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解決留守兒童的問題?
08-10
在我們的中國,有著這樣一群孩子,他們的父母為了一個家庭的生計,為了過上更好的生活,只能外出打工與經商,但他們的子女卻只能留在了農村的家裡,這些本該由父母百般呵護的孩子,集中起來就變成了一個非常特殊的弱勢群體———留守兒童。 這些留守兒童所產生的問題,已經成了一個十分突出的社會問題。在廣大農村這一個特殊的未成年人群體——留守的少年兒童,他們正處於成長發育、接受必要教育的關鍵時期,卻不能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認識及價值觀念上的引導和幫助,缺少父母在情感上的關注和呵護,無法擁有父母言傳身教的關愛與教育,這樣一個群體便會衍生出許多的社會問題。 由於地理與歷史的原因,我國不同區域的經濟發展是很不平衡的。幾十年市場經濟的迅猛發展,大量農村人為改變生活與生存狀況,不得不外出務工,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為夫妻一同外出,由於經濟等原因無法將子女帶在身邊,由此引發「留守兒童」問題。由於留守兒童多由祖輩們照顧,父母外出打工後,與留守兒童聚少離多,溝通少,父母遠遠盡不到其作為監護人的職責,而占絕對大多數的隔代教育都有諸多不盡人意處,這種狀況導致了留守兒童「親情饑渴」。留守兒童由於親情缺失,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陰影,很大一部分表現出內心封閉、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為孤僻、缺乏愛心和交流的主動性,還有的脾氣暴躁、衝動易怒,常常將無端小事升級為打架鬥毆等等。 監護不力讓九年義務教育都難以保證。年事已高、文化素質較低的祖輩監護人,基本沒有能力輔導和監督好孩子的學習。孩子的學習好壞處於一種無人過問、無人監視的狀態。農村的學校受辦學條件、師資力量、教學理念的局限與制約,也無法針對留守兒童的需求提供特殊有效的教育。學校與留守兒童家庭之間、特別是留守兒童的父母之間缺乏溝通,家庭和學校對這些孩子於是都監護不力,導致相當數量的留守兒童學習成績差,並且產生厭學、逃學、輟學等現象。 1 S) @7 y2 u7 E, d+ [! O 缺乏撫慰,身心健康令人擔憂,單親監護、隔代監護、他人監護、無人監護,得不到父母的正常關愛,留守兒童的情感需求無法得到滿足,遇到心理問題得不到正常疏導,極大地影響了其身心健康形成人格扭曲的隱患,孩子的性格會變得孤僻、抑鬱,導致一部分兒童行為習慣較差,並且極易產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為失控甚至犯罪的傾向。 . k& E6 m- {0 o8 V$ 留守兒童人身安全問題是不容忽視的,沒有監護人的或年紀大的監護人,缺乏防範意識,兒童的防護能力弱,農村留守兒童容易受到意外傷害,甚至成為不法分子侵害的對象。公安部門統計數據顯示,被拐賣兒童群體中,第一位是流動兒童,第二位是留守兒童。女孩受到性侵害又不能及時得到父母幫助,極易釀成嚴重後果。有的留守孩子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留守兒童的父母之所以拋下自己的孩子外出打工,是因為家庭務農的收入無法讓自己的家庭過上穩定的生活,否則如果有一點辦法,他們都會想法設法與孩子呆在一起的,所以生活困難是留守兒童家庭的普遍特徵。 雖然他們出去打工可以掙到一些錢,但其付出與收入相比依然是極不平衡的,有時因為制度等方面的缺陷,自己掙到的錢還不能及時拿到手,所以他們在家庭生活方面是及其節儉的。 父母離開後,留守兒童及其監護人在節儉方面表現的更為突出,表現在飲食方面,吃好是不敢奢求的,能吃飽就行了。 兒童時期正是長身體的時期,合理的飲食結構和營養搭配對孩子的成長來說是十分重要的。 處在這一年齡段的城市兒童,是備受父母及親友呵護的,而農村留守兒童只能在極度節儉的狀態下過著維持溫飽的生活。 這些兒童在生病的時候,也往往沒有能力和條件去醫院救治,只能採取一些簡單的、傳統的方法治療,或者乾脆硬「扛」。 需要家庭、學校、社會及政府各方面共同努力,協調合作才會取得成效。最終的目的應該是:現在的留守兒童能夠與其它兒童一樣共同成長,讓政策著力與家庭努力和社會協作發力之後,最後讓我們的國家沒有留守兒童這樣一個群體,才算是真正解決了留守兒童的問題! 作為留守孩子,在心理方面承受了普通孩子所沒有的壓力。 引導他們走過人生髮展的關鍵時期,對這些孩子將來的發展是很重要的。 學校要專設針對青少年身心發展規律的心理課程,讓心理教育老師給予孩子在心理方面的正確疏導。 再留守兒童很少得到父母的關愛,作為學校的老師,應該給予這些孩子更多的愛心和幫助。 另外學校要開展更多的活動,豐富留守兒童的課餘生活。 多開展一些有關法律和道德方面的知識的講座,提高孩子自我保護意識,讓孩子明白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提高孩子的道德修養。 讓留守孩子與其它孩子交朋友,多交流,不讓留守孩子感到孤獨、寂寞,要讓他們知道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要讓他們對未來有美好的憧憬 加強對農村地區、特別是貧困的農村地區政策優惠和經濟投入,如果能夠在當地引進企業在這些地區投資辦廠開公司,外出的務工人員就能夠就近打工。 鼓勵外出務工人員回家創業,政府予以力所能及的扶持。 儘快建設好新農村,讓農村變成美麗的鄉村,交通方便,適宜居住,就醫不難,孩子上學方便,能夠讓農民有比較穩定的收入 再就是要給予隨父母一起在外的孩子優惠的上學讀書的條件,讓隨父母的孩子跟家中讀書一樣方便。 只有這樣才會大輻度地減少留守兒童。 社會上對未成年人的誘惑是很多的,一不小心,他們就會走上歧途,因此,加強對社會治安的管理,將有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 `另外加大對農村義務教育的投入力度,搞好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 很多的留守兒童家長,都希望政府能夠建一些好的寄宿制學校,在住宿、飲食、娛樂、安全等方面能夠給予孩子細心的照料,希望學校老師能夠對待學生象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認真負責。 改變留守兒童的關鍵。 孩子能夠隨父母一起成長是天經地儀的,孩子來到父母身邊就意味著給予了父母責任與義務,把孩子教育成人、培養成才,是每一個做父母的必須完成的事情。 家庭教育不僅是啟蒙教育,也是影響人之一生至關重要的教育。 # S; F( ~) o- y* G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才有利於培養出身心都得到健康發展的下一代。 4 f. `6 T9 J( S- m5 K0 l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行為、心理健康、人格與智力的發展。 ( F$ _" V8 t: C! k缺乏父母關愛和正常家庭氛圍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兒童,往往缺乏安全感,人際交往能力也較差。 因此,作為父母,最好不要讓自己的孩子成為留守兒童是很關鍵的。 ; n* v" n9 L& u4 I n1 L; t 留守兒童現象的出現從大的方面講就是因為農村經濟發展滯後產生的。農村經濟發展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夠徹底解決的。生長在農村的人要樹立改變農村的志向,改善、改變農村,實實在在還是要靠農民自己。能夠改變農村面貌的的農村人才是值得尊敬的。讓孩子陪在父母身邊,才能不至於耽誤一代人,才對得住你的孩子。 千萬不要「只生不養」,那不僅是對不起所生的孩子,對這個社會也是一種犯罪。 5 s+ e" |7 H: ]5 Z: }+ x7 |" w 民政部副部長鄒銘在國務院政策吹風會上表示,個別外出務工父母缺乏監護責任意識,很少回家看望和聯繫在家留守的子女,甚至是「只生不養」,造成一些留守兒童身心健康發展受到了嚴重的損害,對不依法履行監護責任,情節嚴重或者造成嚴重後果的外出務工父母,必須要依法追究其責任。看來對這些「只生不養」的人也該清醒了。 4 o8 c% Y7 h/ c 必須解決留守兒童的問題,讓我們的國家裡少一些留守兒童、直至沒有留守兒童是政府與全社會的責任。少年智則國家智,少年強則國家強,少年能則國家能。讓我們的國家變成一個智慧的、強大的國家,是我們的希望,也是我們的責任。
推薦閱讀: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推薦閱讀:
※如何才能聊到妹子?
※全球10款早餐麥片, 聽說只有吃貨才能認
※《?怎樣才能跳出雍容華貴漂亮的華爾茲》
※傳說翡翠貔貅需要認主? 如何才能讓貔貅認主?
※飯桌應酬,究竟怎樣喝酒才能「萬杯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