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伍爾夫《歲月》

讀書筆記——伍爾夫《歲月》

4 人贊了文章

在正式閱讀伍爾夫之前,對伍爾夫的了解就是一個才華洋溢卻受精神困擾而自殺的作家。而且早期對她的痴迷,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她選擇了一種十分契合個人審美的自殺方式。

當然在高中的小說選本中選了她的《牆上的斑點》,雖然被作為重點課文講解,但依舊是一頭霧水。順理成章她就被遺忘了,所以一直以來對她都只是抱有一種盲目的崇拜和喜愛。

幾年前的夏天看了《時時刻刻》,對她的興趣陡增,順勢就看了和電影關係密切的《達洛維夫人》(王家湘的譯本)。怎麼說呢,完全是憑著喜愛再閱讀。除了少數幾個片段意義清晰,整部小說就如同倫敦的大霧,讓人摸不著頭腦。反倒是書封上的介紹記得很清楚「用一天時間講述一個女人的一生」。小說里有一個比較明晰的線索,鐘樓的鐘聲,但在散漫的敘事面前,完全失去了效果。好在這次糟糕的閱讀沒有敗壞我對她的興緻,緊接著看了《到燈塔去》《一間自己的房間》《奧蘭多》(人民出版社2000年的一套藍色封皮的伍爾夫全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譯本的原因,閱讀流暢了許多,翻譯流美,邏輯清晰。當然《燈塔》中還是有大部分讓自己不知所措的部分,處了單獨成章的第二章,前後部分都讓人摸不著頭腦,有情節但是沒有意義。相比之下節奏緊湊,想像豐富的奇幻小說《奧蘭多》和論文集《一個房間》閱讀體驗都很好。對伍爾夫的第一次閱讀算是告一段落。也許是在《奧蘭多》那裡找到了伍爾夫作為小說家的證據才決定放下她的書,默認自己讀懂了她。

最近又拿起她的《歲月》,原本以為很快就會結束的閱讀,沒想到又被漫無目的的敘述延宕至如今。雖然一直在拚命尋找譯者序中譯者點名的那些思想主題,苦於毫無線索,只能期待在下一章,然而反覆撲空,讓人感到窒息。後來終於堅持不了,把書放下,如今才又重新開始。當然帶著更多的對意識流文學和小說主題的思考,才漸漸把握住小說的節奏,雖然閱讀體驗依然算不上愉悅。

這次閱讀也讓我開始反思自己的閱讀模式。譬如對連貫情節,主題和意義的過度追求,似乎和《歲月》本身是相悖。《歲月》作為現代派中的意識流小說,它勢必和傳統的故事型小說是不同的,它本身就是對連續情節,對現實主義的反動。意識流小說的現實是即時的現實,起碼在伍爾夫那裡,現實是一種只在此時此刻的存在,所以小說描述的都是即刻的事情,人物的對話,動作,心理和思想。另外意識流不是描寫意識,雖然小說中有很多人物的即刻的思考,但是相比喬伊斯小說中連篇的囈語,完全不能算是意識。《歲月》中的意識是即時的、片段的,不會再出現像傳統現實主義中長篇大論的心理活動,例如安娜死前在火車站中的思考。《歲月》中有意識,但這些意識都是由即時的東西,比如某人的臉,一朵花,酒杯碰撞的聲音,某一句無心的話引起,然後再還來不及發展成熟就被同樣即時的東西給打斷,同樣人物的話語也是片段的緊張的,人物的動作亦是如此。至於這種片段即刻的描寫真實,還是傳統小說中主人公可以一口氣完成一套動作,說一大段話,或者發展出完整清晰的思想的描寫真實,這是觀點的問題,無涉於文本。而傳統的閱讀思維對情節意義的依賴,在這裡找不到目標和道路,似乎總是圍繞著小說兜圈子總是走不進去。借用閱讀接受批評的觀點,閱讀是雙向的,文本展現出的這種模式也在影響著讀者的閱讀策略,閱讀變成了相互溝通。

另外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歲月》似乎又具有它的局限性,它似乎太貼近世紀初的時代,它處理的對象和問題都具有歷史局限性,似乎沒有辦法超越歷史去解讀。現在的讀者似乎能接受離自己很遠和很近作品,比如遙遠的聖經,以及現代派的一些詩歌,反倒對中間一些離自己不太遠又不太近的作品很不理解。很遠很很近的文本可以理解為有很多超越時間的東西,離某種傳統很近,可能是手法也可能是主題。但是《歲月》似乎離某種傳統有些遠,或者說伍爾夫的小說離某些傳統有些遠。如果不是如此,我很難想像這本小說會在當時很叫座。我只能把這部小說當時的成功理解為,它緊貼著它的歷史。以至於我距離那段歷史很遠的讀者,很難去進入這個文本深處。

當然每本小說的譯者序都會提到小說的主題手法等很多相關的信息。問題的關鍵是如何從小說中提取出這些主題。《歲月》到不涉及到前人提取的主題的正誤問題(如果別人總結的主題是錯誤的,那是沒有辦法把這個錯誤的主題提取出來的),《歲月》的困難在於找到這種主題。傳統的小說有一種向心性,是在不斷的鋪墊和重複中把主題給拎出來,甚至通過主人公直白的呼告。《歲月》中沒有,有的是現實的碎片,情節的碎片和意識的碎片。同時很難確定這些碎片該串聯還是並聯。《歲月》的題目其實也給出了小說的主題,就是時間歲月當然中心是人。但問題是這種歲月的變化是怎麼在小說中表現和重現的。如果文本已經完成,那麼就只能依賴讀者去發現它。也就是說不能再指責作者如何的粗心大意手法拙劣。這應該也是現代小說閱讀的一個難點。

除此之外《歲月》中的平行對稱的結構很明顯,雖然橫向的跨度(標題)是「一九八五」、「一九八六」、「一九八七」等等,但縱向的敘事跨度都只在一天之類;《歲月》中的景物描寫是值得注意的,首先在結構上的對稱,每一章的第一段都有景物描寫,這種整齊的排列方式,可以很大膽的假設是別有用意的。對某些段落的細讀,也會發現某些同義詞語的泛濫,似乎可以說是意識流小說的特點。雖然情節上《歲月》不具有傳統小說的豐富性,但自身的豐富性似乎呈現出一種鎖閉的狀態,等待著去發現。以及關於翻譯的不足等等,也表明了文學對語言的依賴。

06.07.2018

今天正式讀完了《歲月》。後期的閱讀過程,雖然人物之間的相互對比和闡發越來越明顯,終究還是沒能找到太直接明了的論辯,也就是說小說中沒有像安·蘭德的小說那樣在最後的部分借主人公之口,大聲的呼喚出寫作的目的和寫作的主題。說來也奇怪,如果小說寫得太明了,反倒喪失了批評的必要,安蘭德或者一些人物圖解小說(尼采?),如果太過隱晦,又會給批評帶來很多困難。總之,在小說的結尾,太陽升起來。可以很謹慎的把這個太陽當成一種希望的象徵。

《歲月》的結尾和《達洛維夫人》的結尾都是一場盛大的聚會,各種人物都出現在聚會中,彼此形成對照。我們可以說,這種聚會的結尾模式對於伍爾夫來說是有重要意義的,或者說伍爾夫的小說具有一種聚會結尾的特點,這是她的特點。另外,加之最近在閱讀原型批評的文章,在《歲月》中似乎也有這種對自然原型的模仿,即春去秋來,死亡和新生。在《歲月》的開頭就是一個葬禮,而結束的時候是聚會,新的一代還有太陽。當然《達洛維夫人》也有一種環形的結構,在一天之中,有生有死。為了防止過度批評,這隻能是一種猜想。

《歲月》只能說讓我適應了伍爾夫。也就是說我習慣了她的寫作方式,在最後一章「現在」中,完全可以跟上作者,伍爾夫不斷的轉換寫作的視角,從一個人到另一個人,頗像電影中的分鏡,一幕一幕。這有別於傳統的小說,長鏡頭描寫,托爾斯泰在描述聚會的時候,會一點點連續的展開,像一個畫卷,基本沒有被遺漏的地方。

再次強調伍爾夫的環境描寫,結合文學傳統對待環境的方式來看是有意義的。

另外,關於現代小說的解讀,或者關於文學的批評,的確應該有更廣泛的基礎,小說的特點是在比較中產生的,更豐富的閱讀經驗是必須的。

推薦閱讀:

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複習2
無題,或曰一場別離(三)(完)
法國作家莫迪亞諾獲諾貝爾文學獎
二叔去深山捕蛇,結果遇到一尊傳說中的蛇胎
100個必備文學常識

TAG:讀書筆記 | 文學 | 文學批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