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做得太正確,以至於不夠偉大
來自專欄寫給大家看的經濟學44 人贊了文章
01
良心是一種很玄的東西。
《鐵齒銅牙紀曉嵐》劇里有這麼一出,說紀曉嵐與和珅一同飲酒,席間,紀曉嵐提及燕城遭災,問和珅可知道當地官員把糧食摻進了牲口吃的麩糠和草料。
和珅說我知道,我還倍感欣慰。
知識分子紀曉嵐大驚,和大人,何出此言?
和珅答道,因為一斤口糧摻了麩糠就能當三斤用,一來二去,就能救三倍的人,災民都快死了,那還算人嗎?那就是畜生,能活命就不錯了,命都保不住還談什麼口感和遠方?
你說和珅錯了嗎?其實也沒錯,在當前確定的條件約束下,能滿足更多人的需求,沒理由讓一部分人吃飯一部分人餓死。
但關鍵問題是,和珅是誰?他是官員,他不是企業家。政府的責任不是要去生產,而只管分配,企業是要管生產的。
企業家的責任是什麼?是要想辦法把三倍口糧生產出來,滿足所有人的需要。所以說,往口糧里摻麩糠是正確,而生產出三倍口糧是偉大。
我沒有任何黑拼多多的意思。
02
除了官員和企業家,還有一對經常搞錯自己身份的角色——投資人和消費者。
如果說拼多多是一家優秀的、成功的、閃光的企業,我相信騰訊、高榕資本、IDG、光速創投、新天域資本、段永平、丁磊都會表示贊同。
而且會補上一句話,「作為投資人,識別趨勢而不是創造趨勢,這才是投資人應該做的事情」。
這句話說的一點兒沒錯,一個投資者就應該恪守這樣的準則,永遠不要想著跟市場對著干。
但是你別急著點贊,別忘了,你是消費者,你不是投資人啊。
你哪兒能站在投資人的角度說,「沒錯,現在三四線城市的消費者確實是對質量沒什麼要求,所以有這麼多用戶,能賣出這麼高的 GMV,這就是人民群眾路線,這是對 3 億低收入群體需求的深刻洞察,黃錚牛逼,拼多多牛逼」。
經濟學裡有一個基礎概念,叫消費者剩餘,意思是指買者的支付意願減去買者的實際支付量,而我從沒見過不想提高消費者剩餘的消費者。而你作為消費者的「本分」,就是永遠都得想著怎麼讓廠商把價格降一降,把品質升一升。
而如果真有消費者不想提高消費者剩餘,那一定是五環內的消費者代表了五線以下城市的消費者發言了——「我了解他們,他們確實覺得質量差沒關係,只要便宜就行了」——我看您是精神拼多多股東吧。
前些天跟一個僱員頗多的 CEO 聊天,他談起如何跟員工談薪水的「高超」技巧:
不要管這個人值多少錢,而是要看他最低能接受多少錢,然後給他這麼多工資即可。
拼多多做的事兒跟這位 CEO 定工資的策略本質上是一樣的。
所以還是那句話,拼多多策略正確,但是沒那麼值得「理解」,更稱不上偉大。
03
其實我之前還想出來一套理論,用以說明消費者並不是被拼多多「矇騙」,而是因為在現金流緊張的情況下,迫於對現金流的管理,所以在明知質量較差的情況下,仍然主動選擇了消費。
簡單來說,這個理論的原理跟信用卡差不多。拼多多用戶在「多次購買廉價不耐用產品」和「單次購買較高價耐用商品」之間選擇了前者,實現了現金流的分期管理。
說詳細一點。舉個例子,如果一雙拖鞋 60 塊可以穿一年,一雙拖鞋 5 塊錢可以穿一個月,那麼 12 個月里連續購買 5 塊錢拖鞋就可以把對拖鞋的支出分攤到每個月的賬單上,從而實現了對現金流的分期管理。
我是想為拼多多找一個理由的——找一個消費者沒有被慫恿、沒有被利用、沒有被擺布而在理性判斷下,依然願意買這些廉價而低劣的產品的理由。
但是不巧又看到了這麼一個文章,說:
基礎購物只是基本功能,拼多多還有更大的野心:它做了大量設計和運營,都是為了滿足衝動消費和發泄性消費,黃崢說這是精神層面更高級的消費需求。
話都這麼說了,誰還能為拼多多找一個良心的產品哲學?
一面又說中國有幾億人多麼多麼低收入,一面又處心積慮讓這些低收入人群衝動消費和發泄性消費——我看請來中央黨校馬克思主義學院都解釋不了這種矛盾。
還是那句話,拼多多做得太正確了,需求洞察滿分,營銷滿分,戰略滿分,一切滿分,但是到目前為止,我實在無法認為這是一個偉大的企業。
所以不免感嘆,黃錚聰明,雷軍牛逼。
完。
推薦閱讀:
※拼多多可以開幾個店鋪?
※躺賺50萬?2018最暴利的賺錢項目!
※在拼多多買攝影器材你會買到什麼鬼?
※拼多多9.9特賣審核被拒的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