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面針官微感謝八組,賣血續命的國貨品牌能否迎來一線生機?

兩面針官微感謝八組,賣血續命的國貨品牌能否迎來一線生機?

來自專欄識裝206 人贊了文章

在這個我們已經把神舟飛船送上天的時代,為什麼還是有很多人不相信我們可以造出好用的牙膏洗髮水呢?(利益相關聲明:本文並無任何收費推廣內容,純屬自來水。)

7月7日晚,沒多少粉絲關注的國貨品牌兩面針官微,突然發了一條主題為「感謝厚愛」的微博,感謝那些為自發為兩面針打call的小夥伴們。

略顯質樸的圖片上,一條一條地截取了豆瓣八卦來了小組(現名豆瓣鵝組)的組員們對兩面針牙膏的真實評價:

大家對兩面針,以及其他國貨品牌情真意切的自來水行為,源於八組之前有位名叫「人如簽名賈志新」的小夥伴發了一個《有沒有人記得小時候的國貨兩面針?銷量不好,似乎也岌岌可危了》的帖子,帖子的主要內容是說:

兩面針已經連續12年(扣非後)凈利潤呈現虧損狀態,為了不被退市,為了保住兩面針這個品牌,每每變賣家產,想要股票扭虧「保殼」。

△近期有關兩面針的新聞,全是「連續12年虧損,在快捷酒店沉淪,賣股輸血求生」的字樣。

這麼說起來可能大家不太懂兩面針面臨的是怎樣一種困局,我稍微解釋一下:

兩面針1980年研發製成第一支兩面針中藥牙膏,首創了「中藥護牙」的理念,曾獨佔本土品牌銷量冠軍,被譽為「國民牙膏」。2004年在上交所掛牌,成為國產牙膏品牌第一股。

據《中國經營報》報道,兩面針集團在幾十年間以投資或併購的方式,先後介入口腔護理用品、房地產、造紙等諸多行業。

隨著國外大型日化集團湧入,「佳潔士」、「高露潔」等國外牙膏品牌以低價傾銷和廣告轟炸的經營策略迅速佔領中國市場,兩面針集團的主業牙膏收入開始大幅下滑。

「1997年底,高露潔發動了價格戰,單支價格從8元降到3.9元;2001年底,佳潔士又降到2.9元。這讓很多民族牙膏品牌措手不及。僅僅一兩年時間,民族牙膏品牌就倒了一半!」登康公司(旗下擁有冷酸靈牙膏)董事長鄧嶸回憶說。

2007年,兩面針涉及牙膏、藥品、家庭衛生用品、洗滌用品、房地產等業務的主要控股及參股的7家公司中,有5家虧損。最終,兩面針全年實現凈利潤6.29億元,但凈虧2700萬元。

而這僅僅是兩面針集團連年虧損的開始,這一虧,就整整虧了12年。

「只有其投資的9500萬股中信證券,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為公司利潤起到了輸血的作用。」

簡單地說,就是兩面針集團一直在「曲線救國」,用自己盈利的副業在苦撐主業的發展。

很多人都覺得兩面針很傻,如果他們一早結束兩面針的牙膏業務,靠在房地產和證券市場的投資,他們可以過得很滋潤。

更何況,寶潔、聯合利華和歐萊雅幾大國外的日化龍頭集團,不止一次向兩面針伸出過橄欖枝,願意以優厚的條件收購兩面針的品牌及工廠。

但是,都被兩面針拒絕了。

九十年代曾經也有一家外資企業對冷酸靈開出了5000萬美元的天價,登康公司上下頂住壓力,予以了斷然拒絕。「一定要保住冷酸靈!」這成了登康人一致的信念。

兩面針和冷酸靈拒絕被收購的原因很簡單,這不過是國外日化集團慣用的排擠本土品牌的手段罷了。

寶潔、聯合利華等國際日化巨頭進入中國市場之初喜歡走「土豪」路線:首先砸重金投廣告,建立起高品質、高檔次的品牌形象,迅速佔領高端市場。

在完成一定市場積累後,再推出同品牌的中低端產品,以超低價格抄底中低端市場,目的是擴大市場份額及取得牙膏行業的價格控制權,然後採取「打地鼠」的方式消滅最後的本土競爭對手。

價格戰+密集宣傳的手段看似簡單粗暴,實則是幾乎無往不利的市場收割和蠶食策略。

最後這些巨頭們會在本土品牌落難之後趁機低價收購,收購之後卻對本土品牌的生存發展聽之任之,並不會將其視為自身品牌,更不會得到等同的宣傳和鋪貨待遇,民族品牌們「羊入虎口」之後,面臨的基本都是「打入冷宮」的命運。

歐萊雅收購的第一個國貨品牌小護士、2008年被強生集團收購的大寶、2014年被歐萊雅集團以51.5億元的天價收購的美即面膜等國貨品牌,無一不在苟延殘喘中度日。

△老版的中華牙膏,圖案里有天安門城樓和華表柱,我小時候爺爺奶奶用的都是它,中國人誰能想到,現在這支叫「中華牙膏」的牙膏,竟然是為歐洲人盈利的工具了呢?1994年中華牙膏品牌被聯合利華租借,它也許是現在發展最好的已經不在中國人手中的國貨品牌之一,近期和創造101的聯合營銷吸引了不少關注。

所謂的收購,無非是做死國貨品牌的一種委婉的說法而已。

美即面膜被收購前後經營狀況的強烈對比,也許最能說明問題。

△美即應該也是八零九零一代女生的青春記憶了,第一次用片狀面膜,基本都是到屈臣氏買的美即面膜。

來看美即面膜被收購前的一系列輝煌戰績:

2007年,美即成為屈臣氏面膜品類銷量第一品牌,佔據美即銷售額的70%以上。

2009年,美即面膜逐步佔領面膜市場的15%左右,一躍登上面膜老大的位置,並連續蟬聯5年桂冠。

2010年,美即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超額認購784倍,成為當年港交所「股王」。

2012年,美即品牌達到歷史巔峰時期,佔據面膜市場份額的26.4%,年銷售10億,成為面膜行業里實至名歸的王牌。

但2014年被歐萊雅收購後的美即迅速從巔峰跌落,被收購後的下半年,凈利潤下滑80%。

歐萊雅2016年財報顯示,美即面膜在2016上半財年共計虧損15.8億元。

2016年的年銷售回款不到2億元,比它在業績巔峰期2012年的13.53億元回款額足足跌去了90%!這才過去了4年而已。

2017年,曾經市場份額第一的美即面膜市場排名已跌出前六名。

2018年5月,北京商報消息,屈臣氏已全面停止售賣美即面膜,未來也許不會再次上架。

2018年6月8日,界面新聞獨家消息,美即面膜要徹底離開它的家鄉廣東了,美即位於廣州南沙的工廠已經停止生產,生產設備從今年五月起就在陸續遷移至歐萊雅蘇州尚美工廠,遷徙預計年底完成。

唯一的好消息是,美即轟然倒地之時,填缺補位的依然不是歐萊雅旗下的其他品牌,而是另一個在迅速崛起的國貨品牌——2014年誕生於上海上美集團旗下的一葉子。

2016年9月,一葉子超越美即,成為中國銷售額排名第一的面膜品牌。

一葉子的迅速崛起可以說是「偷師」的結果,國外日化集團慣用的價格戰+廣告轟炸+明星代言人的模式被上美集團全盤複製,鹿晗、劉昊然、胡一天等流量小生的接連代言使這個新興品牌迅速在年輕消費群體中傳播開來。

比「老師們」走的更遠的是,一葉子還砸下重金獲得了湖南衛視《我想和你唱》第二季獨家冠名、湖南衛視《天天向上》獨家冠名。

芒果台幾乎24小時都在播放一葉子的廣告,大熱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孤芳不自賞》、《擇天記》、《夏至未至》等都能看到一葉子的廣告植入。

但是上美旗下的一葉子、韓束等品牌依託微商體系的銷售方式,以及產品定位等問題,還是讓不少消費者有它們很low的既有印象,始終難以攻克中高端市場。

更何況,像上美集團這樣財大氣粗的國貨品牌,始終還是少數。

你想想有多少年沒有在電視上看到兩面針、冷酸靈、草珊瑚、黃芩牙膏,蜂花洗髮水護髮素、上海硫磺皂等等民族品牌的廣告了?更有甚者早都以為它們不存在了。

△我注意到這款上海香皂中性護膚硫磺皂源於美妝博主@小蠻蠻小的一個日常分享,她用200多個字感嘆了這款香皂的神奇,大夸特誇了它去閉口的神速,結果大油田如我感覺它實在太好用了!完勝上百的洗面奶,痘痘肌、混油肌、大油皮和有閉口煩惱的一定要試試!這款皂里甘油含量很足,洗後絕對不會緊繃!

△蜂花護髮素不用多說了,平價大碗好用,范冰冰都用它。

實際上,它們在夾縫中默默求存,幾十年如一日地保持著對產品品質的追求,甚至在艱難的市場狀況下還在堅持創新,在少有人關注和理解的情況下,保留著我們民族品牌的星火之光,使它們不致熄滅。

△昨天還得知一個噩耗,納愛斯集團的創始人、董事長庄啟傳先生因病去世,這位也扛住了寶潔、聯合利華等巨頭收購壓力的企業家,將長期虧損的國營麗水五七化工廠成功改制,扭虧為盈,打造起龐大的品牌矩陣,目前納愛斯旗下有雕牌、超能、納愛斯、百年潤發等品牌。

我這麼說可能有點煽情了,還是用事實說話。

在消費主義大潮的影響之下,我們這代人其實都被國外大廠商和大品牌的廣告宣傳洗腦洗的厲害,認為價廉物美的東西是不存在的,一分錢才能買到一分貨。

事實並非如此,日化行業的品牌溢價非常嚴重。

尤其是在中高端市場,你花上千塊買到的一瓶面霜,其成本價和百元左右的面霜可能是一樣的,你花的錢大部分是花在不菲的廣告宣傳和代言人費用,以及昂貴的品牌附加費用上了。

這個道理很容易懂,同樣材質做工的皮包,打上LV的標誌和不打,那就是天壤之別的價格。

你以為國外產品必然是要比國貨貴的,因為它們科技先進,而且產自國外,這種想法是大錯特錯!

在這個我們的科技已經足夠把神舟飛船送上天的時代,為什麼還是有很多人不相信我們的技術可以造出好用的牙膏洗髮水呢?

更何況,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代工廠,無論是電子產品的iPhone,服裝類的阿迪達斯,還是化妝品的蘭蔻雅詩蘭黛等,都在國內有代工廠。

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很多國外奢侈品牌的日化產品,都是由中國的代工廠貼牌生產。

一張售價10-20元/片的面膜或許成本一片也就2元不到,如果規模化生產,成本可能更低。

代工廠生產的產品換個不同的品牌包裝,就賣不同的價格,而它們很有可能是配方和材料相差無幾的同一款商品。

曾一手打造小護士起家的明星產品防晒霜、中國最資深化妝品配方師之一的殷傳江透露:

化妝品品牌里,擁有自己配方師的可以掰著指頭數得過來。

某些品類如潔面乳、精油、BB霜,市場上有流通的成熟配方,略微變更便成了不同品牌產品。

一些剛流行起來的產品,找一瓶來研究一下成分標籤,憑味道、色澤、觸感便可配比仿製,水平高的能仿到九成相似。

這個行業並不神秘,只是國外的日化巨頭們用神奇的品牌故事和天花亂墜的廣告迷惑了消費者的眼睛。

國貨因為低廉的價格而被消費者視為低端不好用的產品,如果品牌轉型提高售價,又面臨中老年顧客流失及年輕群體依然不買賬的兩難困境。

實際上,就牙膏消炎抗敏止血的功效來講,兩面針冷酸靈黃芩牙膏的效果,並不比價格昂貴的舒適達差。

△兩面針是產自廣西的一種野生植物,因為葉片中間兩面均有針刺生長,故名兩面針。

再來看看消費者們怎麼說:

△圖源:八組成員李澤言太太

因為八組成員們自發安利兩面針、冷酸靈、黃芩牙膏的使用效果,許多小夥伴們紛紛去購買這些我們記憶中的國貨,這些默默無聞許久的品牌無一例外的反應都是受寵若驚,兩面針官微感謝八組鵝們的發言,黃芩的天貓旗艦店更是直接給八組成員們20元的優惠券,39.9的兩支家庭裝只要19.9就能帶回家……

更有熱心的網友們在兩面針官微下催它們發廣告、搞活動來吸引人氣了,大家恨不能自己上陣幫這些國貨們搞營銷:

被網友們昵稱為「阿針」的官微老老實實發了廣告,卻是??這種風格的:

阿針啊!你的廣告也太樸實無華了吧!

不過兩面針也不是頑固不化的老古板,在看到雲南白藥牙膏的成功轉型之後,阿針也開始了對產品形象的升級改造,它們也推出了高端的中草藥護理牙膏,努力提高產品的外包裝質感和逼格,吸引更多年輕消費者關注。

請了國民大叔張嘉譯作為代言人,還在電視劇《白鹿原》中玩了一把時髦的植入廣告。

但是,在國貨品牌艱難轉型,朝著專業化、專利化的方向另闢蹊徑的時候,國外的日化集團也並沒有放棄對中國這個巨大市場的爭奪,看看我在百度搜索「冷酸靈」,排在第一的廣告位是被舒適達給買下的:

2008年,葛蘭素史克旗下的舒適達揮師進軍中國市場,讓所有的中草藥牙膏品牌再次面臨嚴峻挑戰。

與寶潔、聯合利華等日化企業不同,葛蘭素史克是一家醫藥企業。醫藥企業進入口腔護理市場,其營銷戰術和普通的日化企業完全不同。

那時,葛蘭素史克邀請了上萬名醫學專家舉辦講座、做推廣,還成立專門的研究中心,以打造專家專業的形象。

但是幸好這次,在戰況激烈的日化市場上苦心經營多年的民族品牌們沒有再被動挨打:

2009年,登康公司在中華口腔醫學會、中國口腔清潔護理用品工業協會的指導下,建立了全國唯一的抗牙齒敏感研究中心,每年拿出銷售收入3%以上的費用進行研發投入,這讓登康公司在抗牙齒敏感技術領域達到了行業領先水平。

在這之後,登康公司先後研製完成含「鍶鹽+鉀鹽」的健齒護齦雙重抗敏感牙膏、以「5%硝酸鉀+單氟磷酸鈉」為活性成分的迅康專業抗敏感高端牙膏等,持續贏得消費者認可。前者還申請了國家發明專利。

去年,登康公司又與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聯合研發出生物活性玻璃陶瓷材料和牙膏,長期使用加入這種材料的牙膏,能夠使受損牙齒再礦化,形成保護層,達到修復敏感牙齒的目的。這種生物活性玻璃陶瓷材料和牙膏已獲得國家發明專利,並達到全球領先水平。

Via《冷酸靈如何在競爭中殺出血路?》 重慶日報 記者:張亦築 實習生 崔曜 2017-08-07

登康公司董事長鄧嶸認為,市場競爭一點兒也鬆懈不得,隨時都戰戰兢兢,「鞏固、傳承、創新,這是要持續努力的。」這也是所有民族品牌應該記取的經營理念。

作為普通的消費者,我們能做的是什麼呢?

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支持民族品牌的發展,靠的不是一時的激情,而是長久的關注。

最後,還是用八組成員「李澤言太太」的一段感想來結束本文,我感覺自己不會再比她說得更好,希望我們都能在未來的消費中,考慮給國貨一個被選擇的機會:


推薦閱讀:

這個人抄襲不僅抄的光明正大, 還抄出了自己的品牌…
【型男TP】「法國跑車」自創品牌(By《籃球先鋒報》 多圖 附壁紙)
2014SS時裝周新款速遞—品牌點評
飛亞達和天王表哪個好?飛亞達與天王表品牌比較
除了 H&M,ZARA,還有什麼快時尚品牌值得我們出手?

TAG:品牌 | 國貨 | 時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