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對待學生厭學

學生厭學不僅使家長痛苦、教師憂慮,它也會帶來諸多社會問題。案例中的小暉的厭學狀況是較為常見的,他學習成績差、習慣不好、上課時又愛開小差,比較貪玩,一上課就提不起精神。他對學習無興趣,視學習為負擔;經常有意不登記作業、有時也以忘記帶練習卷回來為理由,企圖逃避或少做作業;被動地應付學習,缺乏學習責任感。小暉是如何由學習不認真轉變為認真,考試成績也一下子進步了幾十分了呢?一、余老師做法中值得借鑒之處(一)因材施教、對症下藥。導致學生厭學的原因很多,有的是由於學習上連續失敗,對學習喪失信心,產生厭煩感;有的是由於學習內容枯燥、學習方式簡單重複、學習任務過重,導致對學習不感興趣,產生厭煩情緒;有的是由於對教師或家長有抵觸情緒,一提起學習就心煩意亂,焦躁不安;有的是由於自己受到了其它誘因如網路的影響,開始厭惡學習……小暉學習成績差、習慣不好,還經常故意少登記作業內容,以達到少做作業的目的。對於這樣的學生,一味地批評教育可能很難奏效,甚至還會導致師生衝突對立,因為他完全可能否認自己是故意的,自己確實不知道還有這些作業或自己確實忘記把作業帶來,他來個死不認帳,老師也沒有辦法,結果只會是加劇師生之間的衝突對立。因材施教、對症下藥地解決這類問題就顯得非常重要。針對小暉是覺得自己無論怎麼學都學不好,出於保護自尊心,故意不登記好作業,編各種各樣的理由來逃避學習,於是余老師採取了要求學生每天放學前都要進行同桌互檢作業登記,檢查無誤無漏後,要在對方作業登記本上簽名,這樣就讓小暉沒有「漏記」的理由,更重要的是逐漸使他養成了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針對小暉學習成績差、習慣不好,下課時能玩得忘記時間,但一上課就怎樣也提不起精神,愛開小差的情況,余老師每天都會在課堂上選一些簡單的問題提問他,如果他答對了,就在班上大力表揚他;課後常常帶他到辦公室「開小灶」輔導他,還給他講一些關於做事要有恆心的故事。余老師的這些做法很有針對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二)抓住關鍵、「標」「本」兼治。導致學生厭學的因素很多,抓住根本才是取得成效的關鍵。余老師始終抓住自尊心的保護和培養,這個導致小暉厭學的關鍵因素。小暉由於基礎差,做作業的進度非常慢,寫出來的字總是歪歪斜斜,媽媽又要求他重做;班上同學取笑他笨,寫的字又丑。埃里克森認為,當兒童第一次接受社會賦予他並期望他完成的社會任務時,為了完成這些任務,為了不致落後於眾多的同伴,他必須勤奮地學習,但同時又存在著害怕失敗的情緒,這種勤奮感與自卑感的矛盾便構成了童年的危機。如果孩子一直很勤奮、很努力,但自己一直認為沒有「成功」,那麼他很容易導致厭學、棄學。如何才能讓小暉繼續回到那種勤奮的狀態,這就需要讓他有成就感。勤奮的人總是會不斷地為自己確立一些目標,讓自己清楚地知道為什麼而活;當他為了這一目標而專註於某一活動時,就能讓他處於一種愉悅的狀態,給人以充實感,就不至於出現厭學。余老師不僅不把他有意漏記作業和丟失試卷的事情戳穿,保護了他的自尊心,而且每天都會在課堂上選一些簡單的問題提問他,如果他答對了,就在班上大力表揚他;當小暉考試取得成功後,老師告訴他這與他平日專心聽課,課後認真複習做作業,不恥下問,努力克服每一個學習上的困難是分不開的,以此來培養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三)積極信念、從不言棄。對待厭學的學生,作為教師關鍵是要有愛心和耐心。當學生有厭學的行為表現時,教師務必要克服情緒化的衝動。有許多教師處理厭學問題之所以失敗,主要原因就是教師遭遇學生厭學行為時的情緒化處理,一旦教師情緒化處理,不僅對解決厭學於事不補,而且只會為學生厭學再增加一條原因:師生衝突。許多研究認為,師生衝突是學生厭學的重要原因之一,許多學生認為自己與老師吵了一架,老師肯定不喜歡自己,從此也就不喜歡這位老師所教的這門課程,開始出現厭學或厭學更加嚴重化。余老師成功的處理至少有兩點:當直覺告訴他小暉在有意不登記這些作業時,雖然開始非常生氣,認為他真是「朽木不可雕」,但還是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緒,沒有做情緒化的處理,靜下心來細心的想了一想,這是多麼的不容易啊!許多老師的錯誤也在於太過於聰明,而此時卻需要難得糊塗一點,這也是多麼的不容易啊!事實證明,余老師靜下心來細心的想一想,與家長作溝通是多麼的重要啊!余老師很成功地處理了小暉「忘記帶語文練習卷回來」的問題,在我看來不僅是出於他的智慧,也是出於他的師愛。如果只是一種智慧性的解決問題,就不會有後來發生在小暉身上的精彩故事。余老師對小暉的愛,具體地化作了老師的良苦用心,培養他良好的學習習慣、幫助他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使他看到並鼓勵他學習上的進步、幫助他克服學習中的具體困難、鼓勵家長多表揚孩子不要過多的責罵等,這種從不言棄的精神是值得大家學習的。二、余老師還值得進一步考慮的方面余老師很成功地解決了小暉的厭學問題,思索之餘,我覺得有些問題還值得我們進一步思考與關注。(一)人際關係問題。人際關係是影響學生厭學的一個重要因素。案例中也提示「在一次無意中,他跟媽媽說到班上有個同學取笑他笨,寫的字又丑。」出於自尊心,他選擇了迴避,開始厭學,故意不登記好作業,編各種各樣的理由,逃避學習。既然人際關係與小暉的厭學有關,不知余老師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本案例沒有做交代。本人以為,該問題的解決還是很重要的。由於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性格差異也很大,有的學生較孤僻,不善交往,在學校容易寂寞和受欺負,人際關係自然就差。如果他經常與同學有衝突,沒有與同伴群體交往的需要,也沒有形成集體的歸屬感;或者害怕同學,在學校受人欺負,這些都會持久地影響他學習,即使厭學的問題暫時得到了解決,也可能會出現反覆,所以作為班主任需要對這個問題進行關注,培養他與小朋友進行交往的能力,改進他對集體生活的適應能力。(二)作業問題。案例中的小暉學習成績是比較差的,是使他符合全班的作業要求還是布置適合他發展的作業,可能是一個還需要進一步思考的問題。對於一年級的學生,是否需要布置家庭作業也存在一些爭論。新課程計劃明確規定小學一、二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當然有些地方規定可以布置一些家庭作業,可否從作業的源頭上來解決這個問題呢!事實上,這也不僅僅是作業的問題,正如余老師所認為的那樣,學習習慣的養成對於一年級的學生是至關重要的,如果因為作業影響了學習習慣的培養,就得不償失了。心理學研究認為,對學習困難的孩子再提出時間要求,只會加劇他的學習困難程度,所以,對他們而言,降低作業要求是有效的策略。如果過高地對一年級學生提出要求,還可能會使他對學校形成不好的第一印象,不利於培養他的學習適應性而出現厭學厭學、學校恐怖症與拒絕上學兒童青少年害怕學習和厭學而出現的直接表現即拒絕上學。有關兒童拒絕上學問題,目前在稱謂和界定上仍存在爭議。早在1932年,美國的Broadwin提出,不上學的兒童主要由逃學(也稱怠學)行為引發,並將這類問題歸於神經症的一種類型。1941年Johnson提出,由兒童分離焦慮引發的拒絕上學實際上是恐懼心理的作用,並首先提出學校恐怖症,特指那些對學校特定環境產生異常恐懼並強烈拒絕上學的兒童,認為其屬於兒童情緒障礙的一種類型。20世紀50年代,有一些教育界學者提出拒絕上學的概念,定義那些由於心理因素造成的不上學行為,其基本背景仍是兒童與母親的分離焦慮和對學校的恐懼。因此,這類拒絕上學與逃學有了本質的區別,後者指伴有品性問題和反社會特徵的不上學行為,而拒絕上學並無明顯反社會行為。20世紀80年代以來,拒絕上學之稱謂在日本應用得尤為廣泛,以致日本學者稱「拒絕上學症」(又稱不登校)是日本本土文化的獨特現象。在日本文部科學省(相當於我國教育部)每年出版的青少年白皮書中,「不登校」被視作最嚴重和最受關注的青少年行為問題之一,而且近年來發病率遞增趨勢十分顯著。但在美國精神科學會的《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4 版)》(DSM-Ⅳ,1994)上並未將其列為獨立的疾病單元。拒絕上學症可定義為:兒童青少年由於情緒障礙,特別是焦慮、恐懼和抑鬱導致上學發生困難,並出現迴避上學的一種心理疾病。筆者認為,拒絕上學症較學校恐怖症在發病年齡和本質上有很大區別,前者多發生於幼兒和小學階段兒童,主要由適應困難和恐懼情緒所導致;後者則多發生於青春期(小學高年級至高中甚至大學)以後的學生。拒絕上學行為包含了厭學、獨立意識、違拗和對立情緒等因素,與學校恐怖症可以是連續體抑或獨立發生,即學校恐怖症持續至青春期也可轉化為拒絕上學症。拒絕上學症發病年齡有3個高峰,且與發生原因密切相關:3—7歲為第1高峰,大都與入托、入學時與父母分離而產生的焦慮有關;9—12歲為第2高峰,主要與學習壓力過大、人際關係衝突、更換學校或班級等因素有關;13歲以後更傾向違拗性抵觸上學,主要原因包括學習困難、在校遭受欺負羞辱、學績挫敗、家庭問題、心身症、友誼危機、師生衝突、厭學、情緒障礙等。本症尚缺乏權威的流行病學資料,日本2002年度的調查小學為1/280,中學為1/37。有資料推測,學校恐怖症在兒童群體中發生率約為1%。學校恐怖症或拒絕上學症可發生於各種智力水平的兒童,低年齡組中女性多見,高年齡組似乎男性多見,發病率與兒童的家庭經濟和社會地位無關。我國目前尚無此症的流行病學資料。(——資料來源:靜進:《兒童青少年厭學和拒絕上學現狀分析》《中國學校衛生》2007年第10期兒童青少年厭學和拒絕上學的原因母子分離焦慮。歐美學者較傾向認為,兒童拒絕上學與害怕和母親(父親罕見)分離有關。母親初次送孩子上幼兒園或學校時,往往在個人過度保護潛意識作用下,表現出焦慮不安和不放心,這種情緒可潛移默化感染和投射到兒童身上,演化為兒童自身的焦慮與恐懼,並最終固化下來。分離時,兒童對母親的態度多處於兩難狀態:既不想離開母親,又怕不去學校而受到母親責備,長期的矛盾心態就易發展為焦慮與恐懼,最終表現出諸如植物神經功能紊亂類的軀體化癥狀。嬰兒期依戀障礙兒童也容易出現分離焦慮和學校恐怖症。缺乏同胞和手足情、缺乏同胞競爭、過早(2歲前)入托、周托或寄宿、寄養、母子過早分離(3歲前)等是導致分離焦慮的高危因素。另外,據筆者觀察,學校恐怖症兒童的母親或父親也多表現為焦慮型或強迫型人格,對兒童的拒絕上學或表現過分憂慮和過分關注,或表現強制要求或情感排斥。少數患兒來自養育者虐待(體罰、辱罵、情感忽略)、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父母感情不和、爭吵暴力、父母離異的家庭。兒童自身素質。學校恐怖症多發生於膽小拘謹、敏感、易感素質、行為退縮的兒童,常表現過分拘謹、喜好他人表揚、任性、不善交友、固執等。這樣的兒童很可能來自於父母期望過高或父母對兒童評價過多的家庭,長期受此影響的兒童會變得對自身和環境評價過分敏感,過分在乎自我形象和自我感受(心理動力學稱「自戀」),因而會無意識誇大對學校威脅的感受與評價。當兒童遭受學業失敗或人際危機時,為維護「自我」免受威脅與傷害,從而採取拒絕上學。有些學校恐怖症兒童起初學習成績優秀,但為維護個人學績排名而超負荷投入學習,一旦遭受學績挫敗,會引起強烈的焦慮與恐懼,怕再度遭受失敗而拒絕上學。另外,青春期兒童的「自我意識」發展迅速,也可產生不符實際的「自我形象」,認為自己長得丑、長得矮、不善學習、運動能力不佳等,導致不願去上學。方言重、肢體殘疾、長相不佳、肥胖或瘦弱、身材矮小、長青春痘的青春期兒童也可發生拒絕上學症。環境因素。學校環境是誘發兒童出現學校恐怖症或拒絕上學症的主要場所,在學校遭受的生活事件或應激事件是最主要的誘因,如轉學(班級)、學習困難、考試不及格、遭同學嘲笑或欺侮、校園暴力、與教師發生衝突、遭受體罰、與教師不「合拍」、失去友誼、教師期望過高、校規嚴厲、管教嚴厲、校內群體癔症發作等。在經濟發達地區,有些農民工子弟由外地轉入城市學校亦容易出現學校適應困難和拒絕上學現象。(——資料來源:靜進:《兒童青少年厭學和拒絕上學現狀分析》《中國學校衛生》2007年第10期兒童青少年厭學和拒絕上學的干預對策心理治療。精神動力學療法頗費時間,療效不大確定。近些年認知行為療法較受認可,主要有系統脫敏法、陽性強化法、暴露療法、心理劇等。例如可用放鬆訓練,逐級暴露或想像脫敏等方法幫助兒童返校。預演暴露和認知重組方法可提高患兒的社交技巧,減少社交焦慮,改變歪曲認知,達到返校。另外,若屬學校應激事件引發,治療者和父母可與校方溝通協調,儘可能避免和減少學校方面的誘因。一般干預對策。青春期患兒的矯治較困難,一般心理諮詢輔導收效不顯著,主要還是靠家長引導與調整。基本對策包括:(1)不宜過分催促上學,或每天都問「今天上學去好嗎」等,更不宜打罵、斥責、體罰和強逼送學校。(2)詳細了解兒童在校情況。(3)常與教師保持聯繫,告知兒童在家情況,並聆聽教師的建議。(4)平時多聽孩子敘述,各方面的話題均可。(5)讓孩子做些家務活,爭取每天按時起床、吃飯和入睡。(6)布置一些簡單的家庭作業,即使孩子不做也不要責備。(7)上班的父母要常打電話回來問候,側面了解兒童在家幹什麼,但不作過多干涉。(8)帶領患兒逛街或徵求同意下領到學校附近觀察,並聽孩子講在學校的事情。當提出可以回學校時,家長不妨陪去幾趟。(9)父母避免說有關學校、教師和同學消極意義的話,並且要注意自己保持快樂、安詳的情緒,否則家長的不良情緒或表情易引起兒童的焦慮與不安。(10)儘可能減輕或消除家庭、學校環境致病原因,避免換校、換班級。(11)儘可能讓患兒感受做事成功的體驗和喜悅,任何有積極意義的事情均可;經常約患兒要好的同學來家一起玩耍和講學校的事情。(12)特別注意以下情況,可能預示合併心境障礙或抑鬱,應予積極的抗焦慮或抗抑鬱治療:①患兒說「一覺睡下再不起來就好了」、「活著真沒意思」、「想死」、「我死了會怎麼樣」等;②情緒起伏特別劇烈,易怒,父母無法安撫;③食慾和睡眠規律發生較大改變,消瘦、生長發育停滯;④拒絕上學時間超過4個月,並且仍無精打采。總之,拒絕上學症可能是個相對 漫長的過程,父母或教師要有耐心和思想準備。(——資料來源:靜進:《兒童青少年厭學和拒絕上學現狀分析》《中國學校衛生》2007年第10期)學生厭學怎麼辦學生厭學是學生喪失學習興趣和信心,厭倦學習的一種心理反映,它包括厭學情緒、厭學態度和厭學行為。學生厭學的原因很多,如課業負擔重、學習壓力大、作業困難多、成績跟不上、父母期望高、人際關係差、成功體驗少、求知興趣低以及自尊心受損、自信心受挫、好勝心減弱、上進心失落等等。解決學生的厭學問題需要多管齊下,綜合治理。而在教學中,積極創造條件,保護學生自尊心、增強其自信心、滿足其好勝心則顯得尤為重要。一、「舉手」暗示:保護學生自尊心處於成長期的少年兒童的自尊心是敏感而脆弱的。厭學的學生在學習上遭到失敗時,其自尊心會受到損傷,更需要得到尊重、理解、關心和幫助。因此,在教學中,對他們要多傾注人文關懷,努力保護其自尊心。有位老師在課堂上提問,突然發現班裡有個學習最差的學生也舉起手來。然而,當老師讓他回答時,他卻不會。課後,老師問他為什麼不會也舉手,他哭著說:「老師,別人都會,我不舉手別人會笑話我。」他的回答使這位老師很有感觸:其實每個學生都有自己強烈的自尊,而且這種自尊容不得絲毫忽視與褻瀆。於是,他私下裡告訴該生,再提問,如果會答就舉左手,不會就舉右手。以後,每看到這個學生舉左手,老師都努力給他機會讓他答對,舉右手時從不叫他。一段時間後,這個平素在班裡學習最差的學生變開朗了,學習成績也有了明顯提高。於是,這位老師悄悄告訴班裡幾個學習不好並有厭學表現的學生:老師提問會答就舉左手,不會時請舉右手。後來,他發現這些學生都變了,學習積極性明顯增強。二、「掌聲」鼓勵:增強學生自信心厭學的學生在學習上因失敗的體驗較多而缺乏自信。因此,在教學中,要儘可能多地使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使他們感到自己的努力是有效的,並不斷給予他們成功的反饋,從而增強他們學習的自信心,激發他們不斷取得成功的慾望。有位教師教學《新型玻璃》一課,有一女生在讀「一個劃破玻璃企圖盜竊展品的罪犯被抓住了」一句時,連續七次讀得不正確。該生很著急,失去了信心,想坐下。這時,老師走過去撫摸著她的肩說:「你深呼一口氣,放鬆放鬆,然後一字一字地在心裡把這句話默讀一遍,第八次准能把漏掉的字讀出來。」果然,這次她讀得又正確又流利。這位老師和其他同學一起為她鼓掌,使她激動得熱淚盈眶。三、「借分」升級:滿足學生好勝心教學實踐表明,厭學的不一定都是學習成績差的學習,而有些基礎好、成績拔尖的學生也程度不同地存在厭學傾向。教學時,根據少年兒童爭強好勝的心理特點,可不失時機地激發其好勝心,引發其求知慾望和學習動機。一次數學考試,有個成績一向不錯的學生,由於粗心只得了81分,距優秀等級還差4分。她不敢把試卷拿回家,怕父母責怪。於是就找老師求情,看能不能少扣幾分。老師告訴她,少扣不行,但可以借給你4分。這個學生捧著改過的試卷高興地回家了。以後她學習更認真、勁頭更足,並改掉了粗心的毛病。在下次考試中取得了95分的好成績,並主動找老師還了4分。這位老師借分給學生,滿足了學生的好勝心,也將理解、鼓勵、信任和期望傳給了學生,從而觸發了學生學習的內驅力,為學生實現既定目標提供動力,變學生「要我學」為「我要學」。(——資料來源:方長洲:《學生厭學怎麼辦》《安徽教育》2008年第3期)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家庭對學生厭學心理成因的影響分析及對策
厭學是病嗎?
二年級孩子上學學不會厭學怎麼辦?
厭學是一種心理障礙

TAG:學生 | 厭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