誕辰百年,當我們懷念南懷瑾先生時,我們懷念的是什麼?

南懷瑾先生

2018年3月18日,南懷瑾先生誕辰100周年。

梵華君才疏學淺,不敢妄斷,在此謹將先生的名言輯出重讀,聊寄敬意。

不一般,有不與尋常、卓爾不群之意。而細品南先生的一生言行,他確實是不一般的。

「國學大師」與「頑固老頭子」

人人都稱他為「國學大師」,他卻尷尬地笑道:「我只是一個年紀大、頑固的、喜歡中國文化的老頭子罷了」。

也有人從學術上質疑,「國學大師」的頭銜對他來說有些過重。但北京大學宗教文化研究院名譽院長、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長樓宇烈說,學術上雖有這樣的聲音,但從堅持和傳播傳統文化方面,今天又有哪一位學者能超過南先生的社會影響呢?

上世紀80年代後期,一股「國學熱」在大陸悄悄升起,然而當時在大陸還沒有多少能供一般民眾,特別是青年閱讀的「國學」讀物。而就在此時,南先生一批解讀儒佛道思想、精神的著作,在大陸一些出版社的努力下出版了,一下子就成了當時人們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根本精神、儒佛道核心思想和人生修養途徑、方法的熱門讀物。南懷瑾先生的「國學」著作在當時剛剛升起的「國學」熱中,起到了極大的影響。至今許多企業家、青年學生和民眾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重新了解、重新反思,以及喜愛,乃至熱愛,也都與讀了南先生的著作有關。因此,就這一視角說,稱南懷瑾先生為「國學大師」,是名至實歸的,是當之無愧的。

年輕時的南懷瑾先生

「精通」與「亂講」

上下五千年,縱橫十萬里。經綸三大教,出入百家言。

南懷瑾學識淵博,卻始終沒個像樣的文憑,有的倒是兩紙肄業證書,一張是小學畢業考試倒數第一,一張則為辭職信。辭職去哪兒?世界那麼大,先生要出家。

自《論語別裁》後他名滿天下,不少名牌大學要授予他「名譽教授」、「博士導師」,他都一一謝絕:「我要它幹嘛?」

有人曾當面讚譽他精通儒釋道三教。他又是笑著說:「什麼儒釋道,都是亂講的。」

就是這樣一位「亂講」的大師,曾對儒釋道做出如下精闢總結:「佛學像百貨店,有錢有閑,可去逛逛,逛了買東西也可,根本不逛也可,但社會需要他;道家像藥店,它包括兵家、縱橫家的思想,乃至天文、地理、醫藥,一個國家、民族生病了非去這個藥店不可;儒家的孔孟思想是糧店,是天天要吃,要深切了解中國文化歷史的演變,將來怎麼辦,就要研究四書。」

中華傳統文化的踐行者

既是學者,更是行者

因為他,許多人對國學、對中國傳統的儒釋道文化愛得不可自拔。他又勸:「不要把儒釋道只當做學問,要緊的是努力做實修的功夫。」

跟其他國學大師確實太不相同了,他不學中國文化,他是在認真地做著中國文化。在踐行中華傳統文化方面,他既是學者,更是行者。

從青年時代起,南懷瑾就一直在為重建中國文化奔走、呼號。他常說:「沒有自己的文化,一個民族就不會有自信心,也不可能得到外人的尊重。」南懷瑾一生出版各種撰述三十餘種,並譯成多國文字,在世界各國廣為流傳。

這些著作,他並不視為己有,崇奉取之天地還諸天地。對於出版,他有五個「不」字:不做促銷廣告、不請名人寫序、不登自己的照片、不追究盜版、不把自己的著作權留給後代。

樓宇烈說,南懷瑾最讓人敬仰不已、不能忘懷的,是他一生為弘揚中國傳統文化而獻身的精神。

腹笥宏富、見解卓異的南先生,對自己的一生評價卻為:一無所長,一無是處。2012年彌留之際,他寫下兩個字:平凡。

楊絳先生曾說:「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縱觀南懷瑾一生,亦儒非儒,是佛非佛,似道非道。

他是不一般的國學大師。

不一般的南先生

作者:李芳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最少要擁有一張信用卡對我們來說意味著什麼!
「三個一億人」:我們還要準備什麼——代表委員建言「新型城鎮化」
為什麼我們喜歡聽「甜言蜜語」?
諸佛如來、法身菩薩是我們真實的依靠
五個常任理事國四個參戰,我們怎麼辦?

TAG:南懷瑾 | 懷念 | 先生 | 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