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06《部落化生存》

Note06《部落化生存》

《部落化生存——新媒體對社會關係的影響》

Jul. 22, 2018

序言

本書的結構:

  • 勾勒描述了網路社會的結構特徵
  • 分析了人們在虛擬部落中如何進行社會化生存
  • 分析「部落化生存」對政治、經濟和文化產生的影響
  • 提煉出人們實踐「部落化政治」,參與新型網路經濟,創造並消費網路文化的基本規律

超越媒介:社會關係變革的力量

互聯網已經不只是一項技術或者發明,它已超越了媒體屬性,成為一個十分龐大且複雜的社會生態系統

社會關係劃分的兩種範式

  • 經濟基礎與生產方式範式

其核心邏輯為:生產力水平決定了社會生產組織方式,進而影響到了宏觀社會結構。社會關係的發展:

  • 農耕文明的封閉社會關係

    「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農耕社會充斥著封閉感,缺少流動性,社會分工簡單。儒家文化發揮著統合作用,構成了維繫農耕社會結構的重要一環。

  • 工業化時期的原子結構

    物質相比以前極大豐富,但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日漸冷漠,金錢至上主義開始盛行。大工業將基層社會組織撕成了碎片,個體變得「原子化」。同時人口流動性增強,社會結構發生重大變化。
  • 後工業化時代的個人化結構

    「個體化的社會網路」(Individual Network):在交通和通訊技術的支持下,人們有能力嵌入多個群體,構建能夠滿足個人化生活需求的網路。個體的自主選擇權在加強。
  • 媒介範式
  • 媒介發展與社會變革

    造紙術與印刷術催生了大量基層知識分子,社會權力中心不再高懸在上。紙媒培育的是文化精英。

    電子媒介(廣播、電視)的單向傳播性使其易成為政府和利益集團的統治工具,但本質上仍是維繫社會關係現狀的良好工具。

    互聯網的本質屬性是雙向互動,擺脫了對知識精英的依賴,草根文化的崛起對精英文化產生了去魅效應,小眾文化大量衍生。

    新媒體為公眾帶來了新的關係構建渠道。

    在社會的任何時期,媒介始終是社會關係承載和維繫的工具。「媒介即關係」。
  • 媒介與社會權力結構

    雙向互動媒介具有消解權力結構的傾向。新媒體是社交屬性極強的媒介,它對傳統社會結構具有超越性的推動作用。互動性倒逼社會組織重新改造。

互聯網:一種綜合性的力量

  • 超越媒介觀

新媒體漸進發展的路徑:

  • 互動式媒介改變了信息的傳播方式,解構了原有的信息權力結構,促進了社會人群進行重組;
  • 帶來了新型經濟發展平台,不斷顛覆、超越傳統經濟組織架構,同時為人們帶來了新型生活方式和組織方式;
  • 催生了新興網路文化和觀念意識,改變了知識生產結構。
  • 一種新型的生存方式

數字化是當代社會賴以生存的必備要素。觀念和價值觀的多元化成為主流趨勢。

  • 綜合化的變革力量

從早期的民族主義情緒的表達到階層利益訴求表達,再到倒逼體制改革、立法改革,新媒體體現了巨大的推動力量,在政治參與、社會組織生活中起了越來越大的作用。

中國所呈現出來的總體特徵可歸納為:農耕文化的基因和現代化社會組織的交織,新媒體衍生的虛擬關係文化和傳統關係之間的代際差異。

網路社會的特徵

中國改革開放走向工業化快車道後,立馬湧現了諸多社會問題,如人際關係的疏遠和功利化,公共道德的滑坡等,其本質是社會關係結構調整的陣痛,而非社會道德淪喪、教育制度失敗或者信仰的缺失等。

我們正處在一個劇烈的轉型期,從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再到信息化社會,我們猶如在一天之內經歷了三個海拔高度,精神發展落後於物質現象是我們當前明顯的特徵。工業化和急劇城市化帶來了人際關係危機。

關係運作層面的差異

社會關係網路是社會權力結構的體現,同時社會網路也會對社會權力結構產生一定的反作用。歷史的發展就是權力去中心化的過程,並且伴隨而生的是人際流動的日益強化。

:speech_balloon: 歷史的發展就是權力去中心化的過程嗎?這個觀點值得商榷。

網路社會是權力再生的社會,它是孕育新的社會權力中心的社會網路。

網路社會的關係結構

  • 農耕社會——碎片化
  • 工業社會——輻射狀
  • 信息社會——網狀

個體的部落化生存

長期以來中國存在著信息上的二元結構:一是文化精英和政治精英建立的知識圈;二是公眾所掌握的被闡釋過的信息。這種二元結構符合農業社會權力的統治,卻阻礙了現代社會的進步。2000年以來,互聯網上大量信息的出現消解了信息壁壘,公眾接觸到的「被闡釋」信息的比例大幅下降。

:speech_balloon: 作者未敢提及中國的互聯網審查,我認為互聯網的出現並未對這種二元結構造成多大的衝擊。一方面中國的網路審查和網路監管使公眾能夠接觸的信息仍然是被篩選、闡釋過的信息;另一方面網民對真實信息的需求並未有所提高,加上如今信息普遍娛樂化,公眾掌握的信息離文化精英和政治精英的知識圈漸行漸遠。

數字化生存

美國學者尼戈洛龐帝在其出版的《數字化生存》中提出「數字化生存」的概念:在信息社會,人類生存於一個虛擬的數字化空間,在這個空間里人們利用信息技術從事交流、學習、工作等活動,信息技術滲透到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們的生存法則應該滿足以下幾點能力要求:

  • 在海量的信息中獲取自己所需的信息並進行處理的能力;
  • 對不同人、事物、價值觀的包容性,並形成持續不斷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保持自身開放性的能力;
  • 跨越群體的信息傳播和資源調用整合能力。

「社會化生存」是關係結構發生變化的必須要求,現實的族群、虛擬的部落都需要人們熟知社交規則,學會與陌生人打交道,適應部落文化才能構建個人化的生存空間。

:speech_balloon: 在網路空間我一直保持孤立的狀態,卻也不見得難以生存。也許是身在象牙塔的緣故吧,經濟都不能獨立,談何生存。但除了積極融入部落,就沒有其它生存方式了嗎?

自我表露的延申

自我表露是指個體與他人交往的時候,自願展示自己的言行,向他人傾訴。它可以幫助人們強化自我認知,對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具有積極的作用。

前互聯網時代,自我表露被看作是親密關係的重要行為,常出現在強關係中。虛擬空間的自我表露對象的範圍則擴大了。網路社會受眾與傳播者合為一體,這就要求公眾不能僅僅擴展自己信息獲取的廣度,同時如何表露自我成為網路社會生存的必要技能。

自我表露的必要性:熟人社會的特點是個體在群體中「絲毫畢現」,但網路社會信息過載,客觀上要求個體具備「推送」自己的能力,才有可能嵌入不同的社交網路,維護已有的社會關係。

虛擬空間的自我呈現與個體在網路社會能夠獲得的資源密切相關,良好的自我呈現,能夠給個人帶來如下收益:

  • 豐富多元的信息來源,更多的發展機會;
  • 更多被關注的機會,更多擴大社會網路的機會;
  • 獲得引領群體的能力,成為某些群體的領袖;
  • 日益增強的社會資本。

網路社會的表達分類:

  • 基於興趣愛好的表達;
  • 基於朋友圈層的表達;旨在維護自我形象,維繫與他人的關係;
  • 基於心理需要的表達;包括被關注感、自我實現滿足感、被認同感、炫耀性表露等。

朋友圈的自我表露更多的是為了維繫社會關係網路,但朋友圈具有多層次、多部落的特點,使得人在自我表露時面對更加複雜的選擇。進行多層次的表演是當代人的行為特徵之一,在潛移默化中促使人們更加多元分裂。

個體行為的網路化

網路社會容易產生感染性,行為、情緒和時尚等方面表現得尤為明顯。虛擬空間中,人的行為呈現明顯的群體化特點,同時會呈現「爆發」現象。互聯網集群行為爆發的原因有:

  • 網民的聚集具有群體性,群體內價值觀和行為高度相似,容易產生引爆點;
  • 一個引爆點的出現會迅速引發同類社群的爆點;
  • 個體在網路社會中需要不斷尋找自我歸屬感和認同感,同類的行為提供了滿足自我需要的平台和工具。

網路化行為的解釋

「模仿」是人的天性,從人社會化開始,模仿行為處處影響人的行為模式。紐曼認為:在群體中,人容易屈從集體的力量,大多數人會力圖避免由於持有獨特態度和觀點而被孤立。因此,個體很難擺脫集體的影響,芸芸大眾經常性地被捲入熱點事件。當一個行為成為熱點後,公眾參與其中不是為了利益或者興趣,而是條件反射式的參與。有時候,網民為了尋找存在感而加入集體無意識的狂歡行為。狂歡背後是對文化的徹底背離。

多向度的形成

在高度同質化、單一的信息氛圍中,任何人都很容易被納入到社會規定好的價值體系內,並形成頑固的文化外殼,難以接收外來的新鮮信息。

網路社會的人趨向於開放,包容度提高,具備了遠離偏見和頑固的能力,這是現代文明應具有的基本素養。

網路對個體的負面影響

  • 關係選擇的焦慮

對於關係選擇的焦慮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關係重點選擇的焦慮,即需甄別交往對象對自己的意義和價值;
  • 維護數量龐大的網路成員的焦慮,需在不同人面前塑造不同的自我形象;
  • 探測交往模式和規律的焦慮,需在雙方不斷互動中形成雙方均認可的行為模式。
  • 互動形式化

面對龐大的網路成員,人不可能運用現實的手段來維護線上關係,因此,一些線上的被大眾所認同的,機械化、形式化的手段應運而生。如點贊、曬朋友圈等。

互動形式化意味著人際交往中缺少了實質性的內涵,在冷冰冰的技術符號面前,情感無處擱置。我們個人情感傳遞能力正在退化,人與人之間心靈交流被淹沒在毫無生機的程序代碼之中。

:speech_balloon: 不認可作者的這個觀點。比如朋友圈點贊這一形式化的行為,就被賦予了很多情感上的意義。別人給你的朋友圈點贊,意味著你被關注、被認同、被讚賞、被接納,當然有時候也可能是被嘲諷、被取笑,這得視情境而定。可見,一個簡單的形式化的符號可以衍生出那麼多的涵義,它確實承載了部分情感功能。當然不可否認的是,這種淺的情感交流使人與人之間產生的連結是遠不及深度的情感交流的。

  • 被群體綁架的情感

部落的情感方向很容易帶動部落內成員的情感,掩蓋掉每個參與個性化的情感表達。

個人一旦成為群體的一員,他所作所為就不會再承擔責任,這時每個人都會暴露出自己不受約束的一面。群體追求和相信的從來不是什麼真相和真理,而是盲從、殘忍、偏執和狂熱,只知道簡單而極端的情感。

部落社會的文化特徵

部落內的文化炫耀

  • 本土背景

文化的炫耀並非全球性問題,它有著深刻的中國本土背景。「文化炫耀」是一種社會心態,經過三十多年的超高速發展,中國基本完成了物質層面的滿足和積累,對於文化層面的需求在急劇上升,此時炫耀是一種國民再文化上極度空虛卻又渴求快速掌握文化的反映。

  • 炫耀文化的類型

在虛擬空間,文化炫耀超出了物質消費本身,呈現的形態也多種多樣,其大致可分為三類:

  • 邊緣文化、小眾文化的炫耀:高層知識分子以哲學、社會為主題,對主流文化進行反思和排斥;
  • 對社會的批判的炫耀:批判社會現象,借用名人和經典對現實進行解構,樹立特立獨行的形象;
  • 對高尚品味生活的炫耀:通過曬高尚品味生活的理念、飲食、服飾、書籍等,藉以區分與大眾的品味。

這三類人群恰恰充滿了文化的不自信和追求渴望,希望在多元化社會得到自我文化身份的認同,通過不斷的炫耀來確定文化的存在感。

:speech_balloon:「個體的部落化生存」是我重點看的一章。其中關於自我表露的理論讓我陷入困惑:在網路社會中生存的方式除了自我表露之外還有哪些?草草翻完這本書後收穫還是挺多的,個體行為與群體行為的差異是我學會在熱點事件中保持一份客觀和冷靜。關於網路社會的文化特徵讓我更加寬容地看待朋友圈裡的各種現象。關於本土化的分析,使我在理解中國特定問題時增添了聯繫歷史和文化語境的角度。

:speech_balloon: 這本書可謂寫得像是未經嚴格校對和雕琢的博士論文了。不乏有錯別字,語病之處甚多,喜歡玩弄概念,如「扁平化」、「沉默的螺旋」等。比喻的目的是為了使人通俗易懂地抓住問題的本質,但經作者的各種比喻(也許是他們那類學者慣用的作風),本來不是很難理解的概念變得晦澀曲折,而且整本書套用大量類似的概念,好像是為了突顯作者的專業性,實則適得其反。


推薦閱讀:

今天vivo手機一口氣調戲了9個品牌!
新媒體運營必備的8個精品配圖網站,拿走不謝!
生活逼著你不斷學習,不學就out!
一篇文章全方位學會TO B市場、新媒體、產品運營

TAG:社會網路分析 | 新媒體 | 社交網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