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鋼絲的人》:生死一線 逐夢人生
5 人贊了文章
「我要敘述一則寓言故事,事實上我的人生就是寓言故事。」這是法國雜耍藝人菲利普·佩蒂特對人生的總結。
1974年8月7日清晨,薄霧中的紐約曼哈頓,世界最高雙塔世貿中心樓下,警車呼嘯,人聲鼎沸,人們張大嘴巴向上仰望。
25歲的法國男孩菲利普·佩蒂特正在實施完美的「藝術犯罪」---高空走索。
104層,415米,兩棟世界第一高樓,被一條鋼索像臍帶連接,沒有任何保險措施的菲利普在上面行走、屈膝、躺下,甚至跳躍45分鐘,極其瘋狂卻又何其優雅。
為了這一刻,菲利普和女友安妮,以及小夥伴們苦心準備了六年。
故事從巴黎開始,當17歲的菲利普看到紐約雙子塔開工的消息,熱血沸騰,在世界第一高樓走鋼索成了此生目標。「我不想征服世界,我只尋找世上最美的舞台。在報紙上讀到關於它消息的那一刻,我打定主意:一定要在它頂上走過」。
為了練手,菲利普先在巴黎聖母院上空漫步,又在悉尼134米高的海港大橋頂閑庭信步。儘管每次走下繩索都被警察綁走,但小成功讓菲利普心花怒放。
1974年1月,世貿中心雙子塔落成,菲利普飛到紐約,立馬傻眼,如何將200公斤的鋼絲運上戒備森嚴的大樓?又怎麼在眾目睽睽下花幾個小時架設?這顯然已經超出人類所能,但心中的渴望拉動著夢想,針對性的訓練、縝密偵察規劃,巧妙地突破層層關卡,最終完成鋼索逐夢的壯舉。
英國導演詹姆斯·馬什製作的這部紀錄片獲得了8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長片,他是一名優秀的劇情片導演,劇情片的思維成就了此片的精彩。
詹姆斯·馬什說:「《走鋼絲的人》並不是一部傳統的紀錄片,它更側重於講故事。這部影片更像是一部緊張刺激的動作電影。」
紀錄片《走鋼絲的人》以菲利普渴望行走世貿大廈,克服自身恐懼和各種阻礙,最終征服雙子塔為主線。友情和愛情是另一條暗線。
紀錄片中,隨著人物戲劇性需求的步步逼近,張力也越來越強烈,觀影淋漓盡致。亞里斯多德的戲劇四要素:tension 緊張:製造懸念; unity統一:故事圍繞一個主題展開;action行動:人物的行動;irong 諷刺:與初衷相悖,出乎意料的結局。《走鋼絲的人》一樣也不少。
「三幕劇結構」
《走鋼絲的人》是經典的「三幕劇結構」。
第一幕:建置
開場一下子帶入行動前夜,菲利普的恐懼和噩夢、團隊人員的緊張憂鬱,人與人的不信任,這讓觀眾也捏了一把汗。
開端和之後的背景交代完成了第一幕故事人物交代。而且第一幕中出現了情節點1,就是菲利普在牙科診所確定了雙子塔上行走的狂熱目標,這是人物渴望達到但又十分挑戰的戲劇性需求。
第二幕 對抗
講述面對不可能實現的目標,菲爾德如何克服內心焦灼,尋找內線、對世貿大樓全方位勘查、尋找完美解決方案、驚心動魄地和警察躲貓貓,一步步實現偉大目標。
情節點2出現在菲利普完美表演後,被警察強行帶走。
第三幕 結局
菲利普被釋放,成為名人,背叛朋友和女友,團隊解散,結尾有些傷感。如果說有情節點3的話,就是菲利普和女明星一夜風流,背叛安妮。
我覺得結尾是點睛之筆,這已經不是關於追逐夢想的紀錄片,而是關於人性的拷問。
生命似乎像一場狂歡,緣分正好終結在最美好的時刻,陶醉於名利的菲利普,使理想主義團隊迅速瓦解,最愛他的人離去。
導演有意的「劇情」設計,結構出了如此百折千回的劇情。不同的是,「劇情」設計來自於對真實元素的創造性選擇和編排。
寫意再現
本片中沒有現成資料和素材使用的段落,恰恰正是片子視聽最精彩的段落,比如高空行走前的準備、與警察躲貓貓,還有牙醫診所段落,導演使用了再現。
但區別於劇情片的表演,兩極鏡頭、剪影的拍攝,注重情緒氣氛的營造,十分寫意。而後期的黑白顆粒感處理,讓畫面和觀眾產生年代和距離感,獨具風格。
「生活就應該處於生命的邊緣,你必須反抗,不循規蹈矩,永不止步,拒絕重複自己,把每一天、每一年、每個想法視為真正的挑戰,這樣你就成為一個走鋼絲的人」。
生活中,你可以選擇一馬平川,也可以拿出像菲利普那樣非凡的智慧和勇氣,「走上鋼絲」獲得自由。
推薦閱讀:
※人之惻隱
※《搖搖晃晃的人間》,腦癱女詩人的風花雪月
※紀錄片《你這個壞慫》BBC又來毀三觀了
※推薦一部偉大的BBC紀錄片《人生七年》
TAG:紀錄片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