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an to BIM

Scan to BIM

來自專欄 FMBIM5 人贊了文章

圖片由NavVis公司提供

FM視覺點雲與BIM研究中心對於Scan to BIM的解讀:

一般BIM行業理解scan to BIM,就是進Revit或bentley之類的建模軟體。這是未經思考就已經成為的既定事實,尤其是Revit普及了之後。但是,這是一個被Revit局限了想像力的事實,真正的BIM並不局限於某種建模軟體的模型。換句話說,今天所能看到的BIM模型都不夠理想,都是受制於今天的技術局限的現實產物,所謂理想豐滿、現實骨感吧。

雖然德國視覺點雲的技術路徑本就可以屬於廣義的BIM範疇(自動創建的二維平面圖與樓層空間圖,甚至於點雲拼圖本身所構成的視覺效果也是對於facility的表達方法之一),但如果再與Revit結合起來,那在現實性上就更BIM了。

以下是NavVis開發的Revit插件介紹:

實際上,Revit那種工程模型的作用也十分有限,在國內目前的使用場合下,僅僅對所需要的部位和對象建模即可,在有視覺點雲的情況下完全可以不必進行大量複雜建模,從而極大降低業務成本(達到同等模型質量,現場實測建模而非圖紙翻模)。

這種理念居然很符合BIM的本意:digital representation of facility,建築的數字化表達。無論工程模型、視覺點雲還是效果圖,都應該是表達手段之一,各種技術手段都在不斷發展過程中,至少在人工智慧技術成熟之前,都會是此種格局。

地理測繪行業對於這類普遍適用於大地尺度測繪的技術很熟悉,現在隨著技術的逐漸普及也開始進入室內(如同GIS進入室內,產生了GIS與BIM之爭)。

但是,室內外之區別不僅僅是尺度規模上的,更加是管理主體上的根本區別。室外的管理主體是省市政府單位,室內則是FM。所以來自發達國家的技術就首先是面向FM來開發應用,以NavVis為典型代表。而在中國則完全不同,FM欠缺,室內點雲技術一下子失去了需求的源動力,即使是用於建築工程的施工過程也難以找到價值出口,更加找不到像測繪那樣的大規模數據的剛性需求。

同樣的,在BIM領域也存在此類剛需不振的現象,似乎傳統建築行業對於數據的需求整個兒都很低,雖然他們普遍在計算著某種數據,但卻對這種點雲數據沒有太大的興趣。


參考:

BIM知識域:逆向建模

利用點雲掃描技術增強FM視覺功能

基於Revit的點雲應用

建築、數據服務與BIM

推薦閱讀:

什麼是BIM模型精度?
專家學者齊聚武漢,共話BIM+GIS技術新發展
BIM 實踐中的流程設計
BIM技術為建築運維管理賦能

TAG:BIM | 同時定位和地圖構建SLA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