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正在想什麼
08-11
2015年05月25日谷歌無人駕駛汽車 亞馬遜送貨飛行器谷歌智能機器馱驢記者 龔丹韻最近,《矽谷歸來:中國在「互聯網夾」,美國已進入「新硬體時代」》一文在新媒體中熱轉。作者為交大海外教育學院副院長谷來豐。今年4月份,他隨該院全球CEO三期班遊學美國,而在矽谷的參訪,給他帶來不小的震撼,於是他有感而發寫下此文。谷來豐在接受《解放周一》專訪時表示,文章中的表達,僅僅是他矽谷考察的冰山一隅。那麼,他在矽谷究竟看到了什麼?被譽為這個時代最偉大創新中心的矽谷,今天又在思考些什麼?這不是谷來豐第一次去矽谷。去年,交通大學海外教育學院組織的全球CEO班就曾參觀了谷歌總部。學員們翹首以盼能見到傳說中的谷歌X項目,那是一個非常強悍的項目,目標是解決全人類的難題。谷歌眼鏡、無人駕駛汽車,都是X項目的產物。然而由於保密等原因,參觀反而看不到這些核心內容,谷歌人三緘其口。於是今年,谷來豐請來曾在谷歌工作過或正在從事類X項目的極客們進行演講。今年的行程,全班40多名學員,在斯坦福大學聽了2天課,從早上聽到晚上。第三天上午去了一家民宅,下午前往奇點大學。這些學員幾乎身價過百億元,但他們有些人連上廁所時都帶著同聲翻譯的耳機,不捨得錯過任何一句話。大家在回酒店的大巴上聊得熱火朝天,主動要求把2輛大巴的人合併成1輛,就為了方便討論。晚上12點,許多學員仍然抑制不住,在酒吧里繼續熱烈地聊。是什麼讓他們睡意全無?可怕的人工智慧矽谷現在最熱的話題是什麼?人工智慧肯定算是一個。先是特斯拉創始人埃隆·馬斯克警告,短短5年內,人工智慧就可能引發「一些非常危險的事件」。接著是史蒂芬·霍金警告:「100年內人工智慧將取代人類。」「人工智慧可能會導致人類的滅絕。」隨後是今年,一批矽谷的科學家共同簽署了一封公開信,信中提醒,人類務必提前阻止悲劇發生。消息傳到中國,許多人不以為然,覺得這些人在危言聳聽,或者說科學家們擔憂的是遙遠的未來。然而來到矽谷,聆聽人工智慧的講座和演示後,谷來豐才猛然發現,機器替代人,原來已是近在眼前的現實。科幻片里,人工智慧是人類的敵人。《黑客帝國》里的機器人統治人類,讓人醉生夢死。《終結者》中的機器人穿越到過去刺殺人類。這些命題最終引發了無數關於科學、人文、倫理、哲學的思考,但這些畢竟只是人類的自娛自樂,因為人們清楚,離這一天似乎還遙遠。即使大量機械手已用於全世界的生產線,機器們忙碌地焊接、噴塗、裝配,人類也不怕它們。因為它們太傻,缺乏柔性。產品一升級,模具夾具一更換,機器就幹不了。然而在斯坦福大學裡,曾在谷歌工作的演講人吳軍博士說——機器擁有智能如今已成為可能,曾經缺失的一環今天已經接上了。哪一環呢?大數據。大數據讓機器具備了深度學習的能力、自主判斷的能力,現在的智能設備已經具備柔性。機器替代人的事件正在矽谷發生。比如說,判斷醫學X光片的機器,準確率達到98%以上,幾乎可以替代人。又比如說,機械狗、無人飛機,連遙控都不需要,它們自己判斷怎麼跑、怎麼飛,自我躲避障礙,無需人類操作,靈活得幾乎和生命體一樣。早已不同以前的工廠機器人,現在矽谷的智能機器靈活度、準確率、自主判斷能力幾乎與人類相似。難道它們真的學會自己思考了嗎?吳軍說,那倒不是,它們依賴的是大數據。我們長期以來,對人工智慧一直有種誤解,思路是怎樣讓機器變得聰明,讓它模擬人、讓它思考。這其實是錯誤的,計算機不是通過這種方式實現智能,它想問題的方法和人類不一樣。美國科學家明斯基曾寫過一篇文章舉例說,Pen,英文里既指「鋼筆」,又指「圍欄」。當有人說「Pen」在盒子里,人類都能理解是鋼筆,不會誤解成圍欄。機器就不行。那麼人是怎麼知道的?是根據以往的生活經驗。人們知道小東西才能放在大東西里。圍欄是大東西,鋼筆是小東西。如果要讓計算機答對,就必須告訴計算機全世界各種物體的尺寸。沒有如此海量的知識,計算機不可能單純靠推理答對。所以指望人工智慧單純推理並無意義。也因為這篇文章,從此美國政府不太支持人工智慧的研究。至今,美國對模擬人思考的項目研究經費支持都很少,就是因為他們早已明白此路難通。可是在大數據的時代,問題迎刃而解。大數據能夠告訴機器以往人類的經驗。機器可以用統計學或一些演算法,判斷哪種行為成功率更高。一旦樣本足夠大、數據足夠多,量變就會成為質變。為什麼1995年,IBM 公司的「深藍」電腦能夠擊敗國際象棋冠軍?原理十分類似,工程師把各種象棋大師下過的棋譜輸入電腦,電腦不知其所以然,但能分析判斷出,這樣走比那樣走成功率高。資料庫越大,電腦的判斷越準確,它就表現得越聰明。現在,矽谷的科學家們幾乎公認,人工智慧的發展勢頭十分良好。機器真的能替代許多工種。「所以真正可怕的不是機器會思考,這大概近年內不會發生。真正可怕的是機器已經能取代人。那就意味著,未來有大量人群面臨失業。」谷來豐說。已有極客預測,未來5-10年內,人類的工業、服務業會大量使用智能設備。全球將會引發大規模失業潮,而現在已到關鍵時刻。另一位科學家庫茲威爾提出,21世紀中葉前,人工智慧就將超過人類,開啟一個新的文明時代。這個觀點一度飽受爭議,但最近,矽谷開始接受這種看法。谷來豐擔憂的是,中國如果沒有迎頭趕上,對人進行新技術的培訓和再就業,或者我們無法適應一個嶄新的「機器人時代」,社會可能面臨重重危機。就好比機械革命以前的大力士,在機械革命以後根本沒有用武之地。未來,我們所謂的聰明人或學了好多知識的人,20年後發現自己沒用了,可能被機器替代了,這才是真正的可怕之處。神奇的奇點大學關於美國大學,現在流行一句俗語:能進常春藤不算牛,能去奇點大學才足夠牛。谷來豐說,奇點大學設在位於矽谷心臟地帶的美國宇航局埃姆斯研究中心內。想進這所大學,首先要經過端槍的警衛。進入航空基地嚴禁拍照。迎面是一座大籠子,比北京的「鳥巢」還大、還高。許多飛行器被關在裡面做實驗,以防它們跑丟。因為過去,加州人總號稱看到過U-FO,後來證明,是這裡的航空基地放出去的飛行器跑丟了造成的。令人詫異的是奇點大學很小,「大概只有交大的一個學院那麼大,叫奇點學院還差不多。」谷來豐笑言。奇點大學目前正在試驗的項目,涵蓋合成生物學、納米技術和人工智慧。校長庫茲威爾曾寫過一本書,名叫《奇點迫近》,把人工智慧超過人類的時間點稱為「奇點」。在這個「奇點」到來之前,他想讓更多的優秀人才適應時代的新變化,使未來的機器人免於傷害人類。這個瘋狂的主意聽起來像電影情節,但未料谷歌和美國宇航局完全支持他的想法。於是兩家共同合作,召集一批頂尖科技專家,共同創辦了這所完全面向未來的大學。互聯網之父、特斯拉創始人、首批登月宇航員都曾是這裡的校友或客座教授。谷歌創始人佩奇如此評價奇點大學:「這裡就是我夢想的學習之地。」每年,奇點大學都會吸引來自120個國家的4000餘人申請,錄取率僅為2%。學校的目標是培養未來的科學家,解決人類共同面臨的難題。比如,奇點大學的王牌項目GSP課程,孵化的創新項目號稱要影響10億人:Made in Space太空3D 印表機——可讓宇航員在失重環境里完成3D 列印,已獲得美國宇航局資助,產品將被發射前往國際空間站;Glowing Plant 人工合成發光植物——提取螢火蟲DNA中生成熒光素的基因序列培育自發光植物,使完全環保的光源成為可能;Cambrian Genomics DNA激光合成技術——使DNA鹼基對合成成本降低近10000倍,預計每年可為業界節約超過10億美元……最讓谷來豐感到震撼的是3D列印技術。3D列印如今已不新鮮,但它其實還有很多衍生的想像。最早,它只能列印塑料絲,現在可以同時列印金屬和陶瓷。據介紹,未來兩年,3D印表機將比現在的列印速度快100倍,用於製造業毫無問題。就連牛肉也可以列印出來,未來的食品工業,說不定都是「打」出來的。今天的3D列印,技術上已經可以打一部分人體器官。由此展開想像,它的終極目標是器官移植,甚至克隆人體。而一旦這些目標實現,人類的未來會怎樣,誰都難以預料。顛覆性的交通系統最近有兩個交通視頻在網上非常火。第一個:一位失去85%視力的老先生,進入無人駕駛車。坐在駕駛座上的他什麼都不用做,車直接載著他去超市買東西,再安全送他回家。到了矽谷後,谷來豐發現,試驗中的無人駕駛汽車雖然很初級,但已經行駛了20萬公里,至今都沒有在路面上發生過交通事故。這令谷來豐十分詫異。無人駕駛車的設計者塞巴斯蒂安·特龍,是斯坦福大學人工智慧實驗室的主任,也是谷歌工程師和谷歌街景地圖的創造者之一。方向盤、油門、剎車等傳統汽車必不可少的配件,無人駕駛汽車上通通看不到,取代它們的是軟體和感測器。2012年,谷歌將自己的無人駕駛汽車跟人駕駛的賽車比試,結果證明機器人比人類駕車技術還高。谷歌還為此聘請了至少12名沒有任何不良駕駛記錄的普通司機,收集他們的駕駛信息。這些信息非常巨大,需要數據中心進行轉換。「矽谷科學家一直強調,別以為人工智慧必需兩條腿走路,其實4條腿的無人駕駛汽車,也是一種人工智慧。」谷來豐說。第二個瘋傳的視頻就像一場科幻電影:人類搭乘類似太空艙般的交通工具,穿梭在高空中的管道里,高速往來於不同的城市之間。這就是「超級環」高速交通系統。超級環的設計者不是什麼專業飛機專家,而是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在斯坦福大學裡,谷來豐邀請了特斯拉前人力資源總監前來演講,對方介紹特斯拉的文化時強調,許多人簡單把特斯拉理解為一家汽車企業,其實不是。創始人馬斯克是一名「科學狂人」。他設計的「超級環」,座艙懸浮在管道中,完全使用太陽能提供動力。目前速度較快的客機時速大約是800公里,而「超級環」可以達到每小時1200多公里,堪比超音速戰鬥機。以這樣的速度,乘坐「超級環」從洛杉磯到舊金山,只要30分鐘,而坐飛機至少要花1個小時。如果一切進展順利,未來7~10年「超級環」就可以迎來第一批乘客。據估算,如果純客運,從舊金山到洛杉磯的「超級環」造價約60億美元,大大低於修建同樣里程的高鐵系統的費用。因此,「超級環」的票價也會非常便宜,從洛杉磯到舊金山的單程票價大約只需20美元,約合124元人民幣。可以預見,「超級環」一旦建成,未來的城際交通將會發生革命性突破。馬斯克的另一個奇思妙想則是火箭發射。他想為人類解決移民火星的問題。馬斯克曾說,自己的夢想就是「能在火星上退休」。火箭發射為什麼成本那麼高?因為造一架火箭,需要大量精密昂貴的零件。可惜,這些零件發射一次砸一次,不能反覆使用。於是馬斯克正在製造可回收的低價火箭,價格是現在美國發射火箭的1/30。試想,如果馬斯克成功了,星際旅遊的成本將大大降低,未來移民火星還真不是幻想。再說回馬斯克的成名作:特斯拉汽車。它如今正在全美製造超級充電站,全部使用太陽能,當出現洪水、戰爭、地震各種災害時,別的地方都沒電了,它還能形成自循環系統。今年年底,整個超級充電站將覆蓋美國85%的土地,特斯拉車主用超級充電站充電是免費的。「馬斯克一直在做從來沒人做,也沒人敢想的事。」聽完演講,谷來豐感慨,「還有人問充電站多少錢建一個,在全美國建這麼多,你得花多少錢啊?能把成本收回來嗎?但是馬斯克不是這樣想的。」當蘋果和三星為專利權打官司時,馬斯克卻把特斯拉的所有專利公開,讓大家隨便用,他不介意。聽到這裡時,同行的一位企業家當場表示,想不通馬斯克的商業邏輯在哪裡。但無可置疑的是,他的奇思妙想將會徹底改變人類出行和居住的方式。「丑得難以想像」的谷歌眼鏡矽谷之行,有一站特別出乎意料。那是一間毫不起眼的民宅,外觀古樸,看不出有任何高科技元素。一進民宅,大家的腦子就被「洗」了一遍。走進民宅,看到的是一塊厚重的玻璃板,大概7平方米,10個人才能抬起來,玻璃板下壓著很多書,封面都被撕掉了。喻意是:在我的空間里,一本書都不需要看,創新不需要看書。即使看書,也不能從表面判斷。在這裡進行演講的是華人湯姆·池,他曾經是谷歌X項目的創始人之一。谷來豐認為,他的講座對自己思維的影響特別大。湯姆·池說,大企業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靠猜想來判斷產品好不好。為什麼不先把產品原型做出來呢?大企業會回答,做一個精緻漂亮的樣品,可能要花上半年時間,消耗上千名工程師的勞動力,最後評價不好,就損失巨大。於是湯姆·池接著反問大家:「我們為什麼不去用兩天時間就把原型做出來?」他告訴台下的企業家,谷歌眼鏡的第一版,簡直「丑得難以想像」。工程師找來一根鐵絲,彎出了眼鏡框的形狀,架在臉上。對面,衣架上吊著一個屏幕。旁邊放一台投影儀,鐵絲上捆綁攝像頭和電線,連接插座。簡直看不出這是谷歌眼鏡。第一版谷歌眼鏡,45分鐘就做出來了。第二版,他們開始考慮人的鼻子承重多少,也沒做太複雜的數據試驗,而是在鐵絲上加個小天平,不斷加泥巴,試驗人的承受能力。結果發現,耳朵的承重能力遠超過鼻子,於是知道重的電池必須放在耳朵後,而不是耳側。再下一個版本,屏幕縮小貼近眼睛,測試這樣對視力有什麼影響,角度應該往上還是往下,等等。谷歌眼鏡正是這樣一版版升上去。湯姆·池還給學員演示了虛擬現實設備。比如全息圖,原型大概就是一部手機加一副耳機。在矽谷,創客們的第一代產品幾乎都是奇醜的毛坯。原來不管產品多麼驚奇偉大,原型都是簡單的。比如無人駕駛汽車,原型就是一輛普通的汽車,不同之處是添加了兩樣東西。一是它依賴谷歌的街景地圖,即大數據源。二是車頂放了一個錐形物體,一秒鐘掃描60次,判斷街上有多少物體,計算它們的行進速度和方向,是朝自己來,還是遠離自己。隨後就是設計各種電腦程序,比如英特爾的晶元加上安卓系統。最後這些大家熟知的東西,拼出來一件徹底改變人類生活的驚人之作。「這對我衝擊很大。我本人是設計出身,太了解快速出原型是多麼重要了!」谷來豐說。矽谷在發生什麼?大數據讓機器具備了深度學習的能力、自主判斷的能力,現在的智能設備已經具備柔性。機器替代人的事件正在矽谷發生。
推薦閱讀: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推薦閱讀:
※美國矽谷預測10年後的世界!
※矽谷客的圖書館
※AI崛起影響矽谷公眾形象
※我們離VR生態圈還有多遠?先去矽谷找找答案
※為什麼Yann LeChun說研究機器學習要多學物理?
TAG:矽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