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醫療能否成為國內醫療的補充劑?還有待考證
今年5月,湖南株洲警方破獲了一起利用海外就醫虛構病情詐騙的案件,其中一位受害者受到「免費豪華旅遊」的誘惑,隨團旅行並在馬來西亞的一家醫院進行了體檢。
會診後,「專家」稱其患癌率高達90%,並推薦了可以預防癌症的治療方案,最終受害者花費的治療費高達62.5萬元。然而回國後,受害者將報告帶至株洲及長沙的三甲醫院重新會診,發現各指標均正常。
當然,此次案件不過是海外醫療龐大產業鏈中的一個小插曲,但卻折射出了海外醫療市場的亂象。
需求帶動大量中介機構興起
目前我國的醫療技術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不小的差距,醫療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然困擾著廣大群眾,難以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健康需求。海外醫療的興起,彌補了國內醫療的缺陷,成為高收入人群追求高品質健康服務的全新選擇。
然而多數國人並不清楚在海外就醫的流程,除了語言障礙和生活障礙之外,找到合適的醫院和醫生也頗為困難。在這種巨大的需求下,國內興起了大批專門服務於去海外就醫的中介機構。
根據近日速途研究院發布的《2018年Q2中國跨境醫療市場研究報告》,2017年我國跨境醫療中介服務市場規模已經達到了26.8億元。中介服務機構為患者及家屬快速掌握海外醫療信息提供了不少的幫助,推薦擅長治療患者病症的醫院,同時給出合理的治療方案,以供患者進行選擇,提高了看病就醫的效率和體驗。
但海外醫療中介服務機構眾多,參差不齊,如何選擇也頗為重要。選擇不好浪費錢財,耽誤病情治療,更有機構,借海外旅行就醫之名行詐騙錢財之實的情況也不斷湧現,維持海外就醫秩序已經成為相關部門無法迴避的問題。
行業准入門檻低,加強監管為當下重中之重
海外就醫中介機構前期投入大,回本很慢,僅僅團隊建設就是一筆不小的數目。此外,獲得海外醫療機構的授權也並非一蹴而就,然而這麼一個並不好做的行業,中介機構數量卻不少。
一些不規範的機構僅靠幾台電腦,就可以打廣告吸引用戶,而實際情況與其宣傳更是相去甚遠,既沒有獲得海外醫院的官方合作,也沒有獲得轉診授權,他們利用的正是患者及家屬病急亂投醫的心裡,放肆誇大海外治療的效果。
由於准入門檻低而且缺乏相應的審查機制,這些小的機構才能得以倖存。行業粗放式發展,導致了海外醫療服務信用體系難以確立。
如今,國內醫療行業狀況不斷,海外醫療無疑成為不少國民的心之所向,海外就醫催生了一個行業,然而其發展方興未艾,海外醫療想要成為國內醫療的補充劑,並不容易。
推薦閱讀:
※緩衝氣墊機氣泡袋充氣機連續空氣填充充氣袋打包機氣墊膜機器
※【聽力大講堂】聽力損失因何而來
※專訪萬里雲首席研究員:當AI席捲醫療影像,傳統醫療器械商如何「攻」與「守」?
※醫療器械研發中電機的知識一
※特大喜訊!CFDA 准批首款國產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