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原來海鮮啤酒一直是替罪羊,科學揭秘罪魁禍首!

一個健康成人腸道的微生物共有10萬億個,約為人類所有細胞總和的10倍,其中90%為細菌。這些細菌與人體共生,共同影響著人類的健康和疾病。腸道菌群與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都有相關性。

痛風與腸道菌群是否也有關係呢?我國專家針對這個問題展開了中國人種的研究,研究結果發表在《Scientific reports》。

1.通過測序技術,初步建立了痛風患者腸道微生物參考基因目錄.

2.發現在痛風患者中的嘌呤代謝和丁酸生物合成紊亂:具體來說 痛風患者的由嘌呤降解為尿酸的通路增強,但是分解尿酸的通路減弱,導致體內血尿酸水平升高,進一步導致痛風。

3.痛風患者和健康人的腸道微生物確實存在明顯差異,痛風患者腸菌中富含糞便擬桿菌Bacteroides caccae 和木糖降解擬桿菌Bacteroides xylanisolvens這兩種菌,而另外兩種菌(普氏糞桿菌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和假鏈雙歧桿菌Bidobacterium pseudocatenulatum)則是缺失的。

在過去的研究中,糞便擬桿菌曾被認為是IBD(炎症性腸病)的唯一生物標記物,其產生的Omp W蛋白是IBD免疫應答的關鍵。痛風患者中糞便擬桿菌的存在可能是痛風發作的生物學標記。普氏糞桿菌通過產生乳酸而具有抗炎和清潔腸道作用,而痛風患者缺失該菌則可能是誘發炎症發生的原因之一。

4.研究人員還發現了痛風患者腸道菌群中特異性表達的17種細菌,通過對這些細菌進行組合,構建了痛風診斷模型,該模型精準度高達88.9%,優於現有血尿酸診斷。

5.另外研究者還對比了不同疾病的腸菌特點,發現痛風腸菌的特點與代謝性疾病-糖尿病更為相似,都表現為缺乏普氏糞桿菌以及丁酸鹽的合成減少;對痛風患者進行腸道菌群調整意義重大。

【精準營養解讀】

中國人群中高血尿酸的形成主要是尿酸合成增加、排泄減少。尿酸的排泄主要有兩個途徑,其中三分之二尿酸通過腎臟途徑排泄,三分之一經過腸道排泄。腸道菌群參與嘌呤轉化為尿酸過程,同樣也參與了尿酸的排泄。通過飲食結構和益生菌干預來調控腸道菌群,對痛風患者具有很重大的意義。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如何科學坐月
科學家揭示1918年流感高致死率秘密
家長收藏!懲罰孩子的十個科學方法~
海豹發明了我們的衣服~

TAG:科學 | 啤酒 | 海鮮 | 痛風 |