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國學修心,以文化養生
當前,全民養生已經成為一種時尚,一種潮流,並以勢不可擋的態勢悄悄影響著人們的生活。
養生熱的興起也催生了不少「養生流派」,放眼圖書市場和新聞媒體,有關養生的說法層出不窮,選擇正確的養生方式卻變成了一個難題。
打開應用保存高清大圖
養生——正確的生活方式
現代人養生該注意什麼?現代絕大多數人一提養生就是想到「吃」。
這是不對的。養生,就是養成一種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很多人對養生的理解步入了誤區。
從《黃帝內經》來說,養成正確的生活方式要注重四個方面:第一、食飲有節;第二、起居有常;第三、不妄作勞;第四、形與神俱。
養生就是這四個方面:飲食、起居、運動和精神。
打開應用保存高清大圖
飲食有節
《黃帝內經》提出「飲食有節」的主張,也是我國傳統養生學的一個重要觀點。
飲食有節,就是飲食有節制。不但肉食要有節制,就是一般的糧食與飲料,也不能暴飲暴食。這對現代人來說是非常有意義的,因為現代人都不是餓出問題,而是撐出問題的,特別晚上吃得太多。
比如一般宴會都安排在晚上,這樣晚上就不是吃十分飽,而是十三分、甚至十五分飽,然後身體不能很好的吸收消化,結果造成肚子過撐、營養過剩。
我們日常的飲食中應該做到四個字。
第一、少。按照《黃帝內經》的說法就是有節制,飯量恰到好處可以補氣,而吃多了會傷氣,平常應該吃七八分飽。
第二、雜。按照《黃帝內經》的說法就是互補,五穀、五畜、五菜都要吃,這個「五」不是五種而是五類,而「雜」要做到三句話:葷素搭配,以素為主;粗細搭配,以粗為主;酸鹼搭配,以鹼為主。
第三、淡。要清淡,味道清淡能補氣。「淡」里有三個少:少鹽、少油、少糖。
第四、溫。「溫」不僅是不吃太燙或太涼的食物,而是要吃低熱量的食物。
剛才說的是一般原則的飲食,飲食上最重要的是要符合自己的體質。食物一般分為寒、熱、溫、涼、平五種,體內熱時應吃涼性的,體內涼時應吃熱性的。
比如胃裡熱,應吃寒性的香蕉;胃裡涼就應喝熱性的薑湯,吃反了則會鬧出病來。所以選擇食物要先搞清楚自己的體質。
打開應用保存高清大圖
起居有常
《黃帝內經》提出「起居有常」,就是一天當中的起居要有規律。要符合大自然的規律,日夜運行的規律,陰陽變化的規律。
一天當中有四個節點:子午卯酉。
子時是陰氣最重、陽氣來複的時候;午時是陽氣最重、陰氣來複的時候;卯酉剛好是陰陽各半。我們平常起居的規律要順應這四個節點。
打開應用保存高清大圖
子午卯酉——四個節點的起居規律
子時,是夜晚的11點到1點,按照中醫的說法是膽經當令,就是膽經值班。這個節點人要深度睡眠,因為這是肝膽排毒的時候,只有深度睡眠才能排毒徹底,保證氣血的充足與陰陽的交接。這也跟現代科學的研究結果是一致的。
午時,是中午的11點到1點。午時是心經當令,應該睡午覺,因為這個時候是人心腦血管毛病的高發期和危險期。如果子時午時睡不著或者沒條件睡覺,可以練靜功。
卯時,是上午的五點到七點,按中醫說法是大腸經當令,此時陽氣走到了一半,人應該起床,而起床第一件事是排便。
酉時,是下午的五點到七點,按中醫說法是腎經當令,此時陰氣走到了一半,人在這個時候應該做運動。
打開應用保存高清大圖
不妄作勞——要做有氧運動
《黃帝內經》里說到「不妄作勞」,意思是不要做激烈運動,要做有氧運動。
像古代傳下來的太極拳、八段錦、五禽戲等都是有氧運動,但如果運動得大汗淋漓、氣喘吁吁、上氣不接下氣,那是無氧運動,對養生無益處。
西方養生與中國養生的最大不同點之一是:西方人做無氧運動,中國人做有氧運動。西方人喜歡練肌肉、練塊,這不算養生,像激烈運動,二十歲的運動員就叫老將了,因此我為運動會下了個定義,就是一群最應該運動的人去看一群最不應該運動的人在運動。
有氧運動是適量運動,不是沒有運動強度,也要微微出汗,時間一般在半小時以上,而且最好根據個人的體質選擇適合自己運動方式,這點在《黃帝內經》里講得很明白。
打開應用保存高清大圖
形與神俱——養生重在養神
「形與神俱」意思是心與身和諧一致,我們訪談中西方的養生,發現這是雙方最大的不同點。
中國的養生是「形神合一」,西方的養生是「精神分裂」(當然這是玩笑的說法),因為西方養生的形與神是分離的。
打個比方,西方人在做運動的時候是有形的,他們一邊做運動還一邊可以跟你聊天,而我們在練太極拳、八段錦時是不能聊天的,這就是我們中國人養生的關鍵,養生重在養神。
養生有三大元素:精、氣、神。
精是生命的基礎,氣是生命的能量,神是生命的主宰。這個「神」是精神、意識、情志,這才是中國文化的精髓,如果養生只關注於「形」或「精」,那是低層次的,關鍵是養神。
打開應用保存高清大圖
養生佳法——靜功
現代人生活的節奏加快,易浮躁。靜功,這是中國人的養生寶貝,它是以站、坐等靜態的姿勢配合意念活動和呼吸方法的一類功夫。練好靜功可以保持氣血暢通,百病自然難侵。
道家的最高功夫——內丹功,內丹功里最基礎的就是小周天,小周天可以打通任督二脈,但這不是輕易的事,因人而異。
內丹功與瑜珈是相通的,現代人如果要修鍊有非常簡單的方法:入靜。入靜分三調:第一、調身,把身體調好;第二、調息,調呼吸;第三、調神,調整意念。
打開應用保存高清大圖
三調
首先,調身。
身體坐端正,兩腿與肩同寬,大腿與地面平行,小腿與地面垂直,兩手四指交疊,左手在外,右手在內,拇指微微相觸,但不要翹起來,然後橫著放在下丹田的位置。手掌心朝上,這叫禪定手印。含胸拔背,胸不要挺,要內收,但是背一定要直,要挺拔。
頭正頸松,下頜內收,不要抬頭,要微微地低頭。舌抵上顎,舌頭抵到上牙齒的根部,這樣就搭了一座鵲橋,把任脈、督脈接起來了。然後兩眼微閉,戴眼鏡的要把眼鏡去掉。坐的時候不能靠著椅背,靠著椅背會壓住督脈,督脈的氣血就被堵住了。
第二步,調息。
把所有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先集中在鼻尖,體驗呼吸通過鼻尖的感覺,隨著一呼一吸,鼻尖微微發熱。然後把注意力集中在下丹田腹部。隨著深呼吸,腹部微微的隆起、收縮,隆起、收縮。順呼吸吸氣的時候,腹部會隆起,呼氣的時候腹部收縮。
呼吸對於入靜很重要,呼吸如果調得好可以馬上入靜,進入潛意識狀態,這是打通小周天的基礎。
第三步,調神。
調神就是調整意念,可以將意念集中在一個地方,叫守一、守神。有一個穴位感覺是最明顯的,就是百會穴。把我們的意念集中在頭頂上方百會穴:頭頂的中央稍微往後一點點,那裡有一個微微凹下去的地方,就是百會穴。
然後用意念觀想,或者叫冥想:百會穴的上方,一輪紅日,一輪明月,日月的光照耀在頭頂百會穴,頭頂百會穴微微地發熱、發脹、發麻;然後將頭頂百會穴的真氣往前、往下,引到兩眉之間的上丹田,上丹田微微地發熱、發麻、發脹、發亮、發光;繼續往下行,過鵲橋,也就是舌頭,繼續往下行,過十二層樓,來到中丹田,也就是兩乳之間,中丹田開始發熱、發麻、發脹;再將中丹田的真氣繼續往下引,引來到下丹田,下丹田真氣充盈,微微地發熱,下丹田越來越熱,這就是腎精充滿的表現。
打開應用保存高清大圖
養生原則——陰陽中和
古人的養生是很有講究的,《黃帝內經》曾說過「法於陰陽,和於術數」,意思是按照自然界的變化規律起居生活,按照不同的體質選取適合自己的養生方法進行調養鍛煉。
國學養生的總原則,可以簡單地歸結為四個字:陰陽中和。
「陰陽中和」可以這樣解釋,比如陽性體質的人,偏熱,那在飲食上就適合吃陰性或偏陰的食物。如果我是陰性體質的人,偏冷,應該吃適量陽性的食物。陽性的食物是溫熱的食物,陰性的食物就是寒涼的食物,選擇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做運動也是這樣,陰性體質的人適合做偏陽的運動,就是運動量可以大一些,而偏陽體質的人就要以靜功為主了。起居和其他各方面都應該如此,做到陰陽中和就是最適合自己的養生方式。
以陰陽結合來說,像坐辦公室與電腦前久坐的人就要動,以運動為主;浮躁的人要靜,把心靜下來。陰陽中和,還表現為時空合一、天人合一、形神合一、動靜合一。
「陰陽中和」的養生原則是從哪裡來的?是國學經典里說的。
所以建議現代的人去讀一讀國學經典,以文化養生,以國學修心。像儒家注重正心,道家注重清心,佛家注重明心,都離不開心,調心就是養神。
中國人應該讀五部經典:《易經》、《論語》、《道德經》、《六祖壇經》、《黃帝內經》。
為什麼是這五部經呢?因為《論語》是儒家第一經,《道德經》是道家第一經,《六祖壇經》是中國佛家第一經典,《黃帝內經》是中醫第一經典。而《易經》則是中華民族第一經典,是其它四經的源頭。
這五部經當然可以同時讀,但少年、青年必讀《論語》,中年必讀《道德經》,老年必讀《六祖壇經》。至於《易經》和《內經》則是一輩子讀。
在這五部經典里,《易經》是中國文化的根,它有三千年歷史。中國文化如果用一本書來代表,只能是《易經》,其它四經都是從《易經》里延伸開來的,《易經》是中國文化的源頭。
儒家偏陽,道家偏陰,佛家偏空,儒道佛三家合一,就合在《易經》里,《易經》是陰陽中和的文化,可以說掌握了易道就掌握了中國文化的精神。
多讀國學經典,是因為,這不僅能讓我們悟到國學養生的真諦,而且讀經的過程本就是靜心的過程,讀了經,心就靜下來了,古人說「半日讀書半日靜坐」嘛。
我不是尚書
人生遇到科學所解決不了的困惑時,怎麼辦?只有從國學裡面去尋找智慧、尋找答案,所以學國學目的就是為了修心開智。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反教育、反人性的王財貴老實大量純讀經——給一位讀經媽媽的回信
※錢文忠:國學不需要「人造大師」
※細說國學
※《大學》求義:第十章 慮
※國學經典《大學》【原文、注釋、譯文、讀解】史上最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