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講述《禪與生命的認知初講》(二十六)

南懷瑾講述《禪與生命的認知初講》(二十六)

太湖大學堂

南懷瑾講述

習氣與個性

為什麼佛學講習氣?那是過去多生的習慣個性這個氣,呈現出個人的特質。所以儒家講,這個人氣質不同。氣變成質,變成細胞,個體的不同,個性的不同。所以「一娘生九子,九子各不同」,都是種子生現行,現行熏種子來的。

可是第六意識後面還有根根沒有?有,後面有個老闆,有個「我」。譬如兩個人住在同一個房間,但是兩個人思想絕對不一樣,個性不一樣,習慣不一樣,各有各的想法,對不對?每個人都如此啊。所以人與人的意識思想也絕對不一樣。

第七識就是我執。每個人有個「我」,這是意根。這個「我」透過第六意識思想才表達出來。所以我們的言語是思想的作用,思想的表現,透過嘴巴、喉嚨、聲帶叫做言語;在話沒有講出來以前,在裡頭是思想。所以佛也告訴我們,世界上一切文字言語都是靠不住的,並不能表達自己真正的心意。我也常常說,如果文字語言可以表達人心意的話,那麼人跟人之間就沒有誤會了。實際上人與人隨時有誤會。我講的話你懂了嗎?大家說,老師講得好啊,我聽懂了。其實你一句話都沒有懂!都是誤會的。你說懂了,不過是把我那個話誤會了。真懂的話,那是智慧,是般若,大徹大悟了。

我執後面那個根根是種子來的,種子生現行,這很難分別的,所以修行必須先轉種子。現在佛手術鉗我們方法,先用安那般那把習氣轉化,再來改變種子,就是這麼一個科學。這個生命多難啊,所以玄奘法師把九緣、八個識分析了,不是分析,是把佛講的話綜合起來,給我們一個方便。八識九緣,他寫了四句話。我說他文學不好,但邏輯真好,頂禮膜拜,真的恭敬他老人家。

他說「九緣八七好相鄰」,前五識,眼睛九個緣,耳朵八個緣,鼻、舌、身七個緣。後面一路搞下來「合三離二觀塵世」,怎麼叫合三呢?鼻子聞氣息,中間不能有距離,是直接的觸受;舌頭感覺到味道,也是直接的觸受,不能有距離的;身體感覺到冷暖,舒服不舒服也沒有距離,這三樣識是合攏來的。離二:眼睛看東西,耳朵聽聲音都是有空間、有距離的。所以叫合三離二。觀塵世,這個文字好難啊!「愚者難分識與根」,世界上一般人很粗心的,搞不懂。識就是精神、心的狀態,根是生理的反應功能。一般人笨呢!沒有經過科學分析,永遠分不開什麼是意識,什麼是生理五官的作用。

夢境與獨影境

這個第六意識很妙的,譬如我們睡著了第六意識不起現行,不像白天那麼清楚,但是我們會做夢,拿現在科學研究,夢是因為你腦子沒有全部休息,只是部分交換地休息。我們的腦子分好幾個區,這個區睡眠休息了,那個區還在活動,現在科學講這就變成夢境。這講的是一部分道理,不完全,佛學唯識所講的更全面。打起坐來你覺得很清凈,知道這個境界很好,也因為腦子沒有全部安靜,只是有一部分安靜。也就是腦子某區神經安靜了,或者另一個區的細胞比較寧靜了,而你那個智慧神經區另外發起作用來了。

等我們太湖大學堂建好了,有了腦科的設備儀器,我的希望都具備時,再給你們講詳細些。不曉得我的希望夢想能不能完成,不管了。當腦子寧靜了或者睡眠時,你第六意識中白天的影像,像看了電視、電影,一切其他事情,或者這個人對我不起,你老公罵過你受過你,那個影像就在第六意識夢境中出現了。呈現出來的是跳躍不定的,夢境就像某同學跳的流行舞,亂來的,這個叫獨影意識。夢境是過去、現在、未來一切經驗的組合,而那個影像的組合,又是不規則的組合,這就變成夢境了,佛學叫做獨影境。所以精神病人所看到的東西也屬於獨影意識境界,那個明了清楚的功能暫時停止了,出現的是獨影境。

我到台大精神病院看過,那個地方那麼大,好幾百個精神病患者在裡頭,還有些兩手給銬住,看到我們都嘻嘻笑!我跟精神科的主治醫師站了半個鐘頭。我說這個時候不曉得是他們有病,還是我們的精神有病。他說:對啊。我說你醫治這種病,不到三年你也會進來了。那個醫生後來還真進了精神病院。跟這個精神病的人搞久了,會覺得他們比我們清醒,我們反而不正常了,這是個比方。所以那個獨影境界,在精神病出現,在夢境出現,也會在白天出現。譬如我們有時候看書,忽然一個影子想到了什麼,已經是獨影境界了。所以修行人自己要很清楚。以此看歷史,那些大英雄或偉大的領導人,最後走入獨影意識,把中國社會領導錯誤了,實在可悲,全體老百姓跟著他受罪了。

獨影意識在打坐入定的時候也會呈現。所以有時打坐入定,哎呀,我看到鬼了,看到菩薩了,看到什麼了,都是獨影意識呈現。獨影意識的呈現,在第六意識分為兩種,一種是帶質的,一種是非帶質的,非量的。譬如有人睡覺的時候,聽敲這個引磬,他在夢中聽的不中引磬,以為有人打電話給他,夢中就講電話了。他在夢中第六意識不清明,獨影意識起了作用,把白天習慣的聲音帶到夢中。講了半天還關了手機,都沒有事,這是假的獨影意識,是帶質境。

又譬如夜裡走路,我們看到那個影子,哎呀,那裡有個鬼!所以我常常說,當我明白佛法以後,我從未沒有怕過什麼,夜裡看到有個影子,我一定眼睛不眨衝過去,一看是手棍,或者一塊破布掛在那裡,哪裡有東西啊!這是獨影境的假帶質境,再加上意識的害怕、恐懼、分別,就認為有鬼。事實上沒有東西,這是科學的,就是第六意識的獨影境。

昨天有同學問我關於知性,在夢境中那個知性是全知嗎?是全部的功能嗎?不是的,它只是一部分。所以今天帶領你們,大概再講一次唯識。

第三堂

生命靠自己控制

我們下午講到這個「知」,說明生命這個作用——知性。所以你看《楞嚴經》,是從見聞覺知這個方面入手,去了解心性本體的作用。而《楞伽經》則直接從種性,阿賴耶識入手講到種性的問題。佛說人性的分類,像出家修道的人,有些始終是小乘聲聞、緣覺種性,不是大乘菩薩種性,很難變動。所以人性的轉變,要靠自己修行才能夠完全轉變。《楞伽經》里有一個名稱叫「自覺聖智」,除非大徹大悟轉變了,才可能修行而成佛。重點是種性形成個人的習氣、個性、思想,它的作用完全不同。所以修行是改變自己,真改變了自己就是大英雄,成佛了。生命是靠自己控制,也就是「自覺聖智」。你看我們誰也改變不了誰,那是要自我覺悟的,有漸修頓悟的不同。《楞嚴經》最後有偉大的說明,不但心性本體不生不滅,如來自性,物質的本體,物理的本能也是不生不滅。我們只能大概介紹一下知性。

那麼這個知性在生命裡頭,究竟是個唯物還是唯心的作用?我大概給大家介紹了一下,又反覆再說八個識的作用,大家好像也知道這些名相,只記了名詞,沒有去用功研究。我認為你們研究的話,要把玄奘法師的《八識規矩頌》搞清楚,再把《百法明門論》搞清楚,這是完全要從學理,從科學方面入手,是倒過來研究的。

譬如說心性起作用「緣生性空」,緣生是講物理、物質世界,人世間的作用,不是單方面的變化,是心物一元互相變化。本體是真空,所以要先從第八阿賴耶識開始研究。譬如講到第八阿賴耶識,玄奘法師歸納得非常好,心性本體第八阿賴耶識看不見,摸不著。在一般經典里經常提到,「心不見心,識不見識」哦!你說我心在哪裡?你自己能夠見到自己的心嗎?心不見心,識不見識。中國禪宗祖師們非常有意思,這些都不談,就是要你見本來面目。世界上哪一個人見過自己面孔長什麼樣子?我們大家一定說都見過的,鏡子看得明白。鏡子裡頭看的不是你哦!看得也關於不明白。天下沒有一個鏡子絕對準確的,而且以光學來講,鏡子的相跟我們左右相反的,膚色不同,所以鏡子的影子也不是你。禪宗祖師叫你參一個話廣——「如何是你本來的娘生面」,你媽媽所生的你是什麼樣子?你去找,找不出來自己面子是怎麼樣的!所以心不見心,識不見識。

要明心見性是幹什麼?能夠見到本來面目。相對的反射你見到了,因為你見到鏡子中的自己。譬如前天講到洞山祖師,他過河的時候見到自己水裡頭的影子,他悟道了。影子不是我,我也不是影子。以洞山祖師見道的因緣來講,我們在這個世界上,走路、講話、做事一輩子,都是我們的影子在做。譬如我們大家從台灣、香港、上海到這裡來,都是影子在做;你究竟在上海,還是在台灣,還是在香港呢?

切忌從他覓 迢迢與我疏

我今獨自往 處處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 我今不是渠

應須恁么會 方得契如如

這是洞山祖師悟道的偈子,前天你們寫過應該背來。「切忌從他覓,迢迢與我疏」,都是影子,都不是我。「我今獨自往,處處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應須恁么會」,他說你應該這樣去修行,「方得契如如」,才達到佛的境界。

「切忌從他覓,迢迢與我疏」,這是講知性這個問題。但是我們講了半天不是在說道理,而是要大家真的認識修行要從安那般那修呼吸入手,才可以很快即生證果的道理。這個重點你要認識清楚。所以先從知息入、知息出開始。

現在用很短的時間,先聽一下大家這兩天修行有沒有什麼問題,鼻子塞了啊、心痛啦還是什麼?這兩天聽過以後,自己修持的經驗,覺得什麼是最需要問的問題。現在我問你們,你們一定想不出來,等一下過了以後,一定是很多問題要討論的,這是習性。譬如我們很多人怕冷、怕熱、怕風,那是體能的問題,需要自己醫藥保養跟調整。還有非常重要的是要自己研究,用安那般那體會自己的身體、習性。第八個緣叫做什麼依啊?根本依,是氣的問題。所謂氣就是根本依加一個習慣,是心理的。至於怎麼去轉變它,與醫學的道理很密切了。如果懂了以後,中西醫配合走來,用方法可以治療,也有方法可以改變自己。所以我說本師釋迦牟尼佛留下來給我們的,是真修行的經驗,也就是這兩個重要的法門,一個是修安那般那出入息,另一個是修白骨觀。

先修的十步

佛在《增一阿含經》裡頭歸納起來,教我們修行的方法,共歸類十種,就是十念。每說個方法里又分化出很多修持方法,第一念佛。第二念法,念法就是把佛說的一切經典的道理參透後產生的方法。第三念僧,念大阿羅漢僧、聖賢僧,譬如我們修安那般那的方法,先照祖師們的經驗就是念僧。四念戒,戒律的戒,不是一般所講的比丘戒、比丘尼戒,是起心動念都是為善去惡,每一念之間有八萬四千煩惱,就有八萬四千條戒,念念迴轉,念念持戒。五念施,布施,把一切放出去丟掉,「念出散」也就是念布施。六念天,就是念三界天人。

為什麼我們會變成人,生在這個世界上?欲界裡頭天人的身體不是我們這樣,所以研究天人,佛所講的很奇妙。欲界的人,在這個世界上是靠媽媽生的,從下面出來的。上界的天人是男人生的,在男人頭頂上,肩膀上就出來了,一出生就等於我們人世間六七歲那麼大。講出來都很奇怪,很神妙。所以這六個方法,屬於宗教性的多。

下面的科學性的。第七念安那般那,念呼吸法。第八念休息,放下,一切都要放,大休息。祖師們常常都叫大家放下,誰能真放下大休息?《楞嚴經》上佛說兩句話「狂心頓歇,歇即菩提」。我們把一切妄想、煩惱、善惡、是非統統放下的時候,你就證到了。這八個字中文的翻譯很高明,「狂心頓歇」,一下都放下,「歇即菩提」,就到家了,也明白了。可是我們做不到,所以密宗里紅教有個禪定休息法,等於禪宗一句話「放下」。

第九念身,其實我們大家都愛自己,念身體,此身本來不凈。所以佛教的基礎四念處,念身不凈就是修白骨觀、不凈觀。念身不凈,包括安那般那的認識氣與脈,都與念身有關。

第十是念死。死了以後這個父母所生身體的四大分化,根據佛在《增在阿含經》的記錄,都綜合起來。其實我們一上座,兩腿一盤,眼睛一閉,假定當下即死;死了就是死了,死發以後不管天下怎麼變,你放心,太陽照樣出來,社會永遠在運轉,與你一點都沒有關係。你走了或不走,對人生,對社會,對父母家庭孩子,也沒有什麼好,也沒有什麼不好。一上座就死了,就放下,念休息。

然後上座修白骨觀,最好一上座就假定自己已死,這個全身肌肉、內臟,一切都布施給餓鬼所有眾生吃了,連白骨都你化成灰塵,虛空了,很簡單。白骨觀的第一觀,人本來有這樣一天,不過觀現在就是。這裡有個白骨架子擺在這裡,白骨是地大,上面繞了很多電線一樣的經絡,生了很多的肉,就變成漂不漂亮這麼一回事。這是白骨觀,然後觀這個白骨還要你掉,最後我們斷氣死了,火大沒有了,爛了、臭了是水大變化。水大幹了以後一切都沒了,最後骨頭風化掉,空了,連這個架子都沒有了,這是修白骨觀。

念死與白骨觀

假使你上座就念死,修白骨觀,就是這個骷髏架子,裡頭有氣往來,有生命的活動,這就是我們的本相。這個骨架子等於我們蓋房子一樣,泥巴貼起來,外麵包一張皮,就變成一個人,就是這麼一回事。所以先念死,念白骨,你很容易輕鬆。安那般那呼吸,氣就在這個裡頭走,最後化光、化空。所以我說宋徽宗那句詩很好,「生死徒勞木作皮」,為了這個骨肉,還動用幾塊木板釘攏來,把他包著埋下去,這是人類玩的事。所以世界上像西藏人的天葬,給鳥吃了;還有丟在水裡頭的水葬;如果一把火燒了,火葬,是印度傳過來的,現在習慣了,是最好的方法。所以佛教的名言「一火能燒三世業」,過去、現在、未來一把火都清凈了,火化以後變成灰。

在十念法裡頭,剛才講一上座就念死,如果工夫到了,你看很多的祖師,修到了最後,預知時至,知道時間到了兩腿一盤,給大家講聲再見就走了。

講到念死修法,念安那般那配合白骨觀,會很快上路的。不過話是那麼講,諸位能不能真做到呢?就靠自己了。我們講過很多次,以我的經驗,修法就是那麼簡單。老實講,當你身體難過病痛的時候,就直接修白骨觀。譬如感到胸口悶,你就觀想這個白骨,把身體一切布施眾生,假想自己吃了其他很多生命了,該還賬,該吃回的都拿去吧!你一觀白骨的時候,身心很容易輕鬆了。真觀想成功,並沒有怎麼用力啊。最後連骨頭也拿去啃掉,那也還得很痛快。

修白骨觀配合安那般那這兩個修法,在《達摩禪經》叫「二甘露門」,最寶貴的。我們今天把安那般那、不凈觀先告一個段落,等一下我們再轉入知性與心性的關係,實際上是連貫的,稍稍變一個說法罷了。

現在你們休息的時候,可以討論了。重點是討論這幾天講的,討論要抓重點問題,現在有疑問的提出來。

南懷瑾講述《禪與生命的認知初講》(一)

南懷瑾講述《禪與生命的認知初講》(二)

南懷瑾講述《禪與生命的認知初講》(三)

南懷瑾講述《禪與生命的認知初講》(四)

南懷瑾講述《禪與生命的認知初講》(五)

南懷瑾講述《禪與生命的認知初講》(六)

南懷瑾講述《禪與生命的認知初講》(七)

南懷瑾講述《禪與生命的認知初講》(八)

南懷瑾講述《禪與生命的認知初講》(九)

南懷瑾講述《禪與生命的認知初講》(十)

南懷瑾講述《禪與生命的認知初講》(十一)

南懷瑾講述《禪與生命的認知初講》(十二)

南懷瑾講述《禪與生命的認知初講》(十三)

南懷瑾講述《禪與生命的認知初講》(十四)

南懷瑾講述《禪與生命的認知初講》(十五)

南懷瑾講述《禪與生命的認知初講》(十六)

南懷瑾講述《禪與生命的認知初講》(十七)

南懷瑾講述《禪與生命的認知初講》(十八)

南懷瑾講述《禪與生命的認知初講》(十九)

南懷瑾講述《禪與生命的認知初講》(二十)

南懷瑾講述《禪與生命的認知初講》(二十一)

南懷瑾講述《禪與生命的認知初講》(二十二)

南懷瑾講述《禪與生命的認知初講》(二十三)

南懷瑾講述《禪與生命的認知初講》(二十四)

南懷瑾講述《禪與生命的認知初講》(二十五)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認知貧困,是一個人最大的貧困
15cm到底有多長?原來男女的認知差別這麼大
免疫認知史:導致疾病的機理
認知封閉性與數學實在論

TAG:生命 | 認知 | 南懷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