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風雲33 釣魚城之戰(四)戰後餘音
實際上,早在釣魚城戰役尚在進行之時,蒙哥汗制定的多路並進攻取南宋的戰略就已經破產了。1256年秋,塔察兒率蒙古左翼軍南下,路過東平(今山東東平)時大肆搶掠老百姓的豬羊。這支軍隊一開始就因為軍紀不嚴,而受到蒙哥汗的譴責。1258年春,塔察兒出軍進攻荊山(今安徽懷遠西南),「掣肘淮海。」五月,東路蒙古軍分別進攻懷遠(今屬安徽)、漣水(今江蘇漣水),不克,南宋守將夏貴因此奏功,遷官兩轉。十月,蒙古軍又進犯通(今江蘇南通)、泰(今江蘇泰州)二州不克。十一月,塔察兒軍改攻穎州(今安徽阜陽)又遭失敗,這支軍隊可以說沒有取得什麼重大的戰果。
但是到了釣魚城戰場沉寂之時,鄂州一帶卻緊張了起來。
1258年十一月中旬,忽必烈接蒙哥出發詔旨後,從開平(今內蒙古正藍旗東20里)即日南進。先後經今河北、山東、河南各地,於1259年八月三十,進抵長江北岸。結果在九月初一就接到了來自釣魚城的蒙哥汗去世訃告。忽必烈于震悼之餘,率軍三路渡江,進圍鄂州,其實不過是虛張聲勢。鄂州。這時,南宋朝廷大震,朝內將臣十分恐慌,有的主張遷都兩浙東路的寧海(今屬寧波),以避蒙軍鋒銳,有的主張力戰。經過一個多月的將相舌戰,最後決定採取援鄂措施。一面詔諸路兵馬出師抵禦蒙軍,急拔內庫錢七千七百萬緡、銀帛各一百六十萬兩、匹,以犒師;一面招募新兵,加強臨安城內義勇軍。並增築平江(今蘇州)、紹興(今屬浙江)、慶元(今寧波)城堡以備海隅之戰。並做出如下援鄂部署:以賈似道為左丞相兼樞密使統一督率諸路援軍。
鄂州之戰
忽必烈大軍攻鄂州,激戰百日不克,當時鄂州城死傷13000人,可見交戰相當慘烈。戰爭進入了對峙狀態——蒙古軍無法快速攻略鄂州,而同時忽必烈之妃又派人送來急報,請他為繼承汗位而儘快返歸。這時宋軍其實處於很有利的條件,集結之宋軍數倍於蒙古軍,且糧食充足,水陸軍齊全。但主持軍務的賈似道懼怕蒙古軍,密派使者與蒙古軍議和,就「請稱臣,輸歲幣」。當時,忽必烈獲悉其弟阿里不哥奪取汗位的陰謀,因爭汗位問題,進退維谷,賈似道要求議和,正好為忽必烈利用,並威脅說:要「攻破臨安」,故意恐嚇,施加壓力。因此,賈似道速派臣「割江為界,且歲奉銀、絹匹兩各二十萬」為條件,向蒙古軍乞和。閏十一月初二,忽必烈答應賈似道的議和請求,簽訂密約,匆匆北歸。兀良合台照原定路線北上,到下一年正月才到達鄂州,和忽必烈留下的一支小部隊會合後,退回北方。這一路兵在宋的境內橫衝直撞,宋軍對他毫無辦法,但是兀良合台也沒有攻破什麼城池,彷彿是在南宋土地上刮過一場颱風而已。
從上面所說的戰事經過,我們可以知道,釣魚城防禦戰是粉碎蒙古軍大攻勢的關鍵。王堅堅守釣魚城一役,創造了以山城設防擊敗蒙軍鐵騎的成功戰例,給當時馳騁歐亞大陸、所向披靡的蒙古鐵騎帶來了慘重的損失,連蒙古大汗也在此役中身亡,造就了南宋抗擊蒙古戰爭中取得的最大勝利。可以斷言,蒙哥汗不死在釣魚山,這次大攻勢決不會草草結束。即使釣魚城城堅堡固,守軍頑強抵抗,在外無增援的情況下,經過長期圍困,終究是可以攻破的。何況蒙古三路大軍已準備合攻鄂州,造成了南北夾攻的態勢。如果蒙哥沒有駕崩,蒙軍不急於北返,奪取鄂州、重慶之後,釣魚城將成為「瓮中之鱉」,以待自斃。正是蒙哥汗死後蒙古軍隊在戰略上的全線撤退,以及接下來又一次汗位內爭,使南宋又爭取到了一段相對緩和的時光,最後苟延殘喘二十年之久。正像明人鄒智指出的那樣:「向使無釣魚城,則無蜀久矣。無蜀,則無江南久矣。宋之宗社,豈待崖山而後亡哉?!」
蒙古軍的整個攻勢
反過來,事實證明,蒙哥汗選擇四川作為戰略突破口是絕對錯誤的。清代的魏源不無困惑地指出,「元代用兵,未有如攻蜀之拙者也」。屠寄更是認為,蒙哥汗「舍中道而西取四川,棄野戰之長,違北族之性,聚數十萬眾,冒盛暑而攻合州。頓兵堅城,累月不下,情見勢細,以身殉之。所冒盛暑而攻合州。頓兵堅城,累月不下,情見勢細,以身殉之。所謂千金之弩,為鼷鼠而發。」這些評論是允當的,蒙哥汗選擇四川為滅宋主攻方向是戰略失誤,他的後繼者將會另覓他途。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推薦閱讀:
※實拍:日本右翼分子登釣魚島細節照片披露(組圖)
※「雙鉛釣法」好玩又好用,配上這些釣具釣魚更出彩
※談45度斜漂釣魚法
※搓餌和拉餌的區別_搓餌技巧_搓餌的製作_釣魚百科 【愛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