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有滋有味的宋朝月餅

有滋有味的宋朝月餅
□ 趙 偉
(汕晚2014年9月5日 星期五)

無論現在的月餅如何五花八門,沒了中秋文化底蘊的「內瓤子」,縱萬千滋味,也味同嚼蠟

不知是沾了蘇東坡那首《月餅》詩的光,還是這「小餅」修鍊成精到了「一統江湖」的地步,不知從何時開始,月餅已成「中秋節」代言人。每到中秋前夕,便會出現一幅「月餅滿天飛」的盛況,無論是在商場貨架上堆積如山,還是大街小巷的人們手上拎著、家裡擺放著,隨處都可見到它們的影子。

面對月餅,我總是有點兒「百感交集」。不送不成,不接不成,三朋四友的情誼得留著;不吃不成,即便口袋裡還裝著「三高」的體檢報告單,可「盛情難卻」,也不得不一一「嘗嘗」。「嘗嘗」原本不打緊,可偏偏要命的是現在的月餅樣式之多、品種之全、包裝之花哨,簡直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

京式、廣式、蘇式、滇式、港式……咸甜味、麻辣味……蓮蓉、冰糖、白果、肉鬆、黑芝麻、火腿、蛋黃、桂花、豆沙、玫瑰……漿皮、混糖皮、酥皮、奶油皮……光面、花邊……真可謂五花八門、千姿百態。中秋節只一晚,節日放假也不過三五日,可這一路「嘗」下來,搞不好,還真會「甜死人」的。

面對中秋節這份越來越花哨的「甜蜜蜜」,我已越來越「不適應」,總覺得這節過得越來越「形式大於內容」了。送份大禮、吃頓大餐、看場晚會、睡個大覺……中秋節,看似架勢十足,可表象背後的實際呢?除了商場促銷購物,何處可遊玩?誰會有遊玩的興緻?即便面對家人,幾人能敞開心扉?誰在傾吐?誰在傾聽?即便坐在一起,也各自心不在焉,如此敷衍的「團圓」,大抵只能算是聊勝於無。在我看來,眼下的中秋節,大有淪為又一個「吃貨節」的架勢。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禮記·月令》上說:「仲秋之月養衰老,中秋節行糜粥飲食。」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成了固定節日。但真正的興盛,還是在宋朝。宋代的中秋夜,玩月遊人,夜市燈火通明,通宵達旦,實實在在的「不眠之夜」。無論是一家人圍坐庭前賞月,還是夜市賞玩,那份濃濃親情,其樂融融,方不枉「團圓節」的本源之意。尤其是瀰漫其間的那份功利之外出自本心的閒情逸緻、詩情畫意,更令人艷羨。

如斯盛景,來上一口月餅,「默品其滋味」,無論沐浴身旁的親情,還是思念遠方友人,那意蘊,眼下「為吃月餅而吃月餅」哪能與之相提並論?怪不得會觸發東坡先生髮出「小餅如嚼月」般的慨嘆了。講及中秋節,怕是沒有宋朝更令人嚮往的了。無論現在的月餅如何五花八門,沒了中秋文化底蘊的「內瓤子」,縱萬千滋味,也味同嚼蠟。

世易時移,效法先賢吟詩作畫般的「返璞歸真」怕是不能,但至少也該學學宋朝人,暫時拋開名利的韁繩,放鬆身心遊玩賞月,把「心」帶回家,而不是敷衍了事地吃口月餅,這中秋節,是不是會過得更有滋味?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遼和金屬於中國嗎?當時他們和宋朝的戰爭屬於內戰嗎?
每日悅讀:宋朝,最可愛的部分
宋朝蔡西山 蔡牧堂 西山先生《穴情賦》
宋朝名將岳飛其人其事!
探索宋朝極弱卻不內亂的原因

TAG:宋朝 | 月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