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療法的適應症和禁忌症
艾灸療法不是萬能的,與其他療法一樣有它的適應證和禁忌證。若不加區別,盲目應用,不僅達不到預期治療效果,反而適得其反,這是首先必須加以說明的。
(一)適應症
艾灸療法的適應範圍廣泛,能治疾病甚多,凡臨床各科的急性和慢性疾病、常見病、多發病、疑難危重病,不論陰陽、表裡、寒熱、虛實各種證候都有灸法的適應證。例如內科的感冒、頭痛、偏頭痛、三叉神經痛、痢疾、瘧疾、肺結核、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冠心病、肺心病、神經衰弱、低血壓、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胃黏膜脫垂、胃下垂、呃逆、嘔吐、肝炎、肝硬化、中風後遺症、面癱、關節炎、糖尿病、便秘、腸炎、結腸炎、胃腸炎、腹痛、腹脹、坐骨神經痛、貧血、癲等;婦科的月經不調、痛經、閉經、崩漏、帶下病、盆腔炎、外陰瘙癢症、不孕症、妊娠病、產後病、臟躁等;兒科的上呼吸道感染、百日咳、小兒腹瀉、小兒厭食、小兒夜啼、小兒嘔吐、小兒佝僂病、小兒麻痹後遺症、流行性腮腺炎等;男科的陽痿、遺精、不育症、精液異常症、睾丸炎等;外科的癤腫、疔疽、乳腺炎、闌尾炎、脈管炎、臁瘡、瘰癧、靜脈炎、指頭炎等;骨傷科的落枕、扭挫傷、軟組織損傷、骨結核、破傷風、損傷性關節炎等;皮膚科的濕疹、疣、帶狀皰疹、蕁麻疹、神經性皮炎、牛皮癬、硬皮病、疥瘡、褥瘡、皮膚瘙癢症、凍瘡等;五官科的瞼腺炎、迎風流淚、結膜炎、青光眼、近視眼、鼻炎、鼻出血、鼻淵、內耳眩暈症、中耳炎、咽喉炎、齶扁桃體炎、口腔潰瘍、牙痛等以及肥胖症、消瘦、顏面皺紋、黃褐斑、雀斑、酒渣鼻、脫髮等。
本法既可單獨使用,也可與其他療法或藥物配合治療。若單獨使用,尤以以寒證、陰證、陽虛證及慢性疾病等病為主。若配合其他療法治療,則可療之疾尤多。
(二)禁忌證和禁灸穴位
灸法是借火治病,灸之不當,則火邪內攻,灼耗陰血,引起不良後果,不可不慎。
1、禁忌症大凡實熱證、陰虛發熱者慎灸,如陰虛癆瘵、咯血吐血、心悸怔忡、高熱神昏、中風閉證、肝陽頭痛、多夢遺精等一切陰虛陽亢、邪熱內熾的病症,均當禁灸。此外,不論外感或陰虛內熱病症,凡脈象數疾者,或極度衰竭者亦不宜灸治。《中國針灸學》云:「不適宜灸治之病舉其大者如後:傷寒、赤痢、麻疹、鼠疫、天花、白喉、腦脊髓膜炎(驚風剛痙之類)、猩紅熱(喉痧)、丹毒、惡性腫瘤(疔疽癌腫之類)、急性闌尾炎(縮腳小腸癰)、心臟瓣膜炎(心痛寒熱)、兔性大葉性肺炎(肺風痰喘)、急性腹膜炎(臍腹痛寒熱)、傳染性皮膚病(疥瘡之類)、肺結核之末期(肺癆)、血壓高症、高度貧血症(失血症)。」
2、禁灸部位和穴位凡血管表淺部位、頭面五官部位及關節筋腱部位不宜施化膿灸;重要器官附近、肌肉淺薄處、乳頭、睾丸、眼部附近、陰部、婦女月經期和妊娠期的腹部及腰骶部均不宜施灸。如遇急重病症,必須施灸者,有些部位可改用艾條灸,間接灸等變通灸法。
標籤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