干品60克,鮮品120克),粳米100克,加水伺煮為粥,作早晚餐食用。可用於防治中暑煩渴、暑濕泄瀉等。

●綠豆粥 綠豆適量,洗凈後浸半天,同粳米100克,煮成稀薄粥,可作為早晚餐食用。在炎熱的夏天,綠豆粥是極為理想的解暑食品。

●荷葉粥 鮮荷葉1張,洗凈,煎場取汁,用粳米50一100克,砂糖或少許鹽,共熬成粥。荷葉煮粥,不僅氣味清香可口,而且有升清、消暑、清熱、寬中的功效。可防中暑。

或再加蓮子適量一起煮,而成蓮子荷沖粥,不僅消暑,且可健脾養心,改善睡眠與記憶,促進消化。

或加綠豆50克一起煮,而成綠豆荷葉粥,清熱消暑作用更強,還可解毒。

●蓮藕粥 蓮藕loo克,洗凈切片,取適量糯米一併放入清水同煮,煮熟後再加入白糖調味即可食用。功能是補益脾胃、養神益氣,可以治療嗜睡、消化不良、棺神倦怠、心神煩躁、

疲倦乏力等病證。

●苦參綠豆粥 苦參15克另包,綠豆、糯米適量,加水煮粥,先旺火後微火。能清熱解毒,消暑止渴,多用於仲夏預防中暑。

●懷山薏苡仁粥 懷山藥30克,打碎,放入鍋內用水先煮10分鐘,然後加入意孩仁40克,粳米50克,一同煮爛成粥。此粥健脾補腎、益氣祛濕。

●蓮子龍眼薄荷粥 蓮子50克,龍眼肉40克,薄荷葉30克,粳米50克。放入鍋內,加水煮爛成粥。此粥補腎、清暑熱。

(3)其他食養菜譜

●苦瓜薄荷湯 鮮苦瓜100克,副開去核,切成塊。薄荷40克,洗凈。加水適量,一起煮揚,加數少許以調味。功能清熱解暑。

●苦瓜荷葉湯 鮮苦瓜150克,刻開去核.切成塊。鮮荷葉l張,洗凈,撕成片。加水適量,一起煮湯,加鹽少許以調味。功能清熱解暑。

●綠豆苦瓜發萊揚 綠豆50克,洗凈,故人清水中煮爛。苦瓜60克,刻開去核,切成塊,故人綠豆湯內,煮欄。再放洗乾淨的髮菜50克,繼續煮5—10分鐘,放入少許鹽調味。功能清熱解暑,解毒消滯。

●百合綠豆湯 百合、綠豆各100克。把個大肉厚的百撞球莖鱗片——片片地剝下,小心地撕去鱗片薄如蟬翼的內皮,然後浸在清水中,漂洗乾淨,與綠豆一起用文火煮之,待冷卻後輔以綿白糖、薄荷水等,即成。

●煲老冬瓜楊 蓮葉l片,生熟薏米各50克,冬瓜500克,赤小豆、扁豆各50克,川層草15克(一種草藥,有清熱解毒利濕的作用,若沒有此葯也可)。先煎川層草,留汁去渣備用。冬瓜洗凈,連皮切大塊;其他材料洗凈,瀝干水。適量清水煲滾,放人全部材料及川層草汁,再煲滾,然後用慢火煲3小時,放少許鹽調味。此湯清熱解渴、利尿祛濕,可除心頭脹悶。三伏天飲此場最宜。

●三豆湯 綠豆、赤小豆、黑豆、生甘草各10克,加水600毫升左右,一起煮爛,待涼後飲用。本湯營養豐富、味道甜美,既可補充蛋白質,又能清暑解毒利濕。若加上白扁豆、薏苡仁,則清熱利濕的作用更強,並可健脾。

●糖醋嫩藕片 白糖50克,白醋60克,新鮮藕250克。嫩藕洗凈,刮皮,切成薄片,置沸水鍋中燙一下,撈出備用。將白糖、白醋放入鍋內(酸甜度可根據個人喜愛自行調配),加入少許清水放置火上煮沸,倒入盛器內待涼。將藕片浸入糖醋水中,浸6小時後即可撈出裝盤食用。此萊酸甜開胃,清脆可口。

●育龍百合 絲瓜連皮截成10厘米長的段,深度進刀,邊滾邊切,不使其斷,將百合辯削根洗凈,與絲瓜同在鮮瀝中煮得酥而不爛,加鹽、味相後起鍋。此菜絲瓜狀如游龍,百台

潔白如玉,清新爽口,滋味鮮美,是消暑佳品。

●苦瓜涼荼 苦瓜、綠茶煮汁製成涼茶,清熱解毒,防暑降溫,還能降血糖o

●大棗烏梅荼 干紅棗5枚.烏梅3枚,白糖適量。將紅棗與烏梅洗凈,去核及其他雜物,同放杯中用沸水沖泡,炯泡15分鐘,濾出後即可當荼飲用。此茶既能補益脾胃、養血滋陰,還能解暑、生津止咳,安神等。

四、夏季的中藥調養

對於女性來說,夏季更需要調和脾胃,益氣養心補血。大棗、枸杞、地黃、黃芪、白芍、龍眼肉、何首烏等具有健脾益氣、補心養血的功能,且不溫不燥,是夏季婦女養血生血之佳品。

(一)夏季養生用藥原則

夏季的中藥調養,主要應從以下幾方面人手:

1.清心解毒消暑

夏季心火偏旺,暑熱為夏季的主邪,故夏季常用某些藥物來清心消暑解毒,如菊花、薄荷、金銀花、連翹、荷葉等。根據「夏長」、「陽旺」特點,中醫學認為夏季用藥應偏於浮散,而不宜沉降,即所謂的「夏宜用浮」。在寒性清熱葯中應選用辛涼發散或甘寒之品,以利於暑邪的外散,而一船少用過於苦寒沉降的中藥。

2.補氣養陰生津

暑邪有容易傷律耗氣的特點,故益氣生津之品也為夏季所常用。無病及體質尚可者,可選用一些藥性緩和偏涼的補益葯,加沙參、玉竹、黃精、山藥等;身體較虛弱者,可根據情況選擇西洋參、党參、黃芪等作用較強而性質又相對平和的補藥。中醫有「冬補三九,夏養三伏」的說法,特別重視在三伏天的進補,天氣越熱,超要注意保護正氣,避免其過於消耗。不過,夏季不宜選用過於溫熱、滋膩的補品。

3.祛署健牌利濕

因夏季氣候潮濕,脾胃功能低下,應經常服用祛濕之品。但祛濕的藥物,大多性溫燥,會助長暑熱,故過於辛香燥烈的藥物,如半夏、陳皮、厚朴、蒼朮等,應慎用。而應選擇相對溫和或性偏涼的化濕滲濕葯,如白朮、蓮子、獲薈、荒茁仁、藿香、白豆蔻等,既使脾胃,又祛暑濕。

4.兼顧養肺和補腎

夏季心火旺而肺金、腎水虛衰,故還買注意養肺和補腎。如服用枸杞子、地黃、五味子、麥冬等,其中包括收斂肺氣的酸味葯,以防出汗太過,耗傷津氣,甚至也不排除使用附子、肉桂之類的溫熱性補腎葯,以防寒涼太過。

(三)中藥消暑飲料與湯劑

●銀花、菊花各10克,泡開水代茶飲。

●百合30克,金銀花20克,白砂糖適量,加水l 000毫升,煮沸涼後,頻頻飲服。

●金銀花50克,煎水兩碗,待涼後去渣留汁量,分次飲用。

●金銀花20克,滑石15克,水煎服。

●薄荷10克,荷葉15克,金銀花20克,煎水服。用於一般消暑以及暑熱感冒初起,發熱,汗出成無汗,口渴喜冷之症。

●綠茶2克,薄荷葉數片,開水沖泡,冷飲熱飲皆宜。對風熱感冒、頭痛、目赤、咽喉腫痛、口舌生瘡也有一定療效。

●山楂20克,荷葉15克,加水適量煎後當茶飲。

●綠豆2凹克,烏梅100克,加水煮熟後加少許白糖,涼後飲用。

●鮮蘆根150克,鮮竹葉50克,濃煎取汁,頻頻飲服。宣透暑熱,除煩利尿,生律止揭。

●三鮮飲 鮮竹葉、鮮荷葉、鮮薄荷各30克,加水煎煮約10分鐘取汁,再加人適量蜂蜜代茶飲用,有生津止渴、清熱解毒的功效。

●三花飲 野菊花、荷花各10克,萊莉花3克,洗凈後以沸水沖泡,加蓋稍冷後當條飲,有清暑解熱、芳香開竅,去心胸煩熱的作用。

●七鮮茶 鮮藿香、佩蘭、荷葉、竹葉、薄荷、蘆根、石研各3克。將上述鮮葯洗凈,除去雜質,切成碎塊,用沸水沖泡,燜泡15分鐘,濾出後即可當茶飲用。此茶具有清涼解暑、生律止渴、預防中暑的作用。

●清暑益氣湯 西洋參5克,石解、粳米各15克,麥冬9克,荷梗、知母、竹葉各6克,黃連、甘草各3克,西瓜翠衣30克。能清暑益氣,養陰生津。適用於暑熱傷律耗氣,症見身熱多汗,心煩口渴,體倦少氣,脈虛數等。酷暑盛夏季節服之能預防中暑。

●新鮮黃瓜藤150克,水煎5分鐘後加適量冰糖,當茶飲,中暑頭痛者適用。

(4)夏令進補湯劑

(1)補心安神

●酸棗仁、玉竹各9克,煎湯調服。對勞傷心神,心血不足,虛煩不眠的患者,臨唾前服。

●龍眼肉20克,酸棗仁、茯苓各10克,水煎服,1日1劑,分2次服。可隔日服。此方補心安神,健脾利水,適用於心煩不安,汗出,心悸怔仲之症。

●蓮子芯、西洋參、白茯苓各10克,水煎服,1日或隔日l劑,分2次服。此方功能清心火而安神,兼俊脾。適用於因陰傷而致的心火亢盛,出現煩躁不安,面紅目赤,口苦而於,或口舌糜爛,舌紅苔黃,小便黃赤灼熱等症。

(2)健脾和胃

●白朮10克,山核6克,太子參25克,水煎服,1日1劑,分2次服。此方健脾益氣,俏食積,散寂滯。可治國氣血不足所致倦怠乏力、食少、自汗、心悸、口乾等症。

●白朮10克,懷山藥15克,太子參20克,枳殼8克,水煎服。1日l劑,分2次服。此方功能補脾胃,益氣利水。適用於脾胃虛弱所致少食體倦或泄瀉等症。

●人蔘、白茯苓各10克,荷葉l張。人蔘單獨婉,襖苔與荷汗水煎取汁,與人蔘混和後服,1日1刑,分2次服。此方補脾胃之氣,消暑滲濕,生津寧神。可治脾胃虛弱所致的食欲不振、泄瀉或心神不安的怔仲、失眠、自汗等症。

●草豆蔻120—150克,加生薑適量同炒至香黃,去姜備用;麥芽300—500克,神曲120一150克,分別炒黃備用;炙甘草120—150克,炮姜30—50克。上述5葯同研末,每次取3—5克,不定時當榮服。此方出自《遵生八箋》,名叫豆蔻散,能溫中健脾、益氣開胃,治療夏日受寒,胸膈氣滯,脾胃不和,飲食減少。

●陳皮0.75千克,用熱水浸洗數遍,陰乾水分;另取鮮生薑150克榨汁,用生薑汁腌拌陳皮,置放一夜,烘乾備用。取腌制的陳皮05千克,肉豆蔻、甘草各15克,三葯加鹽150克同炒,待鹽和甘草變成紅色後起鍋,研末隨意服用。此方名叫橘紅散,用於夏日消食和氣。

(3)滋補肺腎

●黃精、西洋參各10克,構柜子15克,大棗10個服,lBl劑,分2次服。此方滋補肺腎,健脾和胃.生津。

●麥冬、五味子、石斛適量,燉湯服用,以潤肺生津。

●生地黃、懷山藥各10克,相把子15克,澤瀉6克.水煎服,1日1劑,分2次服。此方滋補脾腎,利水滲濕。

●巴戟天10克,枸杞子15克。水煎服,1日l劑,分2次服。此方能補腎。巴戟天補腎壯陽,溫養元陽,與枸杞子合用,既補腎陽,又補腎明,一陰一陽配伍,可治面色淡白,腰背

酸軟,聽力減退,頭暈耳鳴諸症。

五、夏季常用中成藥

●仁丹 含薄荷腦、樟腦、掛皮、小面香、冰片、丁香、砂仁、木香、姜粉、人造鷹香等。有情暑醒神,驅風止痛,辟穢開竅,改善胃腸功能,促進血液循環等功能。適用於中暑忍心嘔吐、胸閃、煩躁、頭昏腦脹;暈車暈船,水土不服等也可應用。每次吞服或含服6—15粒,或按說明服。

●十滴水 是一種酒精溶液,含辣椒、樟腦、薄荷泅、大黃、姜、桂皮、小茵香等。有解暑驅風,提神醒腦,化濁健胃等功能。適用於中暑引起的頭暈噁心、嘔吐、泄瀉、腹痛等症。每次口服l0—30滴,或1次1瓶,用溫開水送服。對原因不明的腹痛,不能服用十滴水。孕婦忌服。

●藿香正氣九 解表祛暑,化濕和中。用於四時外感.中暑頭暈,烷腹脹痛,嘔吐泄瀉。本品常用於夏季感冒伴有胃腸癥狀,偏於濕而不同熱者,對急性腸胃炎,消化不良,水土不肢引起的頭暈、噁心、嘔吐、瀉痢、舌苔白膩者,均有效。口服,成年人1次1瓶,1日2次。

●六一散 內含甘草l份,滑石6份。清熱利濕,促進排尿,使熱從小便出,用於中暑身熱煩渴,腔瀉,小便不利。1日2次,每次20克,用冷開水調服。

●清涼油和風油精 含有樟腦、薄荷腦、薄荷油、按葉油等,中署時可外塗人中穴及兩側太陽穴。外塗於太陽、印堂、風池等穴位處,具有提神醒腦的作用,對緩解頭痛、頭昏等癥狀特別有效。外塗局部還可防蚊蟲叮咬及止癢。傷風感冒時,塗一點在鼻腔內,可使鼻腔通暢。

●薄荷錠 含薄荷腦、檸檬油、桂皮油等。具有行氣解郁、疏散風熱的作用。適用於頭腦脹痛等,嗅吸或搽用處。

●生脈欽 古時又稱參麥散,由人蔘、麥冬、五味子三葯組成。益氣生律,斂陰止汗,對氣陰兩傷形成的心悸氣短、脈微虛汗、咽干舌燥等症有較好的療效。現已製成DdR安額劑,各大藥店都可買到。每次服10毫升,每日3次。適用於三伏時節汗出量多而傷津耗氣,出現納差、口渴、疲乏無力等。此方還可治療慢性咳嗽,氣陰兩虛,乾咳少痰,自汗,氣短以及氣陰兩虔型的各種心臟病。《遵生八箋》載「三伏時用門冬、五味子、人蔘泡湯代茶為之參麥散,消渴生律」。

●金匱腎氣九 由附子、肉佳、澤瀉、丹皮、茯苓、地黃、山茱萸、山藥等八味葯組成。每日早晚空腹用鹽場各送服15克。可用於夏季補腎,井壯筋骨,益顏容,固精能。尤其適用於老人腎臟虛弱,腰酸腿痛,小便頻數,腑氣不順。服此葯時最好忌房事並忌生冷、豬、色等食物。方中含辛溫燥烈的附子。

六、中藥與冬病夏治

夏季治療寒冷季節的多發病,中醫稱為「冬病夏治」,主要採取針灸等外治方法,同時可配合內服中藥。詳細含義和機理請參看「夏季針灸按摩養生方法」。

●老年性慢性支氣管炎和支氣管哮喘 在三伏天緩解期,內服補益脾肺腎、增強衛氣衛外功能的中藥丸散煎劑,以扶正固本.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根據患者的情況,選用人

參、黃芪、刺五加、靈芝、補骨脂、紫河車、玉屏風散、補肺揚、四君子湯、六味地黃九、金匿腎氣九、河車大造九、小青龍湯等方葯。夏季陽氣上升,免疫功能活躍。這些方葯大多能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增強機體對不良刺激的適應能力,預防感冒,減少老慢支和哮喘的發作,甚至使之根治。

●凍瘡 夏季用鮮芝麻花常搓易凍傷處,到冬天即不易思凍瘡。或夏季農曆五月取大蒜搗爛,用少許塗面部及手足皮膚,也可預防冬月凍瘡(《遵生八箋》)。鮮芝麻花、大蒜等

外用能刺激皮膚,使血液循環加快,放可預防凍瘡。大蒜刺激性較強,不可多撩,否則會引起皮膚起泡。

七、夏季疾病的防治與調護

1.中暑

●在飲食方面,多吃開胃消暑的食物,如綠豆、菠蘿、苦瓜、西瓜等,並注意蛋白質的攝人。多明清涼防暑飲料,酸梅湯、鹽開水等,不宜吃厚味油膩食物。隨時準備一些人丹、十

滴水等預防中暑的藥物,稍有中暑徵象則立即服用。

●每天洗澡,保持汗腺排泄通暢。衣服要寬大通風。

●注意收聽氣象高溫預報,以便及早採取預防中暑的措施。

救治方法:

●發現中暑先兆時,應把病人拾到陰涼、通風的地方,解開衣扣,平卧休息;用冷濕毛巾放在病人的頭部或胸部冷敷;或輔以刮砂療法(具體方法見「針灸按摩養生方法」)。o

●讓病人多喝些涼開水、淡鹽水,或葡萄糖鹽水(葡萄糖15克,鹽5克,冷開水l碗),以及綠豆汁、金銀花汁、鮮荷葉汁等。

●給予十滴水、人丹、藿香正氣九、六一散等解暑藥物。

●高熱者,可給予物理降溫,用冷水或冰袋冷敷、酒精擦澡、風扇吹等;對於昏迷者,可針刺人中、十宣、合谷等穴位急救;呼吸困難者,可人工呼吸。對於重症中暑如不及時搶救,

常可危及生命,故應一邊作上述處理,一邊準備送醫院救治。

2.夏季熱

在炎熱的的夏季,有些嬰幼兒(尤以3歲以內為多見)常會出現莫明其妙的發熱,體溫可高達38—40℃持續不退。夏季熱的臨床癥狀可概括為「一高二多一少」,即體溫增高,口渴多飲、小便增多,少汗,還伴有心煩不寧、身體消瘦、食欲不振、體倦乏力、舌紅等。發燒多在午後夜間加重,早上減輕。

抗生素和退熱葯對夏季熱往往無濟於事。所以,夏季熱的防治主要還得依靠日常調理及中醫藥治療。

●飲食調理 應注意給核子補充水分和鹽分,可多喝些淡鹽水利含碳酸較少的清涼飲科,飲食宜清淡,富含營養而易於消化。少吃多餐(包括水果在內),以吃粥喝湯為宜。多吃雪梨、西瓜、菠蘿、黃瓜、藕、豆腐、絲瓜等食品,綠豆粥、荷葉粥可用於輔助治療。不宜吃冷飲。●起居睡眠 起居要有規律,早起活動,保證充足的睡眠,室內空氣要流通,保持涼爽,切忌電扇朝體弱兒童身上直接吹風,宜穿柔和而透汗性能好的衣服,還要避免受寒。有條件的可到涼爽的地方去避暑。

●中藥食療 預防以健脾益氣、養陰護陽為原則。治療則宜養明清熱、使脾益腎。

▲西洋參30克,麥冬20克,甘草、紅棗『雪梨汁、菠蘿汁各10克,金銀花汁15克。先煎西洋參、麥冬、甘草、紅棗。用3大碗水煎,煎至2大碗,撈去藥渣,將梨汁、菠蘿汁、金銀花汁故人,損勻,代茶飲。主要用於預防。

▲西洋參10克,生黃芪15克,麥冬、鮮荷葉、淡竹葉、青蒿草各8克,雞內金、懷山藥各6克,薏苡仁5克,甘草3克。水煎服。1日1劑,分4次服。煎時,放生薑5片,紅棗10個,水2大碗,煎至l大碗,去藥渣,分成4次量.上午分2次服,下午分2次服。可用於治療。

▲綠豆20克、蓮子肉10克、金銀花15克、紅棗10克,熬粥;用於預防或輔助治療。

3.痊夏

痊夏,民間稱「苦夏」,是春夏之交所發生的一種季節性疾病,氣候悶熱、潮濕的江南一帶多發。10歲以內的兒童多見。

中醫學認為窪夏主要是脾胃虛弱,外感暑濕之邪所致。也就是說,體質虛弱的人,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較低,不能很好的適應夏季炎熱、潮濕的氣候,神經、消化系統及心肺等

功能均降低,飲食的消化吸收產生障礙,出現胸闖、飲食減少、四肢無力、稻神不振、容易疲勞、大便稀溶等脾虛濕因的癥狀,到醫院檢查,卻查不出任何器質性病變。與夏季熱不同的是,無明顯的發熱口揭、多飲、多尿等。若時間過長,可造成營養缺乏,使體重減輕、麵包萎黃,天氣涼爽後,癥狀便自然消失。

具體的預防與調治方法:

●痊夏的預防要從鍛煉著手.提高身體素質。

O對易患痊夏的人在秋冬之季可常服用一些健脾益氣的中藥,在每年人夏前再服幾劑補中益氣湯(丸)。

●夏季發病期間,可服中成藥藿香正氣水(九)、六一散、去暑丸等,也可每天用鮮霍香、佩蘭各10克,滑石、焦大麥各30克,甘草3克,煎湯代荼飲,有一定的效果。

●痊夏病人的飲食調理很重要,飯菜烹調上要講究色香

味,井經常變換花樣,以增加食慾。多吃蓮子、薏米、扁豆等健脾化濕,清淡而容易消化,又富於營養的食物.少吃或不吃油膩不易消化的食品;生冷的瓜果蔬菜,一次不能吃太多o

●兒童不要在炎熱的陽光下嬉戲。

4.細菌性痢疾

在夏季發病最多的是細菌性痢疾,氣溫高時痢疾桿菌繁殖很快,再加上蒼蠅的傳播、人體目的殺茵能力下降等原因,故夏季人們很容易息痢疾。急性痢疾主要表現為完腹部不適

或疼痛,嘔吐、腹瀉,大便次數增多,每日7—8次,多者甚至20—30次,伴有里急後重,大便有粘液或膿血。嚴重者還可伴有發熱、寒戰、全身不適等癥狀。一般老人和兒童的癥狀

較重。

預防治療措施;

●預防痢疾要把好「病從口人」這一關,避免食入腐爛或被細茵污染的不潔食物。飯前便後及接觸病人後要洗手,生吃蔬菜瓜果要洗乾淨,並注意消毒。不喝生水,多食大蒜對腸

道傳染病的預防和治療都有一定效果。

●得了痢疾及時到醫院治療,遵醫囑服藥,切忌亂用收斂止瀉藥,這樣會使病菌滯留胃腸,使病遷延不愈。

●患病期間要注意休息,多喝水,最好喝淡鹽水或淡菜湯,一方面補充因痢疾而損失的水分、鹽分,另一方面,多喝水可稀釋血液里的毒素。

●進食易消化和刺激性少的食物,如藕粉、麵湯、稀粥、豆漿等流質,以減輕胃腸道負擔。必要時須禁食12—24小時。

●藥物可選用止痢片(磺胺米)、痢特靈、黃連素片、香連丸等。

●中醫有許多治痢疾的食療方,可適當選用。民間的很多偏方、驗方也有很好的療效:

▲鮮馬齒莧200一500克,加水煮爛後加搗爛的大蒜、食鹽適量,吃菜飲湯。

▲鮮苦瓜1個,搗爛如泥,加糖適量,和勻,2小時後將水濾去,一次冷服。或苦瓜150克,洗凈切絲或碎末與大米50克同煮成粥,對痢疾里急後重、大便不暢有較好的療效。若加一些馬齒莧、黃花菜,可增強療效。

▲黃連15克,山按30—60克,水煎服。

▲地錦草l把,煎水加糖,當茶喝。

5.急性腸胃炎

急性腸胃炎是夏季常見病之一,俗稱「六月瀉」。夏季氣候炎熱、潮濕,細菌繁殖快,許多細菌,如沙門菌、大腸桿菌等,容易污染飲食,都可使人得胃腸炎。腸胃炎除應及時治療外,飲食調理尤為重要,合理的食譜能促進該病的好轉及康復。

●病人應休息,吃易消化的食物,發病初期可暫禁食,以減輕腸胃腸的刺激,使胃腸得到休息。多飲水。

●癥狀緩解後,可進食清淡流質,如淡果汁、茶水、稀藕粉、濃米麵湯,井少量多餐。豆漿和牛奶因產氣易引起腹脹,故不宜食用。

●排便次數減少後,可吃些含蛋白質多的食物,如乳類製品等。少吃糖類,因糖類易產氣。如腸道產氣惡臭時,可吃澱粉類食物,如馬鍾薯、山藥、芋頭、米、麵食等。少吃肉、蛋、魚以及豆類等不易消化的食品。禁忌酒類、咖啡、肥肉、冷萊、汽水及多纖維的蔬菜、水果。

●多喝含有大量維生索c的飲料,如鮮橘汁、茶水、西紅柿汁等。烹調食物,應以蒸、燉、燴為宜,忌用炸、爆、煎制菜看,因為後者不易消化,妨礙急性腸胃炎好轉。

其他防治還有:

●病人可服用藿香正氣九或六合定中九,也可根據所感染的不同紉茵,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止痢片(磺胺米)、復方新諾明等抗生素。

●也可用針刺療法,取中院、足三里、內關、天樞等穴位,效果顯著。

●嘔吐腹瀉嚴重,伴脫水者,應給喝淡鹽水,必要時應去醫院及時補液。

●預防急性腸胃炎,耍注意飲食衛生,飯前便後耍洗手,不喝生水,不吃腐敗變質和蒼蠅、嬸蝴叮爬過的食物,對於隔餐的飯菜和從市場買回來的熟食.須重新煮沸再吃。

署天泄瀉驗方:

●白扁豆15克,意茁仁10克,綠豆20克,粳米50克,熬清稀粥食用。

●黃瓜藤洗凈,明干,成年人每服10—15克,小兒每服2-5克,水煎當茶喝。

●苦瓜根15克,新鮮苦瓜50克

●菠蘿葉50克,水煎服。

6.食物中毒

家中一旦有人出現食物中毒,千萬不要驚慌失措,應冷靜地分析發病的原因,針對引起中毒的食物以及吃下去的時間長短,及時採取如下幾點應急措施:

●催吐 如果食人變質食物的時間在l一2小時內,可用催吐的方法。立即取食鹽20克,加開水200毫升,溫水沖服。如果吃下去的是變質的葷食,則可服用十滴水催吐。有的患

者還可用筷子、手指或鵝毛等刺激咽喉,引起嘔吐。

●導瀉 如果病人食入的中毒物時間較長,一般已超過2—3d、時,而且精神較好,則可服用些瀉藥,促使中毒物儘快排出體外。一般用大黃30克,一次煎服。老年患者可選用玄明粉20克,用開水沖服,即可緩解。對老年體質較好者,也可採用番瀉葉15克,一次煎服,或用開水沖服,也能達到導瀉的目的。

●解毒 如果是吃了變質的魚、蝦、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取食醋100毫升,稀釋後一次服下。此外,還可用紫蘇30克、生甘草10克,一次煎服。若是誤食了變質的飲料或防

腐劑。最好的急救方法是用鮮牛奶或其他含蛋白質的飲料灌服;

●如經上述急救,癥狀未見好轉,或中毒較重者.應儘快送醫院治療,並同時留取可疑致病的食物、病人的嘔吐物及糞便送醫院作細菌學檢查,以便對症下藥。

●在治療過程中,要給病人以良好的護理,盡量使其安靜,避免精神緊張,注意休息,防止受涼,同時補充足量的淡鹽開水。

7.雀斑、黃褐斑

雀斑和黃褐斑均與皮膚黑色京沉著有關。雀斑是一種單純性褐色或黑色斑點,針尖至豆粒大小,猶如麻雀卵上的斑點,多發於面部,雙側面頰和兩眼下方更明顯,通常為對稱性。

男女都有發生,女性較多。其發生原因還不十分清楚,可能與遺傳有關。

黃褐斑多見於中年女性,主要發生在面部、口唇周圍。顏色呈黃褐色,表面光滑,形狀不一,有的形如瑚媒,所以又叫蝴蝶斑。其發生原因,常與陽光照射、勞累、情緒低落、營養失調、體質虛弱等有關。中醫學認為由肝、牌、腎功能失調所致。現代醫學發現,某些婦科疾病和一些慢性疾病,如痛經、月經不調、肝病、重癥結核等可導致黃褐斑。但也有不少病人的病因不明。

雀斑和黃褐斑不痛不癢,也不影響健康,但對面部美容影響較大,夏季因日晒較多,員色往往加深,冬季顏色變淺,但不完全消退。

忌雀斑和黃褐斑的人在夏季應盡量防止日光的曝晒,經常外塗硅酮霜等防晒護膚品,以防紫外線的侵害。

●外治法

▲兩者均可用2%一3%氫醌霜(軟膏)外塗,以減少黑色素的合成,使用此軟膏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其他的祛斑面膜也可酌情選用。

▲雀斑還可用雀斑霜外塗,有一定的退斑作用。

▲黃褐斑還可用白附子、白芷、滑石各250克,共研細末,早晚洗面後擦患處。或用青嫩柿樹葉晒乾研細末30克,與凡士林30克調勻成膏,每天睡前塗患處,晨起洗凈,連用半月到一月。

●內治法 內服維生素C、維生素E和六味地黃丸、逍遙丸、丹參片等。

●食療法 多食含有維生素c和維生京E的食物,可減少色素的形成。柑橘、山楂、鮮棗、刺梨等新鮮瓜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麻油、花生油、麥胚油等植物油,豆製品以及綠葉蔬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此外,研究發現富含谷胱甘肽膚和微量元累硒的食品,如西紅柿、蘆筍、蘑菇等,能有助於抑制黑色素的形成,可經常多吃。酒、咖啡、辛辣等刺激性較強的食物,對防治色素斑不利,應盡量少食。

●平時保持樂觀情緒,消除過分憂慮和操勞,使神經系統處於平衡狀態,調整內分泌對色素的正常代謝。並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增強機體的自身免疫能力,達到健身祛病的目的。

●不宣濫用化妝品及冷凍、磨削療法,更不要隨便服用腐蝕性較強的藥物,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皮膚損傷。

●婦女在妊娠期出現黃褐班,又叫妊娠斑,無需治療。慢性疾病引起者,應著重治療原發病。

8. 足癬

足癬是癬症中最為常見的一種。足癬一般是通過接觸生癬的人或用具如拖鞋、腳布等而感染。感染後的足部由於穿著鞋襪,局部環境悶熱,不透汗水,有利於黴菌的生長繁殖。

因足丫糜爛、流水而有特殊氣味,中醫學稱之為「腳濕氣」,民間有的地方稱「臭田螺」、「爛腳丫」。本病好發於成年人。常侵犯趾間、足底、足跟及足緣等處的皮膚。它的主要病原茵是紅色毛癬菌、石膏樣毛癬菌和絮狀表皮癬茵等,這些癬苗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

腳癬發作時使人奮癢難忍,如不及時治療,還常引起手等其他部位感染黴菌。嚴重的痹症會引起細菌感染而致淋巴管或淋巴結髮炎,並由此招致腎炎,故不能輕視。

腳癬患者,可選擇以下方法治療:

▲10%一30%冰醋酸溶液浸泡或洗腳後外搽,我國民間常用。

▲3%水楊酸、6%苯甲酸搽刑外搽。

▲糜爛者可用較溫和的復方雷鎖辛搽劑,或1%益康唑霜、2%米康唑霜、1%一3%克霉唑霜等。

▲有一種長效防治腳癬的鞋些,可經常使用。

▲每天用硫黃香皂洗腳,洗後用於毛巾或衛生紙把水吸於,穿上用硫黃香皂洗過的襪子,2—3天後,腳癬即見好轉。其後可停止用硫黃香皂洗腳,但襪子一定要用硫黃香皂洗過

晒乾再穿。鞋襪要經常洗刷,並在烈日下暴晒。

▲癬病重在預防,癬病治癒後,應繼續治療10天左右,以鞏固療效。用過的內衣內褲及床上用品、腳布、鞋抹等物耍煮沸消毒,或洗凈後暴晒,或用30%福爾馬林鎔液閣囂,或更換新鞋襪,以免複發。

預防的措施:

▲注意個人衛生透氣。

▲夏季儘可能不穿膠鞋,宜穿布鞋或涼鞋。

▲足汗多時,外撲痱子粉或腳氣粉,以保持足部清潔乾燥。

▲宿舍和工作環境,要保持乾燥通風,防止濕度太大。

▲腳布、腳盆、拖鞋不能互相借用。在公共浴室洗澡最好不用公用拖鞋、浴盆、浴巾。

9.腋臭

有些人的腋窩下,經常發出一種刺鼻難聞的怪味,又排出大量的黃色汗液,此即所謂的腋臭。尤其在夏天,氣溫高,汗腺分泌又旺盛,這時就顯得氣味更大。

狐臭是腋下腺異常所致,多與家族遺傳性有關。多發生於青年,特別是發育成熟的女青年。因為青年人性激素水平提高,從而促進皮膚中大汗腺的分泌,並使汗液中脂肪酸、蛋

白質等有機物質含量增多;腋窩陰暗潮濕,適宜於細菌的生長繁殖,劇臭桿菌和生腐桿苗產生的酶類使汗腺與皮脂腺分泌物中的有機物分解加速,發生酸敗而產生一種像狐狸的臊氣,所以又俗稱「狐臭」,醫學上叫「局限性臭汗症」。狐臭雖不會妨礙健康,沒有傳染性,但內於氣味難聞,不少青年人常常為此煩惱。

狐臭很難根治,主要是要針對臭味的產生原因,一是收斂汗液,間接防臭;二是殺菌抑茵,防止汗液的分解,直接防臭。

●保持局部清潔、乾燥,勤洗澡、擦災身粉,還可在腋下噴洒一些減少出汗量和去除臭味的化妝品,如去臭可用狐臭香粉、香水等,止汗還可用30%明礬液,局部抑菌可外搽0.1%洗必泰洛或o.1%新潔爾滅液。

●有一種以中草藥為原料的噴霧劑——液體腋下香,能減少腋窩汗腺分泌,抑制細菌繁殖。還有一種名叫「西施蘭夏露」的產品,能使脂肪酸迅速消除,並有抑菌和殺菌作用,從而達到消除臭味的目的,其除臭快而完全、持效時間長,對皮膚無刺激性,噴射或塗搽30分鐘後即可淋浴。成人首次使用能持效7—10天;少年可持效1個月左右o

●還有一些治療方法可破壞乃至切除腋下汗腺,如局部低溫冷凍、外科手術切除、注射石碳酸藥液、x線放射治療、電解毛囊等。有人誤以為只要去除了大汗腺就可根除腋臭,其

實,這些方法的療效並不十分理想,大多容易複發,並有一定的後遺症,一般不宜輕易採用。

(二)其他疾病的夏季調護

1.夏季感冒

感冒在夏季雖不如寒冷季節那樣流行,但由於暑天高溫汗出得多,體力消耗大,人易疲勞,人體抗病能力也隨之減弱,再加上避暑貨涼,故感冒並不少見。暑天感冒,中醫學又稱

「熱傷風」。臨床常見有暑熱、暑濕和風寒三種證型。常見癥狀是流涕、算塞、打噴墮,甚至發熱,汗多,或伴有噁心、嘔吐、旗瀉。此外,夏季某些病毒性感冒,還合併發病毒性心肌炎,尤其是兒童,故應特別引起注意。

預防措施是:

●注意勞逸結合,保證睡好、休息好,減少體力的消耗,以增強體質,抗拒外邪的侵人。

●不要貪吃生冷而損傷脾胃,西瓜、冷飲等不要吃得太多。

●避免貪涼而感受風寒,夏季出汗多,毛孔開放,容易受風寒之邪的侵襲,故在樹苗下、過道里、涼台上乘涼的時間不宜太長,更不要膳宿。吹電風扇的時間也不宜過長,也不要坐

在潮濕的地方。衣著應隨天氣涼熱而增減。休浴或游泳後要把身上的水挾干。

●感冒流行期間應少去公共場所。

●夏季感冒常不能迅速痊癒,特別是老人和兒童,應積極治療,否則易轉化為其他疾病

●西瓜是清熱解暑的佳果,但感冒初期的思者應懊食。

中醫學認為,感冒初期,無論是風寒感冒,還是熱傷風,都應採取發散的治療方法使病邪從表而解。如果此時吃西瓜,不但不能表散病邪,反而會因其清熱解毒作用而引邪人里,使病情加重或延長治療時間。所以,感冒初期不應吃西瓜,但在感冒加重,邪氣人里,且有高熱、咽痛時可吃o

2冠心病及其他心血管疾病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和多發病,人們(包括冠心病者)往往認為寒冷季節是冠心病的高發季節。其實酷暑盛夏,由冠心病發作所致心絞痛乃至心肌梗死者,臨床上並不少見。

有人發現,在特別熱的地區,如美國的得克薩斯州,心肌梗死較多發生在7—8月份,特別是當日最高氣溫大於37℃時。夏季黃梅天氣壓較低,就好保身處高山頂上,氧氣稀薄,使冠心病人容易發生冠狀動脈供氧不足,以致心肌缺血缺氧而發生心絞痛。此外,黃梅天濕度大,人體不易通過汗蒸發來散熱,即使是正常人也感到悶熱不適,冠心病人則更易出現胞悶氣短。在這種氣候環境下,冠心病人稍稍活動就極易發生心肌需氧量明顯超過冠狀動脈的供氧量,從而誘發胸悶與心絞痛。

為此,冠心病及其他心血管疾病患者夏季亦不應放鬆其保健,在黃梅時節及持續高溫時要特別注意。

●注意補水 中老年人多有體內脫水,使血液動力學發生改變。而盛夏,由於天氣炎熱,體內往往發生血液再分配,加之出汗和皮膚失水增多,導致有效血循環總量減少,而且血

液濃縮,血流緩慢,容易發生冠脈供血不足,引起冠心病發作,或血栓形成。為防範於此,中老年人盛夏應多明白開水、或果汁等飲料,即使無口錫亦應補水,尤其汗後應額外補水。

3.糖尿病

一般情況下,夏天是一年中血糖最低的季節,輕度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到了夏天會趨於正常。這是因為夏天人們普退食欲不振,多吃清淡的食物,而清淡的食物含糖量都偏低,故糖

的攝人減少;再加上夏季出汗多、睡眠不足,而新陳代謝旺盛,能量消耗增加,從而使血糖的消耗增多。有關醫學專家發現,人體在夏季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增高,促使胰島素的分泌量比其他季節多,這也是夏季血糖偏低的重要原因。因此有些糖尿病患者會誤認為血糖下降了,可以減少服降糖葯。達或許是許多糖尿病患者長久血糖降不到正常值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夏天血糖稍有下降,切不可盲目減葯,有時還可稍加劑量,以求血糖完全降至正常。待穩定一段時間後,再考慮減葯。對於注射胰島素的患者,在夏天停用胰島素,改為口服降糖葯,免受皮肉之苦,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但是,這一切都應由醫生來決定。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中醫體質——腎虛
中醫養生(80)
中醫理論比達氏進化論更科學
如何學好中醫(一)
養生堂 >> 中醫養生

TAG:夏季 | 中醫 | 養生 | 名家 | 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