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遊戲行業加班如此普遍? |

【孫志超的回答(108票)】:

首先,加班不是遊戲行業的現象,是整個IT行業的現象。根據北京工業大學趙健的論文,通過對北京市443名IT企業基層技術員工的問卷調查,每天都加班的員工占樣本總數的7.3%,每周都加班的佔35.4%,每月都加班的佔8.5%,而48.8%的員工「依工作需要不定時加班」。約51.2%的員工平均每周有1~2天會出現加班的情況,36.6%的員工平均每周有3~4天需要加班,每周加班超過5天的員工佔到了12.2%。幾乎沒有深夜加班的員工只佔樣本總數的15.9%,29.3%的員工經常深夜加班。只有12.2%的員工所在公司會足額支付加班費,19.5%的員工能夠得到少於法律規定的加班費用,另外68.3%的員工得不到到任何的加班費用補償。每周工作時間在44小時及以下的員工僅占樣本總數的40.2%,可見,大部分員工每周的工作時間超過了法律規定的44小時,另外,還有7.3%的員工周工作時間超過了60小時。54%的員工加班是被動的,46%的員工加班是自願的,二者基本持平。

其次,在我看來,加班只分兩個維度,為錢/不為錢,被洗腦/未被洗腦。藍領性質的加班和為了夢想努力的加班,都屬稀疏平常,在美國也一樣。但對於很多歐洲國家,尤其北歐東歐,生活要麼過於舒適要麼完全無希望,法制又健全的話,就不存在加班的意義。

加班的原因、加班的感受、加班是否合法、不同國家對加班的看法、加班是否可以改善、加班體現了什麼人類文化……關於加班,可探討的內容太多,寫出一篇博士論文我覺得應該小菜一碟。知乎本身,也已經存在無數相關話題:

但我覺得其實大家也並不需要了解這些。如魚飲水,冷暖自知,所有遊戲行業的從業人員,不需要別人解釋,自然知道為什麼會發生加班,也明白為什麼它會成為常態而無法改變。說到底,沒有人喜歡非自己意願的加班,所有人也依然在加班,就像每每發生過勞死的事件,大家唏噓一番,然後繼續加班。

C"est la vie.C"est la vie.C"est la vie.C"est la vie.C"est la vie.C"est la vie.

以上回答完畢。接下來,應kubisoft之邀,開始灌水:

第一步,貼出我的挨踢現代詩系列以饗:

《加班》

雖然不曾把房子搬走/一步一步/像搬家的貨車/蝸牛在小路上挪動

《周一》

我八點起床/因為不想遲到/大腦的一半還在睡眠/昨晚/我呆坐/入眠/品嘗影像的每一個細節/時光就這樣/從發光的屏幕中溜走

《吊絲》

深夜的寫字樓/黑色的窗玻璃/它比外面的黑夜還黑/只能看見自己的身影/吊著的一根絲/它想方設法/要進入我的視野/擋在了我的眼前/我用手去拂那根絲/感覺另一頭很重/似乎連接了整個黑夜/這根絲/我想扯下它/當我望向遠方的時候/黑玻璃/我想敲碎它/當我想下樓的時候

《零》

起床洗漱穿衣下樓地鐵上樓/下樓地鐵上樓脫衣洗漱上床/日子變成了規律的節奏/節奏變成了沉默的感受/感受變成了寂寞的文字/文字變成了一行數字/10-10/我聽見有人說等於零

《砌牆》

程序和策劃在空地砌一堵磚牆/一人站上架板/另一人堅守地面/做著彎腰、直身、伸臂動作/為頭頂上一柄亮晃晃的瓦刀/遞送磚頭/這個情景持續一個下午/砌起來的磚牆/總是沒能高過他們頭頂

《老闆椅的詩意》

辦公室開著空調/我坐的電腦椅背後/擺放著一張老闆椅/它一直空著/時間一長/塵埃眼裡就多了一座/宮殿/坐在電腦椅上用電腦/我會盡量打字飛快/應對上司交辦的差事/我會把顯示器/當成窈窕少女/親近/遇到自己不太聽話/或者耳目清朗/心氣高揚的時候/我會及時聽見/背後的老闆椅/吱呀一聲/彷彿有人重重坐了下來/今天/停電一小時/我將磨損的屁股/抬到老闆椅上玩弄手機/感覺它/閑置的老闆椅/一直有人在坐

請閱讀之後覺得身臨其境的讀者點感謝,請閱讀之後覺得狗屁不通的讀者點贊同。

第二步,向大家介紹一下題主問這個問題的原委。我想我用小說的形式寫出來更平易近人:

晚上十一點,kubi從西二旗開車出來,回到位於天通苑地鐵站旁邊的家。這是一套頂樓的複式房,上下兩層,四個卧室兩個洗手間一個大露台。以前買的時候很便宜,三千一平,現在已經漲到了三萬。憑著這一套房,kubi一夜之間就成了百萬富翁。跟他的命運相同的還有一批人,就是他的同事們。可笑的是,這一批百萬富翁們為了各種各樣的理由,每天忍受著汗臭味,被擠得象肉夾膜似的,坐地鐵上下班。

kubi畢業後一直在遊戲行業,經過職場十年的打拚,由最初級的程序員做到了技術總監的位置,也經歷過創業。家對於kubi來講,印象並不深刻,因為他常年加班,無論是做研發還是現在做管理。正因為此,結婚五年,他一直沒有要小孩。唯一能讓這個家產生暖意的,就是他的妻子,feng。

kubi今天看起來心情不好,走進家門時,臉色有些難看,feng的輕聲軟語並沒能吸引住他,招呼也沒打徑直上了二樓。隨著年齡的增大,他現在越來越喜歡呆在書房獨處,啥也不做,點支煙享受孤獨,也會覺得快樂。feng敲門問道,「你吃飯沒有?」kubi才醒悟過來他的妻子一直餓著肚子等他吃晚餐。如果平時他會很配合下樓去,但今天,沒有這個心情。「你端點上來給我吃,先睡。我有點事情要處理,會睡得很晚。」過了一會,飯端進來了。kubi草草地吃完,下樓去了,徑直走到樓下不遠的桑拿中心。以前kubi差不多每個禮拜都要進去洗一次桑拿。可是,由於最近產品上線故障頻出,好不容易才解決了全部的技術問題,這半個多月沒有去桑拿房,渾身的骨頭如同擰得過緊的螺絲帽,快要綳不住勁兒了。kubi心裡說道:賤骨頭、賤骨頭,這人的一身骨頭就是賤。幾天不拿捏拿捏、敲打敲打,就渾身不自在。

衣服褪盡,赤條條衝進蒸汽間,眼前一片迷濛,連有幾個人都看不清。kubi尋到一個角落坐著,任由汗水淌遍全身,不知怎地,思緒像浮在空氣中,慢慢地發散,彷彿又回到了剛畢業的那一年……

剛畢業時的kubi工資很低,只好租了一間群租屋,說是群租,其實就是間鴿子樓。城市裡可能再沒有比這間屋子更簡陋和破舊的了。小得不能再小的屋子,牆壁年久失修,有好幾塊地方都露出紅磚的粉末了。猛不丁看使人覺得有些突兀,時間久了卻也習慣了。讓kubi覺得有些特別的是,鴿子樓是二層,可樓梯卻懸在外面,是那種鐵筋環包著木板一級級憑空懸起來的。

kubi跟第一任女友kong將簡單的傢具搬進來時費了些周折。搬家師傅將三輪車上的東西快速地搬到地上,就蹬著車子走了。kubi站在鴿子樓的木格窗口處看師傅就那麼急火火地走了,心裡不由得罵了一聲,這太不負責任了。

來到W公司已經三個月了,自從來的第一天就輪軸轉地新人培訓、業務熟悉、小組訓練……想起另外一個同樣校招進來的同學gaoshuai,分到遊戲評測組,整天就打打遊戲,寫一些狗屁不通的心得報告,心中極為不爽。

因為人緣好,天天和老人們喝酒廝混,kubi很快就了解到公司里讓新人加班是慣例。從進公司開始公司文化培訓就一堂接一堂,無非是行業競爭多麼激烈、年輕人要拼搏才有明天、所有成功者都是拼出來的之類教誨。但說到底,新人除了出賣體力也沒什麼別的資本。再者,聽說去別的公司的同學,加班比這裡還嚴重,心理也就平衡了。

忙碌的時光總是一晃而過,眨眼五年過去,kubi迅速成長為了業務專家,在日復一日地加班當中,kubi的工資已經翻了幾倍。儘管過去了很多年,kubi的大學同學、人生摯友soft依然每周都會和kubi一起喝酒扯淡。soft與kubi不同,因為運氣不佳,去的第一家公司沒多久就裁員,soft被迫換了一家公司,從此走上了跳槽不歸路,每隔一兩年,就要換個地方。這五年來,他們一直合租在一起。有段時間他們的公司還是鄰居,倆人經常在晚上一起回家。穿過幽暗的小區,路燈發出昏暗慘淡的光,模糊而時長時短的影子拖曳在地上,和林木投在地上的暗影重疊。那時他們年輕充滿活力,對未來充滿希望。他們會談談人生、理想、女人。他們會在小區門口的燒烤攤上吃烤肉串、喝啤酒,順道詛咒無良的老闆逼迫他們加班。從soft口中,kubi了解到很多其他公司的情況。比如說S公司,號稱彈性工作時間,但到了想提前走彈性一下的時候,上司總會攔住說一會要開會。G公司,經常老闆一句話下來,明天一個系統就要上線,往往流程是這樣:老闆打了一晚上遊戲,中午到公司發號施令,策划下午火速出方案,程序開工,到深夜完成以後策劃開始驗收;驗收完,通常是一兩點,中場休息,集體出去吃飯,然後回來開始內部上線、QA測試,等早上運維一上班就測試服上線。F公司,因為幾乎每個項目組都默認一周工作七天、每天十一點下班,被戲稱711。L公司,以工作時間作為積分來評判員工績效,就算你每天工作十個小時,也可能墊底。R公司,加班一律算作倒休,但休不完沒有補償,有名員工離職時發現有四十天倒休,想申請四十天以後算離職,被暗示「以後行業里不好混」,只好一走了之。W公司,soft口中的「奇葩公司」,按照法定加班費給員工發工資,結果很多人有事沒事都混到深夜,甚至同事之間互相打卡搞輪班制,以至於有的員工加班費是工資的兩倍。C公司,據說只要在公司聊天看片刷網頁到十二點,然後再公司內部論壇上說類似「XX項目組好努力,一定為成功」之類的屁話,再加上一些「全責任」的精神表白,基本上晉陞指日可待。T公司,現在最賺錢的產品上線階段,恰逢過年前後,不讓回家,主程通宵一天,準備走的時候,老闆搬椅子坐在身後守著,說把產品問題都解決了給你放假云云;到第二天的時候,該程序實在扛不住跟老闆說想睡覺,老闆當即說,沒問題,公司旁邊就是賓館,你去睡,一會我叫你。程序頓時眼淚掉下來。在之後的一個月里,據說這位程序對所有認識的人發誓說打死也不在那幹了。結果後來產品成功了,老闆給這程序發車發錢,發誓自然也不再作數。諸如此類的八卦故事,kubi聽了不下幾百段。

後來,soft創業了,倆人之間的見面頻率也變得很少。直到有一天,kubi去soft所在公司找soft的時候,看到公司里燈火通明,熙熙攘攘的人流如同菜市場一般。有的人臉上掛滿疲倦,kubi走到他面前的時候都麻木到了不願抬頭,即使抬頭看了一眼也是獃滯的目光。有的人則亢奮不已,上躥下跳,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在積極加班。

kubi問soft,「你的員工是自願加班的嗎?」soft一笑:「我天天早上八點鐘上班,晚上很晚才下班,他們怎麼辦?只能陪我一起加班。」

這些年,kubi只換過一次工作。因為kubi能力出色,通常不會選擇加班,而老闆多次在群發郵件中暗示kubi應該主動加班並帶領整個團隊一起加班,因為其他項目都如此。辭職的導火索是某一天的季度總結會,領導含沙射影、指桑罵槐,說有些人缺乏責任心和主動意識,每天正點上下班,把工作僅僅當成工作,而不是一份事業。kubi當場就站起來說:「老大,我就是你說的那種人。我認為自己不適合在這裡工作。」老闆當時瞠目結舌,臉都綠了。他沒想到kubi的反應會這麼大。他只是想敲打敲打他而已。kubi當天就離職了,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唯一留下的東西是寫了一條微博,對加班進行撻伐:

「加班這種惡習總是伴隨著貪婪吝鏗的領導、恐懼戰慄的跟班、無能的員工、無節制的管理模式、逃避家庭責任的loser,以及辦公室內的桃色。加班,不會造就事業,而只會讓工作不再愉悅,而且讓正常人的生活消失。」

所以,當kubi看到soft的公司充斥著加班的味道之後,他憤怒了。他覺得soft背棄了作為一名創業企業家的夢想。在kubi後來的好幾條微博中,他轉發了好幾篇關於google、facebook之類矽谷公司自由的工作氛圍的文章,並@soft。有一次,soft在底下評論:「加班的確是惡習,但是加班不僅是佔用時間。加班最重要的是老闆和員工雙方都獲得了安全感。」kubi回復:「可是如果員工只是想做一份正常的工作,過普通人的生活呢?」soft如是答道:「他們可以選擇在工作時間內完成自己的工作,可是如果有人通過加班獲得了能力提升、升遷機會,又或者是產品大賣分到大筆獎金。他們又會心理失衡。每個人都希望得到更多,而付出的只是一丁點而已。老闆是這樣,員工也是這樣。」

之後倆人再次聚會喝酒時,kubi說,「如果我是老闆,我絕對不會讓我的員工加班,我要讓他們在工作中感到愉快和成長。」soft為他鼓掌,高喊:「k哥,就等你了,等你成了,我給你打工!」然後他們旁若無人地往肚子里猛灌啤酒。

又過去了三年,kubi已經成為某大公司的副總,經過一段時期某行業大佬不厭其煩地促膝長談,終於下定決心自己干一票。第一件事情,就是拉回了在美國IT公司當高管的大學同學fu。倆人從新公司成立的一開始,就定下了對待員工非常上流的方針,不是不鼓勵加班,而是禁止加班!寧可高薪僱傭非常強的人,也不壓榨員工。剛開始,公司非常順利,工作效率很高,進度很順利。kubi心想,有志者事竟成,好的價值觀一定能影響到一個公司,說不定以後可以改變整個行業的風氣。好景不長,一名員工被別的公司挖走,承諾讓他帶一個團隊做項目,而kubi通過soft的關係打聽到這名員工要做的產品和kubi的產品非常接近,而且那家公司給這項目配給了三十名員工,打算兩個月內上線。kubi不為所動,認為只要品質過關,不怕任何人的競爭。公司井井有條地繼續運轉著。一個月後,投資人不知從何處得知了競爭公司的消息,給kubi施加壓力,大致意思是創業公司不加班過於缺乏緊張的氣氛。kubi一笑置之。但很快競爭產品的宣傳開始鋪天蓋地,而kubi公司的產品開發度才80%。fu有點按耐不住了,和kubi討論了一整天,最後倆人達成一致,通過增加人員和付加班工資的辦法來加快進度。但緊急招進來的人,素質遠沒有當初招的人高,要麼很快發現公司比較輕鬆開始混加班,要麼把公司當學校偷偷地學經驗干私活,更有甚者做出來的東西品質極差需要之前的員工完全返工。另外一邊,讓員工加班付加班工資的做法也沒有很大的成效。之前員工本來工資就很高,又習慣了工作生活兼顧,不是今天有活動就是明天有招待,往往不能全部在崗,整體工作量提升也不多。倏忽兩個月就過去了。結局如爛俗的小說一般沒有新意,kubi的公司開始虧損、減員,直到剩下了kubi自己。

不過幸運的是,投資人沒有怪罪kubi。在kubi偃旗息鼓三個月後,獵頭的一個電話讓kubi來到了現在所在的這家大公司。這一次,kubi帶著一票員工沒日沒夜地干,幾乎一個月沒有出公司門,直到soft前來拜訪。soft問kubi:「你還記得你當初不讓員工加班的承諾嗎?」kubi詭異地笑了一下:「你知道如果我不讓他們加班了,他們會怎麼想嗎?他們會認為我要裁員。承諾,有時候只是一個泡影。我們曾經承諾過很多,別人也曾對我們承諾過很多,可是都在時間面前煙消雲散。在大環境面前,我們都只是炮灰,留不下一絲痕迹。」

kubi知道在這一承諾上,自己失敗了。而且,他知道soft一直被外界稱為好老闆,員工們愛他和尊重他。他庇護員工、幫助員工、利用員工,然後被他們簇擁著裹挾著一步步獲得今天的成就。kubi想起了大學時讀過的馬克斯·韋伯:「沒人知道將來會是誰在這鐵籠里生活;沒人知道在這驚人的大發展的終點會不會又有全新的先知出現;沒人知道會不會有一個老觀念和舊理想的偉大再生;如果不會,那麼會不會在某種驟發的妄自尊大情緒的掩飾下產生一種機械的麻木僵化呢,也沒人知道。」

「你知道我在面試時對員工怎麼說的嗎?」soft對kubi說,「我告訴他們這裡是一家不用加班的公司。他們高興地對我說,他們喜歡加班,可以隨時加班,甚至可以不要加班費。」

kubi後來在知乎上回答「成功人士有什麼特點?」這一問題時,他寫到:他們的特質是極為主動地加班,或者說是「精力過人」。他們以其超乎常人的精力,讓整個公司甚至是整個產業鏈中的所有人跟他一起加班。他購買了那些人的時間,幾乎佔用了他們的全部,最終獲得了自己的成功。

…… 「老闆,要搓背嗎?」一聲呼喝,kubi從紛飛的記憶中回到了現實世界。他自言自語道:「明天,明天我要去知乎上再問一遍:『為什麼遊戲行業加班如此普遍?』,我之前做的努力,真的是白費嗎?」

加班,你將為之後悔。不加班,你也將為之後悔。無論你加班還是不加班,你都將為之後悔。

——(丹麥)克爾凱郭爾

請閱讀之後覺得身臨其境的讀者點贊同,請閱讀之後覺得狗屁不通的讀者點感謝。

【知乎用戶的回答(33票)】:

為什麼加班?因為工期短!

為什麼工期短?因為晚了就賺不到錢了!

為什麼晚了就掙不到錢?因為我們的遊戲都是照抄的!比如魔獸世界出來了,照抄速度最快的肯定能賺到錢,速度慢的玩家早不喜歡了!

所以,這個問題的根源應該就是,因為我們的遊戲行業不是在做遊戲,而是在做賺錢的工具!

…………………………………………………………………

ps

作為打著暴雪的遊戲長大的一代,覺得暴雪那天天跳票的德行肯定不經常加班。

因為他們不急,他們做得每一款都是里程碑,都是標準!之後大家都要模仿他們,所以晚一點就晚一點吧。

當然我不知道他們的實際情況到底要不要加班,但是我堅信能夠做出這麼傳遞快樂的遊戲,肯定不是苦逼的熬出來的,就算是熬夜也是開心的。

而轉眼看中國,尤其是手游和頁游,每個遊戲里無不充斥著對金錢赤裸裸的渴望和浮躁。真心覺得國內的環境難以成長出真正製造快樂的里程碑一樣的遊戲。

----------------------------------------------------------wo shi fen ge xian---------------

2014年7月30日 補充

最近研究互聯網產品有點多,同樣也看了一些遊戲分析。很可惜,從國內現在的手游網遊上面,一直沒有看到稱得上好的遊戲。從他們的遊戲上面,我以一個玩家的角度看到了赤裸裸對金錢的渴望,赤裸裸的區分出人民幣玩家和非人民幣玩家,赤裸裸的妄圖用人性(貪婪,懶惰,虛榮,色慾,窺視)來讓玩家掏錢。

當然,不是說他們賺錢不對,公司的目的就是為了掙錢。但是難道遊戲這麼一個文化產業就不能優雅一點得讓玩家心甘情願得掏錢出來,讓一代人時時回憶著當年美好的青春;而非要像史玉柱那樣讓遊戲變成精神毒品讓人唾棄而不堪回首那遊戲中的青春???

不過,未來會如何不知道,但是只要還保持著這種暴力的用時間換金錢,或者用金錢換時間的遊戲設計理念,加班必不可少。

【知乎用戶的回答(9票)】:

1.產品規劃不合理,工期有問題且沒有給自己富餘時間針對突發事件做緩衝

【leader問題】

2.8小時內真的在工作嗎?

【員工問題,公司制度問題】

3.不斷變更的需求

【設計者的問題】

4.團隊人員素質能力不齊,配合不默契

【leader問題】

5.leader不會與投資人,老闆博弈

【leader問題】

6.天天想著做加法

【設計者問題】

7.國內公司潛意識的把人工不當人。

【公司制度問題】

8.為了加班而加班(得讓老闆看見)

【員工問題】

請後面同學補充....

【cOMMANDO的回答(1票)】:

我想從兩個角度來說這事兒。

第一個是IT行業整個趨向於快節奏,簡單來說,假如你的員工和競爭對手的員工能力相等,那麼對方每天工作12個小時,你每天工作8小時,對方的產出就是比你多。你看我們不需要跑得比熊快,但好歹得比最慢的人快。我覺得這一點 @孫志超 的那個故事已經說得很清楚了。

第二個角度是,不管怎麼說,或多或少,在遊戲開發中,「創意」的價值已經讓位於「效率」 ——再極端一些說,體力勞動者的單位時間產出基本是恆定的,比如一個工人1小時能裝配100台手機,那麼加班1小時,就等於又多生產出100台手機。但一個作家、作曲家、畫家或遊戲製作者從事的創造性工作卻並非如此。

當然,強橫如暴雪,也總有趕工期燈火通明的時候。而且坦率地說,也並非所有從業者都有 「藝術家」 的能力,有足夠的自律性,配得上 「思考創意」 的工作待遇。但是全行業絕大多數公司在所有階段都搞996,我覺得這隻能說明在目前的遊戲行業,「體力活」的比例要遠大於「腦力活」。創意當然不值錢,執行力才是根本,但是如果甚至沒給創意留下一點兒時間,拼的就是人員規模、執行力和工作時間,試圖用人力取勝,我覺得也有些可怕。

【曾大維的回答(2票)】:

因為軟體編程是一件高強度勞動工作,就跟富士康產線工人一樣,產品都是靠工作時間一點點堆積出來的。和打打電話、發發郵件、忽悠忽悠上下級一天就過去的白領工作完全不同。

富士康工人也天天加班,靠勞動時間製作產品的工作在中國都經常加班。

【HuNanGame的回答(1票)】:

加班這麼嚴重, 根本原因就是加班不要錢, 你要是加班給錢看看, 還會有這麼多加班不!就算有也認了!

【知乎用戶的回答(1票)】:

很簡單,沒有核心競爭力就只能靠廉價的人力資源去競爭

【圓圈的回答(1票)】:

何不把加班理解為整個項目組的效率都不高

【知乎用戶的回答(0票)】:

遊戲行業的競爭壓力大,大多數遊戲都具有非常強的可替代性。如果有投資商,部分小組還需要在他們的壓力下進行高強度開發。網路遊戲自身也很複雜,要做得比較好賺錢或者比較好玩,都需要大量精力去修改和調試。這裡面涉及的各工種的工作配合有個先後順序,無形也會拉大工期,在原有工期不能完成情況下,也只能適當加班。

【張磊的回答(1票)】:

遊戲相比基本應用更加註重迭代速度,但是加班沒有加班費就比較操蛋了

【知乎用戶的回答(0票)】:

大概是這樣子的

前期規劃設計 一切OK A方案

做到一半 算了 B方案吧

在做一半 不行 還是C方案吧

最後 大BOSS看完 D方案 沒的說啊 照我說的改

加班 改啊改啊改 發布前 大BOSS 看了眼 我覺得還是A好 你們改下 趕緊發布啊

【yonghuang的回答(0票)】:

高投入低產的代價,遊戲行業人力方面有兩大特點,一個是員工待遇高,一個是員工流動性大。一款遊戲又是高度團隊合作的產品,demo不出來,遊戲不上架,再加上各種試錯各種調試,就會不停加班

【佟大大的回答(0票)】:

現在什麼行業不加班?真誠問

【鄧扽的回答(0票)】:

上家公司,呆了一年,從進公司第一天開始加班,到離職的前一天截止,夜夜十點;

現在這家,稍微好點,也是加班,偶爾能跑掉··············

【知乎用戶的回答(0票)】:

(1)沒怎麼加班啊

(2)從產品特性來看,遊戲產品迭代快可能算一個原因,銀行產品幾年一個版本,web項目幾個月一個版本,遊戲產品一周一個版本,多少要匆忙些吧

(3)真的不怎麼加班呢~

原文地址:知乎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KPL季後賽冠軍神預測,網友都認為是他,你怎麼看
《樂高超人總動員》評測 千篇一律的有趣冒險
導遊車上遊戲
從MGS到最後生還者:當好萊塢操刀遊戲配樂
神泣之美,遊戲界永遠的女神

TAG:行業 | 遊戲 | 遊戲行業 | 加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