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槍發明出來了,人們卻沒有準備好

機槍發明出來了,人們卻沒有準備好

7 人贊了文章

機槍於19世紀發明,20世紀初即已基本成熟,在美國南北戰爭、美西戰爭、非洲殖民戰爭、日俄戰爭中均顯示了巨大的威力和潛力。

然而直到一戰,人們仍然似乎對這種武器的巨大殺傷力沒有任何準備,交戰雙方的士兵在猛烈的機槍火力面前碰得頭破血流,整整一代歐洲人在機槍面前流盡鮮血。

熟悉一戰的同學都會知道,機槍對一戰中陸地戰爭的形態和進程形成的深刻影響。高效而密集的殺傷效果,讓缺乏防護的步兵在衝鋒中成為靶子,攻與守的天平向防守一方傾斜,最終使得西線戰場形成慘烈的塹壕戰,無數的生命白白死在交戰雙方拉鋸的無人區中。1916年的索姆河戰役,已經是一戰進行到第三個年頭的事情,英法聯軍一天就在進攻中損失了6萬人,大部分死於機槍火力。

是什麼讓人們對於機槍的認識如此遲滯?《機關槍的社會史》試圖回答這個問題。

本書寫於1975年,2013年7月由上海交大出版社出版發行,翻譯者為國防科技大學劉艷瓊、劉軼丹。似乎只印刷過一次,想必銷量不佳,目前只有淘寶仍有一些店家在賣。書的裝幀其貌不揚,內部插圖也都是黑白的,但內容絕對值得一讀。

如果時間緊張,可以只讀第二、第三和第五章。各章內容如下:

書里介紹了幾個非常有趣的知識和觀點:

  • 機槍的發明基本上是美國人的功勞

加特林、馬克沁、勃朗寧、劉易斯等機槍的早期發明人基本都集中在美國。

作者零散在各處分析了原因,總結起來有這幾個:一是可靠的機槍的製造,必須有賴於機器化生產,美國缺乏有組織的手工業者階層反而成了優勢;二是南北戰爭的刺激,南北戰爭已經初步具備無限戰爭的形態,南北方軍隊均需要發揮全部潛能進行對抗。早期的機槍正是在南北戰爭中發明和正式應用的。三是知識產權保護和公司化運作都對機槍的發明起了重要作用.早期的發明者通過申請專利、成立公司生產和銷售自己發明的機槍來獲利。雖然推銷受限於機槍的性能,以及軍隊採購官員的認識,效果並不好,但這種獲利機制仍然激勵了他們。

  • 發明者曾經期望,機槍是如此可怕以至於可以停止戰爭

類似機槍這樣的發明,導致了大量的人類死亡,人們總是對從中獲利的發明者抱有極大的懷疑。但至少在理念的層面,大規模的殺人被認為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早期的發明者甚至認為,由於這種武器如此可怕,「將迫使所有國家彼此間和平相處」。

這種觀點不能認為完全錯誤,只是機槍這種武器沒有可怕到如此程度。二戰後期核武器的發明,迄今為止起到了迫使國家間和平相處的效果,至少全球性的世界大戰再也沒有打響。

  • 軍隊體制的上層,對於機槍的認識遲滯得超乎想像

一戰之前,機槍的效果已經在各個戰場上已經得到證明,但在軍隊的上層,鮮有人認識到這種武器將改變戰爭面貌。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各國軍隊,仍然帶有明顯貴族色彩,由貴族和紳士主導,整個階層充滿著傲慢的自信。軍官腦海中的戰爭以及攝像的戰術,仍然停留在機槍出現前的世界,並照著錯誤的方向制定訓練計劃和作戰方法。書里引述一位上校1899年在日記中的吐槽「今天我們學習了如何攻擊敵人的真諦。整營以每20人個人左右為一個小組緊密地向前推進,是現代步槍手和機槍手的絕好目標,但是訓練很精彩,肩並肩、戰線完美。在到達攻擊線之前,我們應該早已經被殲滅乾淨了」

這種對於機槍的遲滯反應,並非出於技術或者財政的理性反映,而是根植於貴族和士紳過時的傳統,認為戰爭仍以刺刀衝鋒、步兵的無畏進攻等為中心,不願意承認人的勇氣已經無法匹敵機械力量的這一現實。「儘管動機也許是潛意識的,對馬和大刀的崇拜這種現象,也許可以被視為對抗解構個人戰爭所做的最後絕望的努力」。同樣的觀念也出現在對騎兵部隊和騎兵衝鋒的迷戀上。

19世紀對非洲土著居民的殖民戰爭中,機槍曾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幾十上百人的殖民者憑藉機槍可以對抗和屠殺幾萬土著居民。但這種效果被認為只適應於雙方差距巨大的殖民戰爭,並且人們似乎也不願意承認成功只是由於掌握了機槍這種更高效的武器,寧願去歌頌那些沒多大用的步兵方陣的勇氣。非洲的經驗被認為不適合文明程度更高的歐洲戰場。

這種認識的滯後,終於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帶給了前線的士兵巨大災難。儘管步兵的衝鋒只能充當機槍的靶子,指揮官們也義無反顧地命令士兵進行這種犧牲巨大的衝鋒。「創傷:1914-1918」這一章節,將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士兵的無助描繪得淋漓盡致。第七章里作者引用了一位叫Guy Chapman送給索姆河前線士兵的一首詩,「背起行囊趕快前進吧。很快,你距離死亡就只剩下3英里了。你的生死與計劃襲擊總部的人相比無足輕重,甚至只是象棋中的小卒。你的死不會阻止未來的戰爭,不會為後代創造安全的世界,這並不比死在床上更有意義」。

  • 未來的戰爭會怎麼樣

儘管本書寫於20世紀70年代,但作者沒有對一戰以後的世界做進一步的涉及,也沒有像很多作者一樣做發散的思考和對當今世界的借鑒的評價,這部分思考被完全留給了讀者。這是一個很聰明的做法,讓人的想像空間更大了。我想作者內心裡,也許有個隱約的答案就是,我們仍然會重複一樣的錯誤

二戰以後,技術進步速度更勝於往常,局部的戰爭也從來沒有停止過。但這些戰爭,基本上都是落後國家與發達國家間的戰爭,勢均力敵的大國間的對抗還從未出現過。就好像一直在模擬考小升初,對備戰高考參考意義是不大的。精確制導武器會不會能像歷次非對稱戰爭一樣,還能做到指哪兒打哪兒?坦克還能不能像二戰一樣,仍然扮演陸地戰的主角?坦克還是會像戰列艦一樣成為過時的古董?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會不會真的被投入使用而導致文明的毀滅?希望當今軍隊體制的上層和政府的決策者們認真研究了這些問題並已經得出了答案。作為普通人,我們大體而言,只能祈禱和平。

  • 對精神力量的迷信

人類面對自己的造物,基本上傾向於過度自信。我們國家經歷了落後挨打的近現代,物質力量總是處於落後,一時又無法改善,便有意無意地產生了鄙視物質力量,推崇精神力量的思維傾向,在軍事領域尤甚。這種思維不能說錯,但是要有度,要跟上國力增長和技術進步的步伐,尤其不能讓對精神力量的推崇成為強化物質力量的絆腳石和思維枷鎖,變成了自己給自己找不自在。

物質力量相差不大的時候,自然人類的勇氣、毅力和堅韌的品質是戰爭勝敗的關鍵,但是物質力量相差太大了呢?想必阿茲特克人、印第安人、印加人、非洲土著部落有很多話要講。實力相差太大的時候,精神是不起什麼作用的。

所以坦克要裝空調,所以士兵要有護具,所以野戰炊事和野戰口糧既要講究營養也要講究口味,所以士官、士兵和軍事科研人員要有合理的待遇,所以訓練要講科學而不是一味地強調「只要練不死就往死里練」,所以要尊重每一個人作為人的述求。

時代已經進步了,歐洲青年們像螻蟻般被驅趕到機槍火力面前死去的悲劇不能再重演。


推薦閱讀:

鮮血與土地——阿爾比恩行動
【軼事秘聞】斐迪南大公夫婦在薩拉熱窩遇刺時發生了什麼?
終局——亞眠戰役
喪鐘為誰鳴
【馬肯森攻勢.1915.5.2-5.6】瓦爾基里的雷擊

TAG:第一次世界大戰 | 武器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