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的智慧和藝術
4 人贊了文章
最近想到了大學期間自己的一些事情,其中一個就是自己曾經鬧的一個笑話。那是大一的時候,聽一個講座,講座的內容記不太清楚了,只記得講座當中主講人說:大學時期在人生當中非常重要,這個時期是一個人的思維方式形成的關鍵時期。由於我之前已經聽過很多人說過「思維方式」,包括老師,還在書上看到過這個詞語。我就很好奇,什麼是思維方式?在講座的最後,主講人讓大家提問題,我當時就踴躍提問,問:老師您好,請問我經常聽別的老師說思維方式,您這次又說人要形成自己的思維方式,請問什麼是思維方式?這個問題出來後,大多數同學都看著我,有些同學覺得這個問題很可笑,當時感覺很尷尬,老師的回答我已經記不清楚了,反正當時我沒懂。
當然,還有一次,我和同學一起逛一個畫展,自己提的問題被人說沒水平。我覺得應該不止我一個人有這樣的問題,大多數人應該都犯過這樣的錯誤。?那麼,如何提出更好的問題呢?如何更有智慧和更有藝術的提問呢?最近看了一本《有邏輯地提問》這本書,深有感觸。下面寫出自己的學習心得。
第一,自己的提問必須符合邏輯。比如有人說懲罰的嚴厲程度應該與違法行為的嚴重程度相吻合。現如今,酒後駕駛的現象屢禁不止,對待酒後駕車的懲罰卻只是罰款、扣分、拘留、然後醉酒駕駛的後果卻非常嚴重,可能導致無辜的人喪命。因此有人就問:是不是可以用死刑來懲罰酒後駕駛的人呢?這個提問就有邏輯錯誤,因為如果酒後駕車的後果很嚴重,雖然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支持較為嚴重的量刑,但卻不能推出死刑適合於酒後駕駛。就像唱歌很有天分就一定能成為歌唱家嗎?肯定不是,因為有天分只是成為歌唱家的必要條件,不是充分條件。如果只有天分,缺少勤奮、毅力等其他要素,也不能成為歌唱家。
其次,自己的提問一定要切題,不要轉移話題。例如,一個客人來到一家飯店,點了一個魚香肉絲,可是等了也不見菜上來。於是他就問老闆:請問我的魚香肉絲什麼時候上來?我已經等了好久了。老闆笑著說:你為什麼要吃魚香肉絲?來一個番茄炒雞蛋不可以嗎?。顧客很生氣,問道:你為什麼要開飯店?你怎麼不去掃廁所?說完便走了。這個例子中,這個老闆之所以招顧客煩,是因為他的提問犯了轉移話題的邏輯錯誤。顧客點的是魚香肉絲,當顧客催問魚香肉絲的時候,老闆卻毫無歉意地問他為什麼不來一個番茄炒雞蛋,真是自討沒趣。
第二,不要犯了循環論證的錯誤。最經典問題: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如果你問別人:為什麼先有雞,後有蛋?別人會說:因為有了雞,才會下蛋呀。這時你又說:如果沒有蛋,怎麼可能有雞呢?是不是先有蛋才有雞呀?對方說:是的。但其實你的提問和回答都在原地打轉,沒有解決任何問題,非常無聊。在別人說:因為有了雞才會下蛋的時候,你應該問你有什麼證據或者理由來論證先有雞才有蛋。這個問題就得從雞是由什麼進化而來的,並且第一個雞蛋是因為什麼原因從雞的身體中產生的。這些都要論證清楚才有說服力,而不是再用「如果沒有蛋,怎麼可能有雞呢?」這句話來反駁對方。
第四,提問一定要明確自己的問題,要想明白通過提問獲取什麼樣的信息,明確目的。比如,有兩個水果商販A和B,同樣是在一起賣水果,商販A卻比B賣得好。B商販見顧客就說:」我的水果又大又甜,非常好吃」。有的顧客就買了,有的顧客就直接走了,比如一個老太太到B商販那裡一聽就直接走了。到了A商販這裡,A就問:「老奶奶,買水果嗎?隨便嘗一個吧!」老奶奶選了一個李子,咬了一口,滿嘴酸水,非常開心,於是爽快地說:」買2斤。」A商販問老奶奶說:「別的人都買又大又甜的李子,您為什麼買酸的呢?老奶奶說:「我兒媳婦懷孕了,想吃酸的。」於是,A商販說:「那真是大喜事兒,愛吃酸的生兒子,您就等著抱孫子吧。」老太太一聽,心裡樂呵呵的,於是又多買了兩斤。A在給老太太稱水果的時候說:「懷孕的時候應該多補充維生素,獼猴桃裡面就含有很多維生素,特別適合孕婦吃。」老太太聽了覺得有道理,於是又買了3斤獼猴桃。最後A商販說:「我每天都在這裡賣水果,您兒媳婦要是吃好了,下次您再來買,保證給您優惠。」老太太非常高興,說:「好,好的。」通過這個例子可以同樣是賣水果,不會提問生意就很難做,會提問生意就會興隆。在提問之前,一定要明確顧客的需求,對症下藥。
第五,提問之前需要準備。我們知道羅斯福是一位非常健談的總統,和身份背景不同的人都能夠聊得非常開心,其秘訣就在於他每和一個客人會面之前必定要了解這個人的職業,背景,興趣,愛好等方面,這樣子在談話和提問的時候總能讓別人感到親切和開心,一下子就能拉近與客人的距離。
第六,如果想說服別人,可以進行誘導性提問。比如家長希望孩子周末在家裡寫一個小時作業,可以這樣問:「周末在家裡寫一個小時作業,我再帶你去電影院看電影好嗎?」如果希望孩子少玩電腦可以問:「今天做完作業再去玩一個小時電腦,就去睡覺好嗎?一般這樣的提問,聽眾都很容易答應。
第七,將難度大的提問分層。通常先提問簡單的問題,讓別人容易接受和回答,對於後面的談話和提問就會更有利。比如,一位銷售人員說:顧客一走進來,我並不會馬上問他有什麼需求,這個問題太難,他會緊張,我如果逼得太緊,他會離開。所以他一般先問一些簡單的問題,比如你現在住在哪裡,住的地方離公司遠嗎。聊一會兒就會逐漸轉移到自己感興趣的話題。
第八,對於一些有客觀性答案的問題不要問別人,可以用百度,谷歌等工具。比如,一個面試者電話中和在北京的A公司HR進行溝通,到最後面試完畢,面試者問了一下:請問咱們公司的地址在哪裡。這個問題非常弱智,首先,這個問題可以百度或者到對方公司的官方網站進行查詢;其次,HR聽到之後會怎麼想?面試者對於本公司這麼不了解,還來應聘,真是可笑!
第九,?提問題一定要注意問域。有些問題涉及的面非常大,往往讓人摸不著頭腦,不知從什麼地方回答,所以一般回答也就很寬泛或者很淺,或者別人就不想回答。有些問題非常具體,很容易回答,如果能問道關鍵節點,別人還非常願意回答。
第十,開放式提問和封閉式提問相結合。開放式提問沒有標準答案,可以緩和交談氣氛;關鍵問題採用封閉式提問,因這些問題的答案往往是明確的,可以問出自己想要的答案。如果把談話比作一場戰爭,那麼開放式提問就是先頭部隊進行第一輪攻擊,第一輪進攻摸清楚別人的情況之後,封閉式提問就是精確制導武器,對目標進行精確打擊。比如,公司來了一個新員工,給他陪了一個師傅,過了幾天,師傅問:「來公司這幾天感覺怎麼樣?」這個問題就是開放式問題,一方面新員工可以自由發揮,不覺得緊張。另一方面,從新員工的回答中師傅就可以慢慢了解員工的情況,特點。談話到後面,針對具體的業務,師傅可以提問,比如從A項目的銷售數據中你可以分析它的渠道特點是什麼,地市覆蓋情況如何?這些問題非常具體,回答能夠一下子看出新員工最近的學習情況。還有一種封閉式提問就是選擇題或者判斷題,只需讓別人進行選擇或回答是或否就可以。
最後,好的提問需要提問者具備好的觀察力、語言組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思考能力等,這些都需要我們平時不斷地積累和練習。
?
推薦閱讀:
※一個漂亮的夏日鉤針包,我喜歡,哈哈,清晰圖解 鉤針交流 手工交流區
※國台辦:兩岸應適時就軍事包括軍事部署問題接觸交流
※「自主探究 交流拓展」教學模式實施方案
※打造「第三交流空間」(第一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