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文化產業區塊鏈技術的應用

文化產業區塊鏈技術的應用

「區塊鏈」被譽為將顛覆互聯網的新興技術。區塊鏈技術最早在數字貨幣領域廣泛應用,迄今已延伸到各個產業,文化產業領域也不例外。文化產業巨頭們紛紛建立區塊鏈技術研發團隊,在文化內容生產、文化創新及文化消費等環節應用去中心化的信任機制,從而提升文化資本的周轉效率。盾鏈的出現將區塊鏈技術首次應用於文化產業的場景之中,憑藉區塊鏈技術完成了文化產業全產業鏈的組合。區塊鏈技術的本質是什麼?盾鏈是如何在文化產業中應用區塊鏈技術的?文化產業能否通過區塊鏈技術的植入實現轉型升級?

一、共享互信的區塊鏈技術

區塊鏈技術對於大多數技術小白來說是一個極其陌生的辭彙,然而自2008年這一技術概念出現以來,無論在科技界還是金融界等諸多領域,圍繞它的討論就從未停歇。簡言之,區塊鏈就是一個去中心化的信任機制。區塊鏈技術所要創造的是一個能夠在沒有權威中介機構統籌下凝聚信任與共識,實現信息與價值自由交換的平台。該技術最早應用於金融領域,如著名的虛擬貨幣「比特幣」就是以區塊鏈技術作為底層技術實現了無第三方擔保的信用交易,這種分散式賬本技術具有確保數據安全可靠、交易高效便捷及低成本靈活運作等獨特優勢,在包括文化產業在內的各行各業都大有可為。

狹義上的區塊鏈技術即是將數據分區塊儲存,數據一經錄入便不可篡改,各區塊內容之間可以通過識別碼進行查找和追溯,從而形成一個歷時性的鏈狀結構。而廣義上的區塊鏈技術已不僅僅局限於此,而是融匯吸收了分散式架構、塊鏈式數據驗證與存儲、點對點網路協議、共識演算法等多類技術,並與物聯網、人工智慧等前沿科技相結合的綜合性技術方案。區塊鏈技術的廣泛應用充分發揮了群體智慧,讓個體參與成為構建組織治理體系的單元。基於這種信任,人與人之間達成了某種智能合約,在去政治化的精神框架下擺脫活動的無序性,從而運用技術的力量推動產業的變革。

二、盾鏈的平台優勢

為了實現文化產業的轉型升級與變革創新,文化產業與區塊鏈技術的「聯姻」也開始逐步推進。由於區塊鏈技術具有的記錄不可逆、信息無法篡改、價值無人可控且交易公開透明等特點,其在文化要素市場及文化資本流通中率先得到應用。在區塊鏈技術的支持下,頓鏈應運而生。盾鏈是文化消費的兌換使用憑證,它可以直接抵用或兌換文化商品或文化產品,是集文化演出、文化旅遊、景點、票務等綜合一體的數字化文化資本形態。盾鏈促進了文化要素市場交換關係的公開透明,建立起以網路節點刺激為中心的信任機制,對完整的業務進行全方位無死角的記錄,並對記錄開展必要的追溯與監管,進而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弊端,減少信息傳遞的中間環節,達到文化過剩產品去庫存的目的。

盾鏈充分挖掘了區塊鏈技術的核心內涵,順應了文化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趨勢,完成了各利益相關方信息的無縫對接,在確保文化資產真實性與合規性的同時實現了資產的數字化交易與價值的信任轉移。盾鏈的實時轉讓與清算功能極大的提高了文化產業資本交易的效率,降低了文化產業進入資本市場的准入門檻,最大程度的減少了文化資本的價值流失,對於知識產權的保護與開發、文化與金融的融合、文化產業的全產業鏈構建等方面工作的推進意義重大。

文化產業資產數字化、數字證券化與證券現金化的過程是盾鏈所要達成的階段性目標。它將徹底改變文化產業的市場格局,削弱單中心控制下的尋租風險,讓大眾以更低成本享受到更加優質的文化產品和服務。區塊鏈技術對文化價值鏈的優化將文化的供給與需求通過盾鏈的形式連接在一起,淘汰了過剩落後的文化產能。盾鏈不僅構建了B2C的雙贏模式,也為文化資產的保值增值與文化要素交易的提質增效保駕護航。

三、文化產業區塊鏈技術的反思

正向激勵

基於智能合約的信用交易平台拓寬了無形資產流動的廣度和深度,並利用技術手段制約人性的弱點,以期達到文化產業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改革要求。去中心化的網路交易註冊形式為當今文化產業的管理提供了新思路。區塊鏈技術能精確地記錄文化產品的原始所有權歸屬,並精確描述所有涉及該產品的後續交易情況。這種既面向小微文創項目,又囊括更加實質性的原創文化作品的複合式管理系統逐漸成型。這一系統為文化作品賦予了一種持久穩固的屬性,成為文化作品商業化運營的組織保證。

區塊鏈技術在記錄信息與分享信息的過程中將信用危機帶來的負面影響降到了最低,節約了大量交易成本,為探索構建文化產業價值流通的自治體系做出了傑出貢獻。作為破壞型創新技術,區塊鏈對傳統文化產業有著顛覆性作用。正因為文化產業擁有輕資產及高附加值等先天特徵,區塊鏈技術的滲透將產生更大的漣漪效應,進一步驅逐劣幣,拓展文化產業優質增量。區塊鏈技術會引領文化產業的全領域細分,打通文化產品的創作分工、作品授權、傳播激勵以及業務流通的各個環節,做到全行業的精細分工與協作,實現全民參與,讓每個參與主體能夠依託自己的專業能力為文化生產與價值運營付出力量。

反向思考

數字化的文化資本形態抽離了原始文化的獨特性,成為可以量化計算的一般智能符碼。區塊鏈技術建構下的賽博文化空間讓文化產業的發展高度依賴數字化的管理範式,這種數字抽象的中介方式會逐漸剝奪人與物乃至人與人之間互動的生命主體性,導致數字異化的產生。人類的文化生產活動一旦被數字化的中介所支配,數字資本主義就會向生命政治治理邁進,完成對文化生產的格式化與形式化。

數字拜物教是超越實體的深度削平,在人類腦力勞動對象化的過程中掩蓋真實的交換關係,抹去雜多的文化內涵,為數字化的模型處理服務,主動接受數字的拷問。因此,為避免區塊鏈技術在文化產業領域的應用成為一種純粹的資本狂歡和數字侵蝕的序章,我們應該對區塊鏈技術在數字化時代的異化批判做更加系統和深入的研究。

推薦閱讀:

新股申購學習小知識
江南憤青:我對投資的理解
汽車金融哀鴻遍野?金融科技讓其再乘東風
大漲,繼續干!

TAG: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