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樣90後
參加孔院儲備教師培訓期間,遇見了兩個令人感動和欽佩的90後女孩。
第一位是章琛,外派巴勒斯坦孔子學院,來自江西師範大學。章琛之前去巴勒斯坦做過志願者,這次又報名去做教師。她說國內人並不十分了解巴勒斯坦,有很多不真實的信息,對那裡的安全有顧慮,去過之後,她很想再去,想去進一步了解那裡,也希望國內能更多的了解那裡。我建議她這次去可以寫一點東西介紹巴勒斯坦。
第二位是來自石河子大學、派往柬埔寨的90後女孩程雨絲,也是之前去柬做過志願者,她說志願者經歷改變了她的生活軌跡。她說,在柬埔寨有很多中資企業,對很多孩子來說,學會漢語可能就能幫助他們找到好一點的工作,能夠改變他們的命運。我想起在國內教留學生的時候,有好幾次,來自盧安達的學生練習造句的時候說:「為了找到好工作,我來到中國學習漢語」。對於程雨絲來說,改變別人的時候,她也在改變自己。
令我更感動的,並不僅僅為她們有勇氣到一個充滿危險的地方去感受、認識和研究一種異域的群體和文化,更多是因為她們不像一些世故、僵化的年輕人一樣,單純地考慮找工作、考公務員、考研考博、買車買房、結婚生子……,這種完全雷同的、循環的、複製上一代人生活的、放羊娃式的生活方式。
世界很大,值得去看看。生活方式很多,父母的生活方式只是一種,每個人可以創造出自己的樣子。當人們看見別人的完全不同的生活時,他也在思考和創造自己的生活,認識別人就是站在對方的角度反觀自己、認識自己,也是站在對方的立場感知對方。
蘇格拉底說「認識你自己」,但是,在一個熟悉的、同質的文化環境里很難真正的、徹底的認識自己。
羅素在《我為何而生》中說,他為愛情、知識和對人類苦難不可遏制的同情而生,他所說的知識不僅僅是祖先創造和傳承下來的已有定論的「知識」,而是指「思考和探索」,是動詞,至於人類的苦難,又有誰不是置身其中呢?
章琛和程雨絲讓我欣喜地看到,90後的年輕一代中,有這樣有思考、有哲學精神的年輕人。謝謝你們感動我!
推薦閱讀:
※年輕人的資產與負債
※【鵝眼】鳳凰苗家兩場年輕人的婚禮
※Byron R. Wien 給年輕人的20 條人生建議
※中國最「老」縣養老困局:1個年輕人要養8個老人
※花枝招展可不是年輕人的專利
TAG:年輕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