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和愛自己(一)

愛和愛自己(一)

來自專欄幻清個人成長

大家好,我是幻清,這裡是幻清個人成長系列課,第一個課程愛和愛自己。

先說愛,愛是什麼?什麼是愛?愛是一道光。道教有一句話,鴻蒙中閃出一抹靈光,基督教里上帝說要有光。當光從虛空中出來的那一刻。一個生命就誕生了,意識就是生命,愛和清明他們是伴生的,也就是道教所說的。道生一,(一就是意識),一生二,(二就是愛和清明)。愛始終在生命里伴隨著你,但你長大以後。就不記得了,或者是我忘了。

具體地說,愛是一個精神上的無為狀態。

愛是個融合的狀態。

愛的具體特徵是:柔、細、軟。

愛的下行顯化狀態你身體和大自然的狀態為綠色的能量。綠色的能量,道教里代表生機,也叫造化之力。印度教里,綠色的能量代表愛,他存在於心輪里。綠色的能量在自然界總代表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對人類對地球是有益的,所以人類都喜歡大自然的植物綠色,有時候人類不問原因,就是喜歡綠色,那是因為愛。心裡愛綠色的能量,因為他們是一樣的能量。屬於同頻共振的原理。身體喜歡綠色的能量有益健康。綠色能量能療愈身體恢復生命力。

下面講一個修鍊愛的方法:座好,讓心靜下來,放鬆身體,把愛的感覺放在心輪上,輕輕的以心輪為中心布滿整個胸腔,用一絲意念輕輕的感知她就這樣,時間長了心輪里就會湧出一股暖流。這股暖流就是愛的能量。

胸腔在道教里也叫中丹田,心輪在膻中穴的位置,向內三寸。我的QQ相冊里有心輪的圖片。

愛和慈悲、德是一個東西。是人們對她不同的稱呼,給他貼了不同的標籤。純粹的愛存在於無為之中,無形無相的世界。具體的愛存在於有形有相的世界。

愛是分層次的,無為愛地狀態,有為愛的狀態。在我們這個物質世界的愛是愛的下行狀態,要想理順他我就用老子的道德經里的仁義禮忠信來說明他,就能理順他了。

在我們的物質世界最高的愛是仁愛。

仁愛:仁愛天下,仁愛眾生。是一種奉獻精神,特蕾莎修女的奉獻精神就是仁愛的代表(仁愛偏向於感性)

義:是對人類對社會的意義。馬丁·路德就是正面的例子。他以非暴力的方式追求種族平等,反對種族歧視,這是對社會的正面意義。馬丁·路德的名言是:即使明天地球就要毀滅,我仍然要種下一顆樹。

還有泰戈爾,喬布斯和很多的名人都說過一句話:「你得知道你是誰?你想要什麼?你要獨立思考」。越來越多的人倡導,越來越多的人學習。會促進人類文明的進步。對人類的和平、發展有重大正面的意義。(義:偏向於理性)

禮:表面上是禮貌、禮節,實際上是關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自己與自己的關係。由外到內投射的關係,由內投射到外的關係,內外相互影響的關係,就是自己與自己的關係,如果處理好了內心的矛盾,自己與自己的關係就平和了。人與人的關係本著已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原則就好處理了。

禮還有一個含義,人大多的優點都在這個高度上、頻率上。比如愛心、同情、善良、關愛等等(禮偏向於感性)

忠:忠於自己的內心,一切從你的內心出發。

忠者,德之正也。從造字可以看到,忠,存心居中,正直不偏,古以不懈於心為敬,故忠從心;又以中有不偏不倚之意,忠為正直之德,故從中聲。《說文解字》中講:「忠,敬也,盡心曰忠」。盡職盡責就是忠的表現。

在生活中,認真做事,專註的做事,忠於自己的家庭,事業等等。(忠:偏向於理性)

信:就是信用。最後的底線。(偏向於理性)

愛的順序是從精神上的愛到物質世界上的愛一路下行的過程。仁義禮忠信有了這個順序過程,你會清晰明白地了解愛。有一個衡量的標準,你的愛處在什麼頻率上,可以好好修養愛,好好的愛自己。

在日常生活中也有愛的顯化狀態,耶穌說:「你打我左臉,我伸右臉給你打」。

那就是人處在精神世界的大愛中的狀態,他沒有處在小我中,所以耶穌也沒有自尊面子一說。對方處在小我的暴力的情緒中,耶穌為了撫平對方的內心情緒,才有了打完左臉,伸右臉給他打。

再說一個再網上看到的例子,這是個比較典型的故事,一個通過愛情接近大愛的故事,你聽了會有所收穫和感悟。

有一個香港大學的老師,愛上了一個深圳的女人,然後就要跟妻子離婚,要去跟深圳的女人結婚。親朋好友都勸他,他也聽不進去,非要與妻子離婚。最後如願以償的和深圳的女人結婚。婚後這個女人就把他收藏的古董一件一件的偷偷拿出去賣,那個女人的朋友看了有些不解,就問她:「他那麼愛你,都跟他老婆離婚了,你為什麼還要賣他的東西呢?」。這個深圳的女人說:「現在他著魔了,我怎麼樣都沒有關係,如果有一天他清醒過來我就什麼都沒有了」。

這個故事的男主角就是通過愛情順著愛上行接近愛的狀態,也是愛在愛情中顯化的狀態,沒有其他的東西,只有愛情。

愛有一體性的特點,我愛你,你愛我,我們是一體的。

仁愛這個辭彙很難講明白,比較寬泛,不好理解。我就用一個故事來說明仁愛。

這是特蕾莎修女的故事,特蕾莎修女是世界上最值得尊敬的人之一,了解特蕾莎修女的經歷就是對心靈的一次洗禮。

1979年特蕾莎修女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這是諾貝爾獎歷史上最沒有爭議,最令人欣慰的得獎者。

在挪威首都奧斯陸諾貝爾獎典禮上,矮小瘦弱的特蕾莎修女激動而安詳的走上了領獎台,她是那樣瘦小,以致人們努力抬頭,也只能看到他那張皺紋縱橫的臉,在授獎儀式上她說:「我願意代替世界上所有的窮人,病人和孤獨的人,來接受這個獎項」。獲獎後,她把賣掉講章的錢及19萬美元的獎金,全部捐獻給貧民和麻風病患者。

2010特蕾莎修女誕辰100周年。特蕾莎修女出生地阿爾巴尼亞政府,她希望在其百歲誕辰之前,將其遺體運回國內安葬。印度方面則表示,特蕾莎修女是印度公民,她如今在自己的國土上安息。

特蕾莎修女在1997年去世前曾說過:「從血緣上講,我是阿爾巴尼亞人;從公民身份上講我是印度人;從信仰上講,我屬於全世界」。

特蕾莎修女本名艾格尼絲,1910年8月27日出生在馬其頓的一個商人家庭,她的是阿爾巴尼亞人,都是天主教徒。艾格尼絲深受母親奉獻上帝精神的影響,她相信母親的話;為上帝工作這個行為本身,已經可以得到足夠的回報,不需要別人的認同。

1924年,艾格尼絲在教會中得知孟加拉有一個羅蕾多修道院,教授上帝的召喚壓倒了一切願望,後來等艾格尼絲給自己取了教名特蕾莎,這個名字來源於傳教士的聖女,艾格尼絲希望自己能像聖女一樣,為了展示上帝的愛奮鬥一生。

1947年,取得獨立的印度,被分為兩個國家,西為巴基斯坦,東為印度。這兩個國家信仰不同,經常發生衝突,產生成千上萬的難民,居住在貧民區里的人,平均壽命不過三十歲,加爾各答凄慘的生活狀況在全世界都出了名的。曾被尼克魯形容為惡夢之城。特蕾莎居住修道院的高牆,把加爾各答分成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高牆內安全舒適。高牆外是混亂和貧窮、疾病。修道院的生活越是舒適,特蕾莎的內心的不安就越牆烈。

有一天,特蕾莎從外面帶回24個孩子,試圖教他們讀書。但這些孩子在街頭流浪慣了的孩子,根本不習慣修道院安靜的生活,竟然集體逃跑了。這件事給特蕾莎極大的震動。她意識到;如果為窮人服務,就必須走出這道高牆,把自己變成一個窮人,否則這種服務就成了一種居高臨下的施捨。


推薦閱讀:

有個愛你的人不容易
我們相愛一生,還是太短(雙魚和天蠍)
十二星座戀愛後的表現
看面相就知道:什麼樣的女人愛惹是非!
愛情的路也會有坎坷,越純真的愛情越難順利

TAG: | 愛自己 | 愛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