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隋唐五代繪畫

由隋及唐,我國繪畫藝術逐漸步入繁榮昌盛階段。隋代起著繼往開來、承前啟後作用,至唐遂漸形成一代新風。人物畫取得輝煌成就,山水、花鳥畫也相繼成熟。畫壇湧現出眾多名家,各領風騷。有唐三百年內,還呈現出早、中、晚的變化。隋代繪畫總的時代風格是「細密精緻而臻麗」。人物畫對形與神的表現能力有所提高;山水畫也已脫離「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幼稚狀態,比例趨於合度,較好地表現了「遠近山川,咫尺千里」的真實空間感。著名畫家有鄭法士、董伯仁、展子虔。但現惟展氏有《游春圖》存世。唐代時人物畫最為興隆。所取題材廣泛,計有道釋、肖像、仕女、歷史故實、貴族生活等。各時期均有名家湧現,並形成不同的階段特色和迥異的個人風格。初唐閻立本發揚中原作風,尉遲乙僧則代表了邊陲作風。盛唐吳道子在宗教畫中創「吳家樣」,張萱在仕女畫中立「張立樣」。中晚唐周昉承張萱又另建「周家樣」。擅長人物的名家還有梁令瓚、陳閎、李真、孫位等人。上述畫家都有傳作或摹本存世。個別作品還屬真跡。唐代山水畫已出現青綠和水墨不同體格。初唐李思訓的青綠山水,在勾勒中已用簡單皴法,界畫也出現了「仰畫飛檐」之法。盛唐時,李昭道承父風,使青綠山水更顯工緻精麗;吳道子的山水則趨粗放簡賅;王維、張璪善畫破墨山水。至中晚唐,水墨山水獲重大發展,王默的潑墨山水,有「改步變古」之譽。惜這些畫家均無真跡遺存,惟李思訓、李詔道、王維尚有所謂傳作,可略窺個中風貌。唐代花鳥畫據記載也不乏名家,如初唐的薛稷、殷仲容;盛唐以牛馬題材著稱的韓干、韓滉、戴嵩、曹霸、韋偃等;中晚唐則有邊鸞、膝昌祐、刀光胤。畫跡多已不傳,僅存韓干、韓滉兩位畫家的牛馬作品。隋唐時期公私收藏蔚為大觀,隋朝攏集散佚書畫入御府,至唐代,幾乎每朝皇帝都致力於搜求書畫,並在重裝時由有關人員籤押跋尾,還具體署上年月日,藏品也多鈐收藏印記,這是與六朝的顯著不同。模拓複製風氣也很盛,唐皇室內府有專門的供奉拓書人,太宗、高宗、玄宗諸朝,均組織過大規模傳拓王羲之等書法名家作品的活動,故《歷代名畫記》曰:「御府拓本,謂之官拓,承平時此道甚行。」繪畫也出現了複製品,如裴孝源《貞觀公私畫史》曾記:「今人所蓄,多是陳(善見)、王(知慎)寫拓,都非揚(契丹)、鄭(法士)之真筆。」「其間有二十三卷恐非晉宋人真跡,多當時工人所作,後人強題名氏。」張彥遠也指出:「古時好拓畫,十得七八,不失神采筆蹤。」其時,還出現了名畫作偽,始作俑者即武后朝的張易之,以後,隨著書畫進入市場,在社會上流通,作偽現象就更多了。書畫著錄方面,唐代已出現了專門的著錄書籍,即裴孝源的《貞觀公私畫錄》,並已初具規模。隋唐兩朝流傳至今的畫跡遠比六朝豐富,但由於複製、作偽的流行和遞藏流傳中的多次損毀,屬於名家的真跡並不多,大部分是臨摹本抑或偽品,其中出自唐人之手的也不多,主要為後世仿摹本。故鑒定方面比六朝複雜,有不少存疑待考問題。五代十國的繪畫,上承唐朝餘緒,下開宋代新風,是個承上啟下時代。當時,中原地區戰亂頻繁,畫壇比較寂寥,南唐和西蜀社會相對安定,相繼創建畫院,創作興盛一時。五代人物畫有新的發展,並呈現出較為鮮明的地域性。中原地區多受吳道子影響,著名畫家有張圖、跋異、趙岩、劉彥齊等;南唐和江南地區的人物畫,或變吳生之法而趨於細巧精麗,或承周昉傳統而創「戰掣」線描,著名畫家有南唐周文矩、顧閎中、王齊翰、高太沖、朱澄、曹沖玄等,吳越阮郜、蘊能、張質、李祥、王道求等;四川西蜀地區流行水墨淡彩,宗教畫吸收西域佛畫畫法,形成變形奇異風格,人物畫出現大寫意畫法,著名畫家有貫休、石恪、李文才、徐德昌等。題材內容仍承傳統,為宗教神話、歷史故事、貴族和文人生活等,其中描繪文人與仕女的作品較多。在表現技巧上,注重人物神情和心理的描寫,傳神寫照能力有進一步提高。五代山水畫有重大發展和變化,水墨或水墨淡彩山水發展成熟,並形成南、北兩大山水畫派系。北方山水畫派以荊浩、關仝為代表,善繪雄偉壯美的北方大山大水,作全景式高遠構圖,筆墨勁峭雄健;南方山水畫派以董源、王然為代表,喜寫平淡天真、滋潤秀麗的江南景色,多平遠構圖,筆墨圓潤輕淡。兩大畫派風格迥異,對後世均有重大影響。但兩者也有共同的時代特色,對取景真實自然,顯現山石結構、質感、紋理的皴法趨於成熟,墨色變化也較豐富。著名的畫家有後梁荊浩、關仝,南唐董源、巨然,以及南唐趙干、衛賢等人的山水樓閣畫。五代花鳥的成就也顯著,出現了迥異的兩大風格。以西蜀黃筌為代表的「寫生法」,取材宮苑中珍禽、瑞鳥、奇花、異石,畫法用工筆重彩的「勾勒法」,精細艷麗;以南唐徐熙為代表的「落墨法」,取材多田野的花竹、林木、蟑蝶、草蟲,畫法以墨筆為主,淡彩副之,格調簡逸。畫史評為「黃家富貴,徐熙野逸」,世稱「徐黃異體」。五代的鑒藏活動,也以江南為盛。南唐內府收藏甚富,西蜀內府也有一定收藏。私人藏家中,以後梁的趙岩和劉彥齊最有名。書畫著錄未見專著,僅零星載於史論著述中。五代十國曆時僅50餘年,但仍創作了不少繪畫作品,留存至今的也較唐代多,而且主要名家幾乎都有至少一件真跡或可信摹本存世,為鑒定提供了最直接可靠的依據和樣板。但要弄清楚傳世作品的歷史真相,尚缺乏足夠的依據:一是五代繪畫的時代風格把握比較難,承前啟後的畫風和較強的地域性,很難定準其時代;二是畫家的個人風格僅存一二件真跡難以樹立「樣板」,據此判斷容易失之於偏,況且諸多名家傳流作品與名家十分相似,極容易混淆;三是五代名畫當時和後世均有很多複製品,流傳過程中即已揉雜,今天要加以區分更難;四是五代書畫著述匱乏,可資徵信的文獻輔助材料極少,這無疑又增加了一重困難。因此,對五代存世繪畫作品的鑒定,仍有許多尚待解決的問題,如畫風的把握,真跡、複製品、摹本的區別,名家和傳派作品的異同等等。(來源:中華博物網;上傳編輯:xy67896789)

唐孫位 高逸圖(1)

唐張萱 搗練圖(1)

五代董源 龍宿郊民圖(軸)

唐李思訓 江帆樓閣圖

雙童圖

唐佚名 觀世音像

唐佚名 各國王子圖

五代阮郜 閬苑女仙圖

五代王齊翰 勘書圖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英、法、德三國繪畫:雍容之美 華貴之美
浪漫藝術家Ed Tadiello的繪畫欣賞
飛鳥繪畫技法
唐 閻立本繪畫作品彙集
兩宋繪畫

TAG:繪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