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境界就是一個人的人生意義和價值。

一個人的境界就是一個人的人生意義和價值。

1

什麼是人生境界

「境界」就是經常講的人生境界或者精神境界,是一個人的人生態度,是濃縮一個人的過去、現在、未來而形成的精神世界的整體。一個人的境界就是一個人的人生意義和價值。

「境界」這個概念有好幾種不同的含義。最早的「境界」是國土的意思。到了中國文化的環境當中,「境界」這個概念,一般有三種不同的含義:一是指學問、事業的階段、品位;二是指審美對象,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審美意向;三是指人的精神境界、心靈境界,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人生境界,今天講的「境界」就是這個含義。

人生境界的問題是中國傳統哲學中十分重要的一個問題。馮友蘭先生認為:人生境界的學說是中國傳統哲學中最有價值的內容。馮先生在他的很多著作中,對人生境界問題進行了詳細的討論。馮先生說,從表面上看,世界上的人是共有一個世界,但是,實際上每個人的世界並不相同,因為,世界對每個人的意義並不相同。人和動物不同,人對於宇宙人生可以有所了解,同時,人在做某一件事情的時候可以知覺到,自己在做某一件事,這是人和動物不同的地方,就是人的生活是一種有覺解的生活。

宇宙間的事物,本來是沒有意義的,但有了人的覺解就有意義了。宋代哲學家朱熹,引用一句詩說「天不生仲尼,萬古長如夜」,這句詩中的孔子,可以作為人的代表,意思就是說:沒有人的宇宙,只是一個渾沌,一個無明的宇宙,對每一個人來說,對宇宙人生的覺解不同,宇宙人生對於他的意義也不同,這種宇宙人生的意義也就構成了每一個人不同的境界。

不同的人可以做相同的事,但是根據不同程度的理解和知覺,這件事對於他們可以有不同的意義。馮友蘭舉例子說:兩個人同時去游一座名山,一個是地質學家,他在山裡面看到的是某種地質構造;另外一個是歷史學家,他在這個山裡頭看到的是某些歷史的遺迹。因此,同樣是一座山,對這兩個人的意義是不同的。

北大哲學系的張世英先生,在他的著作里也用了很大的篇幅來討論人生境界的問題。張先生用王陽明說的「人心一點靈明」來說明人生境界。張先生說,人和動物不同就在於人有這一點靈明,正是這點靈明,照亮了人生活的世界,於是,世界有了意義,境界就是一個人的靈明所照亮的有意義的世界,動物沒有自己的世界。張先生的這個說法和馮先生的說法非常相似,但是張先生對境界的論述也有一些和馮先生不同的地方,有一些是馮先生沒有談到的地方,我覺得至少有三點:

第一,馮先生說的境界,完全是理性層面的東西。而張先生所說的境界,並不限於主觀的覺解,他認為,每個人的境界都是由天地萬物的無窮關聯形成的,這些關聯是每一個人形成自己境界的客觀因素。所以他說:境界乃是個人在一定的歷史時代條件下,一定的文化背景下,一定的社會體制下,在某些個人的具體遭遇下,所長期沉積鑄造起來的一種生活心態和生活方式。也可以說,境界是無窮的客觀關聯的內在化,這種內在化的東西,又指引著一個人的各種社會行為的選擇,包括他愛好的風格。從張先生的論述可以看出,他理解的境界,是人精神世界的整體,並不限於理性的層面。同時,他比較重視人的精神境界和生活世界的聯繫。

第二,張先生認為,從時間的角度看,境界是個交叉點,是一個由過去、未來構成的現在,現實的現在,或者說是一個過去、現在、未來的整體,這就是每一個人所擁有的自己的世界。一個人的過去,包括他個人的經歷、思想、感情、慾望、愛好,以至於環境、自身等等,都積澱在他的這種現在之中,構成現在的境界,從而,也可以說構成他現在整個的一個人。他對未來的種種嚮往、籌劃、志向、志趣、盤算等等,通俗點說,就是說他對未來想些什麼,也都構成現在整個的一個人。

第三,張先生認為,境界對一個人的生活有一種指引導向的作用。境界指引著每一個人的生活和實踐,一個只有低級境界的人,必然過著低級趣味的生活;一個有著詩意境界的人,則過著詩意的生活。

張先生對精神境界的論述,可以看作對馮先生論述的一種補充,把他們的論述融合後,可以得出一個比較全面的看法:「境界」就是經常講的人生境界或者精神境界,是一個人的人生態度,包括馮先生說的覺解,對宇宙人的了解和對自己行為的自覺,也包括張先生說的感情、慾望、志趣、愛好、嚮往、追求等等,是濃縮一個人的過去、現在、未來而形成的精神世界的整體。

一個人的境界就是一個人的人生意義和價值。一個人的精神境界,表現在他內在的心理狀態,中國古人稱之為胸襟、懷抱、胸懷,當代的法國社會學家稱之為「生成心態」。一個人的精神境界表現為他外在的言談笑貌、舉止態度和生活方式,中國古人稱之為氣象、格局,又稱之為「生活風格」。胸襟、氣象、格局,作為人的精神世界,好像是虛的,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實際上它是一種客觀存在,是別人能夠感覺到的。

2

人生境界的品位

人是社會的一部分,只有在社會中,個人才能實現自己發展自己,功利境界的人是求個人的利益,道德境界的人是求社會的利益。功利境界的人行為是以佔有為目的,道德境界的人行為是以貢獻為目的。

馮先生把人生境界分為四個品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不同境界的人,世界和人生對於他們的意義是不一樣的。最低的境界是自然境界,處在這種境界中的人,按照習慣做事,並不清楚做的事情的意義,也可能做出一些大的事業,但是做這些大事業的時候,不知道自己做事情的意義。

比這個高一層的是功利境界,處在這種境界的人,他的一些行為都是對自己的利益,對於這一點是自覺的,他可以積極奮鬥,也可以做有利於他人的事,甚至可以犧牲他自己,但目的都是為了自己的利。

比功利境界再高一層的是道德境界,處在這個境界的人的行為是為了行義,所謂行義是為了求社會的利,因為這種人有一種覺解,人是社會的一部分,只有在社會中,個人才能實現自己發展自己,功利境界的人是求個人的利益,道德境界的人是求社會的利益。功利境界的人行為是以佔有為目的,道德境界的人行為是以貢獻為目的。功利境界的人,他的行為境界是「取」,即便有時 「予」,目的還是為了「取」。而道德境界的人行為目的是「予」,即便有時候是「取」,目的也是為了「予」。

最高的境界是天地境界,處在這種境界的人,一切行為的目的都是侍天,因為他有一種最高的覺解:人不但是社會的一部分,而且是宇宙的一部分,因此,人不但應對社會有貢獻,也應對宇宙有貢獻。這就是知天,知天是因為能夠侍天,知天所以能夠樂天、同天,樂天就是所見所行對於他總是有一種新的意義,所以有一種快樂,這是一種最高的精神愉悅。同天,就是自同於宇宙大權,消解了我和非我的分別。

這四種境界從高級的品位或者等級來講,是一種辯證的發展。馮友蘭先生認為,因為境界的高低,所以不同的境界在宇宙間有不同的地位,具有不同境界的人,在宇宙間也有不同的地位。從表面上看,世界對任何人都是一樣的,但實際上,每一個人所享受到世界的大小是不一樣的,境界高的人實際享受到的比較大,境界低的人實際享受的世界比較小,因為一個人所能實際享受的世界,必定是他所能夠感覺和了解的世界。

馮友蘭對人生境界的區分是一種大的分類,實際上人生境界可以作更細的區分。比如功利境界,處在這個境界中的人,情況也是千差萬別,可以分出不同的等級和品位。同樣,處在道德境界中的人還可以做更細的區分。而就某一個人來說,這種人生境界的區分也不是絕對的,也就是說,一個人的人生境界可以既有功利的成分,也可以有道德的成分,而不一定是純粹的功利境界,或者純粹的道德境界。馮友蘭所說的最高人生境界是天地境界,是消除了「我」和「非我」的境界,是天人合一、萬物一體的境界,這個在我們看來就是一種超越了自我的有限性的審美境界。

人生境界體現於人生的各個層面。一個人的人生可以分成三個層面:日常生活層面,工作或事業的層面,審美和詩意的層面。

前面兩個層面是功利的層面,最後一個層面是超功利的。人生要做一番事業,但是人生還要有一種詩意,人生的概念和事業的概念不是相等的,人生不等於事業,除了事業之外,人生還應該有審美這個層面。現代社會的特點是工作壓力非常大,競爭十分激烈,人們忙忙碌碌,往往把審美活動忽略了,或者看成是沒有意義的,這是不對的。審美活動儘管沒有直接的功利性,但卻是人生必須的,沒有審美活動的人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這樣的人生是有缺憾的。

人生的三個層面應該有一個恰當的安排和比例,人不能把個人生活的俗物層面搞得太膨脹,把事業也擠掉了,把審美也擠掉了,整天想著柴米油鹽,整天和朋友一起吃吃喝喝;人也不能把工作和事業的層面搞得太膨脹了,整天忙忙碌碌,生活毫無詩意,這樣的人生也不是完美的人生;當然,一個人也不能把審美的層面搞得過於膨脹,把生活事業層面都擠掉。

人生的這三個層面可以互相滲透、轉化。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具有審美的意味,事業的層面在一定條件下也可以升華成為審美的層面。很多大科學家,他們在科學研究中感受到宇宙的崇高,從而得到一種審美的享受,這就是從事業的層面,升華到了審美的層面。反過來,審美活動可以拓寬人的胸襟,因此,也可以有助於一個人的事業成功,從這個意義上也可以說審美層面轉化成了事業的層面。

一個人的工作和事業最能反映胸襟和氣象。馮友蘭先生在90多歲高齡時,依然在寫中國哲學史新編,他眼睛不行了,想要翻書找新材料已經不可能了,但是,他可以從以前掌握的材料中,發現新的問題,產生新的理解。他說,「我好像一頭老黃牛懶洋洋地躺在那裡,把已經吃到胃裡的草料再吐出來,細嚼慢咽,不僅津津有味而且其樂無窮」。古人所謂「樂道」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馮先生所說的「樂道」就是精神的追求、精神的愉悅、精神的享受,就是對個體生命有限存在和有限意義的超越,就是對人生意義和人生價值的不懈追求,這就是一種人生境界的體現。

3

追求審美的人生

詩意的人生就是跳出自我,跳出主客二分的性格,用審美的眼光和審美的心胸看待世界,照亮萬物一體的生活世界,體驗無限的意味和情趣,從而享受現在,回到人的精神家園。

一個人有什麼樣的人生境界,就有什麼樣的人生態度和人生追求,或者說具有什麼樣的深層心態和風格。一個有最高人生境界的人(天地境界)必然追求審美的人生。反過來,如果一個人在自己的生活實踐中能夠有意識地追求審美的人生,那麼,他同時也在向最高的層面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人生的藝術化就是追求審美的人生,審美的人生就是詩意的人生,創造的人生,愛的人生。

詩意的人生就是回到人生活的世界,生活世界是人最基本的經驗世界,是最本原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人和萬物之間並沒有間隔,而是融為一體的,就是中國美學、中國哲學當中所說的自然,在這樣的世界中,人生是充滿詩意的,這是人的精神家園。但是在世俗生活中,又習慣於用主客兩方面的眼光看待世界,世界上一切事物對於我們來說都是認識的對象,或者說利用的對象,人和人之間,人和萬物之間就有著間隔,人就被局限在自我的、有限的天地之中,就好像關進了一個牢籠。用陶淵明的話來說,就是「落入塵網」,用日本哲學家的話就是,「從根本上割裂主觀與客觀的自我,永遠地搖蕩在萬丈深淵裡,找不到立足之處。 」

德國哲學家馬丁·布博把人生區分為兩種,一種是「我你的人生」,一種是「我他的人生」。後者被稱為被使用的世界,把世界上一切作為我認識、利用的對象,都是滿足「我」的利益、需要、欲求、慾望的工具。而「我你的人生」,是超越主客二分的人生,是詩意的人生,是當下的人生。詩意的人生就是跳出自我,跳出主客二分的性格,用審美的眼光和審美的心胸看待世界,照亮萬物一體的生活世界,體驗無限的意味和情趣,從而享受現在,回到人的精神家園。

我們有時會聽到有人說「活著沒有意思」,可能有很多原因,但是,普遍情況下是由於功利的眼光和邏輯的眼光,遮蔽了有意義、有情趣的世界,從而喪失了現在,而審美活動去掉了這種遮蔽,照亮了本來的世界。清代的哲學家所說的顯現真實,於是世界的一切都變得那麼有靈性可以息息相通,充滿了不可演說的詩意。

美國的心理學家馬斯洛在談到自我實現的人的時候說,「自我實現的人有一個特點就是更有情趣,更能感受世界之美,他們能夠從生活中得到更多的東西,他們帶著一種敬畏、興奮、好奇甚至狂喜來體驗人生」。對於自我實現者,每一次日落都像第一次看見那麼美妙,每一朵花都令人喜愛不已,這就是中國古人所說的樂生。一個人能夠樂生,享受人生,那麼對於他來說,就把握了現在,世界上一些事物的利益和價值就不一樣了,他的人生就成了詩意的人生,這樣的人生就充滿了意義和價值。

中國古人說「生生不息」,就是生而又生,創造再創造,「生生不息」就是創造的人生。一個人的人生最重要的就是生命和創造,創造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人生,是審美的人生。因為人在審美活動中,總是充滿著生命的活力和創造的追求。朱光潛先生在 「文化大革命」當中,被當做反動學術權威受到批鬥,但是,「文革」結束以後不到三年,朱光潛先生就把黑格爾美學三大本全部翻譯出來,還有歌德的《談話錄》等,加在一起有120萬字。這個時候的朱光潛先生已經是80歲高齡了,這是何等驚人的生命力和創造力!這種生命力和創造力是和他的人生境界聯繫在一起的。

這就是創造的人生。馬斯洛曾說過,絕大多數人都一定有可能,比現實中的自己更偉大,我們都有未被利用或發展不充分的潛力。許多人的確迴避了自身的天職、使命、人生的任務等等,大多數人從來不想闡釋超越自己可能性的局限,很多人是基於自己一倍的效率在生活,他們都是在最高的極限上生活著。他們就是馬斯洛所說的自我實現的人,馬斯洛說創造性和自我實現是同一語,創造性和充分的人性也是同一語,自我實現就是開發自己的天資、能力、潛能,這樣的人幾乎竭盡所能,使自己趨於完美,他們已經走到或者正在走向自己力所能及的高度。

一個人的人生充滿了詩意和創造,一定會給他帶來無限的喜悅,使他熱愛人生,為人生如此美好而感恩,並因此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所以詩意的人生和創造的人生必然帶來愛的人生。

日本有一位畫家說過,「花開花落方顯出生命剎那的輝煌」。愛花、賞花,說明人對花無限珍惜。不光是花,哪怕是一棵無名的小草也是這樣。自然的美、生命的輝煌,激起人們對人生的愛,這種對人生的愛必然和感恩的心情結合在一起。馬斯洛說過,高峰體驗會帶來一種感恩的心情,就像那些信徒對上帝的感恩,就像普通人對於命運、自然、人類、過去、父母、世界,對於曾經幫助過他得到成功的一切的感激之情。這種感恩之情,常常表現為擁抱一切的胸懷,表現為對於每一個人和萬事萬物的愛,使人產生一種世界何等美好的感悟,導致一種為這個世界行善的衝動,回報的渴望、崇高的責任感。審美活動使人感到人生的美好,產生一種感恩的心情,從而激勵自己去追求高尚純潔的精神境界,這樣的人生當然也包括男女之間的愛情。馬斯洛說,愛情、情愛和性愛,作為一種審美體驗使人驚喜、傾慕、敬畏,並且產生一種類似偉大音樂所激起的感恩心情。這些都告訴我們,審美的人生是愛的人生,是感恩的人生,是激勵自己追求高尚情操和完美的精神境界的人生。

總之,追求審美的人生,就是追求詩意的人生,追求創造的人生,追求愛的人生。人們在追求審美人生的過程中,同時不斷地拓寬自己的胸襟、涵養自己的氣象,不斷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不斷提升人生的意義和價值,最後達到最高的人生境界,也就是審美的境界。

本文來源於於《解放日報》(作者葉朗,北京大學教授)

圖片來源於網路

整理:名師樓編輯部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名師樓微信公眾號(@mingshilou)

名師樓是多元的文化藝術場域,集合了美好的希望與樂趣。這裡是一個提供由心靈至專業知識的學習中心,一個理想的實踐之地,一個彙集學術交流、設計創意的跨界交流平台。

合作 | 投稿 | 發布 請留言


推薦閱讀:

重回價值之路,明年翻倍可期
佛教的社會責任與社會價值
[轉載]【養繭涵】從文化現象看中國社會價值觀的顛覆
中國式逼婚:不結婚就是沒有社會價值的廢物?

TAG:價值 | 社會價值 | 人生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