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關於外出就餐的「戰爭」案例分析(十六)
來自專欄每天一個故事2 人贊了文章
這是我在北大醫療兒童發展中心從事特殊教育行業兩年後遇到的一個小男孩。他叫小寶,是個5歲的孤獨症男孩。初見他時,他那一雙水靈炅的大眼睛深深地吸引著我,白白的肌膚宛如洋娃娃般。聽小寶的父母介紹說,小寶能使用3~4個字的句子來表達簡單需求,有很強的認知理解能力,能聽懂筒單的指令.認識一些漢字。
但是孩子的父母也同時向我提出了一個棘手的問題,那就是小寶不允許別人來自己家裡,甚至是自己的爺爺奶奶也不能在自己的家裡吃飯,當然也不能去別人家裡做客,更不能接受外出和他人一起在飯店吃飯聚餐(但是單獨和父母出門吃飯是可以的),不然就會哭,強烈說"不",並且會扔東西。他父母希望我幫助小寶改善這個問題,
希望最起碼能讓小寶和爺爺奶奶一起吃飯。在我聽完小寶父母的描述後,鬧鐘可以想像小寶的家人有多麼急於改善這一個問題。試想一下,有誰不想一家人在一起享受天倫之樂。但是從父母的描述中我知道要改變這一行為肯定是一場硬仗啊!但這場仗我們必須勝利!接下來就是為小寶制定一些計劃。在與父母溝通中我從老師的立場出發提出要求,希望家長以後不管遇到小寶怎樣反抗也要堅持下去。小寶的媽媽當時就說:「老師您放心,我們]—定會堅持下去。」小寶媽媽的這句話就是給了我—顆定心丸。我也就放心地為他們出謀劃策了。
首先,我連同北大醫療兒童發展中心的BCBA行為分析師為小寶編寫了一篇有意思的社交故事。故事主要講述的是:「有一隻小熊住在一片大大的森林裡。森林裡有很多的小動物,有小鹿、斑馬、小鳥、小猴子,等等。所有的小動物都很喜歡去大象家裡做客,因為大象伯伯的家非常大,面且有很多好吃的和好玩的。唯獨小熊不喜歡去,因為他不喜歡和別人一起吃飯。但是有一天小熊在回家的路上突然遇到了大雨,他沒有地方避雨只好躲進大象伯伯的家裡。當時,大象伯伯家正在辦聚會,所有小動物都去了。小熊進去後看到了好多好吃的和好玩的。他第一次知道和其他小動物一起吃東西、一起玩玩具是那麼有意思。小熊那晚玩得很高興!」寫好故事後我讓小寶的父母每晚都給小寶讀一遍這個故事。讓他理解和其他人玩、吃東西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其次,在上課時我和小寶會經常玩一些關於有客人來自己家裡做客和去別人家裡做客的假想遊戲。剛開始只有我和小寶兩個人玩,漸漸地我會帶領小寶邀請別的老師及小朋友一起來玩這個遊戲。在遊戲中我們一起給客人沏茶、拿零食,
一起和客人聊天、玩遊戲,一起送客人出門。
在經過以上所有的準備後終於要迎來實戰操練了。在我和小寶父母溝通後,決定先讓小寶的爺爺奶奶來家裡做客。在小寶爺爺奶奶來做客的前一天,我位小寶的媽媽為小寶準備了行程表,並且詳細地向小寶告知了明天從早到晚都會有什麼行程安排。在當天的早上小包的媽媽再次向小寶解釋了一下行程表。並且小寶的父母在準備接待爺爺奶奶的工作上也讓小寶全程參與。就在這些前妻準備工作都做好後,小寶果然如我們設想的那樣並沒有太大的負面情緒,並且表現得也很好。「初戰告捷!」這是小寶媽媽給我打電話的第一句話。接著,小寶媽媽給我繪聲繪色地講了小寶這一天的表現有得多麼好,他不僅沒有哭鬧還主動給爺爺奶奶端水,並且當爺爺奶奶離開時小寶也很禮貌地把他們送到家門口說「再見」。
根據上次的經驗,我給小寶媽媽安排了接下來的工作,就是我們還餐多安排一些小寶比較熟悉的人去家裡做客以及帶他去熟悉的人家裡做客。當然一定要用圖片的形式對小寶進行提前告知。我鉿小寶設計了一些視覺提示長片,比如安靜的卡片、等待的卡片。除了這些,我還要求小寶的媽媽把下次他們要去做客的家庭的室內拍下照片,提前給小寶講解一下,讓他事先熟悉做客的環境.消除陌生感。
就這樣在北大醫療兒童發展中心經過3個月的訓練,小寶已經可以接受有朋友來自己家做客,以及去爺爺奶奶家和其他熟悉的朋友家裡做客了。
在這期間小寶在北大醫療兒童發展中心課上的語言表達能力也是進步很快,他不再只用「不」來表達負面情緒,而是可以用一些符合需求的詞語來準確表達自己的要求,如「我不玩」「我想回家」「我要吃
? ? 」。 接下來我們就要有更高的目標了,即帶小寶外出和爺爺奶奶一起就餐。在這一階段,我不僅要求小寶的媽媽為她講解日程表和攜帶提示卡,還要求她為小寶準備一些可搡作的玩具,以備小寶無聊時拿出來給他玩,還帶了對於小寶來說的一級強化物一軟糖。
當我們把一切都準備好時,讓我們沒想到的事錆還是發生了。剛開始小寶在和爺爺奶奶一起到飯店後表現得還是很好的。但是因為那天是周日,餐廳人很多。小寶一家去時由於人多在門口等待了大概15分鐘。當一家人進去點完餐後.又等了很長時間。這期間小寶曾表現出不耐煩的情緒,但都讓媽媽用玩具和軟糖給穩定住了。可是小寶最終還是瀑發了,那天的時間確實不是我們能夠控制的,所以當小寶爆發時他的家人都表示能夠理解孩子的不適應,但是同時家人也達成了不管如何也要吃完飯再離開的共識。就這樣小寶在大哭大鬧,可是家人並沒有過多地關注他,而是除了媽媽在和小寶「抗戰」外其他家庭成員則是該幹什麼就幹什麼,直到最後家人吃完飯才一起離開餐廳。
不過小寶媽媽在和我描述過程時並沒有之前的沮喪反而很是豁達地和我說「老師,雖然小寶在餐廳大哭大鬧,但我們還是堅持吃完飯再離開的,這也算沒有讓步。我們算是打成平手了,是吧?」我說:「小寶媽媽,你們這樣做簡直就是勝利了啊!」生活中有太多的變化,雖然我們準備好一切,但還是發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那我們只能接受。我們的孩子也要練習適應一些變化。
經過這次的「對戰」,我和小寶媽媽總結了—下,認為小寶還需多多練習等待的能力,並且在休閑時自己能夠做一些事情。首先就是要為小寶準備一個計時器,先練習從短時間的安坐開始,只要時間一到小寶能安安靜靜地坐著玩自己的玩具或於別的事情就馬上給予強化,慢慢地小寶可以安靜地坐4分鐘了。
通過剛開始慢慢地等待2分鐘、4分鐘的練習,最終小寶不僅可以在嘈雜的餐廳里和熟悉的人一起就餐,他還能夠耐心等待座位。
經過大半年的練習,小寶和爺爺奶奶可以出門就餐了,儘管還是需要視覺顯示卡和計時器,但對於這些來自星星的孩子,他們需要的不僅僅是練習適應「正常人」的生活的能力,更加需要的是我們「正常人」的接納、幫助和支持!
北大醫療兒童發展中心點評
與家人外出就餐對於一般兒童而言是一件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但對於小寶來說卻是很因難的一項『『任務」。訓練的過程不亞於一場「戰爭」。針對小寶的特點,這位老師充分利用社交故事讓小寶從多個方面認識這件事情,同時釆用日程表和視覺提示相結合的方法,幫助小寶熟悉自己的一天,能夠對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有一個提前預知,從而減少情緒問題的爆發。通過事先在小環境中的演練,媽媽配合老師在生活中進行泛化練習,小寶在較短的時間有了明顯進步。在練習的過程中老師將任務進行分解,讓小寶不斷得到成功的體驗,並能夠一步一步趨向最終目標。當小寶可以接受熟悉的家人和自己在熟悉的壞獍尹進餐後,再慢慢引入其他朋友在家裡一起進餐,最後再一步一步地進行外出就餐的訓練。正是北大醫療兒童發展中心的老師與家人的共同努力,小寶的變化才如此明顯。
推薦閱讀:
※自閉症孩子家長在校陪讀注意事項
※小兒自閉症的十一個徵兆(快給你家寶寶自測一下)
※孤獨症系列講座(二十三)如何識別自閉症兒童的刻板行為
※「藍色童畫」自閉症兒童公益繪畫活動回顧
※溝通夥伴系列講座之二:五種「生活」讓孩子學會開口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