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和轉基因:同命不同運的境遇

手機和轉基因:同命不同運的境遇

33 人贊了文章

轉基因食品的唯一出路是,產業化加速,讓轉基因產品深入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這樣爭議才會自行消退,真相才會不請自來。

文 | 孫滔

7月14日,英國《衛報》發了一篇評論《難以忽視的手機致癌真相》,稱手機可能致癌,尤其是新的研究認為大鼠患上了心臟組織的癌症。

文章反響不少。18日,《新科學家》雜誌發表反駁文章《不,手機不會讓你患上腦癌》稱,《衛報》文章提供的證據過於誇張,其實沒有什麼可擔心的。

隨後《衛報》在7月21日發表逆轉評論《手機致癌研究的全面圖景》稱,14日評論引用的研究犯了跟塞拉利尼的轉基因致癌研究一樣的毛病,即,使用了年長的大鼠,這就讓其患癌的幾率大增。

真相如何?

多年以來,手機使用一直被指可能致癌或者影響男人的睾丸功能,因為手機會發出輻射,而輻射總會讓人產生擔憂。事實上,手機輻射為非電離輻射,也就是該輻射的能量較低,不足以讓電子從原子剝離出來。

來自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的研究讓1000多隻大鼠每天9小時暴露於非電離射頻輻射,持續兩年發現,雄性大鼠中有3%腦部長了惡性神經膠質瘤,有6%患上了稱為神經鞘瘤的心臟腫瘤,雌性大鼠沒有異常。

然而,這個研究結論不值得推廣到人體。其一,這些動物所受到的輻射劑量遠遠超過人們在現實生活,甚至超過了那些睡覺都抱著手機刷屏的人。其二,相比對照組,輻射暴露大鼠的壽命更長。這就讓研究具有諷刺性,難道手機輻射讓人更長壽嗎?

轉基因命運的鏡像

當年法國人塞拉利尼的轉基因玉米致癌研究類似:其一,塞拉利尼使用了容易患上癌症的大鼠;其二,讓被試大鼠吃得過飽,也容易讓這種大鼠患上癌症;其三,試驗樣本太少無法確保研究結論的可重現性;其四,試驗結果存在多種解讀的可能性,比如飼餵轉基因玉米使雌鼠患癌的死亡率高於對照處理組,但同時雄鼠的死亡率低於對照處理組。

跟手機致癌研究多麼類似,這是一個活生生的鏡像對照。

世界衛生組織稱,過去20年來進行了大量研究以評估行動電話是否有潛在的健康風險。迄今為止,尚未證實行動電話的使用對健康造成任何不良後果。

這個表述多麼似曾相識:過去20多年來進行了大量研究來評估轉基因食品是否有潛在的健康風險,迄今為止,尚未證實轉基因食品對健康造成任何不良後果。

兩者受到的科學待遇不完全相同。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已經把手機輻射納入「可能致癌」範疇,但美國癌症學會、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美國疾病控制中心、歐洲科學委員會都認為目前的研究不足以確認手機使用與腦瘤存在關聯。同樣是致癌爭議,包括美國FDA、美國農業部、美國科學院、歐洲食品安全局、歐洲委員會、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均為轉基因食品安全性背書。也就是說,轉基因食品在權威機構這裡都是一錘定音。

同樣,在科學原理上,轉基因食品所轉入的DNA及其產物在人體消化系統中會被轉化為核苷酸或氨基酸而吸收,除非這些產物是致敏原或毒素。而致敏原或毒素在研究設計階段就可以排除掉。原理清晰,無可爭議!

20多年的轉基因食品實踐也一樣都是安全的,然而問題來了,為何轉基因遭遇的命運跟手機截然不同呢?智能手機在喬布斯的引領下高歌猛進,而為何轉基因食品仍然在步步維艱?

你瞧,有人高喊「讓領導先吃轉基因」,卻沒有人高喊「讓領導先用IPHONE」;有人高喊「你們先吃三代轉基因再說」,卻無人說「你們先用三代手機再讓我們用」;有人大呼「轉基因是美國人的陰謀」,卻無人認為「手機是美國人用來害中國人的」。人們都在爭搶最新版的手機,唯恐落人身後,IPHONE恰恰是中國生產組裝,去「禍害」美國人的。

如今中國的抗蟲水稻已經被美國FDA允許去「禍害」美國人了,然而卻不被允許在中國種植,這樣的悖論是你我腦洞達不到的高度。

唯一能夠解釋的是,智能手機已經深入到人們生活工作的各個角落,讓他寸步難離,而轉基因食品還遠遠沒有達到這個境界。不信你瞧,同樣來自基因工程的胰島素和疫苗,人們就沒有這麼大的質疑,還不是來者不拒!

也就是說,雖然有致癌的不確定性,人們仍然對此視而不見,因為手機是剛需。而轉基因食品事實上不存在致癌性,然而,因為有聲音提出致癌性,那麼人們就會說,既然離開轉基因食品一樣能生活,為何要吃呢?

然而,這種論調無視了那些等待黃金大米的貧困兒童,無視了農藥中毒的農民,無視了那些因為非轉基因而犧牲掉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沒有責任感,沒有人性!

如此,我們只能得出結論:轉基因食品的唯一出路是,產業化加速,讓轉基因產品深入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這樣爭議才會自行消退,真相才會不請自來。

孫滔,基因農業網編輯,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生物科學專業,曾任職於《科學新聞》、《財經》。曾擔任健康科普公眾號《科學貓頭鷹》主編。

參考文獻:

衛報,

theguardian.com/technol

衛報,

theguardian.com/technol

新科學家,

newscientist.com/articl

新科學家,

newscientist.com/articl

世界衛生組織,

who.int/zh/news-room/fa

方舟子,

baijiahao.baidu.com/s?


推薦閱讀:

科學的勝利:黃金大米美國獲批
轉基因食品離我們有多遠 -朱 楨
顧秀林:轉基因捆綁的草甘膦在美國:打狼用的飛去來器
54萬噸美轉基因玉米被我退回
與拜耳「魔鬼聯姻」前,孟山都公司是如何逆襲發家的?

TAG:轉基因 | 轉基因食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