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智謀大全:晉朝篇
中華智謀大全:晉朝篇目錄羊祜邊境攻心戰 馬隆磁石吸敵兵石勒獻禮奪薊城 王戎辨路邊苦李祖逖的真假軍糧 司馬紹幼時妙言司馬紹留下寶鞭 郭敬循環浴馬計江卣用雞播火種 王羲之巧懲惡霸王羲之智救災民 王允之裝醉脫險陳元方巧辯袁公 孫子荊敏捷應對張亥之反譏鄰居 羅際買馬破盜案李寄智勇斬巨蛇1、羊祜邊境攻心戰西晉名將羊祜(公元221—278 年)逝世不久,吳國被平定了。班師回朝,論功行賞。晉武帝雙眼淚光盈盈,喃喃自語:「說良心話,這都是羊祜公立下的功勞啊。要論功勞,他最大。」原來,公元269 年(西晉武帝泰始五年),羊祜奉晉武帝之命征討吳國時,成功地運用了攻心戰術。晉吳兩國大動干戈,常有吳國兵將前來投降。羊祜細細問過一遍後,總寬宏大量地說:「想回去也行,你們來去自由。」每次外出活動,羊祜常穿一身輕便皮衣,不著鎧甲。住所附近,保衛的侍衛總不超過20人。一有空閑,羊祜就跟將士們一塊兒去打獵捕魚。這一切,全給吳國士兵看在眼裡。他們從來未見過這麼平易近人的敵軍將領,漸漸失去敵意,紛紛越過邊界向羊祜投降。吳軍的鬥志,開始慢慢鬆懈。羊祜這人很怪。兩國交戰,他不搞突然襲擊。晉、吳將士,雲集戰場。一時狼煙烽起,戰鼓聲不絕於耳。有位將領說要獻詐兵之計,羊祜卻呼喚左右侍從:「來,把他捉住。用美酒灌醉他,讓他開不了口。」那將領給扭著灌個酪酊大醉。兩軍交戰正濃,有人捉來了兩個吳國小孩子。兩個小孩瞪圓了雙眼,驚恐萬狀。羊祜沖他倆寬慰地笑了,忙招呼壯士:「送他們回去,一定要找到他們的家,一定要保證他們平安無事。否則,唯你們是問!」兩個小孩子破涕為笑了。不久以後,吳國將領夏詳等前來投降,那兩個小孩子的父親因大受感動,也帶著部將來投降。有一次,吳國將領陳尚、潘景入侵晉地,羊祜派兵追擊,截殺了他們。事後,羊祜卻隆重地給他們舉行葬禮。羊祜高聲宣揚他倆是寧死不屈、報效吳國的忠臣。陳尚、潘景的弟子聞訊後,悄悄趕來送葬,羊祜以禮相迎,以誠相送。吳國將領鄧香舉兵入侵晉朝夏口,一敗塗地,給羊祜活捉。鄧香被晉兵捆綁押送到羊祜面前時,心中誠惶誠恐,羊祜卻微笑著揮手吩咐鬆綁,饒恕了他。鄧香感激涕零,連連叩頭。他返身入吳,馬上帶領大隊人馬投降了羊祜。羊祜這邊的人一旦進入吳國領土,卻都有特殊的「規矩」。收割吳國的穀物當軍糧了,都要統計好數目價值,送給吳國百姓絲織品作為償還。羊祜和手下兵將馳騁在吳、晉邊界打獵、遊玩,總在晉地活動,從不踏上吳國土地。禽獸不識邊境線,有時它們亂竄,一旦禽獸先被吳國人射傷逃到晉國這邊來,羊祜總吩咐手下綁好後送還給吳國人。沒多少時候,吳國人對羊祜心悅誠服。吳國雖與晉國敵對,卻尊稱羊祜為「羊公」。跟羊祜對戰的吳國將領陸抗也噴噴稱讚:「羊公胸懷寬廣,連樂毅、諸葛亮都比不上他啊!」吳國人的心逐漸偏向羊祜。這一切,都為晉國征服吳國奠定了思想基礎。無怪乎,晉武帝會這麼動情地追念這位作古的大臣。2、石勒獻禮奪薊城西晉愍帝建興二年(公元314 年)三月初的一天,西晉幽州治所薊城守將王浚高興地在讀一封信。這信是羯族首領石勒派人送來的。信中說:「..我素聞王將軍天下無敵,欽佩之至,今函大人,意在表達敬服之心。為稍示敝人投效誠意,我將於三天后親赴薊城給王將軍獻禮。」接著,王浚召集部將,當眾把石勒的那封信宣讀了一番,然後得意洋洋地吹噓道,這是「不戰而屈人之兵」,「信誠服人是為將之道至要至要的所在正當他吹得眉飛色舞的時候,一位部將站出來勸諫道:「將軍,石勒這人貪得無厭,從來不講信義。他說敬服我們前來送禮,恐怕其中有詐。我看,我們還是調動部隊,及早準備為是。」王浚正講得興緻勃勃,被他這麼一打斷,火就來了,他臉往下一沉,道:「石勒這次是來擁戴我、投誠我的。誰敢再說調動部隊,我先殺了他!」兩天後,石勒統率大軍抵達易水,悄悄朝薊城推進。第三天早晨,薊城城門外黑壓壓的一片。原來是石勒的士兵趕來的幾千頭牛羊。「快開城門,我給王將軍獻禮來了。」石勒騎馬來到城門口,對著守門衛兵喊道。王浚得到報告後,連忙下令大開城門迎接。城門一開,牛羊像潮水般擁進城內,一下子把街道通路塞得嚴嚴實實。這正是石勒早就預謀的計策。他害怕王浚在城內埋設伏兵,就用這些牛羊把城中街道堵住,使王浚的士兵不能出來衝殺。當得到第二次飛報時,王浚也開始意識到來者不善了。但剛要下令部隊出動時,石勒的大軍已沖入城裡了。王浚嚇得逃出庭院,被石勒的士兵生擒了。「王將軍,現在,您可接受我的獻禮了。」石勒坐在王浚的大堂上,不無譏諷地對被捆綁著的王浚說道。此時,王浚後悔已經來不及啦!3、祖逖的真假軍糧東晉名將、豫州刺史祖逖(公元266—321年),為恢復晉朝江山,曾數度率軍北伐,收復了黃河以南大片土地。有一年,他率軍與北方羌族首領石勒的侄子石季龍交戰。石季龍在敗退途中,擄掠了豫州,留下戰將桃豹守衛一座孤城。祖逖乘勝前進,派出先鋒韓潛進攻桃豹。韓、桃真是棋逢對手,經過反覆劇烈的較量,誰也占不到誰的便宜,結果僵持在孤城裡:韓潛佔據東城,從東門出入;桃豹占守西城,從南門出入。雙方拉鋸式地打打停停,戰鬥了40多天,軍糧都快吃完了。祖逖聽到韓潛求援糧草的報告,心裡非常焦急:總部的軍餉也是不敷需要,到哪兒去籌備糧食呢?祖逖謀划了許久,計上心來。一天,他命令官兵拿出上千隻空米袋,將土灌入米袋,一袋又一袋地排列在地上。然後,組織千人的糧食運輸隊,另派精兵「護送」,將軍糧運到韓潛駐守的東城去。另外,他又派出幾名士兵挑著幾袋貨真價實的糧食,跟在運輸大隊後面,裝作疲勞不堪而掉隊的樣子,停在路邊休息。桃豹見狀,立即發兵避實就虛,放過祖逖的運糧大隊,搶劫「掉隊」的糧食。那幾名「掉隊」的運糧兵見敵軍蜂擁而至,即按祖逖的吩咐,棄糧逃走。桃軍歡天喜地地搶走了那幾袋糧食。糧食上交給桃豹,打開口袋一看,全是白花花、飽綻綻的大米。桃軍官兵因為連續多日沒吃上飽飯了,一個個像餓狼似地盯著它們。桃豹揮了揮手,示意可以燒飯,部下一涌而上,將它們瓜分了,結果只有部分士兵吃上,大多數士兵都沒沾上一粒米,紛紛罵娘,想到東城的韓軍已獲得大批接濟的糧食,再也沒有心思打仗了。桃豹又急又恨,不得不派人連連催請石勒運糧救援。石勒聞報,立即籌措大批軍糧,組建運糧驢馬千頭給桃豹送去。誰知祖逖早已料到對方有此一舉,命令韓潛等派重兵在敵人必經的汴水一帶予以攔截,全部俘獲。桃豹等了好多天,不見石勒的糧食運到,而韓軍卻糧豐餉足。桃豹料知自己不是韓潛對手,便趁著黑夜,率領敗軍悄悄地溜跑了。韓潛終於佔領了全城。4、司馬紹留下寶鞭據《晉書》記載,這是發生在東晉明帝二年(公元324 年)六月某天的故事。東晉叛臣王敦的軍營駐紮在於湖(今安徽當塗南)。這天來了一位商人模樣的人,只見他右肩掛著個錢褡,走街穿巷,一路叫喊著:「有山貨賣嗎?買山貨嘍。」「哎,我說,你看那人可不像個山貨商人。」一位值勤兵對另一位值勤兵說。「嗯,走,我們看看去。」兩個值勤兵走到近前,仔細觀察起那人來。只見那人長著滿臉的黃鬍子,眉宇間有一股英武之氣。他談吐溫文爾雅,儼然是一位飽讀詩書之人。「這人肯定不是生意人,倒像是朝廷派來的探子。」兩個值勤兵嘀嘀咕咕起來,覺得此事干係重大,便徑直趕到王敦的帥府報告。王敦聽說那人臉上長著黃鬍子,一拍桌子:「哎呀,那人就是明帝司馬紹。快派人給我捉拿!」於是,五匹快騎在兩位值勤兵的指引下,追出了營門,可明帝已不知去向。他們究竟該朝哪個方向去追趕呢?正在納悶的當兒,他們中間有一位突然叫道:「那邊道上有堆馬糞。」騎兵們立即趕到那兒。這時,路旁歇腳的涼棚里,有一位賣食品的老太太在大聲叫賣著。領頭的騎兵來到老太太面前:「請問老人家,剛才可曾見到一個黃鬍子的人騎馬從這裡過去?」「有啊,可他已經走得很遠了。喏,這是那人留下的一條鞭子。」老人說著,從衣兜里摸出一條閃亮的鞭子來。「是七寶鞭。」領頭的騎兵驚叫道,「這可是皇宮中的寶物啊!」五個人於是你搶我奪,爭著欣賞那條寶鞭。吵吵嚷嚷的,不知不覺時間就溜過去了。「哎呀,真的,我們還要去追人呢。」領頭的騎兵驚醒過來。「來不及了,你看那馬糞都涼了。」一位騎兵說。幾個人一看那馬糞真的涼了,料想再追也追不上了。於是帶著七寶鞭回軍營去了。那人確是晉明帝本人。皇帝親自出去刺探軍情可謂是絕無僅有。且說快騎追到馬糞堆的時候,明帝還在前面不遠處。自那兩個值勤兵注意起他後,明帝就立刻意識到問題嚴重了。他知道馬上就會有敵兵追來。於是,他趕快走出營門,飛身上馬。但他一想自己騎馬跑,是絕對跑不過那軍中騎兵的,抬頭一看,見路旁有個賣食品的老太太,眉頭一皺,計上心來,他走了過去,摸出二兩銀子給老人,又把自己的七寶鞭遞給她,對她作了如此這般的一番交待,轉身又把馬屁股後的一堆馬糞澆上了涼水。這才重新上馬飛馳而去,於是才有剛才的一幕。明帝見追兵已擺脫了,才放下心來,帶著探得的情報,回京城去了。5、江卣用雞播火種公元353 年(東晉穆帝永和九年),駐在芍陂(今安徽壽縣南)的東晉守將殷浩的帥府內,殷浩正在召集諸將議事。羌族首領姚襄自起兵反叛朝廷以來,仗著手中兵多士眾,欺負殷浩軍隊少,不斷對殷浩進行挑釁。今天,竟然敢違反軍事常規,把營寨扎到離芍陂只有十里的地方,可見其驕橫妄為的程度了。「江卣聽令,派你為盪滅羌賊的先鋒!」中軍將軍殷浩下令。「是。」江卣是殷浩手下最得力的將領。他以足智多謀、英勇善戰著稱,曾在許多重大戰鬥中屢建奇功。因此,要能抗擊姚襄,殷浩知道此番非江卣作先鋒不可。敵人的寨柵十分緊密堅固,而且敵我之間的兵力太懸殊。破敵只能靠智取。可是,如何智取呢?江卣苦苦思索著破敵之策。晚上,他翻開《三國志》,研究起諸葛亮領兵以少勝多的故事來。他發現諸葛亮每到敵我雙方力量懸殊之時,總善於藉助自然的力量,而他用得最多的是火攻。如今,姚襄連營紮寨在那兒硬攻肯定不行,是否也來個人攻呢?他想:對!也來個火燒十里連營。可是這把火怎麼燒法呢?他想到了許許多多辦法,最後都一一否決了。「喔喔喔」,雄雞報曉,天要亮了。隨著第一聲雞啼,遠近響起了一片雄雞鳴叫聲。他聽著聽著,不禁眼前一亮。大清早,他就令士兵們去捉來了幾百隻活雞,並吩咐在每隻雞的尾巴上繫上火種,把它們連結在一起,聽候安排。入夜,江卣命令士兵把雞悄悄地帶到陣前,朝敵人的營寨放了出去。雞尾巴上的火種點燃後,雞便撲騰著翅膀拚命飛跑起來。因為雞都連結在一起,哪只雞也飛不遠,只在營區內傳播火種,不一會,姚襄的營寨全部點燃了。驚恐萬狀的羌族士兵從被窩中鑽出來,亂作一團。這時,江卣趁勢指揮精兵掩殺過去,一舉殲滅了敵軍。6、王羲之智救災民傳說,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做右軍將軍時,琅琊郡一帶連年大旱,顆粒無收,窮人把草根樹皮都吃光了,貪官豪紳們卻見死不救。王羲之於是寫了道奏章,騎上快馬,不分晝夜地直奔京城。皇帝接過奏章,不管上面什麼內容,卻全神貫注地欣賞起王羲之的書法來。特別是奏章的「放糧」二字,飄如浮雲,矯若游龍。皇帝邊看邊稱讚:「放糧——好,好,好!」話音剛落,只聽王羲之在下面高聲應道:「謝主龍恩!臣今日就去琅琊放糧。」等皇上明白過來,已是潑水難收了。只好將錯就錯,封王羲之為放糧的欽差。王羲之當天就打著「奉旨放糧」的大旗,急急趕回琅琊郡。7、陳元方巧辯袁公《世說新語》中記載著這麼一則故事——陳元方小時候頭腦靈活,善於應對各種難以回答的問題。他11 歲那年的一天,去拜見一個被人稱作「袁公」的大官。袁公拉著他的小手問道:「你父親在太丘做父母官,政績顯著,名聲很好,他做了哪些深得民心的好事?」陳元方應聲答道:「不瞞袁大人,我父親治理太丘的主要方法是:對倚仗權勢作威作福的人,進行嚴肅而誠懇的教育;對無權無勢、善良受欺的人,無微不至地關懷和安撫他們。務必求得社會安定,人民都能安居樂業。日子一長,地方的民眾自然對我父親十分敬重,聲譽也就鵲起了。」袁公聽了,連聲叫好,說:「對啊,對啊。我過去做鄴縣的縣今時,也是採取這些治理辦法的。」元方笑道:「莫非能者所見略同?您同我父親可說是不謀而合啊!」袁公見元方小小年紀就擅長辭令,而且對答如流,心裡十分歡喜,因而產生了進一步考查他智力的想法,便心生一計,向元方提出了一個難題:「你可知道,究竟是你父親向我學的,還是我向你父親學的?」元方朝袁公的臉孔略一觀察,馬上感覺到他笑容里蘊含著測試的深意,便笑著回答:「周公和孔子都是古代著名的政治家,他們一先一後,生在不同的時代;一西一東,出自不同的地區。可他們兩人都是為百姓做好事,行仁政,也都受到民眾的敬重和擁護。這樣看來,周公的治理辦法不是從孔子那兒學來的;孔子的治理辦法也不是從周公那兒學來的!」袁公聽了,禁不住一把將陳元方抱了起來,舉過頭頂,連連呼喊道:「好,好,好!回答得這樣機智得體。簡直是天衣無縫,無懈可擊。長大了一定能成為治國理政的賢才啊!」8、張亥之反譏鄰居晉代名將張玄之,在8 歲的時候,掉了好幾顆乳牙,一時沒有長出來。說笑之間,嘴已張開著,只見紅紅的舌頭,好有趣。一天,張玄之正同一群小孩子在院子里大踢毽子,旁邊正圍觀著好些男女,興緻勃勃地為他們做著裁判哩。有位鄰居見張玄之正張著沒牙的嘴,氣吁吁地踢得正歡,就上前與他搭訕道:「小公子,請教你一個問題,好嗎?」張玄之看了看那笑容可掬的男人,也笑道:「伯伯,什麼問題呀?」男人便問道:「狗竇(洞)為什麼開得這麼大啊?」張玄之瞥了那男人一眼,不假思索地回答道:「狗洞大開,是為了讓您能自由地出入啊。」「嘩——」院子里的人們哄然大笑起來。那個男人頓時漲紅了臉,心裡暗暗欽佩:張玄之的機智善辯,果真名不虛傳啊!9、馬隆磁石吸敵兵公元279 年的一天,西晉都城的中央大街上,一隊3500 人的兵士,帶著充足的軍糧和精良的武器,步伐嚴整,雄赳赳、氣昂昂地向城外開拔,要去執行收復被鮮卑族首領樹機能搶佔的涼州的任務。部隊渡過淄水,很快進入涼州地界。涼州城內的樹機能手中統有幾萬兵馬,自探子來報說晉武帝司馬炎將兵發涼州後,早就分派重兵佔據了險要位置和有利地形,在晉軍的必經之路紮好口袋;並算好晉軍可能撤退的路線,同時,埋設伏乓截斷後路。在樹機能看來,這一仗必勝無疑了。這天下午,晉軍主帥馬隆率部到達一個山口,他讓部隊停下休息。這時前衛哨兵來報:「主帥,前面山谷道路狹窄,兩旁山上看似埋有伏兵。」「知道了。」馬隆立即命令後續部隊把偏箱車推到前沿分給各營,兵士們推著偏箱車繼續挺進。突然,樹機能的伏兵在兩旁山坡上使用弓箭和石塊發起了進攻。可是,馬隆軍因為有偏箱車遮擋飛箭流石,不僅安然無恙,而且還能邊還擊邊前進。第一次戰鬥,樹能機不得不宣告失敗。馬隆讓部隊稍事休息後,即刻傳令士兵到附近的某處運石頭。要他們把運來的石塊壘在一條窄路的兩側。他算準樹機能求勝心切,必定由此道來偷襲西晉軍。馬隆又讓士兵們全部換上犀牛皮盔甲。西晉軍剛換上犀甲,樹機能的部隊就已趕到了。勇猛的鮮卑族士兵「哇哇」地沖了過來。可是當他們進入那條窄路後,一個個都被兩旁的石頭吸住動彈不得,「漢人有妖術,漢人有妖術。」鮮卑兵大叫著。馬隆士兵衝殺過去,卻暢行無阻,一下子砍倒了幾千鮮卑兵。在這場大戰中,驕橫跋扈的樹機能也被殺死了。原來,馬隆曾對這裡的地理環境進行了專門考察,了解到這裡有一種吸鐵磁石。馬隆即刻聯想到,戰場上士兵的盔甲是鐵鑄的。若把這一特點使用到戰場上制敵,會發揮出奇妙的效果。就這樣,馬隆一舉收復了涼州。10、王戎辨路邊苦李西晉時期的宰相王戎,小時候就很聰明。夏日的一天,他和幾個小夥伴到臨沂城外去遊玩。他們跳呀蹦的,玩得正帶勁,玩了一會兒,他們覺得很口渴。一個小朋友說:「走,我們去找些水果吃吃。」他們遠遠看見大路邊有棵李樹,就奔了過去,好啊,上面沉甸甸地掛著滿樹熟透的李子。小朋友們高興地嚷道:「多好的李子呀!多妙的李子呀!我們可以吃個痛快啦!」於是,大家一哄而上。只有王戎一個人站在旁邊不動。有個小朋友問:「喂,王戎,你還站那裡幹啥呀?」王戎說:「這李子是苦的,不能吃。」這時,一個小朋友已經咬了一口,「啊!啊!真是苦的,苦的!呸!呸!」小朋友們都嘗到苦味,扔下李子,跑到王戎面前問他:「你怎麼知道這李子是苦的呢?」王戎認真地說:「這棵李樹在大路邊,如果是甜的,早就被人摘光啦。這是棵野生的李樹呀!11、司馬紹幼時妙言晉明帝司馬紹(公元299—326年)小時候非常聰明伶俐,很受父親元帝的寵愛。一次,元帝抱著小太子玩,太監前來稟報:「陛下,長安派人來了。」元帝朝見完畢,對幼小的太子說,「孩兒,你說太陽和長安,哪兒離我們這兒遠?」太子抬頭望望太陽,說:「太陽遠,長安近呀。」「為什麼呢?」「太陽好遠好遠的,從來沒來過人;長安近,所以常來人呀。」元帝摸摸太子的小臉蛋,高興地說:「對呀對呀,還能講出理由來呢!」第二天,晉元帝宴請文武百官。為了讓大家知道太子的聰明,就把太子也叫來參加宴會。大家正吃得高興時,元帝問太子道:「孩兒,父皇問你,太陽和長安,哪兒離我們這兒近?」太子又抬起頭,朝殿外一指說:「太陽離我們這兒近呀!」元帝聽了大吃一驚,頓時變了臉:「你怎麼和昨天說得不一樣呀?」太子說:「你們看看呀,那不是太陽嗎?我們老是能看見,長安呢,我們怎麼看不見呀!這不是太陽近,長安遠嗎?」元帝鬆了一口氣,得意地笑了。12、郭敬循環浴馬計公元330 年(東晉成帝咸和五年),後趙國荊州監軍(官職名)郭敬奉命攻打東晉襄陽。東晉軍隊駐守襄陽的都是精兵強將,駐守長官東晉南中郎將(官職名)周撫更是驍勇異常。敵眾我寡的形勢極為明顯。這時,後趙主石勒一時派不出兵將支援郭敬,他想出了一條應急之計,連夜派人傳令郭敬:「如果周撫派人來觀察樊城軍情,你要想盡辦法,讓他知道:『我們後趙軍隊先不跟你周撫打,等過了七八天,我們的大隊騎兵來了,再想辦法揍你們。到那時候,你們就插翅難飛啦!』」郭敬接到軍令,心想:「大王這話是不錯,可要變成一種行動,這可是一大難題啊。」郭敬的腦海里隨之跳躍過一串串重複的字眼:「大隊騎兵,戰馬;大隊騎兵,戰馬..」「對,有啦!」郭敬一拍桌子,不禁接著自言自語:「製造聲勢,讓周撫覺得我們好像大隊騎兵來了。來他個循環浴馬計!」第二天,很多負有特殊使命的士兵出動了。他們手執馬鞭,吆喝著將成群戰馬趕到河邊,讓它們俯首吸水,涉水洗澡。他們讓這些馬循環出現。白天,黑夜,都有馬群在川流不息地洗澡。這軍情,給周撫派出的便衣遊動哨發現了,忙趕回襄陽,宜奔周撫處,氣喘喘吁吁報告:「周大人,後趙戰馬正在河邊洗澡。白天洗,晚上也洗,馬兒多得數不清。」周撫心中惴惴不安:「莫非後趙援軍到了?」心驚肉跳一陣之後,馬上連夜逃奔武昌而去。郭敬不費一兵一卒,當夜佔領了襄陽城。後趙主石勒喜聞戰報,當場發下一令:郭敬升任荊州刺吏。13、王羲之巧懲惡霸相傳王羲之(公元321—379 年)在任太守時曾斷過一件案子。一天,有個叫阿興的獵人到衙門告狀:若干年前,阿興的父親在深山打獵,被一隻斑額老虎追趕,跌下山崖,一命嗚呼,阿興為了安葬父親,曾向當地大財主魯宋借用一塊荒地。那天正遇魯宋為母慶賀80 大壽,正在興頭上,聽了阿興的要求,就爽快他說:「這事容易,但你需送一壺酒為我母親祝壽。」阿興為此特意賣掉了一張狼皮,置了一壺好酒為魯母祝壽。第二天就將父親安葬在魯宋指定的荒地上。以後,阿興繼承父業,以打獵為生。他吃得起苦,熬得起夜,而且臂力驚人,槍法精通,慢慢地發達起來。最近他在深山捕殺了一隻斑額大虎,不僅為父親報了仇,而且將老虎賣得了數百兩紋銀,於是置辦酒菜,與鄉鄰同享。正當眾人喝得酒酣耳熱時,財主魯宋帶領家丁前來索債。阿興慌忙申辯:「我與員外素無錢財往來,當初員外好意,給我一塊荒地葬父,小的已依要求孝敬了一壺好酒,此事已經了清,不知員外因何還要索債?」魯宋說道:「我此來正為那塊地之事,當初我要的是『一湖酒』,你只給了『一壺酒』,如何就算了清?想我那塊地系風水寶地,豈是一壺酒就能買下的?」兩人當場就爭執起來,眾鄉親也作證說當初講明的是一壺酒,無奈魯宋財大氣粗,說他不過,於是眾人就勸說阿興到府衙告狀。王羲之明白是魯宋恃強欺人,當時也不作判斷,命阿興回家靜候消息。當天,王羲之帶著自寫的一幅《樂歌論》來到魯宋家中。只見魯宋家深宅大院,院前小河連通村外大河,河內鵝鴨嬉水,魚蝦淺游,果然富甲一方。魯宋見太守微服來訪,忙迎進客廳。王羲之說道:「我對閣下的土產頗為喜愛,願以《樂歌論》字幅換一活鵝。」王羲之是有名的書法大家,一字能值千金,一篇《樂歌論》真可謂價值連城,一隻活鵝又何足道哉。魯宋當場就慷慨應允。王羲之當即將《樂歌論》留了下來,讓魯宋第二天拿著活鵝到府衙來。第二天魯未捉著活鵝來見王羲之,王羲之笑道:「我的字幅豈只值一活鵝?我要的是一河鵝。」王羲之又將阿興傳來,他高坐大堂,吟道:「鵝不論河,酒豈論湖?假以河、活』辨「湖、壺』,為的是嚴懲刁徒。」說著把阿興的狀紙丟給魯宋。魯宋這才知道自己成了被告,這惡霸雖然一貫欺壓鄉民,但畢竟不敢在朝廷命官、堂堂太守面前逞凶霸道,只得連連磕頭,知錯認罪。王羲之當堂將這個仗勢欺人的惡霸杖責40 大板,令其將《樂歌論》交還。這個判處,阿興歡天喜地,魯宋垂頭喪氣。14、王允之裝醉脫險東晉時代,有個孩子名叫王允之,為人機靈,很善於揣摸大人的心理。王允之的伯父是東晉的大將軍,名叫王敦。此人執掌朝政,驕橫跋扈,為人殘暴兇狠,被人稱為殺人不眨眼的魔王。有一次,他為了強迫客人喝酒,竟接連殺死了幾個敬酒不成的美女,使得客人難以挾菜下咽。可王敦對王允之倒很喜歡,常常邀他同床而眠。有一天,王允之照例酒足飯飽後同王敦睡在一起。天亮後,王敦給一個下屬喚醒。王敦忙起床跟他密談:「喂,我叫你準備的兵馬和武器怎樣了?」「將軍大人,已經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好,好極了。你計劃幾時動手包圍王宮?」「如此如此。」「必須注意保密,若有外人知曉此事,格殺勿論!」王敦同那心腹越談越興奮,以至忘記了帳子里還有一個小孩在睡覺。其實,王允之早已醒了,他們關於謀反的談話內容他全都聽見了。他覺得自己處在險境之中,情急主智,便用手指往喉嚨里死命地深摳,立時將隔夜的酒飯嘔吐了一床。接著,又閉起眼睛,裝著熟睡的樣子,微微打起鼾來。王敦跟下屬談了好久的話,忽然想起自己背後的床上還睡著王允之,大為驚恐,趕忙奔去,掀開帳子查看。不看也罷,一看不禁釋然大笑,捂著鼻孔,自言自語他說:「簡直像頭醉酒的小死豬!難聞死了,難聞死了。」原來,滿床嘔吐物發出一陣陣酸臭之味,王允之兀自埋在污穢里酣睡哩。王允之運用自己應變的智慧,逃過了殺人魔王殺人滅口的災禍。15、孫子荊敏捷應對孫子荊少年時,看到仕海浮沉,官場黑暗,於是收起了獵取功名的宏願,一心想學習古代的隱士,到深山老林去過幽靜而孤寂的生活。一天,他為了選擇良好的隱居環境,便走到一處風景極佳的山谷地。只見那兒有一泓碧澄見底的池塘,一道流著淙淙山泉的清溪,幾塊光潔如新的青石..孫子荊不禁喜出望外,喜孜孜地想:這就是類似古人許由隱居的極佳環境吧?想著,想著,那個有名的古代傳說又浮現在腦海里:堯要把天下謙讓給許由治理,不料許由掉頭就走,來到一道山溪邊大洗耳朵。人們問他:「這是為什麼?」他答道:「聽了堯的話,弄髒了耳朵,所以要洗乾淨。」孫子荊踏勘隱居地址回來後,又專程前往名士王武子那兒,向他津律樂道地描敘隱居山林的絕妙圖景——「枕石漱流」。意思是說,住在山林里,睏乏時可以枕著光潔的石頭睡覺,口渴了又可以就著溪水漱漱嘴,喝幾掬清水,那是多麼自由自在、舒暢快樂的情景啊!誰知孫子荊說得太急,竟把它說顛倒了,變成「枕流漱石」。王武子聽罷不由得哈哈大笑,揶揄道:「清水可以當枕頭睡覺,石頭可以當溪水漱口嗎?」孫子荊這才發覺自己說錯了話,要改也來不及了,豈不聞君子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嗎?怎麼辦?可是他何等機巧,竟將錯就錯,即刻應聲道:「我說的「枕流』就是用水洗耳朵,我說的『漱石』,就是用石頭來磨礪牙齒啊!」王武子見他敏捷應對,言之成理,不禁脫口讚美道:「妙!妙!想不到你竟有如此巧辯的奇才!」從此,「枕流漱石」就成為沿用至今的著名典故。16、羅際買馬破盜案晉朝,羅際任吳縣縣令時,一天,有個老人前來報案說:「我的馬昨夜被偷了。」羅際見老人急得滿頭大汗,同情地問:「你的馬長得啥模樣?」老人嘆息著回答道:「唉,都怪我馬虎,才讓偷馬賊鑽了空子。那可是一匹好馬呀,四歲口,個大脊寬,四蹄雪白,身上紅得像火炭一樣,跑得可快呢。」羅際又問他夜間聽到什麼動靜。老人略一思忖,說:「就聽到半夜時分,一群馬叫了一陣,聽聲音是馬販子趕著馬從我村上經過。」羅際問畢,安慰老人說:「你回去吧,等馬尋到了,我再請你領回去。」老人半信半疑,離開了縣衙。第二天,羅際叫人在城門口貼出布告,上寫:「本知縣奉朝廷之命,出白銀千兩,買一匹個大脊寬、毛如紅炭的四歲口的大馬,望養此馬者,速送縣衙。」百姓看了布告後,眼睛被誘得紅紅的,可都搖搖頭走開了,尋常人家,別說是好馬,就是劣馬也買不起呀。不到半天,全城人都知道了。一些大戶人家送來幾匹好馬,只是不與布告上的模樣相吻合。不久,有個馬販子探頭探腦地送來一匹馬,這馬與布告上所說的一模一樣。羅際一邊推說去取銀兩,穩住馬販子,一邊叫那老人前來相認。那馬一見到老人,兩蹄騰起,鬃發豎起,咧嘴叫著,井掙開馬販子手中的韁繩,親熱地舔老人的手。老人高興他說:「就是這匹!」馬販子大驚失色,知道中了羅縣令的汁。17、李寄智勇斬巨蛇福建有座大山,名叫庸嶺,又高又峻,在它西北方,有個巨大的山洞,洞里蟄伏著一條七八丈長的巨蛇。此蛇曾吞吃了許多過往行人,使得附近的百姓誠惶誠恐,人人自危。東冶郡(現福州市附近)的負責官員實在想不出制蛇的妙法,卻一味聽從巫師道士的建議,年年用整羊整牛去祭祀它,可仍然不能消災祛邪。巫師們為了挽回自己的聲譽,便乾脆造謠說,巨蛇已給他們託過夢,只有不斷地將十二三歲的童女奉獻給它,一年到頭地方才得以安寧。東冶郡的昏官們居然又深信不疑。幾年下來,已祭獻了九個無辜女孩。可是,巨蛇為害依然存在。有一年,「祭日」又快到了。官府又去搜搶女孩,可是搜來查去再也找不到。官府正在為難之際,將樂縣有個名叫李寄的女孩卻自願來了。原來,農民李誕生養了六個女兒,沒有兒子。李寄最小,聽說官府徵召丫頭祭蛇,便自告奮勇前去應徵。李誕死也不肯放她走,豈料她說道:「我們這些丫頭非但不能供養父母,反而白白增加了家庭的負擔,活著有啥好處呢?還是把我賣給官府,您可得到一大筆賞錢,既可貼補家用,又少了我一份口糧。再說,我也不一定就會給蛇吞吃嘛!」李寄見父母還是不放她走,趁著黑夜偷偷地溜了出來。李寄向官府提出,要一口好劍和一隻厲害的狼狗,還要拌上蜜糖的幾大擔糯米糰子。官府滿口應允。到了祭蛇那天,李寄也不用差役押送,反而命令他們挑上早已準備好的糯米糰子,帶上寶劍和狼狗,昂頭挺胸地走向蛇洞。到達洞口,李寄令差役將糯米糰子倒在地上,揮手讓他們回去。差役們生怕巨蛇出洞傷人,腳不點地地逃離了。沒有多久,巨蛇爬出洞口。躲在一旁的李寄分明看見,這是一條罕見的大蛇:腦袋有圓頂的穀倉那麼大,眼睛活像兩面兩尺闊的眼鏡。巨蛇聞到地上食物的香氣,便大口大口地將糯米糰子吞吃個精光。不一會,巨蛇蟋縮著身子,盤在洞口酣然睡去。原來,孿寄在糰子里拌了不少黃酒,巨蛇顯然是給灌醉了。李寄對著狼狗喝聲:「上!」狼狗撲上去就朝蛇的頸子狠命地撕咬。李寄擎著鋒利無比的室劍衝上去,用盡全力朝蛇頭劈斬。巨蛇痛極了,吐出紅紅的長舌,在地上扭曲、翻滾,過了好一會兒,它全身一挺,死了。李寄走進蛇洞,看見洞里有九具女孩的頭骨,便全部捧出洞來,自言自語他說:「唉,你們既膽小怕事,又不肯動腦筋,白白丟掉性命,真可惜啊!」美景美圖精品美文音樂空間職場技巧音畫圖文感悟哲理星座運清生活百科史海鉤沉健康常識書畫古玩網頁特效電腦技巧在線書架精美相冊
您已閱覽
分
秒感謝光臨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推薦閱讀:
※彰顯中華美學精神 促進文藝繁榮興盛
※圖文:那些快要失傳的中華禮儀謙詞用語,你還會用嗎?
※大家請關注 惟有中華 的博客
※中華禮儀---婚俗禮儀
※中華人民共和國影響世界的十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