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女權主義者, 你會與周圍的人談論女權么? (下)

作為女權主義者, 你會與周圍的人談論女權么? (下)

來自專欄 Herstoria43 人贊了文章

之所以想做這個徵集,主要源於了解到不少女權主義者在日常生活圈子作為「孤獨的少數派」而存在,只能通過網路小圈子找尋同類,通過價值共同體的認同和共鳴來對抗不合理的現實。日常生活社交文化往往是以父權邏輯為基礎進行建構的,具有明顯的性別傾向性,女性在其中被高度客體化,需要遵守一系列與性別角色相捆綁的性別禮儀規範,而男性社交圈子具有同質化和極端排他的身份認同特徵,女性在此其中更多的是充當「花瓶」(當然,其中不乏對女性「知性」「優雅」等對女性進行價值框定的「表彰」)在這種保守的環境里,表明自己的女權立場具有不少風險,可能會被周圍人排斥和邊緣化,進而導致自己的利益受損。基於此,個人覺得做個「是否會與周圍人談論女權」的徵集多少算是有些意義的。

本篇承接上篇, 戳這裡:作為女權主義者,你會與身邊的人談女權么? - 陸贄的文章 - 知乎zhuanlan.zhihu.com/p/38

德穆蘭的綠蘿

剛剛高考完的江蘇學生,提倡女權主義,支持LGBTQ平權。和同學老師都說過,空間里經常轉載這類說說/公眾號,很多同學都有看到並且支持,但是他們往往不敢轉發or點贊,或許感覺這些理念離他們有些遙遠。

洗頭少女

我讀的是藝術/人文社科。本科國內某985/211,研究生英國某os排名前20的高校,身邊有非常多支持女權/女性主義的朋友,但是很多人只是「樸素的女權主義者」,可能模糊地支持女性追求事業,認同男女平等,但是對「女權主義」作為一個支系龐雜的思想理論,大都一無所知,有時候在討論現實問題的時候,容易產生雙標。但總的來說,我朋友圈沒有所謂的直男/女癌,也沒有特權癌。為此十分感激。

dreaming

我是省重點中學學生,男,父母都是保守主義者。跟同桌說我是女權主義者的時候,他說感覺現在男女已經平等了,還舉了個例子:很多家庭都是重女輕男的。班主任是個有男權思想的人,喜歡孔子和周國平。她買了一摞周國平的書放在後面,我們班很多人看,反正我覺得要涼。早讀的時候讀孔子,講作文的時候拿周國平的文章做範例。

雖然中學生見識少,但是價值觀可塑性強,容易受外界影響,也更容易改變。 相比於大城市,三線城市的父母可能連女權是什麼都不知道。

喵喵

出生於內蒙古呼和浩特,六歲隨父母到北京,長到十五歲移民加拿大。接觸群體主要為加拿大留學生,北京中產和內蒙較上層的長輩群體。內蒙古親戚普遍敵視女權思想(認為女性就該生孩子做家務),但對女權這個詞缺乏認知。北京中產思想相對比較先進,沒有嚴重的重男輕女思想,但對女權這個詞卻有非常大的反感,男性公開敵視女權,有女權思想的女性不敢承認自己是女權。加拿大留學生中大部分同北京中產,小部分受到西方女權理論影響,對女權有較準確的理解,也比較支持。

武才

我是出身某二線的城市富二代,現在在某985學校混日子。

個人作為男生,是堅定不移的女權主義者,女權的本質應該是徹底的社會革命,包含對現有的生產關係,公共媒體,社會結構的徹底打破。而因為個人對女權是激進的革命看法,所以不會和任何人討論。

不討論的原因, 首先是當前咱們國家對女權的認識還停留在特別初級的階段,更多所謂的女權者是在把女權當作一門生意,女權的污名化現象太嚴重;其次是女權屬於能讓自己內心得到一定滿足的崇高價值,就像自己的銀行存摺不願意和別人去聊一樣哈哈。

首先說污名化,利益和社交圈排斥也許談不上,但是在我的圈子你談女權,尤其一個男生談女權,在很多人眼裡是一個很奇怪的事情,很多人對於女權的概念理解很初級,也懶得解釋。你們公眾號特別棒啊,但讀者水平和整體素質和現實一比更像一個理想社會的產物,所以說不愛分享。

西方的女權概念本身也是資本主義制度高度發達到晚期的產物,是生產力以及社會結構發展到一定程度的自然產物,就是說在經歷了經濟大發展加上戰爭加上經濟危機種種之後,西方產生女權的土壤是很自然的,而個人觀點是共和國早期的女權更多是領袖人物的個人強推,自然很難在社會上引起共鳴。

我朝目前的社會結構和西方比還很初級,沒經歷過西方的戰爭/經濟危機/社會認同危機,甚至很多無產階級都沒有被剝削的特別狠,所以咱們很難理解西方社會的一系列女權思想以及多元主義,壓根就不在一個頻道上。

父母以及更老的一代人是沒有什麼女權概念的,認為女性再怎麼樣也要回歸家庭,家庭是女性的歸宿。這並不是說他們歧視女性,而是教育和人生經歷如此。

年輕人的話兩極分化吧, 首先很多人會抓著網上的田園女權以偏概全,進而攻擊女權這個群體,還有很多人認為女性已經有了和男性一樣的政治權利,不承認對女性存在的巨大壓迫。相當多的人對女權是非常有敵意的。

我覺得還有好多人對女權在內心是很支持的,即使沒看過系統的女權論述也能夠對女權的概念有一個直接的認識並且認同女權的一些口號式觀點,最起碼也能做到不干涉女性的自願選擇。但也就只能做到這兒了。

還有就是社交媒體等平台對於女權的影響是很大的,很多人對女權沒什麼立場,然後看到社交媒體上的裸體出街了不帶bra了田園女權之類就對女權產生了負面看法。

舉個例子, 周圍有一些妹子在工作中受到一些暗示的性騷擾之類的,很多人會感到憤慨不已甚至直接過去對峙,她們能直接地知道這樣是不對的。很多人的樸素觀點就是男性不應該強迫女性做一些事。 越是女性工作比例大的地方,就越會有一些基本的女權意識。

Melissa

我來自馬來四亞的沙巴,是一個小地方。 我是一個feminist, 不過不是太極端的。我認為任何事情都不能想的太極端,宗教也好,理念也好,生活方式等等也罷。不過我在朋友圈裡,是最feminist的了。

我是一名CrossFit教練,做的運動有杠鈴,體操,健身等等。大部分人看到什麼是CrossFit後,都覺得有點可怕,尤其是女生,她們聽到杠鈴,重量那些的,就覺得不可能。

我不跟她們深入談論女權,不過我會通過行動和一些話題引導慢慢讓女生們知道,雖然力氣不夠男生強,不過女人的堅持和耐力是很強的。很多女生認為健身和運動是屬於男生的。所以我真心希望通過運動,她們可以知道女生也很強的, 運動本來就是不分年齡和性別。然後慢慢在生活上,她們若遇到什麼問題都可以克服,不用依靠男生。這就是我理想的女權,保持中立,為要女生打抱不平。

我覺得這運動帶給人信心。我收到很多女會員的反饋感想就是,她們萬萬也沒想過自己有玩原本以為男生玩的運動。我沒有私下直接詢問她們關於女權,不過我看到的是她們的自信和能力有所加強了。這是我沒想到的。因為我去年才當上教練。

只是我面對的問題還是大部分女生覺得女生是應該在家燒飯照顧孩子。 我有遇到女權主義的會員,可惜是當她說出她的想法時,一些男會員就有意見,雖然都沒有說出什麼難聽的話,不過有擺出不滿的表情。

少革

985大學理工科,大四。我的室友有跟我談起過女權主義,那天晚上我們在談論同性戀的問題。 我是一名同性戀者,雖然沒有公開出櫃,但也沒有刻意隱藏自己的性取向。室友都隱約知道我是Gay的事實,但是我們從來不談及這個話題。那天偶然談到同性戀的現狀時,他們都表示了包容與理解,並且認為歧視同性戀的人有問題;但是他們非常排斥女權主義者,認為她們是不可溝通的。 這是一個在我看來非常有趣的現象,在我原來的觀念里,一個支持LGBT權利的人不可能反對女權主義。雖然他們表達對Gay的支持並非完全真誠,但是能夠感覺出來,他們對女權的強烈厭惡。 我向他們解釋了文化女權主義者將history改成herstory的目的是引起公眾注意,並且傳遞了在大多數敘事中女性缺位的事實,但是他們仍然覺得這是無事生非。 這多少讓我有些驚訝,因為與我對話中的一個人,向來是支持民族和諧,宗教自由,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選擇等理念的。說實話,我有些難過。

剛剛再向那位同學確認了一遍,他表示自己並不了解女權主義者。但是他的確在之前表示了對女權主義者的反感,認為他們妨礙了別人,打擾了別人的生活。他是遊戲宅,信息來源主要是知乎,所以我認為是在知乎上偶然看到的一些東西留下的印象。

而且,我在談論過程中的確有將自己稱為「平權主義者」而非「女權主義者」的想法。女權主義這四個字被污名化的太嚴重了,它本身的意思已經被污染了,就像政治正確一樣。而川普上台之後的知乎已經是非常LGBT不友好社區了。

一拳一個SDD

這裡是出生在深圳中產家庭,目前在某高中就讀。 剛開始還是因為幾年前美國同性戀合法的時候接觸到「女權」這個概念的,當時大概在念初中,身邊同齡人問了一圈都說不知道也沒了解過女權主義是什麼。我就上百度上知乎去了解,後來就知道了李銀河老師,這幾年來,持續關注到現在,發現身邊願意支持願意發聲的人多了,大概是今年「女性被侵害的新聞」更多的被人們關注到了。說說我身邊的人吧,我一提起女權主義,大部分人會問我,女權主義是什麼?女權主義是女尊嗎?等類似的疑惑,然後我就慢慢的去跟他們解釋。

再說一說我的父母,我父母都是非常深受傳統文化熏陶的人,但我母親從來主張女人既可上職場又能下廳堂,她曾經跟我說「女人要靠自己,一定不能靠男人,當雙方步入婚姻之後,你若沒本事,對方就會瞧不起你,所以,一定要學會獨立」。 她會這樣想大概是跟她二婚有關。我父親,十足的大男子主義和直男癌晚期患者,我沒問過他的看法,想來也不會有什麼好的回答。

我同學基本是看熱鬧的狀態,能跟我繼續展開討論的很少。

我遇到過一個男生在我pyq底下的評論,他覺得平權就是平權,不用刻意去強調去分門別類,女權大旗這麼一扛,倒是有女尊的意味了。

我父母覺得我一定要嫁人,一定要有孩子,他們大概是覺得這樣老有所依吧。教育這方面的話,父母基本是全身心的投入進去。 我覺得我未來孤獨終老的可能性大一些。

子貞

作為一個經常冒昧地向家人朋友和半生不熟的同學「傳教」的傢伙,我對此深有感觸。 首先談談「平權主義者」們吧。以我接觸過的同齡人(00年前後出生)的情況來看,大家如今一般都對女性主義有所耳聞,那些經常混微博和知乎的往往知道得更多,也就是有一點主觀見解。 這些年輕人其實也都認為今天並非男女平等完全到位的,而且同意女性在諸多方面受到壓迫,基本上同意一些屬於我們各派共識的教育、職場、生育、反人口販賣相關的觀點和政策。也就是說,是在一個非常溫和的層面上認同女權的。 在有關消費、形體等社會潮流領域,他們往往擁抱自由主義,而有關性的領域,則「文化派」也佔一定比例。但總地來說,他們總是更願意使用「中立」「對等」的方式來改良社會文化,而不是全面和革命性地批判。 而「平權主義者」中,低參與度的占多數,他們聲稱要「先做好自己」,而對公共政治參與不太感冒,但也許會留意女權言論。 他們的確被尤其是微博和知乎相關話題的混亂不堪所驚嚇,對女權話題有點「敬畏」,認為中國(以至於歐美)的女權被「帶歪」,成為女性沙文主義、利己主義乃至法西斯主義。這個表現在他們對遊行示威、行為藝術、文化改革方案(比如改革漢字)等舉措感到疑慮。

山裡娃

有次趕項目的時候我說壓力太大了,家裡窮,將來要自己買房,上有老下有小好累,旁邊一個女孩子接話說家裡讓她別太累,差不多就行了,我就說還是你幸福。她板過臉說"我才不是那種差不多的人"。我覺得有些尷尬,就開玩笑說我什麼時候能傍上個大款啊,到時候想敲多少代碼敲多少全憑高興,之後大家就興高采烈的討論起來如何傍大款,實驗室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之後另一個女孩子提到了教師資格證的事,說要考了還一點沒看呢,我說你看那玩意幹嘛,將來還要當老師咋著,她說家裡逼的,不考不行,跟家裡吵過好幾次架了,雖然不情願,但仔細想想這條路也是有一些價值的,認為相當於為自己買了份保險已備不時之需,之後氣氛靜下來不少。大家覺得這個話題還是不要繼續下去了比較好,就繼續搬磚了。

我感覺我周圍有很多人(包括自己)雖然知道所謂女權,但僅僅是表面的了解,並沒有(更沒時間)對這個問題有更深入的思考,所以關於這方面問題的討論僅僅被樸素的限制在個人層面,而很少深入到更深,更廣的社會層面上。 我認為您上文所謂的"過激"的女權運動並不全是壞事,一個運動只有真正觸動到了大多數人的神經,才能讓大多人去關注,去思考,在如今越發"穩定"的大環境下,過激的運動往往帶來雙方妥協的結果,而如果運動本身就已經妥協,那給還會給予重視呢?

推薦閱讀:

葉海燕:一個女權主義者的自述(三)
我不是「覃賽男」,我是一個女權主義者
什麼男權女權,我只知道人權。以後這種事情別扯到我了謝謝,累。
無國界,真的無國界嗎?
女權主義者的歧途

TAG:平權 | 女權運動 | 女權主義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