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禪修的障礙,五蓋(9) 疑蓋的增長和對治(下)

禪修的障礙,五蓋(9)

疑蓋的增長和對治(下)

《瑜伽師地論》卷第十一

五、疑蓋

二、非食

問:此誰蓋為非食?

答:有緣、緣起,及於彼相如理作意,多所修習以為非食。

《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七˙<七一五經>:「何等為疑蓋不食?彼緣起法思惟,未生疑蓋不起,已生疑蓋令滅,是名疑蓋不食。譬如身依食而住、依食而立;如是七覺分依食而住、依食而立。」

《瑜伽論記》卷第四(之上):「有緣緣起者,有緣謂果法,緣起謂因法。」

「有緣、緣起」,就是有因緣、有所緣緣、有等無間滅緣、有增上緣;或者是只是因緣、增上緣,一切色法就是兩個緣,心法是四緣,那麼一切法就會生起。「及於彼相如理作意」,就是這個緣起法,對它作如理的作意、如理的去思惟觀察。「多所修習」,數數的去這樣思惟觀察,這就是「非食」,能對治、能消滅疑惑了。當然就是要多學佛法,學習經論,從佛菩薩的法語,能求取智慧,智慧去觀察緣起,才能破除去疑惑。若沒有學習佛菩薩的法語、聖言量,疑惑沒有辦法能解除的。

由彼觀見,唯有於法及唯法因,唯有於苦及唯苦因故。

這四句話也就是十二緣起。

「由彼觀見」這個緣起的道理。「唯有於法及唯法因」,「唯有於法」這裡邊沒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這些事情,也不是梵天、大自在天這些事情,只是因緣生法。因緣生法裡面先說法,就是識、名色、六處、觸、受,這是法。「及唯法因」,就是無明緣行;有無明緣行,所以有識、名色、六處、觸、受。

「唯有於苦」,就是生、老、死是苦;「及唯苦因故」,就是愛、取、有。世間上過去是這樣子,現在是這樣子,未來還是這樣子。一切眾生沒有例外的,都是惑、業、苦的流轉。一切世間也還是這樣子,一切世間是增上果,是以眾生為主才有所居住的器世間;若沒有眾生了,沒有有情在世間,這世間就沒有了。我們從佛法上看出來,佛法是以有情為主,而不是以宇宙為主,這個大宇宙是眾生的共業所變現的。

世間上為什麼有水災、有火災、有風災呢?是因為這個世間上,這個人,大家壽命長,這個道德水平很高了,那大家都修禪定,跑到初禪、跑到二禪天上去了,這個世間上沒有眾生了,所以就起火了,就燒了。所以是以人為主的,而不是以這個世界為主;世界是枝末。我們人為主,就是心為主,心為本,萬法是心所變現的,心所創造的。我們若是讀這個「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這句話,這句話就是人為主的意思。但是若沒有人特別提出來,一切是人為主,我們不見得能知道是人為主。

所以是「由彼觀見,唯有於法及唯法因,唯有於苦及唯苦因故」。就是我們內心的惑、業、苦的流轉,世間的緣起就是這樣子。說過去怎麼回事不知道?過去亦復如是。這未來怎麼回事?未來亦復如是,也是這樣子。只有相信了佛法以後,修學四念處,這苦惱才能停下來,這樣子就可以解除一切的疑惑。

問:此誰為非食?

「此疑蓋誰為非食?」誰是對治這個疑蓋的呢?

答:有緣緣起,及於彼相,如理作意,多所修習,以為非食。

就是思惟緣起的道理,就能破除去疑蓋。這是「標」。

由彼觀見唯有於法、及唯法因,唯有於苦、及唯苦因故;所有一切不正思惟為緣無明,於三世境,未生者不生,已生者能斷。

「由彼觀見唯有於法、及唯法因,唯有於苦、及唯苦因故」,就是思惟十二緣起裡面只有這四條:第一是法,第二是法因,第三是苦,第四是苦因;十二緣起就是這四樣。從這四樣裡邊去思惟,就能破除去一切的疑問、一切的疑惑。

「所有一切不正思惟為緣無明,於三世境,未生者不生,已生者能斷」,你能思惟「無明緣行,行緣識,乃至生緣老死」,這樣思惟的結果,所有的不正思惟為緣的無明;這不正思惟是引起無明的因緣,你不正思惟這無明就生起來了。「於三世境」,這個無明是對過去、現在、未來生起種種的懷疑、種種的疑惑。能思惟緣起的關係,無明於三世境的疑惑「未生者不生,已生者能斷」,所以它能對治、消除、消滅一切的疑蓋,疑惑的障礙。

若不如理而強作意,其如理者而不作意;總說此二,名不正思惟。

這以下是解釋「如理」;如理的作意會有這樣的作用。「反顯」,從反的那一面來顯示。

「若不如理」,這個如理是正面,不如理就是反面;如果不能夠如理作意,就像前邊:思惟我、思惟有情、思惟有情世間、器世間,那些不如理的作意,你強要去思惟,那就有問題了。「其如理者,而不作意」,像十二緣起:無明緣行、行緣識,乃至生緣老死;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這些是如理作意。這個如理作意,你不作意,不這樣思惟。「總說此二,名不正思惟」,不應該作意的、你偏要作意,應該作意的你不作意,這兩種叫做不正思惟。

若於是中,應合道理;應知是處,名為如理。

「若於是中,應合道理」,若是在十二緣起裡邊;這流轉的緣起、還滅的緣起裡邊,這是合乎道理的,能令消除一切的疑惑,滅除一切煩惱,增長智慧得大涅盤,這是很合理的事情,這就是如理作意。能令增長煩惱,隱沒了智慧的事情,那就是糊塗,那就是不如理作意。十二緣起這一方面是如理作意。

謂於暗中作光明想。由此方便,如理作意,非不如理。

「謂於暗中作光明想」過去原來不是佛教徒,對於過去、未來、現在,什麼叫做佛、法、僧,這一切事情,都是迷迷糊糊的,就是黑暗中。現在遇見佛法了,就是遇見緣起法了,這是光明。「由此方便,如理作意」,用這樣佛說的妙法,佛說的緣起法,佛說的苦、集、滅,道的緣起法,這是一個轉凡成聖的方便之道,「如」就是隨順,隨順佛說的真理去觀察,這就是如理;「非不如理」,不是不合道理的。所以應該這樣作意。

於余處所,亦有所余如理作意。

這是在五蓋裡邊,這只是說疑蓋,在疑蓋裡邊於黑暗中作光明想,這樣子叫「如理作意」。「於余處所」,其它的貪慾蓋、瞋恚蓋、掉舉惡作蓋,那四個蓋叫「余處所」。「亦有所余」,亦有其它的合理的觀察、思惟法門:修不凈觀、修慈悲觀、修持息念這些,那也叫做光明想;也可以說「謂於暗中作光明想,由此方便如理作意」,也可以這麼說。

延伸閱讀:

1、《大智度論》卷第十七:

疑蓋者,以疑覆故,於諸法中不得定心,定心無故,於佛法中空無所得。譬如人入寶山,若無手者,無所能取。如說疑義偈言:

如人在歧道,疑惑無所趣;諸法實相中,疑亦復如是。疑故不勤求,諸法之實相,是疑從痴生,惡中之弊惡!善不善法中,生死及涅盤,定實真有法,於中莫生疑!汝若生疑心,死王獄吏縛。如師子搏鹿,不能得解脫!在世雖有疑,當隨妙善法,譬如觀歧道,利好者應逐!如是等種種因緣故,應舍疑。

棄是五蓋,譬如負債得脫,重病得瘥,飢餓之地得至豐國,如從獄得出,如於惡賊中得自免濟,安隱無患。行者亦如是,除卻五蓋,其心安隱,清凈快樂。譬如日月,以五事覆曀:煙、雲、塵、霧、羅睺阿修羅手障,則不能明照。人心亦如是,為五蓋所覆,自不能利,亦不能益人。

2、《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四:

於疑蓋法有差別者:謂如是宴坐,於過去世,非不如理作意思惟;於未來世、於現在世,非不如理作意思惟:我於過去為曾有耶?為曾無耶?我於過去為曾何有?云何曾有?我於未來為當何有?云何當有?我於現在為何所有?云何而有?今此有情從何而來?於此殞沒,當往何所?如是等不如正理作意思惟,應正遠離。如理思惟:去、來、今世,唯見有法,唯見有事,知有為有,知無為無,唯觀有因,唯觀有果,於實無事,不增不益;於實有事,不毀不謗。於其實有,了知實有,謂於無常、苦、空、無我一切法中,了知無常、苦、空、無我。以能如是如理思惟,便於佛所,無惑無疑,余如前說。於法、於僧,於苦、於集,於滅、於道,於因及因所生諸法,無惑無疑。余如前說。

3、《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五、棄疑蓋者,以疑覆心故,於諸法中不得信心。信心無故,於佛法中空無所獲。譬如有人入於寶山,若無有手,無所能取。然則疑過甚多,未必障定,今正障定。

疑者,有三種:一者、疑自。而作是念:「我諸根闇鈍,罪垢深重,非其人乎?」自作此疑,定法終不得發。若欲修定,勿當自輕,以宿世善根難測故。二者、疑師。「彼人威儀相貌如是,自尚無道,何能教我?」作是疑慢,即為障定。欲除之法,如《摩訶衍論》中說:「如臭皮囊中金,以貪金故,不可棄其臭囊。」行者亦爾,師雖不清凈,亦應生佛想。三、疑法。世人多執本心,於所受法不能即信、敬心受行。若心生猶豫,即法不染心。何以故?疑障之義,如偈中說:「如人在岐路,疑惑無所趣,諸法實相中,疑亦復如是。疑故不勤求,諸法之實相。 見疑從痴生,惡中之惡者。善不善法中,生死及涅盤,定實真有法,於中莫生疑。 汝若懷疑惑,死王獄吏縛,如師子搏鹿,不能得解脫。在世雖有疑,當隨喜善法, 譬如觀岐道,利好者應逐。」

佛法之中,信為能入,若無信者,雖在佛法,終無所獲。如是種種因緣,覺知疑過,當急棄之。

問曰:「不善法廣,塵數無量,何故但棄五法?」

答曰:「此五蓋中,即具有三毒等分,四法為根本,亦得攝八萬四千諸塵勞門。一、貪慾蓋,即貪毒。二、瞋恚蓋,即瞋毒。三、睡眠及疑,此二法是痴毒。四、掉悔,即是等分攝。合為四分煩惱:一中有二萬一千,四中合為八萬四千。是故,除此五蓋,即是除一切不善之法。行者如是等種種因緣,棄於五蓋。譬如負債得脫,重病得差;如飢餓之人,得至豐國;如於惡賊中,得自免濟,安隱無患。行者亦如是,除此五蓋,其心安隱,清涼快樂。如日月以五事覆翳:煙、塵、雲、霧、羅睺阿修羅手障,則不能明照。人心五蓋,亦復如是。」

(全文完)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達摩禪修之路——少林易筋洗髓功!
永嘉禪修班講記之六·五種方便行——行五法
《永嘉禪初級班講座(下編 禪修要義)第十章》達照法師
達真堪布:禪修的方法(第一講)--學佛網
轉載:禪修的方法與過程

TAG:禪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