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說話晚是「貴人語遲」?
來自專欄心事涮鍋
在生活中,很多人認為:孩子說話晚是「貴人語遲」,這類孩子往往更聰明,日後更富有。這讓不少本為之心急的父母放心了許多。
那麼這個觀點真的科學嗎?
「貴人語遲」沒科學依據
「貴人語遲」這句話是出自《論語》:「貴人語遲,敏於行卻不訥於言,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
因此貴人語遲的原意是指:人要謹言慎行,以靜處變。「遲」在這裡的意義是有意識的「慢半拍」,經過了一番深思熟慮,仔細揣度的話語才更有說服力,更有君子風範。
現如今「貴人語遲」中「遲」的「慢半拍」意義被擱置一邊,而被人們望文生義的理解為「晚」,當孩子說話比較晚的時候,人們非但不以為然,還以「貴人語遲」來自我安慰。
這種說法是毫無科學依據的。「貴人語遲」只是家長自我解嘲的美好願望,是一廂情願的責任推卸。
寶寶語遲未必是「貴人」,需要警惕兒童語言發育障礙
寶寶說話晚有可能是兒童語言發育障礙,兒童語言發育障礙又稱交流障礙,在學齡前兒童中是最為常見的發育問題之一。
數據顯示:
約有7%-10%的兒童的語言發育水平低於正常兒童,約有3%-6%的兒童存在語言感受或表達障礙,並會影響到日後的社交、閱讀、語言理解及正確表達的能力等。
雖然孩子說話早晚存在個體差異,我們沒必要刻意去強求寶寶什麼時候一定要說話,能說多少字,但還是要有個基本參考值。
兩歲後說話不多需警惕
父母需要警惕的是,如果寶寶超過兩歲,還不會說話或者說話很少,那麼就要去醫院檢查,必要時需要配合醫生進行干預和訓練。
這裡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有些孩子聽力正常,但就不愛說話;或者只喜歡跟自己說話;當有大人呼喊他時,心裡高興就理一下,不高興就好似沒聽到。如果寶寶出現這樣的情況,就要警惕孤獨症的可能,應儘快就醫治療。
孩子說話晚的原因
"寶寶語言發育遲緩的生理原因主要有遺傳因素,此外,通常還有以下生理因素:
1、聽力障礙:因為聽不到周圍的聲音,寶寶不具備學習發音的生理條件,也就不可能理解特定聲音所代表的意義,因而無法用語言交流。如果寶寶聽力異常發現太晚,就會對寶寶智力,情緒能力的發展造成嚴重影響。
2、智力發育障礙:智力發育有障礙的寶寶語言發展也比同齡人差。
3、發音器官發育異常:在確認寶寶聽力完全正常之外,還需要進一步檢查寶寶的發音器官是否正常,以確定是否需要對其進行專門的發音與說話訓練。
除生理原因之外,寶寶說話晚還可能存在以下心理或教養環境方面的原因:
1、父母少言寡語,寶寶缺乏學習與模仿語言的環境。
2、父母對寶寶說話的要求高,一旦寶寶出現錯誤,父母總是急於糾正他的發音,或催促寶寶趕緊改正,父母的這種行為導致適得其反的結果,無形中抑制了寶寶的表達慾望。
3、父母說話速度偏快、偏長、偏於複雜,以致寶寶模仿困難。
4、父母喜歡包辦寶寶的一切,對寶寶照顧極為細緻,常常在寶寶發出需求信號之前就已經滿足了寶寶的需求,或者習慣替寶寶表達需要,因此,寶寶無需通過語言來表達自己,他學說話的動機受到抑制。
如何解決
如何預防語言發育遲緩或怎麼在家裡對孩子進行語言訓練呢?病因不同、語言發育進程不同,則訓練方式也不同。
但我們可以做到以下幾點:
1、家長應該多陪伴孩子,盡量創造一個說話和交流的氛圍,利用任何機會和他說話,講孩子感興趣或正在做的事,配合情境便於理解。
小編提醒:即便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只是父母的「包堂課」也要堅持。這個階段可能看不到明顯的進步,卻是孩子辭彙量積累的關鍵時期。
2、和孩子說話的時候,家長最好能與孩子進行目光交流,及時鼓勵他們的小小進步。
3、父母先不要在意他說得好不好,也別急於糾正他語言中的毛病,培養他說話的自信心、使之體驗到表達的喜悅比什麼都重要。
4、多接觸社會和大自然會使孩子的生活豐富起來。眼界開闊了,見識廣了,自然就有說話的要求了。如果再配合語言訓練,孩子的語言能力就會相應地得到很好發展。
總結:「貴人語遲」是現代人的誤讀,孩子說話晚並不能說明智商高,並非是好現象,父母一定要多多留心,多多觀察,一旦發現孩子出現異常的語言發育障礙,及時就診干預。
推薦閱讀:
※母嬰店員工必知基礎知識(精華版)
※寶寶哭聲的信號,你讀懂了嗎?
※嬰兒如何看世界
※一封來自A2營養師的信---致所有買不到【3段奶粉】的媽媽們!
※養娃路上,我媽在為我負重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