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型父母對孩子影響究竟有多大?看完你就懂了

  中國家長的焦慮症似乎是伴隨著孩子的出生而出現的,而隨著孩子一天天的長大,家長的焦慮情緒非但沒有絲毫的緩解,反而越發嚴重起來。某相關教育機構近日對7000多名家長進行了一項調查,其中95%的被調查者在養育孩子過程中感到焦慮。從吃穿住用行到孩子的學習成績,從孩子的性格興趣特長到孩子的身高體重視力,無一不是家長焦慮的原因。

  在家庭教育專家看來,父母內心的焦慮和浮躁,比孩子學習上出現問題更為可怕。套用托爾斯泰的名言,不焦慮的人是相似的,焦慮者則各有各的焦慮。完美型、壓力型、攀比型……家長焦慮類型各有不同,找到原因,也許是化解心中焦慮的第一步。

  攀比型焦慮

有種優秀叫「別人家的孩子」

  許多家長常盯著「別人家的孩子」,這個「別人家的孩子」方方面面都很優秀,不僅成績優異、性格開朗、聰明漂亮,還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正在讀高中的秀秀就生活在「別人家的孩子」的陰影下。就由於母親從事教育行業相關工作,對子女的教育問題格外上心。在秀秀從小到大的印象中,母親總是十分關注別人家的孩子在哪兒上學,一會兒說樓上的姐姐考上了重點高中,一會兒又說樓下的孩子申請了美國的名校,還要求秀秀也要像他們學習,申請獎學金到國外上大學。

  許多當下的父母在自己小的時候都曾體驗過這樣的教育帶給自己的煎熬與無奈,可成為父母后,卻仍不免用「別人家的孩子」和「自家的孩子」作比較,似乎這樣可以讓「自家的孩子」知恥而後勇。如,在孩子入托入學以前喜歡與別人比孩子的穿戴、玩具、用具、身體發育、智力培養等;孩子入托入學後喜歡與別人比孩子幼兒園、學校的名氣,孩子的入學年齡,孩子的學習成績,孩子的特長培養,孩子獲得的名利,外界對孩子的讚美等方面。

  相關專家分析,由於這其中夾帶了不少家長的主觀性和盲目性,所以往往容易造成孩子難以承受、家長身心疲憊的情況。有著攀比心理的家長很難對孩子的攀比心理給予積極的引導,有的甚至還會讓孩子處在較多負面情緒籠罩的家庭環境之中。

  在北京市順義區第一中學附屬小學校長王曉芳看來,家長應以平常心態看待孩子,不要被資訊和環境綁架。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是個性化的,都有自己的生長規律。根據孩子的興趣等實際情況確定是否學習,學習什麼,不要以家長的經驗、想法和期待要求孩子。

  茫然型焦慮

總是在跟風 卻找不到最佳教育方法

  王媽媽是一位對孩子的教育極其上心的媽媽,打從孩子上小學起,就根據從孩子學校同學、身邊同事搜集的各類關於興趣班、輔導班的信息,按照大家的報班熱點列出了詳單,然後為孩子選擇了一系列的興趣班和課外班。

  工作繁忙的王媽媽把周末的所有時間全都用在陪讀上。每一個輔導班,她都交了兩份錢,為了清楚了解輔導班的學習狀況,她和孩子一起開始了陪讀生涯。等到孩子上初中了,她發現陪讀的效果似乎不甚理想。此時,社會上流行給孩子找大學生家教,於是王媽媽千辛萬苦,精挑細選又為孩子找了一個北大的學生家教。

  辛辛苦苦到了初三,孩子的中考成績卻極不理想。王媽媽一臉迷惑與茫然:「我都是按照大傢伙兒說的做的,而且還是認認真真做的,怎麼會是這樣呢?」

  面對孩子的成長和發展,不乏像王媽媽一樣茫然而辛苦的家長。家長的茫然源於兩個方面:一是對孩子的成長發展不了解、不熟悉,有焦慮感和困惑。二是對為人父母的角色及其所要面對的新課題不清楚、無準備,有混沌感和迷茫。

  在北京鴻猷文化家庭教育研究院創始人王力青看來,要解決教養孩子的茫然問題,家長不妨適當學習一些家庭教育的基礎知識,了解孩子成長發展的基本知識,懂得孩子作為一個獨特的個體,所經歷的歷程和體驗的感受與成人世界有怎樣的區別,自然就會減少很多盲目性和迷惑。同時,家長不妨好好體察一下,究竟以怎樣的方向去引導孩子,究竟以怎樣的方式和孩子共度人生美妙時光,有哪些好的方法和技能可以幫到自己。通過這些有準備的學習和體察,面對孩子將會從容許多。

  壓力型焦慮

升學成了家庭矛盾的「導火索」

  5歲的然然是一名准小學生,明年就該上一年級了。雖然幼兒園並沒有要求學習內容,但媽媽孟女士已經「未雨綢繆」,每天都給兒子布置識字、背詩、讀英文等作業,還每天抽查。然然偶爾貪玩,沒有完成媽媽布置的任務,就會惹得孟女士火冒三丈,一頓痛批。看著兒子掉眼淚,孟女士自責的同時也夾雜著困惑:平常好脾氣的自己面對兒子將要開始上小學的事實怎麼這麼不淡定?

  與孟女士不同,懷女士的女兒小蒙明年就要中考,在課業上稱得上是勤勉努力,興趣愛好也樣樣拿得出手,但懷女士心裡始終「有根刺」,因為女兒的成績一直「中不溜兒」。小蒙有些偏科,對待自己喜好擅長的科目極為拿手,對自己的未來卻有著清晰的想法和規劃:「想通過貫通培養直接讀高職。」懷女士看在眼裡,急在心上。她一心覺得高職等於「沒前途」,懷女士動用各種方法試圖做通女兒的思想工作,還花時間、精力和金錢為小蒙補習弱勢科目,嚴重的時候,懷女士甚至急到失眠。面對母親的焦慮,小蒙顯得很是無奈。

  其實,像孟女士、懷女士這樣陷入焦慮情緒的家長有很多,內容大同小異,無非是面臨孩子的升學、課業、就業等各種問題而產生的壓力。重壓之下,何不焦慮?

  但其實,很多「壓力」都是家長自己施加的,完全不必要。以小蒙的情況為例,小蒙這種年紀不大卻有清晰規劃的孩子其實很難得,學生的升學路徑已經不再僅僅只有「考大學」一條,家長也理應「眼觀六路」,與時俱進才是。

  完美型焦慮

要求完美 全方面優秀才是優秀

  東東就是那種「別人家的孩子」。雖然剛上三年級,已經擁有多項證書。不僅學習在班裡數一數二,繪畫和鋼琴每年都考級,並得過各種獎項。在運動方面,他也拿了游泳深水證。更令許多家長羨慕的是,東東十分自律,對學習和作業自我要求很高。一遍寫不好,會再來一遍,完全不用家長過度督促。但媽媽蔡女士對這些並不滿意,她認為孩子還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在數學方面還需要提高,在作文方面還需要加強訓練,在英語方面還需要提高口語和閱讀……

  升入三年級不如低年級時容易得滿分,蔡女士依然期待孩子能有更多的滿分。但孩子的成績卻時好時壞,有時八十多分,這令蔡女士十分著急。東東的爸爸14歲就考上大學,屬於早慧人群,所以他也期待東東能比自己更聰明,未來發展超過自己。「東東比班裡的同學差多了。」這是東東爸媽的口頭禪,他們口中的這個同學一定是在某方面最好的。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如何說孩子才會聽課程導師朱芳宜接觸過很多類似家庭。像東東父母這種,永遠盯著孩子不好的地方,期待孩子有所提高的父母十分常見。

  「事實上,更應在乎的是這個孩子因何而優秀?是內在的動力還是父母的壓力。10歲以前的孩子更多以家庭為核心,他們從內心裡希望得到家長的接納和認可,所以更容易順應父母的期望,而非自身對學習的意義感和價值感。過高的期望和所伴隨的焦慮會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能力永遠也達不到父母的要求,對孩子的自尊也會造成深遠的影響。」所以,朱芳宜建議家長幫孩子把關注點從成績上轉移到學習的意義感和價值感上,在這個過程中不斷鼓勵孩子微小的進步,用更多正面語言、積極方式來與孩子溝通,這樣孩子不僅僅熱愛學習,也會熱愛生活,因為孩子們未來的人生課題不僅僅是學習,還包括有尊嚴、有意義、有目標地活著。

  遠慮型焦慮

未來即來 總做不好準備怎麼辦?

  前段時間,家長李女士的微信朋友圈被一撥關於「未來」的文章刷屏了,《未來孩子最需要的是什麼?》《未來30年,你的孩子將面臨怎樣的職業世界?》《未來孩子必須掌握的**個能力》《會玩的孩子,才有未來》……這些文章讓李女士感到「空前的焦慮」。

  有的時候有些家長會把這些文章轉到班級微信群里,剛開始大家都覺得很新鮮,還會一個個冒泡兒,出來討論。但後來,發現這樣的文章越來越多,「打開手機,隔幾天周圍人就會瘋傳一篇這樣的文章,真有一種來自未來世界的危機感撲面而來。」看到這樣的文章,家長不免要給自己的孩子「照照鏡子」,李女士也不例外。這樣一來,李女士就更慌了,「特別擔心孩子現在落下了什麼,未來真的不能適應這個社會,但同時,我們自己的能力有限,也怕跟不上形勢。」

  像李女士這樣的家長還不在少數。前陣子,家長王女士帶孩子參加了2016世界機器人大會,雖然平時都很注重孩子的教育,自己也積攢了不少好的育兒經驗,但這次高科技之旅還是讓王女士有不少思考。「其中一個想法就是對於未來的擔憂,未來世界真的不是學習好就可以了,孩子的許多技能和能力都是極度欠缺的。」王女士深深地感覺到,除了學業的學習,孩子更應該在科技、藝術等各個方面都有涉獵、有興趣、有研究。但如何在平時的學習與這些技能習得、素養養成方面取得平衡,這讓王女士感到頭疼。

  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更優秀,無論何時都能成為人群中的佼佼者。面對著日新月異的新變化,家長們感到手足無措或焦慮擔憂這都無可厚非。正如王女士思考的一樣,家長需要將關注點從孩子的學習方面移開一點,不只是盯著學習,而更關注孩子核心素養和綜合素質的培養。不僅如此,無論是當下還是未來,孩子能夠擁有一個真正比較恰當的人生態度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家長要調整自己的心態,不能將焦慮傳遞到孩子身上,在相互教育、相互學習中擁抱變化。

  馬上就訪

  家長要跳出 「被影響的洪流」

  趙霞(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心理學博士):焦慮只有在超出功能範疇之外,才成為問題,稱為「焦慮症」。人類的焦慮是從荒野、原始中而來,是從應對叢林法則而來。當叢林變成密集的人人關係時,焦慮的發生變得無處不在、無時不在,且不可琢磨、沒有規律可循。持續的焦慮會燃盡人體的心智和機能,使得人體的身體和精神狀態都趨向耗竭。

  青壯年父母的此類焦慮以腫瘤細胞的模式進行分裂、分化、生長,迅速地吞噬自己的生命。焦慮的擴散,不僅限於自身,更要緊的是在於人與人之間的傳播和傳遞。而傳遞的途徑簡單有效,只需施者有外顯的行為和情緒即可完成。

  子女是焦慮傳遞的主要對象,且是易感人群。父母傳遞焦慮的方式形形色色——病理性追求完美並對子女施加類似的要求、自發為生活施加壓力並促使子女內化、以冰冷的數據模型為自己及子女選定絕望的評價體系……焦慮如此毫無屏障地傳遞給子女,無外乎是希望子女提高更多的未來的生存和應對能力。這是一種斷代的進化危機感,是一種末世的絕望的否認機制之下的無謂的掙扎。

  青壯年父母需要跳出被影響的洪流,站在岸上看到自己的位置,重新清醒地明確自己要去的方向;需要關機、重啟自己的焦慮體系;需要真正做到為自己進行自由的選擇、進入真實的自然和社會、和世界完成真正意義上的整合,而不是被動地做世界的一個只會適應的客體;走出原先封閉、隔離的片段現實世界,讓自己看到全部的世界,重新鏈接和世界的鏈接。

  抓住了核心素養 家長大可淡定些

  陳錢林(著名家庭教育專家、暢銷書《家教對了,孩子就一定行》作者):家長之所以焦慮,表面看是對競爭越來越激烈的孩子成長環境的擔憂,而深層次的原因在於對教育的誤解。

  什麼是教育?從人的一生來看,最好的教育,是培育健全人格。從幼兒期來看,最好的教育,是引導良好習慣。培育人格、培養習慣,需要進培訓班嗎?與是否獲獎有那麼大的關係嗎?並非說進培訓班、比賽獲獎不好,但絕不能說孩子的成長,非要進大量培訓班不可,非要比賽獲獎不可。建議家長在教育孩子時,不妨淡定些。

  首先,學習些教育類基本方法。教育是藝術,需要個性化;但教育也是科學,有其規律。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更好地把握教育的規律,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選擇更適合於自己的成長之路。如果家教方法不對頭,肯定事倍功半,甚至勞而無功。

  其次,把「人」擺在「才」前面。古今中外,凡有成就的名人,細究其家庭,都高度重視孩子的習慣、品德等非智力因素。品德、習慣,是「人」的教育;進培訓班學技能、比賽獲獎,是「才」的教育。人與才,猶如皮與毛的關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如果孩子做人教育抓好了,成「大才」固然錦上添花,做一位幸福的普通勞動者,也何嘗不是教育的成功?

  最後,抓最核心的素養。志向會產生引力,自學能產生推力,如果孩子有追求,喜歡自學,不管是學習還是生活,品質就會不一樣。每個孩子的天資、興趣都不一樣,好的教育要尊重孩子的個性。只要抓好最核心的素養,就可以不變應變。

更多博文

  • 好孩子是被喚醒了內心的種子
  • [轉載]根據期中考成績,幫您的孩子對症下藥!
  • 老師不能把你怎樣,但外面的世界可以!
  • 神聯:僅此一副對聯,便寫盡了人生
  • [轉載]影響兒童閱讀能力的因素有哪些
  • [轉載]孫雲曉:給「壞」孩子說話的機會
  • 健康活著比什麼都重要|4位早逝教師帶來的反思
  • 韓忠玉:課堂教學7大假象的預防策略
  • 性教育調查:四成學生性知識來源於同伴或網路
  • 誰偷走了孩子的思考能力?美國高中生是如何做到的
  •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如何建立孩子安全感
    孩子的安全更重要
    慢話孩子的聽話與鬧人

    TAG:孩子 | 父母 | 焦慮 | 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